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读小学,背总理遗嘱;喜文学,读进步图书
我再次打开当年的记录本,好像伯伯从天国回来坐在我的身边,就如同当年我在石家庄他的住所一样。当年我记得日期是1988年5月21日。今天是过去20多年了,却仍如同当年。伯伯坐在身边,笑着说:我们还接着说我的童年吧。
我:好的,伯伯,您上次说的是在姥姥家的谢庄,让我们还回到谢庄吧!
刘秉彦:我要上小学了,回到我们村上小学,这是潘营村的初级小学。上学以前,我还接受了当时社会的影响。那是个动乱的社会。虽说民国共和了,可老百姓没有感觉有什么两样,爷爷教我读四书时说过,说不定哪天又兴皇上登基呢。中国如何能没有皇上呢?有皇上,就要学四书五经,这是天经地义的。
七岁我上学,不再是封建的四书,初级小学的教育已有所改革,课程是:语文、算数,但是论语、孟子也有。是一半新的一半旧的。新文化运动已波及了乡村,然而却仍带着封建的东西。
我的家是一个封建大家庭。我的父亲,我的二姑母,还有几个叔父,已经中学毕业,上大学去了;家庭里却还有末科的举人,这就是我的二祖父。
我的父亲叫刘敬弟,此时,他在北洋大学,快毕业了。他在大学学的是法律。
这个北洋大学,是起于19世纪的中国洋务运动。有志之士开办洋务,大兴西学。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办新式学堂,是要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1895年,北洋大学堂建立,是光绪皇帝钦准的,当初叫北洋西学学堂,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建在天津北运河畔原博文书院的旧址。可以说这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初办时是以美国哈佛、耶鲁大学的模式办学。当时的老师大都来自美国。到1914年我父亲上学时,校长提出了以“实事求是”为校训。
因为我父亲上的是这样现代的大学,思想上应当是进步的。但他上学学法律,也还是想毕业以后走仕途,想当个民国的官。
我的母亲叫张蕴,她粗通文字,可以看报;她读过《古文观止》,喜欢读唐诗。有这样的母亲,我幼年受母亲影响很大。我小时在被窝里,母亲就教我认字了。我上小学,那课本里的字便早就认识了。祖父早也教过我读三字经、百家姓,所以上小学后,我最感兴趣的便是算数。旧家庭都是望子成龙的。当年上大学,学理工的不多,是因为想当官的人多,觉得还是当官吃香。我的二姑上了北京女子师范。
我们家里当时有一个很大的牌坊。因为是钟鸣鼎食之家嘛,我还记得有不少乡人给送的匾额。刘家是大户人家,是书香门第。在这个村里,我们刘家是一大户。
我在学校里,功课学得好,从小学开始一直考第一,出人头地,得到老师的称赞,得到家庭的夸奖。所以从小就养成了一种个性,便是后来一直存在身上的骄傲。个人改造,在战争年代的改造,与此有关,这点以后再说。
小学读完,便送我到了蠡县第一级高级小学。这是县里最好的高级小学之一。这时是大革命的年代到了。我上高小的两年,是大革命的影响最大的两年。影响我思想最大的是两个校长,一个是刘通庸,一个是蒋冠五。
我听到这儿拦住了伯伯的话。我问,伯伯,你说的是刘通庸吗?
刘伯伯重复地说,对呀,就是刘通庸校长呀。
我:这个名字太熟悉了。因为我的父亲当年参加地下党,就和这刘通庸有关呢。他后来到我们容城县教书,他原来是最早的一批在大革命时代家乡的共产党员。我的伯伯阴一刚就是在刘通庸当老师时加入的共产党。
我在2007年出版的《血色家族》有一章是写血色家族的前辈,在《刘通庸访问记》中记载:
问:您是哪个学校毕业?
刘:1923年我从保定育德中学毕业,毕业那年我十九岁。毕业后,我一直教书,在蠡县的时间长,也到容城、清苑教过。
问:你是什么时候入党?
刘:我在育德上学时接受进步思想。那时育德有很多进步教员。共产党员潘汉年是我的老师,图书馆员安志成也是党员。另外还有进步教员李卓洲。我毕业后在蠡县入的党,介绍人叫刘显增,入党时间是1926年底。
问:你教的学生中记起来的有谁?
刘:在蠡县有刘秉彦,他很小很聪明,尽考第一,还有王之、王夫、路一等。
我:伯伯,您接着说你当时的经历吧。
刘秉彦:这刘校长和蒋校长对我影响大。因为他们还教语文课,当时叫国文。高小时还学英文,英文老师叫于澄波。我的英文也是很好的,很出风头。因我三四岁的时候,父亲便教我认识了ABCD。教语文的老师还有梁则先。
我:伯伯,你说的是梁则先老师吗?世界如何这样小,人生如何这样巧。这位梁则先老师也是我的文学启蒙老师哩。我是1947年被冀中行署主任罗玉川开信介绍我到了冀中第一中学的。就是那年离开十分区之后,战争残酷了,伯伯,您领着大部队去打进犯解放区的国民党军去了。我被送到了河间黑马张庄,冀中区党委所在地。当时,我见到了冀中区党委的领导人林铁、金城等。见我这小鬼便问这是从哪儿来的小鬼,整天这屋串那屋的,吴立人伯伯向他们介绍说:这小鬼是个老同志的孩子,他父亲在地下党时期牺牲了,后来,我到容城,把他带出来了,当了十分区的小通信员。现在不能在那儿待了,便跟着我们来到了这儿。
林铁伯伯说:这么小的孩子,当什么通信员。快叫他上学去吧。罗玉川伯伯说,冀中有个第一中学,办得不错,可以介绍这孩子到那儿上学,经过培养再工作也不晚。
就这样,决定了我的人生道路。我被大同志用自行车驮着到了当时在博野解村的冀中第一中学。这个学校,不时地随着形势变化转移地点。在博野没有多少天,便转到了蠡县南中卫村。
我记得这是1947年4月中旬,春暖花开的时候。伯伯,这时候您在哪儿呢?
刘秉彦:1947年4月,我正领着七十五团几个团进行胜芳保卫战呢。这回头再细说,我们打了七天七夜呀,终于把进犯的国民党军打退了。
我:我们在冀中一中安全地上学,正是伯伯浴血奋战的时候。是你们用血肉之驱保卫着我们这些孩子。
刘伯伯很用心地听着我讲这段历史,他注视着我,细听我说。
我们到了南中卫,国民党的飞机还去炸我们。我们在南中卫挖了防空洞。有一个女同学,因为挖的地洞塌了,死在了防空洞里。后来我们学校转了许多地方,都是因为国民党军队的进犯而转移的。我们到了安平、安国、深泽等地,最后才在安国西关天主堂旧址安定下来。1948年春天,新来了一位老师,教我们语文,这就是教过伯伯的梁则先老师。他是我中学喜好文学的启蒙老师,我一生不会忘记他。听说梁老师曾被怀疑为托派,我们同学中有党员起着监视他的作用。因为我们和梁老师接近,也成了监视对象。梁老师对这些行径是清楚的。因为梁老师介绍我看了茅盾写的《腐蚀》,那就是写国民党特务活动的。后来,梁老师离开了冀中第一中学,此时这个学校改为河北省立安国中学了。
刘秉彦:对老知识分子不信任,这是我们的老病啊。有多少好同志被冤枉啊。
我说:伯伯您接着说你上学的情况吧。
刘伯伯继续说下去。我展开笔记本记了起来。
刘秉彦:蒋锡朋老师教数学、史地。这几位老师都接受了共产党的思想,刘校长是地下的共产党员。到今天我还要好的,有同学张清济(耀宗)、李砚田,还有梁斌,他比我高一年级,这是你熟悉的作家。我是年龄最小的同学,但和高年级同学要好。写剧本的傅铎也是我的同学。他们都了解我小学阶段的情况。
我在小学得的奖励很多,养成了自信,也表现出一点骄傲。小学时有点抱负,当时想当文学家、音乐家、政治家,都幻想过呀。当时的学生群中,大都有这些幻想。
因为有老师的引导,我们知道了三民主义、共产主义,但都是模模糊糊,说不大清楚。每周开一次周会,周会上老师和同学们一同背总理遗嘱;因为是小学时的背诵,到今天仍记忆不忘: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孙中山是总理,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我们小同学都知道这个日子。他留下了遗嘱。之后便开始了北伐,对北方也有很大影响。到1940年尊为国父后,总理遗嘱就叫国父遗嘱了。因为知道三民主义较多,民主主义教育在小学是最深的。北伐军军歌也传到了小学里,大家都会唱: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同学们练习演说,内容也是救亡和打倒军阀,和国民党是一个口号。
高小和乡村师范常在一起搞些活动,是小学生的活动,当然很幼稚,但对我后来参加左联也有关系。我们搞阅读小组,提高了阅读能力。高级小学里有图书馆,我们看了鲁迅的杂文,郭沫若的诗,郁达夫的小说,蒋光慈的小说;我还看《小说月报》。看了《战鼓》,读了《短裤党》。读书小组的活动,看谁读得课外书多。蒋锡朋、梁刚先做指导,让大家读完写文章。读得多的同学,写文章写得好的同学,都会受到奖励。
我:伯伯,梁老师也是这样鼓励我们的。因为梁老师号召同学们写日记,我从1948年11月8日开始写起日记来。我们写了日记,梁老师便给看,写下批语鼓励我们。我也是在梁老师的鼓励下,一直把日记写到今天,几十年没有断啊。
伯伯,您现在天国,能不能见到我们的梁老师呢?如果能见到梁老师,就说,他的冀中一中的学生,到今天每写日记便怀念他。他一直在领着我前进哩。
刘伯伯接着说他的当年上学的事。
刘秉彦:是梁老师引导我接近革命文学,为我后来加入左联奠定了基础。我想搞文,可父亲不同意。
父亲虽然是学法律的,但他有强烈的实业救国思想,他要进行实业救国教育,他不让我搞文学,他要我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别的同学数理化学得差,我却学得很好,我不敢丢数学,我的数学一直很好,总考第一名。我暑假回到家里,父亲便考问我的功课,他要考我的数理化课。他说只有学好数理化,好实业救国,咱们国家太需要了。而我的祖父,却仍是老规矩,要我早请安,晚回来要报到。这就是出必面、返必告的规矩。
我每天早上走到爷爷面前,问候:爷爷好。昨晚睡得可好?
做媳妇的要给婆婆梳头。两代媳妇都这样。母亲还得打洗脸水,叠被。因为她是长子媳妇。在这个家庭环境下,我成了小大人,我必按着父母的严格要求,照旧家庭规矩行事。我内心里产生了不满,如何才能摆脱这些呢?我要上中学,我要早日脱离这样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