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七七事变”

从一介书生到开国将军:我与百岁前辈刘秉彦将军对话 作者:任彦芳 著


九、“七七事变”

刘秉彦:“七七事变”爆发后,我们学生们的抗日热情更更加高涨。中日军队在卢沟桥打起来后,学联做宣传,支持抗日后援会,支持宋哲元抗日,跑到了天津、通县、保定……我又去了保定,我是保定学生工作团的副团长,去保定发动学生。这时放暑假了,考大学的学生到北京的不少。

这时,蒋介石准备宣战,孙连仲的军队驻进了保定的各个中学。在保定我们发动了放假的学生返校,我还到了医学院、农学院,找原来育德的同学王寿春,写信发动返校运动,回来的学生还真不少。我去了六天,便回到了北京——当时叫北平。

资料链接:“七七事变”

自从日本侵略中国的那一天开始,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就没有停止过。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对日本的进犯不予抵抗。蒋介石幻想国际联盟来主持正义,制止日本侵略。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企图以牺牲中国的利益满足日本的胃口,使日本不侵犯它们在华的利益。但是,日本妄图独霸中国,不仅威胁到了国民党政府的生存,也触犯了其他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这也就促使代表英美利益的蒋介石集团不得不对日本侵略进行抵抗。中国同日本的一场全面战争到1937年已经迫在眉睫了。

从1937年5月开始,驻华北日军频繁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演习从白天发展到黑夜,从虚弹发展到实弹。特别是驻丰台日军,经常在宛平北郊举行以宛平县城为目标的演习,日军联队长、旅团长,以及中国驻屯军司令官都陆续去丰台指挥日军演习。针对华北日军的军事演习,驻守平津第一线的中国第29军也紧张地进行着备战工作。从5月开始,宋哲元下令全军进行军事训练。5月至6月,第29军频繁举行军事演习,全体将士摩拳擦掌,严阵以待。

1937年6月,华北的形势已发展到极为严重的地步,日军经过长期战争准备,随时可能发动进攻。而此时,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建立,全国军民同仇敌忾,也具备了一定的抗战条件。在这种形势下,日军的任何挑衅,都会遭到中国军队的坚决反击,一点小小的火星也会点燃成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人们都在注视着华北,注视着宛平城,更注视着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北平城西南10公里,在宛平县内。卢沟桥在700年前就已闻名于世,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介绍了卢沟桥,誉之为世界上最绝妙的桥。卢沟桥始建于金朝(1189年),清朝初年重修过。桥长226.5米,宽7.6米,下设11个涵洞,两侧有石雕护栏望柱280根,柱头雕有伏卧大小石狮485个。卢沟桥初名广利桥,因为桥下河水混浊,人称黑水,卢为黑,故又称卢沟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