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过年
看电视放映北京故宫博物院朱家溍先生谈北京过年、宫中过年的节目十分有趣。前年秋天回京,年轻朋友去拜访朱老,我在住处休息未去,后来临回沪时,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雅集,请了北京各位老夫子,也有朱老。一别又已一年半多了,这次在电视上看朱老的家,古老的四合院北屋挂着红灯笼,为了拍电视,还特地在室中一角摆了古书,挂了古老的中堂、对联……真如同与老夫子晤面一样,可惜先生看不见我。不过,即使在屏幕上见到,也不能对话。近日电视台也拍了我两个节目,又电约去京拍“实话实说”,春运高峰,岁暮天寒,不想再奔波,告辞不去了。而看到朱老在故宫太和殿、长巷中谈宫中皇帝过年的事,却感到很有趣,也想说两句,像说相声捧哏一样,算作在江南给老先生捧哏吧!
一是明代宫里皇上过年也吃年夜饭,也吃包饺子,江南、北国的风俗在宫中都有。刘若愚《明宫史》记:“三十日岁暮……名曰辞旧岁也。大饮大嚼……正月初一日五更起,焚香放纸炮……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年之吉……”辞旧岁之大饮大嚼,就是吃年夜饭。“扁食”,就是水饺,现在北京及京郊老人们还这样叫。其他拜年叫“贺新年”,初七吃春饼,十五吃元宵、灯市张灯,十九燕九逛白云观,二十五填仓,这才算过完年,无一不与后来一样。
清代宫中过年,也多继承明代风俗习惯。宫中也贴春联,不过与民间不同,不贴红纸春联。据《养吉斋丛录》记载,是用白绢锦边,墨笔书写。另据乾隆汪启淑《水曹清暇录》记云:“国朝向例,除夕前数日,工部堂官委司员满汉二人,进大内照料悬挂对联,其对皆系白绫白绢,多半楷书,挂用铜丝,拴紧于上。”因宫中都是红柱子,红门,贴上白绢锦边的对联,特别鲜丽。这是民间不知道的。
清代有满洲特殊典礼,即祭堂子,现在北京还有东堂子胡同、西堂子胡同地名。顺治一进关,就在长安门外建立堂子,元旦要祭堂子,只带满洲官,不带汉官。其元始由来,满洲官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清朝皇帝一直遵循旧制,而且清代宫中祭神之后,必赐大臣吃肉,即将猪肉白煮,自己割着吃,是满洲特殊风俗。细说很复杂,在此只从略了。
电视中朱老说皇上赐大臣福字。这也是一种礼仪制度。这从康熙时就已实行,直到清末仍在延续。由北京王公大臣到各省总督巡抚,都要赏赐。用一尺见方的大红笺写一大福字,盖上玉玺,赏给大臣。由腊月初一就写起,由驿马送给边远各省督、抚,如《林则徐日记》,腊月末某日记着“贡差……回楚,奉到恩赏御书福字、寿字两幅,狍鹿肉一总封,恭设香案敬领”等词句。这种笺字,据记载,是“质以绢,傅以丹砂,绘以龙云纹”。记得八十年代初,还有一位青年经介绍来找我,拿着一个“福”给我看,问我值钱不值钱?说是祖宗留下来的,问他祖宗是谁,他说他也说不清楚。现在还不难买到。
朱老还说初一朝贺事。这在《翁同龢日记》中记的最多,如光绪十一年所记“乙酉元日……待漏西朝房,辰初三刻上诣慈宁门率王公百官行礼……辰正三刻,上御太和殿受贺,宣表如仪……”这是光绪率王公百官先给西太后行礼,然后再在太和殿受贺。当时大官十分辛苦,子时(即半夜一点)即在家起身,丑正(约三时)就到了宫中,寅初(约早五时)就被皇上召见,先赐八宝荷包二份,福字一张,然后才换花衣(即蟒袍、朝珠),到时间太和殿皇帝升座受贺,大家三跪九叩。……照现在作息时间算,皇上、大臣等人一夜睡不了几个钟头。《王文韶日记》有许多同样记载。孙宝瑄《忘山庐日记》记他光绪三十三年(一九〇七)正月初一太和殿行礼情况,写的极为热闹。有兴趣的,可以翻阅,在此就不多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