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诃梨勒树

1964的便筏 作者:陈舜臣


诃梨勒树

前些时候,我时隔许久再次拜访了唐招提寺。

自从井上靖先生的《天平之甍》出版之后,这个寺庙便和鉴真大师一起名声大振,然而这里并没有像东大寺或兴福寺周边那样遭遇团体游客蹴起的弥漫沙尘。的确,这里是精神休养的绝好去处,而这样的场所却已日渐稀缺。

鉴真大师立志东渡日本,前后花费了十二年,第六次终于东渡成功。就在第五次东渡之时,因突遇暴风雨而漂流至海南岛,后经桂林辗转至广州。鉴真大师双目失明正是那之后的事,或许在广州期间他就已经感觉到眼睛有些不适了。

在那里,鉴真大师曾受大云寺之邀登坛授戒,在日本《东征传》中有这样的描写:

该寺有呵梨勒树两株,子如大枣。

此处的“呵”通常都写作“诃”。

诃梨勒的果实被称为“药中之王”,如今日本正仓院也仅保存了一粒当年留下的诃梨勒果实。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诃梨勒果实具有祛体内寒气,暖肠腹,治胀满、食欲不振等功效。诃梨勒属使君子科,为较大的乔木,学名称作Terminalia chebula Retz。

大云寺曾是三国时期孙权属下的将领虞翻被革职发配的住所,后来成为一所寺院,现已改称光孝寺。据记载,早在唐代初期,该寺曾拥有诃梨勒树四五十株,那么鉴真大师造访时仅剩下两株的话,应该是该寺中诃梨勒树最少的时候了。

在此之后,据说于宋、明两代又有所增加。

到了清代,可能是枯竭或砍伐的原因,据该寺僧人于乾隆年间的文书记载,诃梨勒树竟已荡然无存。

再后来,据说一位名叫曾燠的人在当地任职司政使时,于该寺重新种植了诃梨勒树。

抗日战争结束后,这里曾是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临时校舍,那时仅存一株诃梨勒树。这株诃梨勒树仅有树龄百余年,当然不是一千二百年前鉴真大师初患眼疾时所看到的那株。

因为,清代末期的两广总督张之洞曾来此游玩,留下一首诃子树的诗,诗中有“兵火美荫残,艰难一株存”的句子。

如此说来,抗日战争爆发的数十年前,这里的诃梨勒树就已经仅存一株了。

诃梨勒树自三世纪以来在这里时而消失,时而被后人重新栽种。这起码说明,自三国时代开始,这个寺庙因诃梨勒树而闻名遐迩,其名声之大甚至被赞誉为“诃林”。在动荡的年代,人们无暇顾及诃梨勒树也算是一种无奈,但只要世间平和下来,诃梨勒树总是会让人们想起它——对呀,这里曾是诃梨勒树的名胜地,为什么不再种些诃梨勒树呢?

对诃梨勒树的兴衰,现代人似乎患上了重度的健忘症。

对那些刻骨铭心的追忆,甚至连想都不愿意去想。或许刻意装扮难得糊涂?这也说不定。

1972年8月《自然与盆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