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漢書顔注發覆

学不已斋杂著 作者:杨明照 著


漢書顔注發覆

顔監之注《漢書》,前人方諸杜侯之解《左傳》(1)。推崇可謂極矣。蓋班書事義弘深,通曉匪易;大儒馬融,尚伏於閣下從大家受讀(2),其難可知也。故自服虔、應劭以降,音訓之者,代不乏人。然皆各照隅隙,未臻詳贍。師古承家學之資(3),受國儲之命(4),“匡正睽違,激揚鬱滯”(5),一家之言既成,先儒之書都晦。編之祕閣,賜以良馬(6),固其宜已。雖然,注中於前修成文,往往將爲己説,括囊不言,有若自出機杼焉者。以視裴駰之解馬史,姓名咸標,李賢之注范書,出處必箸,公私之異,一何遼歟?閒嘗瀏覽書傳注疏,及經典音義,凡所引《漢書》舊注與顔氏同者(7),輒别爲迻録。弋釣既久,蓄積遂多。自曹大家以迄顔遊秦,共得三十有三家。其主名難詳,如《史記音義》、《漢書音義》、《漢書舊注》、《漢書拾遺》四書,不與焉。全寫揭篋,旁采探囊,佻人自功,不已甚乎!兹依其時序後先臚列如次,並逐條取證,以示有徵。豈惟發覆(8),抑亦鉤沈云爾。

曹大家第一

曹大家曰:“滔,漫也;泯,滅也;夏,諸夏也。”《文選·班固〈幽通賦〉》“巨滔天而泯夏兮”李善注凡昭明選自班書之文,李善所引《漢書》舊注與顔氏同者,止注所見《文選》詞句,《漢書》則不復贅,後皆放此

師古曰:“滔,漫也;……泯,滅也;夏,諸夏也。”《叙傳上

曹大家曰:“……圮,毁也;言己孤生童微陋鄙薄,將毁絶先祖之迹,無階路以自成也。”《文選·幽通賦》“將圮絶而罔階”李注引

師古曰:“……圮,毁也;固自言孤弱,懼將毁絶先人之跡;無階路以自成。《叙傳上

曹大家曰:“遌,遇也。”《文選·幽通賦》“曰乘高而遌神兮”李注引

師古曰:“……遌,遇也。”《叙傳上

曹大家曰:“炯,明也。”《文選·幽通賦》“又申之以炯戒”李注引

師古曰:“……炯,明也。”《叙傳上

曹大家曰:“屯、蹇,皆難也。《周易》曰:‘屯如邅如。’又曰:‘往蹇來連。’”《文選·幽通賦:“紛屯邅與蹇連兮”李注引

師古曰:“《易》屯卦六二爻辭曰:‘屯如亶(9)如。’蹇卦六四爻辭曰:‘往蹇來連。’皆謂險難之時也。”《叙傳上

曹大家曰:“叛,亂也。”《文選·幽通賦》“叛迴穴其若兹兮,北叟頗識其倚伏”李注引

師古曰:“畔(10),亂貌也。”《叙傳上

曹大家曰:“……襮,表也。”《文選·幽通賦》“張修襮而内逼”李注引

師古曰:“襮,表也。”《叙傳上

曹大家曰:“溺,桀溺也。”(《文選·幽通賦》“溺招路以從己兮,謂孔氏猶未可”李注引

師古曰:“溺,桀溺也。”《叙傳上

曹大家曰:“子路遊學聖師之門,無救禍防患之助,既身死於衞,覆醢不食,何補益乎!”《文選·幽通賦》“遊聖門而靡救兮,雖覆醢其何補”李注引

師古曰:“賦言子路游聖人之門,而孔子不能救之,以免於難,雖爲覆醢,無所補益。”《叙傳上

曹大家曰:“……仁,謂三仁也。”《文選·幽通賦》“東隣虐而殲三仁兮,王位合乎三五”李注引

師古曰:“……仁,即三仁也。”《叙傳上

曹大家曰:“戎女,驪姬也;烈,酷也;孝子,申生也。”《文選·幽通賦》“戎女烈而喪孝兮”李注引

師古曰:“戎女,驪戎之女,謂驪姬也;烈,酷也;孝謂太子申生也。”《叙傳上

曹大家曰:“發,武王名也。”《文選·幽通賦》“發還師以成命兮”李注引

師古曰:“發,武王名也。”《叙傳上

曹大家曰:“三正,謂夏、殷、周也。”《文選·幽通賦》“匝三正而滅姬”李注引

師古曰:“……三正,歷夏、殷、周也。”《叙傳上

曹大家曰:“……亦當以義斷之。”《文選·幽通賦》“順天性而斷誼”李注引

師古曰:“斷誼(11):謂以誼斷之。”《叙傳上

曹大家曰:“孔,甚也;輶,輕也。”《文選·幽通賦》“守孔約而不貳兮,乃輶德而無累”李注引

師古曰:“孔,甚也;輶,輕也。”《叙傳上

曹大家曰:“謨,謀也;猷,道也;……孔子(12)曰:‘天所助,順也;人所助,信也。’孔子(13)曰:‘德不孤,必有鄰。’”《文選·幽通賦》“謨先聖之大猷兮,亦鄰德而助信”李注引

師古曰:“謨,謀也;繇(14),道也;……《論語》稱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易·繫辭上》曰:‘人之所助者,信也。’”《叙傳上

曹大家曰:“忝,辱也。”《文選·幽通賦》“忝莫痛兮”李注引

師古曰:“……忝,辱也。”《叙傳上

按:大家博學高才(15),其解《幽通》(16),當爲注孟堅文之最早且善者。師古於《叙例》既不標其名,注中亦未箸厥説。如謂不知所作,《王貢兩龔鮑傳序注》,曾引其釋首陽(17)矣;如謂單解一篇,無須列舉,張揖、郭璞(18),則自有例矣。見其書而不言,豈非欲掠其美,先滅其跡?惜彌縫不謹,致可覆按。固無怪李崇賢之旁搜遠紹,俾易揭其覆盆也。

胡廣第二

胡廣云:“五,五帝也;三,三王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五三六經載籍之傳”索隱凡《史》、《漢》傳同文者亦有不同傳而同文者〕,裴駰司馬貞張守節三家所引《漢書》舊注亦間有引《史記》舊注者與顔氏同者,止注所見《史記》詞句,《漢書》則不復贅,後皆放此)引

師古曰:“五,五帝也;三,三王(19)也。”《司馬相如傳下

胡廣云:“武王渡河,白魚入王舟,俯取以燎,隕墜之於舟中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蓋周躍魚隕杭,休之以燎”索隱引

師古曰:“……謂武王伐紂,白魚入於王舟,俯取以燎。”《司馬相如傳下

胡廣云:“符瑞衆多,應期相繼而至也。”《史記·司馬相如傳》“符瑞衆變,期應紹至”索隱引

師古曰:“言符瑞衆多,應期相續而至。”《司馬相如傳下

胡廣曰:“氾,普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氾唐護之”索隱引

師古曰:“氾,普也。”《司馬相如傳下

胡廣曰:“謂騶虞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般般之獸”索隱引

師古曰:“謂騶虞也。”《司馬相如傳下

按:師古注釋他篇,屢引胡公《漢官解詁》之説(20);而於長卿《封禪》,則襲其義(21)而遺其名,《叙例》亦未列其名氏,王應麟(22)、洪頤煊(23)糾之,是也。

荀悦第三

荀悦音閑《史記·酷吏·郅都傳》“濟南瞷氏”索隱引

師古曰:“音閑。”《酷吏·郅都傳

按:師古《叙例》,首列仲豫;瞷字音讀,不箸所本,亦其蔽已!

服虔第四

服虔云:“高會,大會也。”《史記·項羽本紀》“飲酒高會”索隱引

師古曰:“高會,大會也。”《項籍傳

服虔曰:“胡名也。”《史記·灌嬰傳》“所將卒斬胡白題將一人”集解引

師古曰:“胡名也。”《灌嬰傳

服虔云:“雕,大鷙鳥也,一名鷲;黑色,多子,可以其毛作矢羽。”《史記·李廣傳》“是必射雕者也”索隱引

師古曰:“鵰(24),大鷙鳥也,一名鷲;黑色,翮可以爲箭羽。”《李廣傳

服虔云:“水急旋回,如雲屈曲也。”《史記·司馬相如傳》“穹隆雲撓”索隱引

師古曰:“……言水急旋回,如雲之屈曲也。”《司馬相如傳上

服虔曰:“沴音戾。”宋祁引,見《孔光傳》“六沴之作(25)句下

師古曰:“沴……音戾。”《孔光傳

服虔曰:“食具十七種物也。”《太平御覽(26)八四七飲食部五凡群書徵引《漢書》舊注與顔氏同者,止注所見書,後皆放此)引

師古曰:“食具有十七種物。”《孔光傳》“賜餐十七物

服虔曰:“……棍成,言自然也。”《文選·揚雄〈甘泉賦〉》“紛蒙籠以棍成”李注引

師古曰:“……棍成,言其有若自然也。”《揚雄傳上

服虔曰:“回猋,回風也。”《文選·甘泉賦》“回猋肆其碭駭兮”李注引

師古曰:“回猋,回風也。”《揚雄傳上

服虔曰:“歷山之上有觀也。”《揚雄傳》殘卷(27)登歷觀”注

師古曰:“歷山之上有觀也。”《揚雄傳上

服虔曰:“扁,音篇。”蕭該《漢書音義》引,見《揚雄傳上》“鮮扁陸離(28)句下

師古曰:“……扁,音篇。”《揚雄傳上

服虔曰:“巨狿,獸名也。”《文選·揚雄〈羽獵賦〉》“斮巨狿”李注引

師古曰:“……狿,獸名。”《揚雄傳上

服虔曰:“望舒,月御也。”《文選·羽獵賦》“望舒彌轡”李注引

師古曰:“望舒,月御也。”《揚雄傳上

服虔曰:“蹻,……音矯。”《文選·揚雄〈長楊賦〉》“莫不蹻足抗首”李注引

師古曰:“蹻,……音矯。”《揚雄傳下

服虔曰:“瓿,小甖也。”《晉書音義》下傳四八覆瓿下、《藝文類聚》七二物部醬門(29)

師古曰:“瓿,……小甖也。”《揚雄傳贊》“吾恐後人用覆醬瓿

服虔曰:“谷,音鹿。”《史記·匈奴傳》“左右谷蠡王”集解引

師古曰:“谷,音鹿。”《匈奴傳上

按:子慎以後漢經師,爲《漢書》音訓(30),釋義正讀,諒多佳處。師古於《叙例》固曾標其名,注中亦時引其説,上列十五條,忽隱而不發。作集注者,當如是邪!

應劭第五

應劭曰:“抵,至也;又當也。”《史記·高祖紀》“傷人及盜抵罪”集解(《世説新語·排調篇》劉注,《文選·史述贊述高紀》李注止引首句)引

師古曰:“抵,至也;當也。”《高帝紀上

應劭曰:“一曰:酣,洽也。”《史記·高帝紀》“酒酣”集解,《文選·漢高祖歌》李注,《通鑑·漢紀四·太祖高皇帝下》胡注(31)

師古曰:“酣,洽也。”《高帝紀下

應劭曰:“黍稷曰粢,在器中曰盛。”《史記·文帝紀》“以給宗廟粢盛”集解,《北堂書鈔》九一藉田門引

師古曰:“黍稷曰粢,在器曰盛。”《文帝紀

應劭云:“甘泉,宫名,在雲陽,一名林光。”《史記·文帝紀》“帝初幸甘泉”索隱引

師古曰:“甘泉,在雲陽。本秦林光宫。”《文帝紀

應劭曰:“泛,覆也。”《文選·漢武帝詔》“夫泛駕之馬”李注引

師古曰:“泛,覆也。”《武帝紀

應劭曰:“粹,淳也。”《文選》枚乘《七發》、嵇康《養生論》李注(《群書治要·漢書》二引同,惟未箸名氏(32)

師古曰:“粹,淳也。”《刑法志》“聰明精粹

應劭云:“漯水,出東郡武陽縣北。”《史記·夏本紀》“浮於濟漯”索隱引

師古曰:“漯水,出東郡武陽。”《地理志上

應劭曰:“窳,弱也。”《文選·枚乘〈七發〉》李注引

師古曰:“窳,弱也。”《地理志下》“故啙窳媮生

應劭曰:“秦稱民曰黔首,黔,黑也;首,頭也。”玄應《過去現在因果經音義》一,又《修行道地經音義》一引

師古曰:“秦謂人(33)爲黔首,言其頭黑也。”《藝文志》“以愚黔首

應劭曰:“《尚書》(34)曰:‘禹作司空,棄后稷,契司徒,咎繇作士師(35),垂共工,益朕虞,伯夷秩宗,夔典樂,龍納言。凡九官。’”《文選·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李注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注所引有脱誤,《治要漢書三亦引之)引

師古曰:“《尚書》:‘禹作司空,棄后稷,契司徒,咎繇作士,垂共工,益朕虞,伯夷秩宗,夔典樂,龍納言。凡九官也。’”《劉向傳》“臣聞舜命九官

應劭曰:“控,引也。”《史記·劉敬傳》“控弦三十萬”集解引

師古曰:“控,引也。”《婁敬傳

應劭曰:“章甫,殷冠也。”《史記·賈誼傳》“章甫薦屨兮”集解引

師古曰:“章父(36),殷冠名也。”《賈誼傳

應劭曰:“轊,小棺也。”《文選·顔延之〈陽給事誄〉》李注引

師古曰:“槥(37),小棺也。”《韓安國傳》“中國槥車相望

應劭曰:“渤澥,海别枝也。澥,音蟹。”《文選·司馬相如〈子虚賦〉》“浮渤澥”李注(《史記·司馬相如傳》集解引爲《漢書音義》)

師古曰:“勃(38)澥,海别枝也。澥音蟹。”《司馬相如傳上

應劭曰:“款,叩也。”《史記·太史公自序》“重譯款塞”集解(《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裴注引同)引

師古曰:“款,叩也。”《司馬遷傳

應劭曰:“容身避害(39)也。”《御覽》五九三《文部》九引

師古曰:“容身避害也。”《東方朔傳贊》“戒其子以上容

應劭曰:“黼衣,衣上畫爲斧形;而白與黑爲采。”《文選·韋孟〈諷諫詩〉》“黼衣朱黻”李注引

師古曰:“黼衣,畫爲斧形;而白與黑爲彩也。”《韋賢傳

應劭曰:“……迭,互也;言豕韋與大彭互爲伯於商也。”《文選·諷諫詩》“迭彼大彭”李注引

師古曰:“迭,互;自言豕韋氏與大彭互爲伯於殷商也。”《韋賢傳

應劭曰:“墜,失也。”《文選·諷諫詩》“宗周以墜”李注引

師古曰:“隊(40),失也。”《韋賢傳

應劭曰:“元王立二十七年而薨,垂遺業於後嗣。”《文選·諷諫詩》“享國漸世,垂烈於後”李注引

師古曰:“元王立二十七年而薨,垂遺業於後嗣也。”《韋賢傳

應劭曰:“驃,驃騎霍去病也;衞,衞青也。”《文選·揚雄〈長楊賦〉》“迺命驃衞”李注引

師古曰:“驃,驃騎霍去病;衞,衞青也。”《揚雄傳下

應劭曰:“負,恃也。”《文選·袁淑〈效曹子建樂府白馬篇詩〉》李注引

師古曰:“負,恃也。”《游俠·郭解傳》“解姊子負解之埶

應劭云:“在武威縣北。”《史記·匈奴傳》“期至浚稽山而還”索隱引

師古曰:“浚稽山……在武威北。”《匈奴傳上

應劭曰:“《論語》(41)曰:‘子路行行如也,子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又曰(42):‘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盜。’”《文選·班固〈幽通賦〉》“固行行其必凶兮,免盜亂爲賴道”李注引

師古曰:“《論語》稱……子路行行如也,子樂,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又稱子路曰:……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盜。”《叙傳上

應劭曰:“舍,置也。”《文選·幽通賦》“舍生取誼”李注引

師古曰:“舍,置也。”《叙傳上

按:仲遠集解《漢書》,載於范書本傳(43)及隋唐志(44)。師古《叙例》亦標其名。上列二十五條,乃攘爲己有,殊失至公之道焉。

鄭氏第六

鄭氏云:“雅,故也。”《史記·張耳陳餘傳》“張耳雅游”索隱引

師古曰:“雅,故也。”《張耳陳餘傳

鄭氏(45)曰:“彭咸也。”《文選·揚雄〈羽獵賦〉》“餉屈原與彭胥”李注引

師古曰:“彭,彭咸。”《揚雄傳上

按:師古《叙例》列有鄭氏。凡名氏具於《叙例》,顔氏確襲其説,無須疏證者,直云《叙例》列有△△,以免詞費。

李奇第七

李奇曰:“垓,重也;三重壇也。”《史記·武帝紀》“壇三垓”集解引

師古曰:“陔(46),重也;三陔,三重壇也。”《郊祁志上

李奇曰:“侯,何也;言君何不行封禪。”《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君乎!君乎!侯不邁哉”李注引

師古曰:“侯,何也;邁,行也;言君何不行封禪。”《司馬相如傳下

按:《叙例》列有李奇。

鄧展第八

鄭展曰:“姁姁,和好貌。”《史記·淮陰侯傳》“言語嘔嘔(47)索隱,《通鑑·漢紀一·太祖高皇帝上之上》胡注引

師古曰:“姁姁,和好貌也。”《韓信傳

鄧展曰:“坻,水中山也。坻,音遲。”《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臨坻注壑李注引

師古曰:“坻,謂水中隆高處也。……坻,音遲。”《司馬相如傳上

鄧展曰:“音紹。”蕭該《音義》引,見《朱博傳》“多褒衣大袑”句下

師古曰:“袑,音紹。”《朱博傳

按:《叙例》列有鄧展。

文穎第九

文穎曰:“罾,魚網也。”《史記·陳涉世家》“置人所罾魚腹中”集解引

師古曰:“罾,魚網也。”《陳勝傳

文穎曰:“所將卒。”《史記·灌嬰傳》“卒斬龍且”集解引

師古曰:“嬰所將之卒也。”《灌嬰傳

文穎曰:“靈鼓,六面鼓。”《文選·司馬相如〈子虚賦〉》“擊靈鼓”李注(《史記·司馬相如傳》集解引郭璞同)引

師古曰:“靈鼓,六面。”《司馬相如傳上

文穎曰:“已,記(疑誤)終之詞。”《文選集注(48)司馬相如《難蜀父老》“不可記已”鈔引

師古曰:“已,語終之辭也。”《司馬相如傳下

文穎曰:“選,數也;辟,君也。”《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歷選列辟”李注(《史記·司馬相如傳》索隱止引首句)引

師古曰:“選,數也;辟,君也。”《司馬相如傳下

文穎曰:“拄,距也。”《御覽》六一五,《學部》九引

師古曰:“拄,……距也。”《朱雲傳》“連拄五鹿君

按:《叙例》列有文穎。

張揖第十

張揖曰:“離,山梨也。”《文選·司馬相如〈子虚賦〉》“檗離朱楊”李注(《史記·司馬相如傳》集解引爲《漢書音義》)

師古曰:“離,山梨也。”《司馬相如傳上

張揖曰:“揚,舉也。”《文選·子虚賦》“揚袘戍削”李注引

師古曰:“揚,舉也。”《司馬相如傳上

張揖曰:“崪與萃同,集也。”《文選·子虚賦》“萬端鱗崪”李注引

師古曰:“崪與萃同,萃,集也。”《司馬相如傳上

張揖曰:“霸出藍田西北而入渭;滻亦出藍田谷,北至霸陵入霸。霸滻二水,盡於苑中不出,故云終始也。涇渭二水,從苑外來,又出苑去也。涇水出安定涇陽縣笄頭山,東至陽陵入渭。渭水出隴西首陽縣鳥鼠山,東北至華陰入河。”《史記·司馬相如傳》“終始霸滻,出入涇渭”索隱(《文選·上林賦》李注所引較略)引

師古曰:“霸水出藍田谷西北而入渭;産(49)水亦出藍田谷,北至霸陵入霸。二水終始盡於苑中,不復出也。涇水出安定涇陽幵(50)頭山,東至陽陵入渭。渭水出隴西首陽縣鳥鼠同穴山,東北至華陰入河。從苑外來,又出苑去也。”《司馬相如傳上

張揖曰:“淤,漫也;浦,水崖也。”《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行乎洲淤之浦”李注引

師古曰:“淤,漫也;浦,水涯(51)也。”《司馬相如傳上

張揖曰:“山出象輿,瑞應車也。西清者,箱中清浄處也。”《文選·上林賦》“象輿婉僤於西清”李注(《史記·司馬相如傳》集解引爲《漢書音義)引

師古曰:“象輿,瑞應車也。西清者,西箱清静(52)之處也。”《司馬相如傳上

張揖曰:“隱夫,未詳。薁,山李也。”《文選·上林賦》“隱夫薁棣”李注引

師古曰:“隱夫,未詳。薁,即今之郁李(53)也。”《司馬相如傳上

張揖曰:“扤,摇也。”《文選·上林賦》“扤紫莖”李注(《史記·司馬相如傳》集解引郭璞同)引

師古曰:“扤,摇也。”《司馬相如傳上

張揖曰:“楓,攝也,脂可以爲香。”《文選·上林賦》“華楓枰櫨”李注引

師古曰:“楓樹脂可以爲香。”《司馬相如傳上

張揖曰:“幡纚,飛揚貌也。”《文選·上林賦》“落英幡纚”李注引

師古曰:“幡纚,飛揚貌也。”《司馬相如傳上

張揖曰:“以翠羽爲葆也,以鼉皮爲鼓也。”《文選·上林賦》“建翠華之旗,樹靈鼉之鼓”李注引

師古曰:“翠華之旗,以翠羽爲旗上葆也;靈鼉之鼓,以鼉皮爲鼓。”《司馬相如傳上

張揖曰:“干遮,曲名。”《文選·上林賦》“淮南干遮”李注(《史記·司馬相如傳》集解引爲《漢書音義》)

師古曰:“干遮,曲名也。”《司馬相如傳上

張揖曰:“族,聚也。”《文選·上林賦》“族居遞奏”李注引

師古曰:“族,聚也。”《司馬相如傳上

張揖曰:“邑外謂之郊。”《文選·上林賦》“悉爲農郊”李注引

師古曰:“邑外謂之郊。”《司馬相如傳上

張揖云:“結,屈也;軌,車迹也。”《史記·司馬相如傳》“結軌還轅”索隱(《文選集注》司馬相如《難蜀父老》鈔引同)引

師古曰:“結,屈也;軌,車迹也。”《司馬相如傳下

張揖曰:“非常之事,其本難知,衆民懼也。”《文選·難蜀父老》“故曰非常之原,黎民懼焉”李注又集注。《史記·司馬相如傳》索隱引

師古曰:“非常之事,其始難知,衆人懼之。”《司馬相如傳下

張揖曰:“疏,通也。”《文選·難蜀父老》“決江疏河”李注又集注引

師古曰:“疏,通也。”《司馬相如傳下

張揖曰:“灑,分也。”《文選·難蜀父老》“灑沈澹災”李注又集注引

師古曰:“灑,分也。”《司馬相如傳下

張揖曰:“言爲人獲而累係之,故號泣也。”《文選集注·難蜀父老》“幼孤爲奴虜,係縲號泣”鈔引

師古曰:“爲人所獲而絫係,故號泣也。”《司馬相如傳下

張揖曰:“已,止也。”《文選集注·難蜀父老》“又焉能已”鈔引

師古曰:“已,止也。”《司馬相如傳下

張揖曰:“秦武王力士。”《史記·司馬相如傳》“故力稱烏獲”索隱引

師古曰:“烏獲,秦武王力士也。”《司馬相如傳下

張揖曰:“吴王僚之子。”《史記·司馬相如傳》“捷言慶忌”索隱引

師古曰:“慶忌,吴王僚子也。”《司馬相如傳下

張揖曰:“都,於也;卒,終也。”《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終都攸卒”李注(《史記·司馬相如傳》集解引爲《漢書音義》)

師古曰:“都,於也;……卒,亦終也。”《司馬相如傳下

張揖曰:“俙,感動之意也。”《文選·封禪文》“於是天子俙然改容”李注引

師古曰:“沛(54)然感動之意也。”《司馬相如傳下

按:據《叙例》所載及《文選》李注、《史記索隱》所引,知稚讓僅注長卿一傳,師古襲取,即有二十四條之多,真用弘也!

蘇林第十一

蘇林曰:“閼氏,音焉支。”《史記·陳丞相世家》“高祖用陳平計使單于閼氏”集解引

師古曰:“閼氏,音焉支。”《陳平傳

蘇林音厥《史記·陸賈傳》“於是尉他迺蹶然起坐”索隱引

師古曰:“蹶……音厥。”《陸賈傳

蘇林曰:“,音面。”《文選·賈誼〈弔屈原文〉》”蟂獺以隱處兮”李注引

師古曰:“,音面。”《賈誼傳

蘇林曰:“袨服,謂盛服也。”《文選·左思〈蜀都賦〉》劉注陸機《豪士賦》李注引作袨服,黑服也,蓋誤)引

師古曰:“袨服,盛服也。”《鄒陽傳》“袨服叢臺之下者

蘇林音附《史記·司馬相如傳》“雌黄白坿”索隱引

師古曰:“坿,音附。”《司馬相如傳上

蘇林曰:“鞠,窮也。”《史記·酷吏·張湯傳》“訊鞠論報”集解引

師古曰:“……鞠窮也。”《張湯傳

蘇林漢書注曰:“充縣官之賦斂。”《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以給公上”李注引

師古曰:“充縣官之賦斂也。”《楊惲傳

按:《叙例》列有蘇林。

張晏第十二

張晏曰:“郡守縣令皆不在。”《史記·陳涉世家》“陳守令皆不在”索隱引

師古曰:“守,郡守也;令,縣令也。”《陳勝傳

張晏曰:“孝公,惠文王,武王,昭王(55),孝文王,莊襄王。”《史記·秦始皇紀贊》“續六世之餘烈”集解,《文選·賈誼〈過秦論〉》李注引

師古曰:“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陳勝項籍傳贊

張晏曰:“羽既彊盛,又爲所立,是以狐疑,莫知所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而項羽又彊立我,我欲之楚”集解引

師古曰:“羽既彊盛,又爲所立,是以狐疑,莫知所往。”《張耳陳餘傳

張晏曰:“秦司馬。”《史記·樊噲列傳》“與司馬尼戰碭東”集解引

師古曰:“章邯之司馬也。”《樊噲傳

張晏曰:“恭,敬也。”《文選·賈誼〈弔屈原文〉》“恭承嘉惠兮”李注(《史記·賈誼傳》恭作共,集解引張説同)引

師古曰:“恭,敬也。”《賈誼傳

張晏曰:“罔極,言無中正。”《文選·弔屈原文》“遭世罔極兮”李注引

師古曰:“罔,無也;極,中也;無中正之道。”《賈誼傳

張晏曰:“左右不明,不敢斥王也。”《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左右不明”李注引

師古曰:“言左右不明者,不欲斥王也。”《鄒陽傳

張晏曰:“……梁下屯兵方十里。”《文選·枚乘〈上書重諫吴王〉》“而制於十里之内矣”李注引

師古曰:“梁下屯兵方十里也。”《枚乘傳

張晏曰:“兩宫,太后、景帝也。”《史記·魏其侯傳》“有如兩宫螫將軍”集解引

師古曰:“兩宫,太后及帝也。”《竇嬰傳

張晏曰:“禖,求子禖神。”《御覽》五二九、《禮儀部》八一四七《皇親部》十三引作“禖者求子”)

師古曰:“禖,求子之神也。”《戾太子傳》“爲立禖

張晏曰:“周千八百國,在者十二;謂魯、衞、齊、宋、楚、鄭、燕、趙、韓、魏、秦、中山。”《文選·東方朔〈答客難〉》“并爲十二國”李注引

師古曰:“十二國,謂魯、衞、齊、楚、宋、鄭、魏、燕、趙、中山、秦、韓也。”《東方朔傳

張晏曰:“沐猴,獮猴也。”《御覽》九百十《獸部》二二引

師古曰:“沐猴,獮猴。”《蓋寬饒傳》“爲沐猴與狗鬭

張晏曰:“爽,差也。”《揚雄傳》殘卷“俱不見其爽”《訓纂》、《文選·揚雄〈羽獵賦〉》李注引

師古曰:“爽,差也。”《揚雄傳上

張晏曰:“淫,過也;夷,平也。言獸被創過多,血流(56)與車(57)輪平也。”《揚雄傳》殘卷“創流輪夷”《訓纂》、《文選·羽獵賦》李注引

師古曰:“淫,過也;夷,平也。言創過長,血流平於車輪也。”《揚雄傳上

張晏(58)曰:“《詩》云:愷弟君子,神所勞矣。”《文選·揚雄〈長楊賦〉》“故真神之所勞也”李注引

師古曰:“《大雅·旱麓》之詩曰:愷弟君子,神所勞矣。”《揚雄傳下

張晏曰:“謂齊、燕、楚、韓、趙、魏爲六,就秦爲七。”《文選·揚雄〈解嘲〉》“合爲六七”李注引

師古曰:“……六七者,齊、趙、韓、魏、燕、楚六國,及秦爲七也。”《揚雄傳下

張晏云:山名也《史記·匈奴傳》“至廬朐”集解引

師古曰:“廬朐,山名也。”《匈奴傳上

按:《叙例》列有張晏。

如淳第十三

如淳《漢書注》曰:“直渡曰絶。”《文選·張衡〈東京賦〉》李注引

師古曰:“直渡曰絶。”《高帝紀上》“絶河津南

如淳《漢書注》曰:“走,音奏。”《文選·鮑照〈蕪城賦〉》李注引

師古曰:“走,……音奏。”《高帝紀上》“項王必引兵南走

如淳曰:“長水,胡名也。”《續漢書·百官志》“長水校尉”劉注、《北堂書鈔》六一《設官部》十三引

師古曰:“長水,胡名也。”《百官公卿表上》“長水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

如淳注曰:“宣曲,觀名。”《書鈔》六一《設官部》十三引

師古曰:“……宣曲,觀名。”《百官公卿表上》“長水校尉掌長水宣曲胡騎

如淳云:“曹,輩也;謂分曹輩而出爲使也。”《史記·平準書》“乃分遣御史廷尉正監分曹”索隱引

師古曰:“……曹,輩也;分輩而出爲使也。”《食貨志下

如淳曰:“野雞,雉也。吕后名雉,故曰野雞。”《史記·封禪書》“野雞夜雊”集解引

師古曰:“野雞,亦雉也。避吕后諱,故曰野雞。”《郊祀志上

如淳曰:“鍾,所在未聞;石,山險之限,在上(59)曲陽。”《文選·枚乘〈七發〉》李注張華《鷦鷯賦》李注止引首句)引

師古曰:“鍾,所在未聞:石,山險之限,在上曲陽。”《地理志下》“鍾代石北迫近胡寇

如淳曰:“……抵,歸也。音丁禮反。”《史記·張耳陳餘傳》“抵父客”集解引

師古曰:“邸(60),歸也。音丁禮反。”《張耳陳餘傳

如淳云:“效,致也。”《史記·淮陰侯傳》“諸將效首虜休畢賀”索隱引

師古曰:“……效,致也。”《韓信傳

如淳曰:“《新序》(61)曰:鹿臺,其大三里,高千尺。”《史記·殷本紀》“以實鹿臺之錢(62)集解引

師古曰:“劉向云:鹿臺,大三里,高千尺也。”《張良傳》“散鹿臺之財

字林丘權反,如淳《漢書》音同。陸德明《左傳音義》三“成十年傳卷縣”下引

師古曰:“卷……音丘權反。”《周勃傳》“其先卷人也

如淳云:“新殺曰鮮。”《史記·陸賈傳》“數見不鮮”索隱引

師古曰:“鮮,謂新殺之肉也。”《陸賈傳

如淳曰:“抑,屈也。”《史記·叔孫通傳》“皆伏抑首”集解,《御覽》五二三《禮儀部》二(63)

師古曰:“抑,屈也。”《叔孫通傳

如淳曰:“言吴不塞成臯口,而令漢將得出之。”《史記·淮南王安傳》“漢將一日過成臯者四十餘人”集解引

師古曰:“言不知塞成臯口,而令漢將得出之。”《伍被傳

如淳曰:“斡,轉也。”《史記·賈誼傳》“斡棄周鼎兮”集解、《文選·賈誼〈弔原文〉》李注引

師古曰:“斡,轉也。”《賈誼傳

如淳曰:“斡,轉也。”《文選·賈誼〈鵩鳥賦〉》“斡流而遷兮”李注引

師古曰:“……斡,轉也。”《賈誼傳

如淳曰:“請室,獄也。”《史記·袁盎傳》“徵繫請室”集解引

師古曰:“請室,獄也。”《爰盎傳

如淳曰:“調,選。”《史記·袁盎傳》“調爲隴西都尉”集解(《治要·漢書》四引作調,選也)引

師古曰:“調,選也。”《爰盎傳

如淳曰:“舞,猶弄也。”《史記·汲黯傳》“舞文法”集解引

師古曰:“舞,猶弄也。”《汲黯傳

如淳曰:“……或曰:徑直。”《史記·大宛傳》“從屬宜徑”集解引

師古曰:“徑,直也。”《張騫傳

如淳曰:“若以篲掃於氾灑之處也。”《文選·王褒〈聖主得賢臣頌〉》“忽若篲氾畫塗”李注又集注引

師古曰:“……如以帚埽(64)氾灑之地。”《王褒傳

如淳注《漢書》云:“草稠曰薦。”慧琳《一切經音義》八四引

師古曰:“薦,稠草。”《趙充國傳》“今虜亡其美地薦草

如淳曰:“近塞郡皆置尉,百里一人,士史尉史各二人也。”《史記·匈奴傳》“是時鴈門尉史行徼”索隱引

師古曰:“《漢律》(65):近塞郡皆置尉,百里一人,士史尉史各二人。”《匈奴傳上

如淳曰:“滇,音顛。”《史記·西南夷傳》“滇最大”集解引

師古曰:“……滇,音顛。”《西南夷傳

如淳曰:“爲昆明所閉道。”《史記·西南夷傳》“皆閉昆明”集解引

師古曰:“爲昆明所閉塞。”《西南夷傳

如淳音樓。陸德明《左傳音義》五“昭五年傳婁”下引

師古曰:“……婁,音樓。”《西域傳下》“乃械致都護但欽在所埒婁城

按:《叙例》列有如淳。

孟康第十四

孟康曰:“沃,灌溉也。”《文選·王粲〈登樓賦〉》李注引

師古曰:“沃者,灌溉也。”《張良傳》“沃野千里

孟康曰:幓,所銜切。”《御覽》八七五《咎徵部》二引

師古曰:“幓,所銜反。”《司馬相如傳下》“垂旬始以爲幓兮

孟康曰:“始爲惡者皆湮滅。”《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首惡鬱没”李注(《史記·司馬相如傳》集解引爲《漢書音義》)

師古曰:“始爲惡者皆即湮滅。”《司馬相如傳下

孟康曰:“天道質昧,以符瑞見意不可辭讓。”《文選·封禪文》“且天爲質,闇示珍符,固不可辭”李注(《史記·司馬相如傳》集解引爲《漢書音義》)

師古曰:“言天道質昧,以符瑞見意,不可辭讓也。”《司馬相如傳下

孟康曰:“袑,音紹;謂大袴也。”《御覽》六九五《服章部》十二引

師古曰:“袑,音紹;謂大袴也。”《朱博傳》“又敕宫曹官屬多褒衣大袑

孟康曰:“馺娑,殿名也。”《揚雄傳》殘卷“神明馺娑”注、《文選·揚雄〈羽獵賦〉》李注引

師古曰:“殿名也。”《揚雄傳上

按:《叙例》列有孟康。

韋昭第十五

韋昭云:“秦所都。”《史記·高祖紀》“高祖常繇咸陽”索隱引

師古曰:“咸陽,秦所都。”《高帝紀上

韋昭云:“單父,縣名,屬山陽。”《史記·高祖紀》“單父人吕公”索隱引

師古曰:“《地理志》:山陽縣也。”《高帝紀上

韋昭云:“蕭,沛之縣名?謂在蕭縣之西。”《史記·高祖紀》“與戰蕭西”索隱引

師古曰:“蕭縣之西。”《高帝紀上

韋昭云:“下邑,縣名。”《史記·高祖紀》“攻下邑”索隱引

師古曰:“下邑,縣名。”《高帝紀上

韋昭云:“東郡縣。”《史記·高祖紀》“戰白馬”索隱引

師古曰:“白馬,亦縣名,屬東郡。”《高帝紀上

韋昭曰:“乘,登也。”《史記·高祖紀》“故皆堅守乘城”索隱引

師古曰:“乘,登也。”《高帝紀上

韋昭曰:“舊漏,晝夜共百刻,哀帝有短祚之期,故欲增之也。”《文選·劉峻〈辨命論〉》“長則不可急之於箭漏”李注引。《御覽·天部》二引作“舊漏,晝夜共一百刻,今增其二十也

師古曰:“舊漏,晝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哀帝紀》“漏刻以百二十爲度

韋昭曰:“小於鄉曰聚。”《文選·班固〈東都賦〉》李注,玄應《俱舍論音義》二一慧苑《華嚴經音義》上引

師古曰:“聚,小於鄉。”《平帝紀》“聚曰序

韋昭曰:“謂舜受禪,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史記·秦楚之際月表》“考之於天”集解引

師古曰:“謂在璿(66)璣玉衡,以齊七政。”《異姓諸侯王表

韋昭《漢書注》曰:“弛,廢也。”《文選》潘岳《西征賦》、謝莊《月賦》、盧諶《贈劉琨詩》李注,慧苑《華嚴經音義》下引

師古曰:“弛,廢也。”《律曆志上》“書缺樂弛

韋昭曰:“弘羊、孔僅之屬也。”《史記·平準書》“興利之臣,自此始也”集解引

師古曰:“謂桑弘羊、東郭咸陽、孔僅之屬也。”《食貨志下

韋昭曰:“……或曰:更,償也。”《史記·平準書》“不足以更之”集解引

師古曰:“……更,償也。”《食貨志下

韋昭曰:“名衍。”《史記·封禪書》“騶子之徒”集解引

師古曰:“騶子即騶衍。”《郊祀志上

韋昭曰:“無車駵之屬。”《史記·封禪書》“而無諸加”集解引

師古曰:“加謂車及駵駒之屬。”《郊祀志上

韋昭曰:“與中山所見黄雲之氣合也。”《史記·武帝紀》“合兹中山,有黄白雲降”集解引

師古曰:“……與初至中山黄雲之瑞相合也。”《郊祀志上

韋昭曰:“越地,人名也。”《史記·武帝紀》“越人勇之”集解引

師古曰:“勇之,越人名。”《郊祀志下

韋昭云:“清河縣也。”《史記·河渠書》“其奉邑食鄃”索隱引

師古曰:“……清河之縣也。”《溝洫志

韋昭曰:“壖,音而緣反;謂緣河邊地。”《史記·河渠書》“五千頃故盡河壖”集解(《文選·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詩〉》李注引同,惟未引音)引

師古曰:“謂河岸以下緣河邊地,……耎(67),音而緣反。”《溝洫志

韋昭云:“淮陽縣。”《史記·陳涉世家》“吴廣者,陽夏人也”索隱引

師古曰:“《地理志》屬淮陽。”《陳勝傳

韋昭曰:“扛,舉也。”《史記·項羽本紀》“力能扛鼎”集解、《通鑑·秦紀二》“二世皇帝上”胡注引

師古曰:“扛,舉也。”《項籍傳

韋昭曰:“闚見陛下深淺也。”《史記·季布傳》“有以闚陛下也”集解、《治要漢書》三、《御覽》二五九《職官部》五七引

師古曰:“窺(68)見陛下淺深也。”《季布傳

韋昭曰:“繳,弋射也;其矢曰矰。”《史記·留侯世家》“雖有矰繳”集解引

師古曰:“繳,弋射也;其矢爲矰。”《張良傳

韋昭曰:“胾,大臠也。”《史記·絳侯世家》“獨置大胾”集解引

師古曰:“胾,大臠。”《周勃傳

韋昭曰:“在河内野王北。”《史記·酈食其傳》“杜太行之道”集解引

師古曰:“太行,山名;在河内野王之北。”《酈食其傳

韋昭曰:“……溷,濁也。”《文選·賈誼〈弔屈原文〉》“世謂隨夷爲溷兮”李注引

師古曰:“溷,濁也。”《賈誼傳

韋昭曰:“隱匿,謂僻在東南。”《文選·枚乘〈上書重諫吴王〉》“有隱匿之名”李注引

師古曰:“隱匿,謂僻在東南。”《枚乘傳

韋昭氏音支。《史記·衞將軍驃騎傳》“遂過小月氏”索隱引

師古曰:“……氏,音支。”《衞青霍去病傳

韋昭曰:“脚,謂持其脚也。”《文選·司馬相如〈子虚賦〉》“射麋脚麟”李注引

師古曰:“……格字或作脚,言持引其脚也。”《司馬相如傳上

韋昭曰:“……音䆫。”《文選·子虚賦》“摐金鼓”李注引

師古曰:“……摐,音窻(69)。”《司馬相如傳上

韋昭曰:“生,謂生取之也。”《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生貔豹”李注引

師古曰:“……生,謂生取之也。”《司馬相如傳上

韋昭曰:“爲孫水作橋。”《史記·司馬相如傳》“橋孫水”集解引

師古曰:“於孫水上作橋也。”《司馬相如傳下

韋昭曰:“臞,瘠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形容甚臞”索隱引

師古曰:“臞,瘠也。”《司馬相如傳下

韋昭云:“爰,换也。”《史記·酷吏·張湯傳》“爰書”索隱引

師古曰:“爰,换也。”《張湯傳

韋昭曰:“蹂,踐;躪,轢也。”《御覽》四九一《人事部》一三二引

師古曰:“蹂,踐也;躪,轢也。”《王商傳》“百姓奔走相蹂躪

韋昭音疵。蕭該《音義》引,見《翟方進傳》“固知我國有呰災”句下

師古曰:“……呰,讀與疵同。”《翟方進傳

韋昭曰:“鳳皇爲車飾也。”《文選·揚雄〈甘泉賦〉》“於是乘輿迺登夫鳳皇兮而翳華芝”李注引

師古曰:“鳳皇者,車以鳳皇爲飾也。”《揚雄傳上

韋昭云:“繯,繫也。”《廣韻》上聲二十五“潸繯”下引

師古曰:“……繯,系(70)也。”《揚雄傳上》“紅蜺爲繯

韋昭曰:“……捎,拂也。”《文選·揚雄〈羽獵賦〉》“曳捎星之旃”李注引

師古曰:“……捎,猶拂也。”《揚雄傳上

韋昭曰:“斮,斬也。”《文選·羽獵賦》“斮巨”李注引

師古曰:“斮,斬也。”《揚雄傳上

韋昭曰:“鳴球,玉磬也。”《文選·揚雄〈長楊賦〉》“拮隔鳴球”李注引

師古曰:“鳴球,玉磬也。”《揚雄傳下

韋昭曰:“二百五十頭。”《史記·貨殖列傳》“千足羊澤中千足彘”集解引

師古曰:“凡言千足者,二百五十頭也。”《貨殖傳

韋昭曰:“地名,在上谷。”《史記·匈奴傳》“造陽”集解引

師古曰:“造陽,地名,在上谷界。”《匈奴傳上

韋昭云:“今遼東所理(71)也。”《史記·匈奴傳》“襄平”索隱引

師古曰:“……襄平,即遼東所治也。”《匈奴傳上

韋昭云:“北假,地名。”《史記·匈奴傳》“北假”索隱引

師古曰:“北假,地名。”《匈奴傳上

韋昭曰:“苦,麄也。”《史記·匈奴傳》“不備苦惡”集解引

師古曰:“苦,猶麤(72)也。”《匈奴傳上

韋昭云:“作金人以爲祭天主。”《史記·匈奴傳》“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索隱引

師古曰:“作金人以爲天神之主而祭之。”《匈奴傳上

韋昭云:“漢爲縣,屬牂牁。”《史記·西南夷傳》“夜郎最大”索隱引

師古曰:“後爲縣,屬牂牁。”《西南夷傳

韋昭云:“竈,姓周。”《史記·南越傳》“高后遣將軍隆盧侯竈往擊之”索隱引

師古曰:“周竈也。”《南粵傳

韋昭:“楶音節。”蕭該《音義》引,見《叙傳上》“楶棁之材”句下

師古曰:“……楶,音節。”《叙傳上

韋昭曰:“圮,毁也。”蕭該《音義》引,見《叙傳上》“將圮絶而罔階”句下

師古曰:“圮,毁也。”《叙傳上

韋昭曰:“柢,本也。”《文選·班固〈幽通賦〉》“形氣發於根柢兮”李注引

師古曰:“柢,本也。”《叙傳上

韋昭《漢書注》曰:“摛,布也。”《文選·蔡邕〈郭有道碑〉》李注引

師古曰:“……摛,布也。”《叙傳上》“摛藻如春華

韋昭曰:“摧(73),猶專也。”《文選·班固〈答賓戲〉》“般輸巧於斧斤”李注引

師古曰:“……榷專也。”《叙傳上

韋昭曰:“畔换,跋扈也。”《文選·漢書述高紀贊》“項氏畔换”李注引

師古曰:“……畔换,……猶言跋扈也。”《叙傳下

按:《叙例》列有弘嗣,隋、唐《志》、《通志》載其所撰《漢書音義》七卷(74)。師古掩襲,竟至五十四條,爲乾没前人之最多者。

司馬彪第十六

司馬彪曰:“畋,獵也。”《文選·司馬相如〈子虚賦〉》“發車騎與使者出畋”李注引

師古曰:“田(75),獵也。”《司馬相如傳上

司馬彪曰:“纖,細也。”《文選·子虚賦》“雜纖羅”李注引

師古曰:“纖,細也。”《司馬相如傳上

司馬彪曰:“齊東臨大海爲渚也。”《文選·子虚賦》“且齊東陼鉅海”李注引

師古曰:“東陼鉅海,東有大海之陼,字(76)與渚同也。”《司馬相如傳上

司馬彪曰:“湯谷,日所出也。”《文選·子虚賦》“右以湯谷爲界”李注引

師古曰:“湯谷,日所出也。”《司馬相如傳上

司馬彪曰:“洶涌,跳起也;彭湃,波相戾也。”《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洶涌彭湃”李注、《史記·司馬相如傳》索隱引

師古曰:“洶涌,跳起也;彭湃,相戾也。”《司馬相如傳上

司馬彪曰:“嗶弗,盛貌也;宓汩,去疾也。”《文選·上林賦》“滭弗宓汨”李注、《史記·司馬相如傳》索隱引

師古曰:“滭弗,盛貌也;宓汩,去疾也。”《司馬相如傳上

司馬彪曰:“偪側,相迫也;泌瀄,相楔也。”《文選·上林賦》“偪側泌瀄”李注、《史記·司馬相如傳》索隱引

師古曰:“偪側,相逼也;泌瀄,相楔也。”《司馬相如傳上

司馬彪云:“批,反擊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批巖壅”正義引

師古曰:“批,反擊也。”《司馬相如傳上

司馬彪曰:“擁,曲隈也。”《文選·上林賦》“批巖衝擁”李注引

師古曰:“……擁,曲隈也。”《司馬相如傳上

司馬彪云:“夷,平也;廣平曰陸。”《史記·司馬相如傳》“散涣夷陸”索隱引

師古曰:“……夷,平也;廣平曰陸。”《司馬相如傳上

司馬彪曰:“鮮支,支子也。”《文選·上林賦》“鮮支黄礫”李注(《史記·司馬相如傳》索隱引作鮮支,即今支子)引

師古曰:“鮮支,即今支子樹也。”《司馬相如傳上

司馬彪曰:“纚屬,連屬也。”《文選·上林賦》“輦道纚屬”李注引

師古曰:“……纚屬,纚迤相連屬也。”《司馬相如傳上

司馬彪曰:“貤,延也。”《文選·上林賦》“貤丘陵”李注(《史記·司馬相如傳》集解引郭璞同)引

師古曰:“貤,猶延也。”《司馬相如傳上

按:紹統注長卿《子虚》、《上林》二賦(77),前於顔氏者,姚察既引之(78),後於顔氏者,李善、司馬貞、張守節亦引之。師古何以從未提及?果未見其書,抑存心攘善,固不得而知矣。

晉灼第十七

晉灼云:“東海縣也。”《史記·高祖紀》“走至戚”索隱引

師古曰:“東海之縣也。”《高帝紀上

晉灼《漢書注》曰:“若,預及之辭。”《文選·揚雄〈劇秦美新〉》李注引

師古曰:“若者,豫(79)及之辭。”《高帝紀上》“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户

晉灼曰:“以蒲裹車輪。”《御覽》九九九《百卉部》六引

師古曰:“以蒲裹輪。”《武帝紀》“遣使者安車蒲輪

晉灼曰:“命者,名也,謂脱名籍而逃。”《史記·張耳陳餘傳》“張耳嘗亡游外黄”索隱引

師古曰:“命者,名也;凡言亡命,謂脱其名籍而逃亡。”《張耳陳餘傳

《漢書音義》晉灼曰:“樵,取薪也;蘇,取草也。”《文選·左思〈魏都賦〉》、應璩《與侍郎曹長思書》、潘岳《馬汧督誄》李注、《治要·漢書三》(《史記·淮陰侯傳》集解止引爲《漢書音義》)

師古曰:“樵,取薪也;蘇,取草也。”《韓信傳》“樵蘇後爨

晉灼曰:“鼓行而西,言無所畏也。”《史記·留侯世家》“則鼓行而西耳”集解引

師古曰:“擊鼓而行,言無所畏。”《張良傳

晉灼云:“胥,相也;靡,隨也。古者相隨坐輕刑之名。”《史記·賈誼傳》“説胥靡兮”索隱引

師古曰:“胥靡,相隨之刑也。”《賈誼傳

晉灼云:“百金,言其貴重也。”《史記·馮唐列傳》“百金之士十萬”索隱(《通鑑·漢紀七》“太宗孝文皇帝”下胡注引作百金,喻貴重也)引

師古曰:“百金,喻其貴重耳。”《馮唐傳

晉灼曰:“謙不斥言,故云左右,言使者左右也。”《文選·司馬相如〈子虚賦〉》“以娱左右”李注引

師古曰:“謙不斥言使者,故指云其左右也。”《司馬相如傳上

晉灼曰:“,古貶字也。”《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而適足以君自損也”李注引

師古曰:“古貶字。”《司馬相如傳上

晉灼曰:“,古攀字也。”《文選·上林賦》“橑而捫天”李注引

師古曰:“(80),古攀字也。”《司馬相如傳上

晉灼曰:“……盧,黑也。”《文選·上林賦》“盧橘夏熟”李注引

師古曰:“盧,黑色也。”《司馬相如傳上

晉灼云:“此古讓字。”《史記自序》“小子何敢讓(81)焉”索隱引

師古曰:“攘,古讓字。”《司馬遷傳

晉灼曰:“疻,音侈。”蕭該《漢書音義》引,見《薛宣傳》“而見疻者與痏人之罪鈞惡句下

師古曰:“疻音侈。”《薛宣傳

晉灼曰:“口之上下名爲噱,言禽獸奔走倦極,皆遥張噱吐舌於紘網之中也。”《文選·揚雄〈羽獵賦〉》“遥噱乎紘之中”李注引

師古曰:“口内之上下名爲噱,言禽獸奔走倦極,皆遥張噱吐舌於紭罔(82)之中也。”《揚雄傳上

按:《叙例》列有晉灼,隋唐志並箸録其《漢書集注》十三卷(83),《新唐志》、《通志》則又載其《音義》十七卷。

臣瓚第十八

臣瓚《漢書注》曰:“懸首於木曰梟。”《文選·陳琳〈爲袁紹檄豫州》李注引

師古曰:“梟,縣(84)首於木上。”《高帝紀上》“梟故塞王欣頭櫟陽市

臣瓚曰:“山名也。”《文選·袁淑〈效古詩〉、班固〈封燕然山銘〉》李注引

師古曰:“山名也。”《武帝紀》“至高闕

瓚曰:“殷,聲也。”《史記·封禪書》“其聲殷云”集解引

師古曰:“殷殷,聲也。”《郊祀志上

瓚曰:“考校其虚實也。”《史記·封禪書》“考入海方士”集解引

師古曰:“考校其虚實也。”《郊祀志上

瓚曰:“射牛,示親殺也。”《史記·武帝紀》“而群儒采封禪尚書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集解引

師古曰:“天子有事宗廟,必自射牲,蓋示親殺也。”《郊祀志上

臣瓚按:“西周方八百里,八八六十四,爲方百里者六十四;東周方六百里,六六三十六,爲方百里者三十六。二都方百里者,百方千里也。”《詩·王風王城譜·正義》引

師古曰:“宗周,鎬京也,方八百里,八八六十四,爲方百里六十四也;雒邑者,成周也,方六百里,六六三十六,爲方百里者三十六。二都得百里者,百方千里也。”《地理志下》“初雒邑與宗周通封畿

瓚曰:“下流曰頽。”《史記·河渠書》“水頽以絶商顔”集解引

師古曰:“下流曰隤(85)。”《溝洫志

臣瓚曰:“觖,謂相觖而怨望也。”《文選·左思〈吴都賦〉》李注引

師古曰:“觖,謂相觖也;望,怨望也。”《盧綰傳》“爲群臣觖望

瓚曰:“武彊城在陽武。”《史記·曹相國世家》“還攻武彊”集解(《水經·渠水注》引作薛瓚,文同)引

師古曰:“武彊城在陽武。”《曹參傳

瓚曰:“吹簫以樂喪殯,若樂人也。”《史記·絳侯世家》“常爲人吹簫給喪事”集解引

師古曰:“吹簫以樂喪賓(86),若樂人也。”《周勃傳

瓚曰:“拔取曰搴。”《史記·叔孫通傳》“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集解引

師古曰:“搴,拔取。”《叔孫通傳

臣瓚:“以爲鼎士,舉鼎之士;叢臺,趙王之臺。”《文選·鄒陽〈上書吴王〉》“武力鼎士,袨服叢臺之下者”李注引

師古曰:“……鼎士,舉鼎之士也;叢臺,趙王之臺也。”《鄒陽傳

瓚:“以爲純絲。”《文選·王襃〈聖主得賢臣頌〉》“難與道純緜之麗密”李注(《文選集注》引作“瓚以爲純綿之”,疑有脱誤)引

師古曰:“純絲也。”《王褒傳

宋祁曰:“(承)《集解》音證。《集解》蓋臣瓚書也。”《匡衡傳》“東海承人也”句下殿本

師古曰:“承,音證。”《匡衡傳

按:《叙例》列有臣瓚。

郭璞十九

郭璞云:“第,發語之急耳。”《史記·司馬相如傳》“第俱如臨邛”索隱引

師古曰:“弟(87)……發聲之急耳。”《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主獵犬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楊得意爲狗監侍上”集解引

師古曰:“主天子田獵犬也。”《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稱説楚之美。”《史記·司馬相如傳》“爲楚稱”集解引

師古曰:“稱説楚之美。”《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詰難楚事也。”《史記·司馬相如傳》“爲齊難”集解引

師古曰:“難詰楚事也。”《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濱,涯也。”《文選·司馬相如〈子虚賦〉》“畋於海濱”李注引

師古曰:“濱,涯也。”《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罘,……音浮。”《史記·司馬相如傳》“罘罔彌山”集解引

師古曰:“……罘,音浮。”《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與,猶如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何與寡人”集解、《文選·子虚賦》李注引

師古曰:“與,猶如也。”《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云:“朱楊,赤莖柳,生水邊。”《史記·司馬相如傳》“蘖離朱楊”索隱(《文選·子虚賦》李注引無末句)引

師古曰:“……朱楊,赤莖柳也,生水邊。”(《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野鵝也,鴐,音加。”《史記·司馬相如傳》“連鴐鵝”集解引

師古曰:“鴐鵝,野鵝也,……鴐,音加。”《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金鼓,鉦也。”《文選·子虚賦》“摐金鼓”李注引

師古曰:“……金鼓,謂鉦也。”《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榜,……音謗。”《史記·司馬相如傳》“榜人歌”集解引

師古曰:“榜,音謗。”《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俶儻,猶非常也。”《文選·子虚賦》“若乃俶儻瑰瑋”李注引

師古曰:“俶儻,猶非常也。”《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听,笑貌也。”《史記·司馬相如傳》“無是公听然而笑”集解引

師古曰:“听,笑貌也。”《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揵,舉也,鰭,背上鬣也。”《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揵鰭掉尾”李注引

師古曰:“揵,舉也;鰭,魚背上鬣也。”《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言爲亭候於皋隰,皆築地令平。”《史記·司馬相如傳》“亭皋千里,靡不被築”集解引

師古曰:“爲亭候於臯(88)隰之中,千里相接,皆築令平也。”《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云:“象,大獸,長鼻,牙長一丈。犀,頭似猪。”《史記·司馬相如傳》“窮奇象犀”索隱引

師古曰:“象,大獸也,長鼻,牙長一丈。犀,頭似豬。”(89)(《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揭,褰衣。”《史記·司馬相如傳》“涉水揭河”集解引

師古曰:“……揭,褰衣也。”《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言於巖底爲室,潛通臺上也。”《文選·上林賦》“洞房”李注引

師古曰:“於巖穴底爲室,若竈突然,潛通臺上。”《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醴泉,瑞水也。”《文選·上林賦》“醴泉涌於清室”李注引

師古曰:“醴泉,瑞水。”《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言其光采之盛也。”《文選·上林賦》“照曜鉅野”李注引

師古曰:“言其光采之盛也。”《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枰,平仲木也。”《文選·上林賦》“華楓枰櫨”李注引

師古曰:“……枰,即平仲木。”《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坑衡,徑直貌;閜砢,相扶持也。”《文選·上林賦》“坑衡閜砢”李注引

師古曰:“坑衡,徑直貌也;閜砢,相扶持也。”《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崔錯,交雜;癹骫,蟠戾也。”《文選·上林賦》“崔錯癹骫”李注引

師古曰:“崔錯,交雜也;癹委,蟠戾也。……骫,古委字。”《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皆林木鼓動之聲。”《史記·司馬相如傳》“瀏莅吸”索隱引

師古曰:“林木鼓動之聲也。”《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厲,以衣渡水。”《文選·上林賦》“趣壑厲水”李注引

師古曰:“厲,以衣度(90)也。”《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忽然疾歸貌。”《文選·上林賦》“晻乎反鄉”李注引

師古曰:“揜(91)然疾歸貌。”《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宜春,宫名,在渭南杜縣東。”《文選·上林賦》“息宜春”李注引

師古曰:“宜春,宫名,在杜縣東。”《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巴西閬中有渝水,獠人居其上,皆剛勇好舞;漢高募此以平三秦,後使樂府習之,因名巴渝舞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巴俞宋蔡”集解、《文選·上林賦》李注引

師古曰:“巴俞(92)之人,剛勇好舞,初高祖用之克平三秦,美其功力,後使樂府習之因名巴俞舞也。”《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鐺䶀,鼓音。”《史記·司馬相如傳》“鏗鎗鐺䶀”集解引

師古曰:“……闛鞈(93),鼓音也。”《司馬相如傳上

郭璞曰:“仞,滿也。”《文選·上林賦》“虚宫館而勿仞”李注引

師古曰:“……仞,亦滿也。”《司馬相如傳上

按:景純亦止注長卿傳者(94),師古襲取,竟至三十條,較諸掠自張揖、司馬彪,尤有甚焉。

蔡謨第二十

《漢書集注》曰:“撫,慰也。”慧苑《華嚴經音義》下兩見)引

師古曰:“……撫,慰也。”《高帝紀上》“鎮撫關外父老

《漢書集注》曰:“殘,謂多所殺戮也。”慧苑《華嚴經音義》中引

師古曰:“殘,謂多所殺戮也。”《高帝紀下》“馬邑不下,攻殘之

《漢書集注》曰:“特,獨也。”慧苑《華嚴經音義》中引

師古曰:“特,獨也。”《高帝紀下》“豈特古之人乎

《漢書集注》曰:“暢,通。”慧苑《華嚴經音義》下(《文選·孫綽〈天台山賦〉》等李注引爲《漢書音義》)

師古曰:“暢,通也。”《武帝紀》“物不暢茂

《漢書集注》曰:“萌,謂草木初生也。”慧苑《華嚴經音義》中引

師古曰:“萌,喻草木始生也。”《五行志下之上》“季氏萌於釐公

《漢書集注》曰:“適,主也。”慧苑《華嚴經音義》中引

師古曰:“適,主也。”《項籍傳》“欲立長無適用

《漢書集注》曰:“安,焉也。”慧苑《華嚴經音義》中引

師古曰:“安,焉也。”《吴王濞傳》“安得不事

《漢書集注》曰:“嬰,繞也。”慧苑《華嚴經音義》中又下引

師古曰:“嬰,繞也。”《賈誼傳》“而欲嬰以芒刃

《漢書集注》曰:“舉,總也。”慧苑《華嚴經音義》中引

師古曰:“舉,總也。”《嚴助傳》“且秦舉咸陽而棄之

注:“……金布,其篇名。”敦煌寫本《漢書·蕭望之傳(95)故金布令甲

師古曰:“金布者,篇名也。”《蕭望之傳

《漢書集注》曰:“什物者,爲生之具也。”慧苑《華嚴經音義》中引

師古曰:“……什器,爲生之具也。”《薛宣傳》“處置什器

《漢書集注》曰:“檻,謂軒前闌板也。”慧苑《華嚴經音義》中引

師古曰:“……檻軒前闌版(96)也。”《翟方進傳》“柱檻皆衣素

《漢書集注》曰:“繽紛,衆疾貌。”慧苑《華嚴經音義》中引

師古曰:“繽紛,衆疾也。”《揚雄傳上》“繽紛往來

《漢書集注》曰:“撓,弱也。”慧苑《華嚴經音義》中引

師古曰:“撓,弱也。”《佞幸傳贊》“棟幹微撓

按:前於顔氏集注班書者,據師古《叙例》及《晉書》、《隋志》、《唐志》,知有二家,首爲晉灼(97),次則蔡謨(98)。上列十三條(《蕭望之傳》一條除外),慧苑雖未箸其名姓,然與晉氏所撰相校,頗不倫類,其爲道明之作,殆無疑義。且慧苑之音義《華嚴》,於《漢書》注家,皆引其名(99),即師古亦爾(100)。蓋蔡氏注本,當時甚爲流行,故但稱其書名。師古《叙例》於謨大加訾毁,蓋亦因蔡書傳布極廣而起相輕之論,未必屬輯乖舛,錯亂實多(101)。惜英法所藏敦煌原本(102),不能寓目;羅氏所印者(103),亦難假賃,否則定能多方疏證之也。

徐廣第二十一

徐廣曰:“姓孫。”《史記·文帝紀》“殺北地都尉卬”集解引

師古曰:“……然則卬姓孫。”《文帝紀

徐廣曰:“城陽,濟北,濟南,菑川,膠東,膠西。”《史記·漢興以來諸侯年表》“故齊分爲七”集解引

師古曰:“謂齊城陽,濟北,濟南,淄(104)川,膠西,膠東也。”《諸侯王表

徐廣曰:“濟陰,濟川,濟東,山陽也。”《史記·漢興以來諸侯年表》“梁分爲五”集解引

師古曰:“謂梁濟川,濟東,山陽,濟陰也。”《諸侯王表

徐廣曰:“廢居者,貯畜之名也;有所廢,有所畜,言乘時射利也。”《史記·平準書》“廢居居邑”集解引

師古曰:“……此言或有所廢置,有所居蓄(105),而居於邑中,以乘時射利也。”《食貨志下

徐廣曰:“一云:日一太牢,具七日。”《史記·武帝本紀》“用太牢具七日”集解引

師古曰:“每日以一太牢,凡七日祭也。”《郊祀志上

徐廣曰:“今之臨濟。”《史記·陳涉世家》“周市北徇地至狄”集解引

師古曰:“縣名也,後漢安帝時改名臨濟。”《陳勝傳

徐廣曰:“在汝南也。”《史記·陳涉世家》“起新陽”集解引

師古曰:“縣名也,屬汝南郡。”《陳勝傳

徐廣曰:“縣名,在沛。”《史記·項羽本紀》“章邯軍至栗”集解引

師古曰:“栗,縣名,地理志屬沛郡。”《項籍傳

徐廣曰:“鹵,楯也。”《史記·秦始皇紀贊》“血漂鹵”集解引

師古曰:“鹵,楯也。”《項籍傳贊

徐廣曰:“箯,音鞭。”《史記·張耳陳餘列傳》“箯輿前”集解引

師古曰:“……箯,音鞭。”《張耳陳餘傳

徐廣曰:“賁,音肥。”《史記·黥布傳》“醫家與中大夫賁赫對門”集解引

師古曰:“賁,音肥。”《黥布傳

徐廣曰:“姓韓。”《史記·吴王濞傳》“漢將弓高侯頽當”集解引

師古曰:“韓頽當。”《吴王濞傳

徐廣曰:“嶢,音堯。”《史記·留侯世家》“擊秦嶢下軍”集解引

師古曰:“嶢,音堯。”《張良傳

徐廣曰:“姓乘馬。”《史記·絳侯世家》“斬豨將軍乘馬絺”集解引

師古曰:“姓乘馬。”《周勃傳

徐廣曰:“隴西有西縣。”《史記·樊噲傳》“别擊西丞白水北”集解引

師古曰:“西,謂隴西郡西縣也。”《樊噲傳

徐廣曰:“繆者,更封邑名。”《史記·酈商傳》“封爲繆侯”集解引

師古曰:“繆,所封邑名。”《酈商傳

徐廣曰:“今曰考城。”《史記·靳歙傳》“菑南”集解引

師古曰:“菑,縣名也,後爲考城。”《靳歙傳

徐廣曰:“在梁碭間。”《史記·淮南王安傳》“敗於狐父”集解引

師古曰:“在梁碭之間也。”《伍被傳

徐廣曰:“在鴈門。”《史記·韓安國傳》“入武州塞”集解引

師古曰:“在鴈門。”《韓安國傳

徐廣曰:“陳平曾孫名掌也。”《史記·衞將軍驃騎傳》“故與陳掌通”集解引

師古曰:“掌,即陳平曾孫也。”《衞青霍去病傳

徐廣曰:“轔,音吝。”《史記·司馬相如傳》“揜兔轔鹿”集解引

師古曰:“轔,……音(106)。”《司馬相如傳上

徐廣曰:“音劇。”《史記·司馬相如傳》“與其窮極倦集解引

師古曰:“,音劇。”《司馬相如傳上

徐廣曰:“嘰,音祈。”《史記·司馬相如傳》“噍咀芝英兮嘰華”集解引

師古曰:“嘰,……又音祈。”《司馬相如傳下

徐廣曰:“《張耳傳》云:武臣自號武信君。”(《史記·自序》“爲武信君將”集解引

師古曰:“武信君,即武臣也,未爲趙王之前,號武信君。”《司馬遷傳》)

徐廣曰:“孔子八世孫,名鮒,字甲也。”《史記·儒林傳》“於是孔甲爲陳涉博士”集解引

師古曰:“……今此云孔甲,將名鮒,而字甲也。”《儒林傳

徐廣曰:“……屬扶風。”《史記·酷吏·趙禹傳》“趙禹者,斄人”集解引

師古曰:“斄,……扶風縣也。”《酷吏·趙禹傳

徐廣曰:“椎殺人而埋之。”《史記·酷吏·王温舒傳》“少時椎埋爲姦”集解引

師古曰:“椎殺人而埋之。”《酷吏王温舒傳

徐廣曰:“音項。”《史記·酷吏·楊僕傳》“投銗”集解引

師古曰:“銗,……音項。”《酷吏·王温舒傳

徐廣曰:“長頸罌。”《史記·貨殖傳》“醯醬千集解引

師古曰:“,長頸(107)(108)。”《貨殖傳

徐廣曰:“屬廣漢。”《史記·貨殖傳》“處葭萌”集解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