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绪论

寻根文学的发展与影响 作者:周引莉 著


绪论

一 研究思路及意义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是启蒙话语、知识者话语占主流的共名时代,那么,90年代以来更像是大众话语、知识者话语、民间话语等多种话语众声喧哗的无名时代或曰杂语时代。笔者本来打算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民间话语,但由于涉及的作家作品太繁杂,不好全面把握,就缩小范围,以80年代造成巨大影响的寻根文学为研究起点,以寻根小说中的几位代表作家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他们在寻根热潮过后,是否还继续沿着某些文化寻根的理念在继续创作。而90年代以来的小说研究,尤其是联系文化寻根意识方面的研究,从目前的成果看,仍是相对薄弱。这就为进一步拓深提供了研究空间。就像吴俊教授所说:“翻检80年代中期的文学评论,也可以明显地看到,评论界的兴奋点和聚焦点更多地汇集在现代主义的文学话题上。即使是在‘文化热’的两年中,‘寻根文学’也并未受到我们后来所想象的那种足够的重视。随着80年代末期中国社会变化的急剧加快,思想和文化的兴奋点也迅速转移,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寻根文学’已基本上成为历史。90年代以来对80年代文学的回顾和探讨,更多的也以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或现象为主要关注对象或讨论框架,而对其中的‘寻根文学’的研究并不充分。这使得‘寻根文学’迄今仍可能是一个远未说尽的话题。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寻根文学’还是一个未完成的文学现象。”[1]笔者也认为,“文化寻根”的视角在今天看来仍是一种有价值的文学研究方向。

一般来说,寻根意识往往产生于民族历史大转折、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大碰撞的时期。而且,宽泛地看,寻根意识是一种带有历史必然性的思想现象,在各个文化领域都有体现。且不说20世纪80年代在文学领域轰轰烈烈的寻根运动,单在民间美术领域,就有很大的收获。如乔晓光的民间美术考察手记《沿着河走》就很有影响。作者在此书的卷首语中说:“我们已习惯了从汉字了解中国,从古典史籍、宫殿遗址、文物珍宝、圣贤精英、帝王将相去认识中国。但我们很少从一个农民、一个村庄、一个地域的习俗生活、一首口传的诗歌、一件民间艺术品……去认识中国。”[2]这明显是一种走向民间的倾向,也是民间美术文化寻根的具体切入点。至于文化寻根意识的广泛性,可以从叶舒宪的一段论述中得到证明:“我们在学院派学者的民俗文化研究热潮(如傩文化)和非学院派非科班的学者萧兵、何光岳的上古文化研究著作中;在影片《黄土地》《红高粱》《菊豆》的凝重镜头画面里;在画家罗中立的《父亲》和巴荒的西藏风情油画系列中;在以董克俊、尹光中为首的美术流派‘贵州现象’中;在民间美术发掘家靳之林、乔晓光等收集的抓髻娃娃和剪纸造型中;在作曲家瞿小松、谭盾等融合边远异族风格的音乐曲调中;甚至在当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民俗文化村景观和各类新建‘古迹’上;在徒步暴走族的新疆沙漠旅行和藏地探险游热潮中;都可以依稀感受到文化寻根作为心理情结或作为一种激情的存在和跃动。”[3]叶舒宪的这段论述列举了文化寻根意识在各个领域中的表现。笔者觉得,白族舞蹈家杨丽萍的“原生态”舞蹈也是一种文化寻根意识。只不过她寻找的“根”在大自然。当年的寻根文学主将韩少功说过:“看看现在哲学、史学、法学、政治学、建筑学、语言学、教育学、社会管理、伦理教化、外交理论、舞台艺术等领域内有关‘传统’和‘本土’的热烈讨论,看看从钱穆和陈寅恪到于丹和易中天的大红大紫,这是当年那些反对‘寻根’者所想象得到的吗?这是不是更广义的‘寻根’在二十年来悄悄地扩展和深化?——虽然这里面同样是鱼龙混杂。”[4]

如果追溯文化寻根意识在文学领域的出现,可以从文学的先锋——诗歌那里找到端倪。朦胧诗人杨炼在20世纪80年代初创作了《诺日朗》《半坡》《西藏》《敦煌》和大型组诗《自在者说》等。这些诗歌或借用民俗讴歌远古文明的生命力,或借助传统文化构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考。[5]这可以说为后来寻根小说的兴起开了先河。小说中的寻根意识可以说把寻根文学推向了高潮。而与小说创作中的“文化热”倾向相呼应,戏剧创作也出现了“文化热”。从1984年魏敏的《红白喜事》,到1985年李龙云的《小井胡同》、高行健的《野人》,再到1986年以后锦云的《狗儿爷涅槃》、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等一批话剧作品,充分显示了戏剧文化热创作的成就。至于散文领域的文化热,出现得相对晚一些。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小说中的寻根热趋于降温,以余秋雨等人为代表的文化散文创作逐步升温。笔者认为,90年代的文化散文热、国外“新儒家”的兴起、王富仁“新国学”的提出、当下的“国学热”等,都可以看作是民族记忆的再次苏醒,也是文化寻根思想进一步深化的体现。面对广义的文化寻根意识,笔者重点论述的是文化寻根意识在文学中尤其是小说中的表现。

笔者在第一章主要就80年代的寻根思潮进行概述:包括对文化寻根的大致过程进行梳理(“寻根热”产生的背景、寻根作家的理论倡导及评论界的态度、“寻根热”落潮的原因分析),对寻根小说的风格特点、分类及意义进行总结,对80年代寻根小说的文本意义进行回眸式解读。第二章主要对90年代以来的“后寻根文学”进行概论:包括对“后寻根文学”的界定、分类及特点概述,对“后寻根文学”与“寻根文学”进行关联性解读(主要以李锐、张承志、第三代西北小说家为例)。第三章主要对“后寻根文学”与民间文化的关系进行文本细读(包括“后寻根文学”对民俗文化、神秘文化、民间诙谐文化、民间戏曲的借鉴)。第四章主要就贾平凹、莫言、韩少功、王安忆四位作家进行寻根脉络下的个案研究。之所以把他们作为个案分析,是因为他们从80年代起就是寻根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而90年代以来,他们的创作虽然有所变化,但就他们的主要作品而言,仍有一种延续性和大致统一的气质。而这种延续性或气质正可以从“寻根”的脉络上进行分析。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众多,研究成果也非常可观。尤其是80年代的小说研究,更是硕果累累。由于笔者自身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局限,作深入研究虽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但勉力为之的过程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另外,在文化寻根的脉络下对近年小说作梳理性研究,毕竟还属于评论界的薄弱环节。这些都坚定了笔者作进一步研究的决心。

二 “前寻根”“寻根”与“后寻根”研究现状综述

围绕“寻根”,笔者认为存在一个“前寻根”与“后寻根”的现象,“前寻根”这一概念较早出现于季红真教授的一篇论文中:“正如前寻根时期的重要理论宣言,汪曾祺《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主义》一文,着力探讨的是文学发展问题,而不是文化价值的问题。”[6]从季红真教授的论文内容看,对于“前寻根文学”现象的研究应该主要集中在对汪曾祺、林斤澜、刘绍棠、邓友梅、冯骥才、陆文夫等人的文化风俗小说方面的研究。

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刘绍棠的《蒲柳人家》《鹧鸪天》,林斤澜的“矮凳桥”系列等带有明显的民间文化风俗意味。尤其是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充满了民俗色彩和抒情风格。与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系列不同的是,前者侧重表现民族文化,后者注重表现民族心理和社会变化;前者注重表现人性美,后者侧重挖掘人性的弱点;前者没有明显的政治气息,后者则把政治因素融进群众生活。所以,一般把汪曾祺、刘绍棠、林斤谰的小说看作文化乡土小说,或者说是特殊的乡土小说;而把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系列看作一般的乡土小说。至于邓友梅的《那五》《烟壶》,陆文夫的《美食家》,冯骥才的《神鞭》《三寸金莲》及“市井人物”系列、陈建功的“谈天说地”系列,以及刘心武的《钟鼓楼》等这些主要表现城市生活中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命运变迁的作品,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世俗化、民俗化的审美空间,所以一般把他们看作“市井小说”。而“市井小说”与文化乡土小说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表现民族文化,都消解了小说的政治化倾向。因此,一般都把这两类小说放在一起研究,合成“文化风俗小说”。而这些文化风俗小说与80年代的文化寻根热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不可忽视的联系。所以,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文化风俗小说看成是“前寻根”现象。

关于寻根文学的作家作品及相关评论,第一手资料多集中在中国80年代以来许多知名的报刊上,如《收获》《上海文学》《人民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当代》《十月》《钟山》《北京文学》《文艺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读书》《文艺理论与批评》《文学评论》《文学自由谈》《文艺研究》《小说评论》《世界图书》等。这些报刊不仅向读者推介了寻根文学及其重要的作家与作品,还发表了大量介绍、研究及争鸣性的文章。

关于“寻根文学”的研究成果,从纵向划分,可大致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寻根热”时期,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要围绕着寻根文学的理论主张,关于“寻根”的论争,寻根文学产生的原因,寻根文学的艺术特征以及代表作家、作品的分析,寻根文学的思想意义。关于“寻根”的比较研究,尤其是与魔幻现实主义的比较研究等,既包括宏观研究,也有微观探析。比较典型的如陈思和的《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寻根意识》[7],李庆西的《新笔记小说:寻根派,也是先锋派》[8],胡宗健的《韩少功近作三思》[9],李庆西的《寻根:回到事物本身》[10],王晓明的《不相信的和不愿意相信的——关于三位“寻根”派作家的创作》[11],等等,还有很多关于《棋王》《爸爸爸》《小鲍庄》“商州”系列、“葛川江”系列、《红高粱》等作品的解读文章。

第二个时期是“寻根热”之后,从80年代末到当下。随着“寻根热”的落潮,评论界对寻根的研究既趋向冷静,也趋向深入。这一时期除继续围绕寻根作家作品及寻根现象进行研究外,还出现了很多“再评价”“再思考”“再认识”“新论”之类的深入研究,还有前期缺少的对“寻根热”落潮原因的研究等。而且,除大量单篇论文外,文学史、个人专著、硕士学位论文及博士学位论文大量增加。90年代以后出版的很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大都把“寻根文学”作为重要一章进行论述。涉及寻根或寻根作家的专著,如何清的《张承志:残月下的孤独》(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颜敏的《审美浪漫主义与道德理想主义——张承志、张炜论》(华夏出版社,2000),赖大仁的《魂归何处——贾平凹论》(华夏出版社,2000),陈仲庚的《寻根文学与中国文化之根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邰科祥的《贾平凹的心阈世界》(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陈美兰的《韩少功创作论稿》(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韩鲁华的《精神的映像——贾平凹文学创作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等。

邓楠在《中国寻根文学研究述评》一文中把寻根研究分为三个时期,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及21世纪初三个时期。笔者认为,90年代及21世纪初两个阶段对寻根的研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与中断,完全可以划分为一个时期。不过,邓楠提出的寻根文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值得我们重视:“寻根文学的民族文化策略,寻根文学的美学追求,寻根文学的民族文学价值观,魔幻现实主义从哪些方面影响了寻根文学,寻根文学在接受与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方面出现了哪些偏差和失误”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12]

另外,从内容关联上,寻根文学的研究又可以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两个方面。外部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寻根文学兴起的国内外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这一类研究多分散在一些论文或著作中,较少单独论述。二是关于寻根文学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台湾文学、“五四”乡土文学等的比较研究。如吴奕锜的《新时期“寻根文学”与台湾“乡土文学”之比较》[13],严海燕的《乡土文学与“寻根文学”比较三题》[14]等。

内部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从寻根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这方面论文最多。二是寻根文学的现代性研究,如杨慧的《现代性的两种“疯癫”想象——重读“寻根文学”与“先锋文学”中的“疯人”谱系》[15],刘忠的《“寻根文学”的精神谱系与现代性视野》[16]等。三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研究寻根文学,如邓楠在《论“寻根文学”的伦理道德文化主题的审视》一文中认为,寻根文学批判了陈旧的观念和保守落后的意识;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寻根文学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根文学表现了爱情婚姻生活中的多元价值取向。[17]四是寻根文学的艺术风格研究,如有人对寻根小说分为两大类,一类作品,具有创世神话的特征。比如韩少功的《爸爸爸》、张炜的《古船》、刘震云的《头人》等。在这类小说里,作者企图追溯种种文化形态的起源、民族深层性格的形成。另一类作品,“初看起来写的是常人常事,如王安忆的《小鲍庄》、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贾平凹的《天狗》等,如果稍做归纳,便可看出,在这些常人常事里,隐伏着民族的传统心理与行为模式。”[18]五是对寻根文学的文化保守主义研究,如李光龙、饶晓明的《试论“寻根文学”的文化保守主义表现》[19]等。[20]

对寻根文学的分类研究有根据地域文化来分的(以贾平凹为代表的“秦地文化”,以韩少功为代表的“湘楚文化”,以李杭育为代表的“吴越文化”,以张承志为代表的“草原文化”,以郑万隆、乌热尔图为代表的东北“山林文化”,以扎西达娃为代表的“西藏文化”等);有根据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来分的(肯定、批判或二者兼有);还有根据作品艺术取向来分的(或者从民族历史和个体生命的原始状态中发掘民族精神的心理积淀,或者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思想资料中寻找现代社会的精神支撑,或者从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历史遗存里发现生存活动的文化秘密等)。对寻根文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化批评、审美批评、地域文学批评、人类学批评、原型批评等众多批评话语。

总体上,目前关于“寻根文学”的研究成果丰厚,不仅包括宏观的思潮流派研究,还有很多微观的作家作品研究,“寻根文学”已成为普遍接受的概念;但关于“后寻根文学”的研究,由于学界还没有广泛接受“后寻根文学”这一概念,明显存在薄弱环节。笔者目前搜集到的与“后寻根文学”有关的零星论述主要有以下几处:

季红真教授在《无主流的文学浪潮——论“寻根后”小说(一)》一文中提出过“寻根后”的概念。她的“寻根后”概念是对文化寻根热之后几年无主流(即80年代后几年)创作的一个广义的共时性概括,而不体现文学主张。她不仅把马原、洪峰、余华、残雪等人的实验小说归入“寻根后”小说,[21]还把涌现于“寻根”思潮之后的新写实小说称为“寻根后”小说。她认为“寻根派”作家注重文化批判,而新写实小说注重人性批判。[22]

陈思和教授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提出了“后寻根”现象,“作为文学创作现象的‘新写实小说’与‘先锋小说’同时产生在80年代中期,大约是在‘文化寻根’思潮以后,可以看作是‘后寻根’现象,即舍弃了‘文化寻根’所追求的某些过于狭隘与虚幻的‘文化之根’,否定了对生活背后是否隐藏着‘意义’的探询之后,又延续着‘寻根文学’的真正的精神内核。”[23]

朱大可教授在《后寻根主义:中国农民的灵魂写真——杨争光作品之印象记》一文中虽没有对“后寻根”明确界定,但说杨争光作品的“母题、叙事和风格则完全是80年代‘寻根小说’的某种延宕与回旋。这种母题起源于韩少功(《爸爸爸》)、贾平凹(《商州》)和刘恒(《伏羲伏羲》与《狗日的粮食》),并且在风格上保持了‘寻根文学’的一些基本元素:对农民的深层劣根性的痛切关注、草根写实和民间魔幻的双重立场、戏剧性(突转)的结构以及鲜明的方言叙事,等等。”[24]

南帆教授对“后寻根”也曾有简明扼要的论述:“根据字面的分析,‘寻根’具有回溯的涵义。也许,‘后寻根’的称呼可以召唤另一种姿态——正视本土的当下经验。这不仅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再现,而且清晰地意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以及全球化之间的紧张。我们来自传统,这是一个不可更改的命题;传统是我们的负重抑或是我们的资源?这取决于创造性转化的成效。此刻,文学无疑扮演着一个积极的角色。”[25]

赵允芳在其博士学位论文《90年代以来新乡土小说的流变》中写道:“‘后寻根’是相对于八十年代中期寻根小说而言的一种表述,是指九十年代以来,新乡土小说对民族文化、本土文化所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进行的文化意义上的追问与探寻,其中既包括对于这一时期突显的精神拔根状态的关注,也包括小说家主体在新世纪前后所进行的精神文化的扎根。”[26]付伟强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国民性批判——后寻根小说的文化特征》中认为“后寻根”是发生在寻根之后,从时间上应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算起;后寻根小说虽然与寻根小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表现内容、艺术手法上与寻根小说也有了一定的不同之处。[27]倪宏玲的硕士学位论文《文化守夜人与后期寻根文学的精神特征》认为以莫言为代表的后期寻根文学作家,接过“五四”启蒙使命的接力棒,重新对传统文化中的积弊进行深刻的挖掘与批判。她虽然没有用“后寻根”的概念,但她的思路也是分析90年代以来与寻根文学联系密切的小说。[28]

从季红真“不体现文学主张”的“寻根后”的提法,到陈思和归纳的“后寻根”现象,再到南帆、朱大可等对“后寻根”只言片语的提及,都没有展开对“后寻根文学”的详细解读或论述。付伟强的《国民性批判——后寻根小说的文化特征》,倒是对后寻根小说进行了集中解读,但由于硕士学位论文的容量及个人兴趣,涉及篇目较少,未能进一步展开。赵允芳的《90年代以来新乡土小说的流变》在其中一节涉及了“后寻根”,但未做深入的分析。还有个别论文虽然文中没有“后寻根”的提法,但是在沿着寻根的思路或在寻根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如陈仲庚的《韩少功:从“文化寻根”到“精神寻根”》、旷新年的《张承志:鲁迅之后的作家》等。


[1] 吴俊:《关于“寻根文学”的再思考》,《文艺研究》2005年第6期,第13页。

[2] 乔晓光:《沿着河走》,西苑出版社,2003,第2页。

[3] 叶舒宪:《文化寻根的学术意义与思想意义》,《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6期,第43页。

[4] 韩少功、李建立:《文学史中的“寻根”》,《南方文坛》2007年第4期,第78页。

[5] 参见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第278页。

[6] 季红真:《文化“寻根”与当代文学》,《文艺研究》1989年第3期,第71页。

[7] 陈思和:《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寻根意识》,《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

[8] 李庆西:《新笔记小说:寻根派,也是先锋派》,《上海文学》1987年第1期。

[9] 胡宗健:《韩少功近作三思》,《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10] 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11] 王晓明:《不相信的和不愿意相信的——关于三位“寻根”派作家的创作》,《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12] 参见邓楠《中国寻根文学研究述评》,《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102页。

[13] 吴奕锜:《新时期“寻根文学”与台湾“乡土文学”之比较》,《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4] 严海燕:《乡土文学与“寻根文学”比较三题》,《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5] 杨慧:《现代性的两种“疯癫”想象——重读“寻根文学”与“先锋文学”中的“疯人”谱系》,《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6] 刘忠:《“寻根文学”的精神谱系与现代性视野》,《河北学刊》2006年第3期。

[17] 参见邓楠《论“寻根文学”的伦理道德文化主题的审视》,《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75~79页。

[18] 参见应其《“寻根小说”的神话品格》,《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第124页。

[19] 李光龙、饶晓明:《试论“寻根文学”的文化保守主义表现》,《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20] 以上参见张太兵《“寻根文学”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42~44页。

[21] 季红真:《无主流的文学浪潮——论“寻根后”小说(一)》,《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2期,第28页。

[22] 季红真:《新写实支脉——论“寻根后”小说》,《作家》1990年第3期,第68~69页。

[23]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第306页。

[24] 朱大可:《守望者的文化月历1999-2004》,花城出版社,2005,第67页。

[25] 南帆:《传统与本土经验》,《文艺报》2006年9月19日,第2版。

[26] 赵允芳:《90年代以来新乡土小说的流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

[27] 付伟强:《国民性批判——后寻根小说的文化特征》,青岛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28] 倪宏玲:《文化守夜人与后期寻根文学的精神特征》,青岛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