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中独看中秋月——杜甫《月夜》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中秋节是万家团聚的日子,可是,处于兵荒马乱的年代,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中秋节却过得异常艰辛悲惨。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唐王朝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适逢中秋,诗人身陷囹圄,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首联念月怀妻,不写自己,对面落笔,更见曲折。本来诗人陷身长安,从自己方面入笔,应该这样写:“今夜长安月,狱中只独看”,可老杜更关心的不是自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忧心忡忡的顾虑和思念,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妻子寄居鄜州,望月怀人,今夜无眠;自己陷身囹圄,忧心如焚。两地相思,一样离愁!“今夜”暗示往日的“同看”,以乐衬哀,以虚衬实,备显凄清。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下一“鄜州月”,自然让人联想到“长安月”,两地守望,相思无绝。“闺中”多显温馨、团圆的氛围,如今只有妻子独守空房,可见情调之孤寂、冷清。“独看”已见孤独,再加一“只”字,愁极惨绝!首联两句,字字扣月,写尽妻子的相思苦情,催人泪下。
颔联怜女忆妻,情深意长,感慨万千。小儿女涉世未深,不谙世事,当然不懂母亲“忆长安”的辛酸苦楚。一个“怜”字,有慈父对儿女的思念和担忧,更有对小儿女天真幼稚,不能为母分忧的遗憾。“忆”字更是含意深广,耐人寻味。安史之乱以前,诗人困处长安达10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受饥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长安沦陷后,一家人逃到羌村,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个“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一“怜”一“忆”,遥相呼应,百感交集,苦不堪言。
颈联描绘妻子,形神并茂,凄美动人。妻子忆念长安,望月怀人,望月愈久,忆念愈深,及至夜生寒露,雾气氤氲,浸湿云鬟;月照中天,清辉四射,玉臂寒凉。妻子在担心、在忧虑丈夫处境如何,是否还活着……近乎凝固的步月怀人形象,演绎出一段辛酸凄美的情思,读来令人肝肠寸断、悲恸欲绝。同时,“云鬟香雾”“玉臂清辉”又见妻子形象的清丽凄美、楚楚动人,更烘托出诗人的怀想、眷恋。尾联转换角度,直抒胸臆,表达诗人企盼团圆、企盼安宁的愿望。“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什么时候夫妻才能并倚“虚幌”(薄帷),团聚叙旧,对月抒愁,破愁为笑呢?寄希望于茫不可知的“未来”,则希望也显惆怅。
通观全诗,借月抒情,但绝不是抒发一般的夫妇离别之情。诗人在半年以后所写的《述怀》诗中说:“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两诗参照,不难看出,杜甫“独看”的泪痕里渗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老杜的相思苦情浸润了天下离人的辛酸,具有浓郁的时代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