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服从组织分配,两件幸事光临

甘为法学献春秋:许崇德传 作者:朱松岭 著


5.服从组织分配,两件幸事光临

1951年春末,许崇德离开法院返回复旦大学,加紧努力,准备应付毕业考试。他最终拿到了复旦大学的毕业文凭。

在此以前,大学毕业必须自找门路,自谋职业。但从许崇德毕业的那一年起,国家的人事制度起了很大变化,大学生毕业后改为一律由国家统一分配。为了做好这样的开创性的工作,上海市委把全市所有的本届高校毕业生集中在沪西徐汇中学办学习班。这是个封闭式的学习班,宗旨是打通思想,增强大学毕业生的组织性、纪律性,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分配,自觉自愿地走上工作岗位。这个措施对于向来缺乏人脉的许崇德来说,自然不是坏事。但国家分配将会把自己分到哪里?未来的岗位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工作?这些都心中无底,只好碰运气了。

许崇德自1951年7月进班学习,始终态度端正,学习认真,能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直到9月初学习班结业,许崇德的政治觉悟已有显著提高,因此对于服从组织分配的问题,已经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学习班结束的那一天,来了好多位平时不大见到的似乎是领导同志模样的人。他们的任务是向全体学员宣布“上海市大学毕业生工作分配方案”,然后代表接收大学生去工作的部门分头向学员介绍有关部门的基本情况。

学习班的大学生对于这一次公布的分配方案普遍乐于接受。拿复旦大学来说,与许崇德同届毕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留沪工作。上海这个大都市本来是个吸引人才的地方,加之上海学生一般不愿离开乡土,渴望在本地服务,所以分配方案备受欢迎。至于许崇德与几名极少数的学生则被分配到北京,进入新中国创立的第一所新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做研究生,当未来红色教授的后备军。在许崇德心目中,北京是历史名城、文化古都。这里不仅有宏伟的宫殿、秀丽的园林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及历史文物,更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名城。中国的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都曾发生在这里因而享誉全球。而今许崇德能被分配到心慕已久的北京,岂不是出人意料的幸事!

俗话说“福无双至”,许崇德偏偏来了个“福有双至”。许崇德抵达北京到人民大学报到时,学校立即分配他搞宪法专业,进入国家法教研室当研究生。那个年代到人民大学读研究生不需要像后来实施的那样,必须通过激烈的竞争和严格的考试方可,至于意欲从事哪门专业,亦不征求本人意见,考虑本人志愿,而是一切由组织决定,本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分配。巧就巧在人民大学分配的专业正中许崇德下怀。许崇德在复旦大学期间,受张志让先生影响,最喜爱的就是宪法课。现在人民大学分配专业,无意中刚巧投其所好,这对许崇德来说,岂不是又一件出人意料的幸事吗?

两件幸事光临,决定了许崇德的前途以及他事业的未来发展。当然,人不能全靠福星吃饭。事实表明,许崇德的征程还是坎坷不平的。如果不作艰苦努力,任何人都将一事无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