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葛浩文翻译风格定量研究
对翻译风格(translator's style)的讨论早已有之。1995年,韦努蒂(Venuti)在他的《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曾用“隐身”(Invisibility)一词来描述当代译者的行为方式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地位,他认为,译者为迎合读者而一味采取归化式的“流畅”(Fluency)译法,会使译文呈现“透明”状态。1996年,英国学者西奥·赫曼斯(Theo Hermans)提出,翻译叙事话语在文本中所表现出的声音不止一种,其话语呈现(Discoursive Presence)方式也不止一种。(Hermans,1996:27)赫曼斯后又指出,译作当中译者异质声音的痕迹随处可寻,译作绝非是对原作的透明再现,而是具有多重、分散、混杂及复调(Polyphony)性质的双重文本。(Hermans,2002:11)脚注、括号说明以及序言、译后记等副文本形式无不表明两种不协调的声音共存于译作中,因此以“透明”来评价译作有些过于简单。这些研究主要是从翻译策略及翻译的社会表现形式探讨译者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仅从语言外部来观察翻译整体表现出的特征。语料库翻译研究模式则是将译者以语言和非语言形式所表现出的风格均作为研究对象,扩大了翻译文体的范围。
贝克将翻译文体定义为“留在文本中的一系列语言及非语言的个性特征”,(Baker,2000:245)翻译文体不仅包括译者的选材、惯用的具体策略,也包括前言、译后记、脚注、文中词汇注释等,尤为重要的是个性表达方式,即典型的语言运用习惯。贝克所说的翻译文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这些特征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无意识产物,并且这些特征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王克非,2012:18)。贝克利用类符形符比、平均句长以及词项“say”的使用,对比了彼得·布什(Peter Bush)与彼得·克拉克(Peter Clark)两位译者的译文后得出结论:既然从理论上识别某个文学译者的文体是可能的,就有可能借助此类描写来描绘该译者选择再现的世界,帮助研究者将语言习惯与译者的社会文化处境(包括文化之间的关系、预期读者等)结合起来。随后不久,梅芙·奥洛汉通过“个体译者的缩略词模式调查”和“应用关键词分析探究译者的词汇选择”两个个案介绍了译者文体研究的具体操作。(2004:153-167)奥洛汉指出,影响译者文体的因素包括文化中介的需要、读者期望、意识形态以及编辑与修改等(同上)。张美芳也曾指出,“利用语料库进行研究,对一些难以捉摸的和不引人注目的语言习惯进行描述、分析、比较和阐释,能比较令人信服地说明译者的烙印确实存在”(张美芳,2002:57)。
曼可尔(Malmkjaer,2004:13)初步提出了“翻译文体学”(Translation Stylistics)这一概念。文中,她以达尔肯(H. W. Dulcken)对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作品的英译为例,对译者文体作了进一步探索,主要关注在源语文本既定条件下,译者为什么会以特定的方式来塑造译文(Malmkjaer,2004)。可见译者的翻译风格(Translator's Style)是事实存在的。那么,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译者的翻译风格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呢?语料库翻译学的出现,为译者翻译风格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路径。利用语料库对译者风格进行量化分析,可以提取一个语料库中各种复现的语言模式,又可把单个语料库文本的语言特征与参照库进行比较,从而发现仅凭研究者的语言直觉无法发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