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说碗

捡拾星湖的记忆 作者:李天福


说碗

唐春林

原始人茹毛饮血,不存在用碗的问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餐具的碗也应运而生了。以前有粟氏教人构木为粟,伏羲氏教人结网而渔。我想,祖先中应该还有个“有碗氏”,他教会人们用碗盛食。有了碗,饮食更卫生了,吃相也文雅得多了。早先的碗大概是石制的,“碗”,从“石”,“宛”声。后来才发展到较轻便但易破碎的土碗。“有碗氏”大概做梦也没想到,地球围着太阳转了几千个圈儿后,聪明的中国人又发明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是永不可破的碗——铁饭碗。

铁饭碗者,铁工资待遇之美誉也,即不管干多干少干好干坏还是不干都有饭吃。铁饭碗不是用一般的铁铸的,要打碎它可不容易。“文革”中打砸抢那么厉害,它连边儿都不曾被撞缺一点。伴着铁饭碗而来的便是“铁饭碗效应”。君不见,在多如牛毛的办公司里,“室主”们“一把椅子一支烟,半张报纸看半天”,有的领导“开会不到场,生产不到岗,文件来了划杠杠”,而工人呢,上梁不正下梁歪。也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涨工资分房子评职称时,你清楚我明白,堂上交椅轮流坐,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竞争,不用担风险,铁饭碗敲得叮当响,结果是好了个人,坑了国家。

“铁饭碗效应”不仅在社会上泛滥成灾,且早已波及大学校园。有些大学生一进校门便认为找到了避风港,系上了保险绳,从此逍遥自在,不思进取。打扑克,搓麻将,泡馆子,睡懒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大街小巷,流连忘返,“六十分万岁,六十一分浪费”。天之骄子何以如此!还是因为“铁饭碗效应”在作祟。这些人认为只要有张大学文凭,就不愁没有饭碗,至于其他学了多少懂了多少那就只有“对不起”“今天天气”“哈哈哈”了。

铁饭碗对一部分人来说是护身符,但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说则是绊脚石,要充分发展生产力,就必须砸破铁饭碗。以前我们也采取过措施,但都是雨过地皮湿,收效甚微。因为那时,搞的是计划经济,吃大锅饭,实行平均分配政策,在这种情况下,要砸破铁饭碗是不可能的。现在不同了,全国上下都在围绕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加快改革。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公平竞争,反映在用人机制上就是以效益论英雄,按贡献排座次,庸者下,能者上,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绝不再搞“排排坐,吃果果”。干不好,你的饭碗就是肥皂泡做的,风一吹就破;干得好,你的饭碗就是银打的、金铸的,比铁饭碗还高个级别。

诸君,你想在这个时代中生存吗?那就赶快从铁饭碗的美梦中警醒过来吧。

否则,当心你的饭碗。

(本文作者唐春林刚从重庆师院中文系毕业,在我校中文系写作教研组工作,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他在校攻读期间,酷爱写作,先后在《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散文、杂文、小小说及评论六十余篇。经约请撰写此文以飨读者,张隆高识。)

(第19期 A2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