第三章 威廉·巴特勒·叶芝:以民族的手指触碰世界
第一节 叶芝生平与创作
被称为绿宝石岛的爱尔兰不仅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着神秘的气息,而且生活于其上的凯尔特人也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民族精神、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但是长久以来却没有一个伟大的诗人,能够传达出这片土地和这些凯尔特人特有的声音。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个自称爱尔兰维克多·雨果的人物出现,这一面貌才有了极大的改观,他就是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叶芝是爱尔兰文学的象征、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主将、自然天成的神秘主义作家,也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中重要的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1923年,叶芝因“成功地维持了与人民的接触,同时又保持了最具贵族气质的艺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一、生平和创作
叶芝的生活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865—1903年是其生活和创作的早期。他1865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山迪蒙,是英裔爱尔兰人。叶芝学习过一段时间绘画,但是他真正的志向是文学创作。其最初的作品深受雪莱、布莱克、王尔德、佩特等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思想的影响,否定爱尔兰沉闷压抑的生活,向往古老的过去和异域的世界,追求完美的灵性的爱情。其后在民族主义者约翰·欧里尔瑞和恋人茅德·冈等人的影响下,叶芝投身于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让爱尔兰古老的神话传说、历史传统、生活习俗、民族语言等又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诗歌《郭尔王的疯狂》(The Madness of King Goll,1889)、《乌辛的漫游》(The Wanderings of Oisin,1889)、《茵纳斯弗利岛》(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1893)、《谁与弗格斯同去》(Who Goes with Fergus?1893)、《当你老了时》(When You Are Old,1893)、《白鸟》(The White Birds,1893)、《漫游的安格斯之歌》(The Song of Wandering Aengus,1899),戏剧《凯瑟琳女伯爵》(The Countess Cathleen,1892)、《心所向往之地》(The Land of Heart's Desire,1894)、《胡里汉的凯瑟琳》(Cathleen Ni Houlihan,1902),小说《约翰·谢尔曼》(John Sherman,1891)、《多亚》(Dhoya,1891)等都体现了他早期的创作特色。
1904—1925年是叶芝生活和创作的中期。这一时期由于叶芝所追求的茅德·冈嫁给了麦克布莱德少校,他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思考艺术的创造、智慧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等问题。其创作对剧院的事务、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复活节起义、老夫少妻的婚姻、爱尔兰自由邦的成立、爱尔兰内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重要的生活和政治事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为了提高自己整合条块分割的世界和支离破碎的思想的能力,叶芝出版了散文著作《幻象》(A Vision,1925)。在其中叶芝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通灵冥想以及各种文化体系的知识汇集起来,建构了包容人类心理学、历史循环论、灵魂的净化和转化等在内的宏大的思想体系。由于发展出了自己的象征主义诗学,加上受到庞德、皮蓝德娄、梅特林克、弗洛伊德、荣格、尼采等人思想的影响,叶芝采用多种面具和意象来表达自己性格和思想的多个层面,揭示爱尔兰和世界文化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创作一改过去的迷离朦胧、虚幻飘浮,变得更加朴质无华、具体坚实了。这一时期叶芝创作出了《库尔的野天鹅》(The Wild Swans at Coole,1919)、《1916年复活节》(Easter,1916,1921)、《基督重临》(The Second Coming,1921)、《德尔珏》(Deirdre,1907)、《在鹰井畔》(At the Hawk's Well,1917)、《骸骨之梦》(The Dreaming of the Bones,1919)等杰出的作品。
1926—1939年是叶芝创作的晚期。此时的叶芝,身体在慢慢衰颓,思想和艺术却更加成熟。其创作注重思考精神与物质、青春与老年、文明与反文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追求生活、艺术和象征的融合,希望激活天地间的大记忆和大心灵。这一时期叶芝创作了《驶向拜占庭》(Sailing to Byzantium,1928)、《丽达与天鹅》(Leda and the Swan,1928)、《在学童们中间》(Among School Children,1928)、《拜占庭》(Byzantium,1933)、《库尔和巴利里,1931》(Coole and Ballylee,1931,1933)、《在本布尔本山下》(Under Ben Bulben,1938—1939)、《三月的满月》(A Full Moon in March,1935)、《炼狱》(Purgatory,1939)、《库胡林之死》(The Death of Cuchulain,1939)等神秘而又完美的作品。1939年,叶芝于法国的洛克布隆恩去世,其遗骸1948年由爱尔兰军舰运回斯莱戈郡,遵其遗嘱葬于本布尔本山下的教堂墓地。
二、创作的主要特征
叶芝创作的首要特征是鲜明的自传色彩。叶芝的创作涉及他的爱情、友谊、阅读、思考等生活经历,但是他对这些私人生活材料不是直接照搬的,而是让其在思想的熔炉中得到了熔铸和升华。通过叶芝的创作,作家的人格在逐步走向完善,爱尔兰、世界乃至整个人类的问题也得到了深入而又细致的揭示。
其次是浓厚的凯尔特民族特色。叶芝将笔触深入到凯尔特古老文化、民间文学和贵族传统的深处,突显爱尔兰人在爱情、哲学、宗教、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目的就是要恢复种族的有字传统和无字传统等大记忆,唤起爱尔兰人的民族意识,推动爱尔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再次是宏大的文化视野。叶芝的创作立足于自我感知和凯尔特文化的基础之上,但又将目光投向了更邈远和广阔的时空。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他的创作中相互呼应,东西方文化在他的创作中交流和碰撞。通过汲取和融会各种思想与艺术的精华,叶芝思考的人生、社会、文化等问题具有了深广的普世色彩。
四是其创作持续不断的发展。叶芝是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力还非常强的时候开始他的创作的,但是很快他就通过思想探索和创作实践确立了自己象征主义作家的身份,其后的一系列作品却又表明他不仅对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主义文学所知甚深,而且还对荒诞派戏剧、贫困戏剧等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是将支离破碎的世界和思想熔铸成有机整体的努力。叶芝通过《幻象》勾勒了他思想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在创作中反复使用一些思想主题和主导意象,使其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体裁相互指涉、相互补充,其具有互文性特征的各类作品构建了一个丰富而又复杂的艺术世界。
第二节 叶芝研究评述
一、国内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中国大陆从1919年开始翻译、介绍和研究叶芝及其创作,到现在已经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了。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19年到1929年是第一阶段。最先介绍叶芝的作家是文学研究会的茅盾。茅盾在1919年和1920年相继发表“近代戏剧家传”、“近代文学的反流——爱尔兰的新文学”等,介绍爱尔兰的文学和叶芝的创作。茅盾认为叶芝的创作具有浓郁的爱尔兰民族特色,体现了凯尔特的民族精神,叶芝是“提倡爱尔兰民族解放精神最力的人,他是爱尔兰民族独立的先锋”。
1929年7月田汉的《爱尔兰近代剧概论》在上海东南书店出版。在其中田汉充分肯定了叶芝戏剧的爱尔兰民族特征和其对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的贡献,把它们看成是国际戏剧运动的一部分。田汉还介绍了《虚无之国》《幻影之海》《心向往之国》《沙表》等七个剧本。这些作品让田汉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戏剧创作方法之外,感受到了一些新的气息,如象征主义、神秘主义等,这对他的戏剧观念和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最初十年来看,茅盾、田汉、王统照、郑振铎、鲁迅、仲雪、滕固等作家和学者们在翻译、介绍和研究叶芝的创作的时候,主要注重的是叶芝创作对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此时的作家和学者们对叶芝创作的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女性观等思想层面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对叶芝的政治立场也未能作出仔细的辨析,对叶芝创作艺术形式方面的成就涉及很少。
1930年到1949年是中国叶芝翻译、介绍和研究的一个高峰时期。继1941年《西洋文学》第9期刊登叶芝特辑产生了较好的反响之后,1944年3月15日第3卷第1期的《时与潮文艺》也刊登了“W.B.Yeats专辑”。朱光潜、谢文通和杨宪益三人为这一期翻译了15首叶芝诗歌,陈麟瑞专门撰写了评论《叶芝的诗》。陈麟瑞将叶芝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认为其早期诗歌主要写梦幻,中期诗歌写的是现实,晚期诗歌则是梦幻和现实的结合。他在接受西方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应该突破地域的局限,将叶芝定位为“当代最伟大的英文诗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文学观念和创作方法还比较落后,很多作家和学者都有更新文学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内在需求。叶芝创作的主题、方法、技巧、修辞、语言、意象等成为中国知识阶层竞相探讨和模仿的对象,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一阶段介绍叶芝创作用力最深的是叶公超和燕卜荪。叶公超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开设《英美现代诗》课程,介绍了叶芝诗歌的发展历程和基本风格,让人们对叶芝创作从浪漫主义到象征主义再到现代主义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燕卜荪在西南联大的一系列讲座涉及叶芝、庞德、艾略特、奥登等英美作家,对卞之琳、冯至、李赋宁、许国璋、王佐良、周珏良等人的文学观念影响很大。穆旦、袁可嘉、郑敏等九位诗人创作风格的形成,叶芝的创作更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49年到1978年由于西方对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封锁,叶芝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直到改革开放才迎来了叶芝研究的新时期。这一时期翻译出版了不少叶芝的作品,如裘小龙翻译的《丽达与天鹅》、《抒情诗人叶芝诗选》,西蒙翻译的《幻象》,傅浩翻译的《叶芝抒情诗全集》,王家新编选的《叶芝文集》,赵春梅、汪世彬翻译的《生命之树:叶芝散文集》等。傅浩的《叶芝评传》、《叶芝》等传记,则让人们在阅读叶芝作品的基础上,也对其生平经历有了大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