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纳兰词:精装 作者:(清)纳兰性德 著; 张浴兮 译注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a如环,昔昔都成玦b。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c。无那d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ef。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g。

◤◤注释

a昔:同“夕”。见《左传·哀公四年》:“为一昔之期。”

b玦:有缺口的玉璧。借喻不满的月亮。这句是说,一月之中,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夜是圆满的,其他的夜晚都是有亏缺的。纳兰身为护卫,经常随从康熙巡游各地,所以在家的时间短。

c“不辞”句:意思是不怕严寒而为你送去温暖。卿:“你”的爱称。

d无那:无奈。

e“软踏”句:意思是说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叙语。

f“唱罢”句:唐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这里借用此典表示纵使哀悼过了亡灵,但是满怀愁情仍不能消解。

g“春丛”句:认取,注视着。取,语助词。此句意思是说,花丛中的蝴蝶可以成双成对,人却生死分离,不能团聚。此处用的是梁山伯、祝英台死后化蝶的典故。

◤◤鉴赏

这首《蝶恋花》作年不详。这首悼念亡妻之词,凄美之中透着清灵,通过对明月圆缺多少的观察,燕子呢喃的对语,蝴蝶双栖双飞的描写,反映出了对亡妻刻骨铭心的哀念,是悼亡词中的佳作。

古人亲近自然,今人宁与物质亲。天上月即是重要一例。月对古人来说,可以亲,可以敬,可以怨,可以恨。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太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子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容若说“辛苦最怜天上月”。“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比之苏子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深情胜之,豁达减之,各得其所。化蝶之说,魏晋开始不绝于书,然而用得最切,也最感人的,无疑是容若。有些文人不过是借典煽情,而他,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容若是极重情义之人,对亡妻无时无刻不在刻骨思念,无时无刻不沉浸在痛苦的追忆中,故悼亡之作不止,哀吟之唱不绝。他曾在《沁园春》(瞬息浮生)等多首悼亡词之中深情地表达了绵绵不尽的悲痛凄楚,其词序说亡妻曾在梦中“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本篇上阕即源于此,假若亡妻真如天上皎洁的圆月,那么我便不怕月中的寒冷,夜夜为你送去温暖。如此痴情,如此奇想,足见纳兰心系亡灵,须臾不忘。

虽然有时这样的男人多愁善感得让人发腻,却不失为一个好男人。当时很多女子打出了“嫁人当嫁纳兰君”的口号是可以理解的。容若是一个可以依依挽手、细细画眉的美少年,给你讲最好听的话语来熨帖心灵,而你在他的护卫下,永远都是枝头上最鲜嫩的新芽,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

谭献《箧中词》评论这首词“势纵语咽,凄淡无聊”。钱仲联在《清词三百首》中评此词云:“秋坟鬼唱,化蝶双栖,斑骓无寻,梦成今古,暗香飘尽,惜花人去等,都是死别之词。缠绵徘徊,哀怨凄厉,诚如杨芳灿所云‘思幽近鬼’者。”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天上的月常缺难圆,而人世间“情”亦如此。纳兰和妻子卢氏的伉俪情深并没有感动天地,短短三年生活成了词人永远的伤痛和感怀。燕子年年归来又离去,然而缘分一旦错失,便再也不能重拾——帘外的燕鸣更加使人感叹物是人非——愁连残冢、情系化蝶,当夜空中月亮升起,屋檐下燕子呢喃,花丛里蝴蝶双飞……是否会想到这首《蝶恋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