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这首《示子遹》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在晚年向他的儿子传授写诗心得时所作。大意为,初做诗时只知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功夫,人到中年方才领悟到误入了歧途;赋诗理应重内容、意境,轻浮华、炫技,应该言之有物,而非无病呻吟,必须“接地气”。
这与为医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仅仅局限于某方面的医技,最多成就一名医匠;开方必用名贵药材的八成是庸医;而善用最普通、廉价、易得的药材或方法治好病,能够博极医源、融会贯通且悲天悯人方为大医。而要走上大医之路,则于“诗内功夫”之外,必须苦练一番“诗外功夫”才行。
顺利推开从医之门的唐由之,已经迈入青年。他住进鸿仁里5号那幢散发着浓浓中药气味的石库门,追随名医陆南山学习中医眼科。自此一学定终身,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过中医眼科这块前人开垦、后人耕耘的沃土。医海浩瀚、岐黄艰深,学医之路总不平坦。他谨遵师训,勤勉精诚、克己爱人,尽得先生真传。
在追随陆先生刻苦学习“诗内功夫”之外,他没自满、没懈怠、没受灯红酒绿诱惑,仍旧把学习二字贯穿始终。向课本学,向典籍学,向病人学,向社会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知行合一、学有所成,进而悬壶杭城、抚慰苍生。而他于继承传统之外,又锐意进取,在新的时代把握住了新的机遇,金榜题名,从而走出珠宝巷,走向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1.开启心智
中医的传承,在几千年来主要是靠师傅带教徒弟。中医大师授徒,往往不仅重视传授临床经验、思维方式和诊疗技巧,更注重医德医风的培养。
陆南山作为上海名中医,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他人情练达、思想开明、见识广泛,行医之余不仅是摄影、洗放相片的行家里手,还是一位爱好书画的方家。
那时,陆南山门下已拜有六个徒弟,有的已经出师回去开业了,还有四位在跟师学习中。陆南山带教弟子时总是尽心竭力,将医术倾囊相授。他深知学医枯燥而辛苦,唯有以兴趣为师才能得大成就,勉强不来,而弟子能否成才,就要看是不是这块材料了。
陆南山不讲究繁文缛节,对于招唐昆吾为徒这件事,没有安排正式的拜师礼,说行个鞠躬礼就行了,同时语重心长地告诫昆吾要记住两点:“一、做医生要学会先做人、后做事,为人之道即是为医之道;二、‘病人者,养生之父母也’,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唐昆吾遂成为当时陆医生门下年龄最小的弟子,而陆医生门下又多了一名青年才俊。
毫无中医基础的唐昆吾,需要先从跟班侍诊开始学起。先生应诊时,他就从旁协助,按先生的吩咐做事。少年失学的经历,使他懂得学习的机会是多么宝贵,也使他养成善观少言的习惯。每天侍诊,他都静静地站在先生身后,悉心观察问诊与操作的过程,用心默记汤头处方。潜移默化之中,不少病症的属性、特点、常用中药的药性以及汤头歌诀等中医基本知识,逐一在他的心中留下印记。不久后,他就可以一边听一边写下那些汤药处方了。
心智一旦被开启,智慧就如同滔滔江水一般,滚滚而来。日复一日的侍诊,唐昆吾丝毫不敢懈怠,他把先生的教诲铭记在心,时刻提醒自己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他观察着老师面前的病人,就像在阅读一本本的医书,既没有一成不变的病情,也没有一模一样的病程。医者父母心,中医是最讲人性的,诊疗过程充满了人文关怀。中医师不仅需要关心每一位病人的具体病情,还要关心他身体的整体状况,关心他的脾气秉性、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对身体造成的影响等等。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而病人各方面的情况及变化,恰恰增加了医者对疾病的认知,进而帮助医术的提高。“病人者,养生之父母也!”老师的教导,原来还有如此深意!
唐昆吾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传统中医授徒是十分个性化的,可不像医学院校的教学那样系统。为师的在应诊同时,要把真才实学悉数教给徒弟,知识的传授往往琐碎。为徒的就需要具有相当强的记忆力,才能从老师的只言片语中点滴积累起大量的知识;更需要有相当强的悟性,才能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因此,学习中医是非常艰苦的,只有十分的用心加十二分的努力才能学有所成。
因此,唐昆吾每天除了侍诊之外,都要认真学习先生要求他阅读的医学书籍,比如西医的《梅氏眼科学》、中医的《审视瑶函》《眼科纂要》《目经大成》《眼科龙木论》等。
虽然中医典籍深奥、艰涩,但唐昆吾常伴恩师左右,时蒙指点要诀,加上他之前在大名鼎鼎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上海分校”打下的古代汉语功底,学习进度之快,令陆南山也感到有点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