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坪文化世家

文涌西坪 作者: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贵州省写作学会遵义联络处,遵义市播州区西坪镇政府


西坪文化世家

高原

碑底陈氏

西坪镇南靠大娄山东支余脉,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集镇东南边,一座蓊蓊郁郁的小山,左右侧各有一座蓝莹莹的水库,犹如两粒明珠,装饰着这个俊秀的小山,也照耀着古镇西坪。山前,长眠着一个不朽的灵魂!生前,他在抗日的战场上叱咤风云,逝后,他安详地守卫着宁静的故土!

他就是抗日名将陈铁将军。

陈铁先祖是明朝进士陈弥高,是陈氏入遵一世祖。

陈弥高,江西省瑞州府高安县天成人,明朝洪武(1368—1398)年间进士,翰林院编修,出任云南按察司佥宪、金湘兵备道等职。任上游览播州,看到西乡沙溪里枫香坝,就让儿子德祥安家于此。然后,他们又迁居西坪碑底(今居委竹林),每天吟诗作赋,激励年轻人潜心向学,以此打发时光。著有《西山樵史诗集》。墓葬沙溪里枫香园。

《遵义府志》载陈弥高“由进士官云南金湘道,甲申之变(1644年)弃官入播”(府志卷十44页)。陈启绪会试朱卷履历载“始祖弥高前明由翰林擢任云南金湘道致士(仕),后由滇入黔,家于遵义”。《陈氏家谱》载“明洪武中以进士通籍,为翰林院编修,出任云南按察司佥宪金湘兵备道”。西坪大河头枫香堡(今西坪民主大寨)陈善连(陈弥高第七世孙)墓碑载“始祖弥高任云南佥宪,翰林侯,公家谱存然”。查《陈氏家谱》,陈弥高第五世孙陈懋宁生于明永乐二十年(1422),第15世孙陈在元生于乾隆癸丑(1793年)。由此可知,陈弥高应生于元末,历仕元、明两朝。《遵义府志》记载当属误记。

西坪原是杨氏土司治下的蛮荒之地,陈弥高的隐居,给西坪传统的农耕文明带来了中原文化的曙光,为西坪后来人才汇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弥高后,传德祥、元吉、彦安、懋林、存道、善连、大富、守宦,历九世而分支。此后字派为“在国中(启)兴(嘉)茂,永寿万世昌,光明惟辅德,全冀本天良”。至今已历二十五世。其后裔亲族分支,广迁外地,人口众多,人才辈出。陈氏一脉,明清时期计有太学生1人,附生1人,贡生2人,拔贡朝考第一名1人,举人4人,进士3人;新学制后,遵义府初级师范完全科毕业1人,现在,陈家在外为官治学的人才更多,记入家谱的也有二十多人。

陈在元(1793—1866),为弥高第15世孙,字德国,嘉庆二十三年(1818)戊寅科举人,联捷己卯科(1819)进士。任直隶隆平知县。历署柏乡南宫元城、保安等州县。敕授文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加一级。著有《贻惕斋文稿》《归去来诗抄》,筹集待梓。墓在贵阳黔灵山和尚井东山后。

《陈氏家谱》载陈在元“乾隆二十五年己卯科进士”。查乾隆二十五年为1760年,此时陈在元还没有出生,明显误记。查《遵义府志·选举》,其为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科进士。

陈国笃、陈恩笃为弥高第16世孙。

陈国笃(1816—1865),陈在元长子,字厚溪,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预行正科举人,截取知县,敕授文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加一级。1861年著《伤寒剖绪眼科六要》,入选《中国医学史年表》。《方夜求同文稿》《李东垣十书注》《伤寒论述疏》待梓。墓在贵阳东门外和尚井东山后。

陈恩笃(1837—1881),陈在元次子,字国澍,又字卉荃。寄籍镇宁州,优廪生,考选同治十二年(1873)癸卯科拔贡。甲戌(1874)朝考一等第一名,任户部七品小京官,广西司行走例升主事。墓葬西坪场西南土槽湾,今仅余墓碑,高约2米,刻“故显考陈公卉荃府君之墓”。

进士陈启绪(1850—1898)为弥高第17世孙,国笃次子,字筑生,光绪元年(1875)乙亥恩科举人,庚寅(1890)恩科进士,殿试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签分山西,特授山西淳县正堂。清光绪(1871—1908)年间,学界(杨祖恺、姚世达等)公认遵义书法八大家,王藻章第一,陈启绪第二。在任上,因判错案子,误斩好人而终日悔恨,最终吞金自杀,借以自赎。其故居被称为翰林院,三重天井,木刻窗花,造型独特,精巧细致,雕刻柱石古朴细腻。《陈氏家谱》现在的编撰人陈永均说:陈启绪墓在西坪街上,今镇政府左侧50米。1954年,二十二区(西坪区,今西坪镇和团溪镇张王、茅栗镇水浸等地)占地建房,其墓迁出。墓启,棺木红漆如故,尸体完好无损,面貌如生,须发整齐,衣服光泽耀眼,多人得见奇迹。

中将陈铁、少将陈德明为弥高20世孙。

陈氏渊源深,人才多,著作丰,影响大,是西坪最重要的文化世家。也是影响播州乃至整个遵义的文化世家之一。

附:陈氏善连碑碑文

盖闻天者,万物之本也,物本于天,即莫不有报本之情。而祖者,生人之所自始也,人始乎祖,亦莫不有追远之意,彼夫先考府君陈存道,原系江西省瑞州府高安县天成人氏。始祖弥高任云南佥宪,翰林候,公家谱存然。高祖德祥由洪武(1368—1398)入播,生曾祖元吉,生祖彦安,葬枫香园。祖于永乐二年(1404)八月初九日午时,守己积善,不求闻达。成化(1465—1487)蒙恩,追齐国公遣礼,令侍伴大衙,相公次(?)酒席正绶,以礼相待,赐恩荣冠带。弘治戊午(1498)正月初二未时,淮川以病终世,享年七十有六。二衙亲临吊慰,牲醴致祭,于本年二月十八日甲申合迁葬于泥塘河陈家林,与妣张氏同墓,坐申山寅向。又蒙齐国公赞真容云貌,心纯冠带荣身之(?)同,张氏韩宜人生于宣德庚戌(1430)九月廿二日寅时,终于成化乙未(1475)三月廿九日未时,于城清湘坊正寝,先葬共墓。生祖长房存道,插领湘江平水里地名西坪,载册絛粮柒两有零。存道祖享年七十有一,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应生于弘治二年,即1489年)冬月终,迁葬于杨柳溪枫香堡上,丙山壬向。次,葬祖善连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祖婆赵氏是年八月共葬墓。又祖大富,崇祯七年(1634)六月终,亦葬此地。祖婆程氏,崇祯十六年正月终,共墓。又,叔祖大训祖婆张、李氏共葬此地。前砂后脉,兴守坟祀。青龙、转案、沙保等处田土共存留条粮四分正。今因古碑毁坏,遭杨姓霸挖砂嘴,控经县府,断复原古制,仍录原碑履历,复立大碑,后脉界其顶,左右俱抵田坎,下抵守坟田坎,其砂堡仍按归(旧?)规,不许侵犯。自此以后,流芳百代。又,祖人迁葬后坝严氏堰、堡上,又葬祖窝元陈氏庙,系本宗公共之祖,难以尽录,以后族内人等辈传辈,个个看守远墓,永垂万古不朽,云尔是序。

大清乾隆二十一年丙子暮春月清明节立(此碑因年久毁断,旋于光绪五年(1880)重立,右碑文一道,俱照原文勒石,不敢增减一字,以存先人手译,后世子孙庶几有所考证云尔)。(摘自《陈氏家谱》。碑存陈铁故居内。墓碑原位于西坪大河头枫香堡,20世纪50年代平坟作土,碑右上角毁去不存。)

又附:陈铁故居

陈铁故居位于播州区(原遵义县)西坪镇大同村窝元组。2013年1月,西坪镇政府在县委宣传部张明勇部长大力支持下启动故居保护工程,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月,保护工程正式开工,原样修复故居木房。2014年,西坪镇政府将窝元定为新农村示范点,美化了故居大环境,修建了木质牌坊、长廊、凉亭等仿古建筑。请著名书画家题匾额对联、绘壁画,故居环境焕然一新,总计投资800多万元。

2014年底,镇宣传办在党委政府领导、支持下,开始广泛征集陈铁及西坪历史文化的相关资料、实物,并请遵义市博物馆设计,布置故居展室。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得到陈铁将军亲属故旧、省内外各有关单位及诸多社会事业热心人士支持帮助、热心捐赠,收集到陈铁任命书、中正剑、忻口战场弹壳弹片、赵恺遗墨、陈氏家史碑等很多珍贵展品。

2015年5月,西坪镇政府专请名家制作了《陈铁将军生平》碑。8月,故居展室布展完毕,故居正房作为生活区,陈列相关生活物品;故居两厢作为陈列区,八间展室分别展出了将军投笔从戎、入学黄埔、联共抗战、血战忻口、率部起义、魂归故土各个时期的主要史实及西坪进士文化、故居建设掠影,共计展出文字资料两万来字、图片一百余幅、图书两百多本、复印资料二十余份,充分展现了将军忠勇爱国的一生和西坪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

9月28日,陈铁故居举行了揭牌仪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茂爱、民革贵州省委秘书长邓文淼、遵义市博物馆领导、陈铁将军的亲属、抗战老兵代表等数百人参加了揭牌仪式,中央电视台等各级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

笔峰山李氏

李先立是西坪的骄傲,也是遵义的自豪。他是清朝在遵义府开科以来的第一个进士,又是第一个进入朝廷为官的遵义人,民间称为“天官”。他为官清正廉洁,堪为典范。又是诗文大家,与尚嵇罗兆甡、黄平李专、桐梓李晋并称清初遵义诗坛“一罗三李”,是西坪文化的里程碑,对遵义文化影响甚大。因为家学渊源,笔峰山李氏也形成西坪文化望族,成就了一个文化世家。

李先立(1657—1719)祖籍重庆江津,字卓庵,号笔峰,学者称北山先生。明朝末年,他的父亲李伦然避乱来到遵义桃溪居住,顺治十四年(1657)生李先立。李先立小时候和孩子们玩耍,就表现出特别端庄诚实。稍大一些,只要知道前人有美好的言行,自己就一定照着做。吴三桂反清(康熙十二年,即1673年)进兵遵义时,李先立一家避迁南乡平水里八甲笔峰山(今西坪镇南坝村尖坡组)下,开设私塾教授学生。

李先立生活十分俭朴,通常穿一件粗布袍,一天只吃一顿稀饭、一顿干饭勉强度日。当官以后依然保持“布衣素食”,跟当秀才的时候差不多。他母亲早故,就非常孝顺父亲,把教私塾得的“修脯”全都交给父亲。中进士后,重庆总兵郑侨柱请他为师,父亲要他去,他说:“我有幸能侍奉您老人家,让您安度晚年,即使用千金来交换一天我也不干。”不久父亲离世,出殡和安葬都遵照朱子(朱熹)的礼仪,没有做佛事道场。

读书时,因为贫寒,冬天没有火烤,他就在屋内急速奔走,使身体发热;有时就用一个竹篓装满秕糠之类的东西,然后把脚放进去取暖;或者拿一节竹子放在脚下,反复搓动驱赶寒冷。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却更加勤奋好学,读书一定要把字句意思弄清楚了才罢休。曾经有一个看相的说他只能博得个“贡生”,但是他还是照样勤奋,刻苦攻读。有朋友劝他不必这样辛苦,他回答说:“读书本来就是我们该做的事,况且我们读书人如果不读书,那又该做什么呢?”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考中举人,三十三年(1694)又中进士。

庚辰(1700)年,李先立选任直隶新安知县。新安有很多大盗,前任县令就是因为抓不到盗贼被革职。李先立到任不到一月,就抓了几十个,依法处决了首犯。后来又抓到一个强盗头目,把他任命为捕快头目,很快就把其他强盗全部抓住了。他每次给强盗定罪时,几乎都要哭着说:“你们为什么不做好人呢?国法不能饶恕你们啊!”很多强盗因此被感化,境内盗患也就平息了。新安的杂税、徭役都很重,令百姓十分苦恼,李先立给他们全部免除了。小吏们又纷纷请求道:“什么费都可以免除,只是送给上官的东西,情势如此,那是省不了的。”先立于是召集全县的长者,和他们约定:从今以后,依照旧例无法革除、必须要给上官送的礼物,你们统计起来看要多少钱,值成粮食平均摊派,然后大家各自送各自的。老百姓听到这个约定,像得到第二次生命一样欢呼。上官们知道这样,都不好意思接受赠送,“私派”就这样免除了。县境内一半是水乡,堤岸附近的田地房屋常常遭受水灾,康熙皇帝来视察,看到以后拨款修治,命令李先立督造,只几个月就全修好了,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了。李先立再仿照朱熹的方法在各乡建立社仓接济饥民,让大家推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来负责管理,再找两个正直能干的做副手。每村造册汇总到乡里,乡再上报到官府,上下统一管理。收进拿出,每年一次,并制定了八条规则:严格锁钥管理,库房谨慎收藏,定准斗斛(hú,衡量粮食体积的工具),清查劳动力和人口,定时收发,登记清楚收进发出,禁止为别人代借,严明赏罚。李先立每次升堂问案,都像和家人对话一样平易近人。他曾经对人说:“大堂上官威森严,已经足够使人害怕,如果再加以恐吓,小百姓本来有情况要说明的,又怎么能按顺序说清楚呢。”他要让受刑的人明白情理,无话可说,心服口服,然后才让他接受处罚。如果责打,最多十下就算了。百姓们都不忍心欺瞒他一点,遵纪守法,所以有时要几个月才受理一次官司。他就利用闲暇与书生们考论诗文,并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来规范勉励他们。他又倡议修起了学宫,“以二丁祭旧派各行供应,亵慢非礼,发岁帑(tǎng)自备,务丰洁”。县内有很多人以打鱼为业,登记在册的渔船就有三千多条,以前要拨四条船作官府公用,五天一轮换。李先立到任以后,捐出俸银造了两条船,每年招募四名水手管理,从此沿袭下去,不再调用民船。

以前,遵义没有专设考棚,生员们参加科举考试要远赴重庆,苦不堪言。通过争取,有时考官到遵义设考棚,有时又回到重庆。康熙四十二年(1703),知府王元弼根据遵义名流士绅要求,上奏恳请专设考棚。庠生罗大昌(长子岳父)随着奏折到京师请求,取道新安与李先立商议。四十三年(甲申,1704),李先立也自己拟了奏折呈送部里申请。部里决议准设专棚,皇上准奏,从此沿袭下去。四十四年起,遵义就开设考棚。在整个四川,只有遵义征收场税,逼使有的人家变卖家产,甚至卖孩子(鬻子卖产),百姓“赔累不堪”。乙酉年(1705),李先立又呈送折子请求免除,部里因为遵义交的场税从来没有差过,不予讨论。

丙戌年(1706)二月,皇上到新安,有一天微服出行,查询民间疾苦官吏得失,人们都说李先立不打人,不要钱。皇上点头称赞。四月,李先立调到曲阳县代理知县,多次告诫手下官吏:民间谚语说“署(代理)印如打劫”,因为通过钻营求得的代理,就一定要从老百姓身上得到补偿。我代理这个知县,没有任何投机,你们心中不要这样认为。你们只管遵守各自的准则,管理好自己。半年后,百姓歌颂道:“曲阳城,降福星,真父母兮又神明。催科缓兮火耗轻,积弊除兮遂我生。”旋即接到皇上旨意,被选入吏部。要走的时候,他把没有用完的俸禄全部分给弟弟们。以前买的四名僮仆,都还给卖身契约,再多多给钱打发他们走。到了吏部,补缺文选清吏司主事。戊子年(1708),湖广某营因为擅自征讨当地少数民族而犯法,李先立领受旨意由吏、兵、刑三部联合审理。兵部、刑部的主审官都准备把出征将领全部问斩,李先立争辩道:“上面的官员发布命令,下属不得不遵照执行。现在重判下属到这种程度,他们太冤枉了,我不敢依从你们。”于是保住了副将、参将、守官等四人的性命。李先立操持吏部政务一年,大家都称颂他清廉俭朴。这年冬天,李先立告老还乡,这年他五十二岁。

乡间有一个李先立的故事,流传甚广。说他回乡时请了十个挑夫挑担子,一路大摇大摆离开京城,立即引起朝臣非议,有人上告皇上,说他平时假装清廉,其实是大贪巨腐。皇上一听,也勃然大怒,立即派人捉拿。当捉拿他的官兵们满腔义愤地追上他,打开担子时,全都傻眼了:担子里没有金银珠宝,也不是名人字画,而是书籍纸张、针头线脑、锄头钉耙等物。检查官见不是贵重宝物,只好悻悻地把李先立带上金殿,凭皇上发落。皇上及文武百官听说如此,也大为惊讶。皇上便疑惑地问:“爱卿为何如此?”李先立说:“吾皇万岁!臣实不敢欺君!只是我为官这么多年,就这样两手空空回家去,一定遭家乡人耻笑!因此故意挑了十副担子,装成富有的样子。担子里除了书籍,其他无物可装,我便买些针线农具之类,意为教育后代男子要以耕读为本,女子也须勤习女红,相夫教子,仅此而已,别无他图。”皇上听说后,点头赞许,金口笑启:“爱卿清廉如此,令朕感动。这样吧,你的十副担子,朕给你添一头。”于是李先立挑回了五挑银子。他的事迹早已如风流传,都知道李天官清正廉洁,回乡途经之地,百姓家都在门前悬镜一面,放清水一盆,以示赞许。

正当壮年的李先立告老还乡,遵义同乡雍正癸卯(1723)举人刘晟有诗《祝李北山》:刚说真儒作好官,忽将花绶换渔杆。尘情尽讶抽簪早,宦海深知行路难。遥指青山乡梦切,最伶赤子口碑干。祈黄喜厕称觥拜,止觉长松谡谡寒。

回乡以后,李先立把书房题名“论斋”,住所题名“守拙”。每天和一起游乐的朋友讲论理学道德。他曾经对人说:“我们这些读书人,在‘义’和‘利’冲突的时候,更是必须显出平时的努力。”他回乡后十多年没有进一次城,有人邀请,他就用脚有病来推辞。但他很热心公益事业。当地乡民在春夏之交常常缺粮,他就召集了四十几家粮食多的,劝他们在各村设立“义仓”接济乡民。后来因为义仓不能满足需要,就和四个儿子商议建立家仓,约定当年大家都出谷四石,贮存在另外的谷仓里,到时候选择最需要的人家放贷,每石利息两斗,看年景好坏增加或减少,这样可以暂时降低原来加倍付息给乡民带来的沉重负担。累积几年,就可以使周围更多的人受到接济。他说:“人如果有心做好事,不一定要大,只要行动,尽到努力,心里坚守诚恳,一定会做成一两件。”为了淳朴民风,李先立又召集村里人道:“从现在起,我们乡里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公平讲理,无理的要受罚。不遵守,一定要斗殴、打官司的,我们与他断绝交往,各种聚会都不和他往来。”每次和大家一起喝酒,他都再三劝诫,无理取闹的纠纷就逐渐没有了。

己亥年(1719)清明节,李先立自己在住房右侧(北方约200米)选好了墓穴,召集邻近的老少爷们痛痛快快地喝了一天酒。然后着手处理自己的后事,编定丧礼一切程序,交给他的儿子说:“我刚死的时候,你们都悲痛至极,处理、安排事情哪能像闲暇时那样得体详尽?到时按照这个去做可以不留下后悔。”重阳节前一天,李先立一边扶着拐杖慢步行走,一边高声吟诵他原来作的《九日诗》,到晚上端坐在椅子上离开了人世。享年六十二岁。

他的墓称为“天官坟垣”,坐南朝北,面对碧波荡漾的廖家堰(1967年修建)。墓前筑半圆形墓垣一道,直径40米,垣内植柏树70余株,里面是绿草地。墓居正中,为毛石垒砌,长6.4米,宽4.5米,高1.8米。康熙六十年(1721),他的门生魏山原(“山原”是一个字)为其刻石立碑,碑高1.3米,石刻有顶,两旁“立石夹护”,俗称“印盒碑”。碑正中刻“笔峰先生李公双寿之墓”,右刻“皇清康熙六十年辛丑仲春月谷旦”,左刻“武阳受业魏㟲顿首百拜题”,字都是楷书阴刻,“字迹填丹”。

过去,遵义地方官员、学校师生常到墓前凭吊。清末民初的遵义诗人赵怡也对李先立景仰有加,他凭吊李墓后写下了《访笔峰故居》:

白云渡延江,飞落平水隅。一峰秀云表,正对贤人居。先生赋归来,清风被乡墟。三十六村人,旌碑犹在闾。

李先立故居当地称“李天官府”,是一进三重天井瓦房,前有三道龙门,拱门两旁有对联,今只知道其中两联,一联是“若问陇西世派,先开播郡文风”,另一联是“宏开驷马容旋马,大启人龙起卧龙”。李先立从京城归来时携有敕制功名牌八块,金瓜、钺斧、刀枪、旗帜等一套仪仗和一些书籍,存于故居中。

因为李先立身居高位而治政清简,辞官回乡后又为乡人办了这么多好事,还办书院为家乡培育了很多人才,于是,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南乡三十六村人公赠李先立德政碑一块,表达大家对他的深厚情谊和爱戴。碑为青石刻成,上有顶盖,下有碑座,高2.2米,宽0.98米,厚0.22米,中刻“淳厚人家”四个楷书大字。碑右小字两行为:公赠/卓翁先生。碑左小字两行为: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嘉平谷旦/三十六村邻人仝立。碑上方正中,刻篆书圆形“寿”字,碑帽上刻“清”“简”二篆字。碑边缘是线刻“二龙戏珠”“双凤朝阳”图案。这种碑全县只此一块,嵌于故居石龙门墙上。

李先立的著作收在《北山诗文集》里,《播雅》存诗68首。虽然是封建官吏,可是他的学识胆气和品德都令人景仰。他的后代也能秉承家学,多人博得举人、贡生等功名。

李翮,李先立长子,国学士。

李翔(1686—1778),字集思,号恒斋,又号天逸子,李先立次子。乾隆五年庚申(1740),岁进士,任思州、务川县训导。生于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卒于乾隆四十三年戊戌,享年九十岁。著有《自娱诗草》《北山年谱》,《儒宗录·四书正讹字音》。葬在笔山之阳。

李翰(1680—1732),字西园,乡进士(举人),生于康熙十九年庚申,卒于雍正十年壬子。葬在狮子坪李家坟山。

李翥(1619—?),字鹏举,岁进士,官务川县训导。生于康熙三十年,葬肖家湾。《播雅》存诗一首。

李懋思(1741—1823),字睿九,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举人,丙辰大挑署余庆县教授。墓在西坪魏家堡,墓碑上书:“皇清敕授修职郎吏部截取知县。”生于乾隆元年辛酉,卒于道光癸未。《播雅》存诗10首。

李涵侯,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举人。著有《笔峰诗集》。

李涵健,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举人,任余庆县教谕。

李耀邦,字萼辉,道光元年辛巳(1821)举人,官镇宁州教。

李先立为官为民,堪称典范,对开拓遵义文化功不可没。郑珍、莫友芝编撰《遵义府志》,除详细记述其事迹外,还列载了李先立故居西侧宽广不过三百米的笔峰山,和东侧长不过数里的濯足河,以示尊崇。

遵义进士罗其昌有《就京职,留别李北山同年》诗云:在昔癸酉秋,相携赴燕市。意气无比伦,旁人羡罗李。君本空群才,突出跃千里。惭余下乘资,志大拙莫似。题塔勉步尘,已后一星纪,利钝器相悬,遭逢见泰否。路歧嗟险嚱(xī,惊叹词),智小叹糠秕。况复傲骨坚,难学柔绕指。感君笃嘤鸣,交道全终始。追忆春明时,若蟨(jué,古书上的一种兽)与蛩比。永夜快飞杯,更阑兴未已。闲庭每分韵,句妙发狂喜。有奇赏厥心,有疑析厥旨。匪惟欣赏析,缓急均有恃。泛泛多有生,百无一知己。论文亦音希,劝善更谁氏?自非素心人,皮傅良有以。如君真罕俦,当世一鲍子。君归乐笔峰,我归困尘滓。室迩人则遐,怅望在尺咫。同乡不言欢,异乡益空跂(跂)。班马嘶秋风,伊人宛在沚。万里生远愁,别绪乱难理。相过恐不及,加饭善眠起。倘更念苍生,榻先扫京邸。(罗其昌,遵义县人,字复仙,号裕庵,康熙癸酉(1693)中举,丙戌(1706)进士。由河南堰城知县内迁吏部主事,累升光禄寺少卿,充河南甲辰乡试正考官。回京后历右通政司、顺天府丞,至大理寺正卿告归。著《北游咄咄草》《冀北小草》《湘江应酬草》《湘江笔余》《宦游偶吟草》。)

这山、这水皆因人而名,人也若山水之寿。笔峰山、濯足河、李先立都已经永载史册。

清江塘赵氏

清江塘赵氏得学于沙滩郑氏,深受沙滩文化熏陶,人才众多,绵延数代。直至今日,其家族后裔还多是文化人。家族中女儿、媳妇也多能诗善文,且有诗集留存于世。清末民国时期,赵氏与乐稼晏氏才俊、杨干之等推动了西坪办学热潮,培养了大批人才。清江塘赵氏代表人物有进士赵怡,举人赵懿,遵义名儒赵恺和全国知名诗人、作家卢葆华。

赵氏祖籍山西阳曲,唐代乾符初年(876)有赵其人以裨将随从杨端平播州,播平功授靖虏将军,留守兹土,世居遵义县平水里青龙山、水塘窝(清江塘)、木龙溪等地。

清嘉庆年间,赵天开考取恩贡生,而后子孙才气一个更比一个强,赵氏从此科名起家,世称清江塘赵氏。赵天开字霁轩,生卒年不详,为人和善,喜读书,尝有句云:“居心但愿儿忠孝,绝口不谈人是非。”

赵商龄,赵天开长子,字芝园,恩贡生。生性刚严高洁,疾恶如仇。弱冠行里市(当地场市)中,见博者(枭卢,古代博戏樗蒲(chūpú)的两种胜彩名,么为枭,最胜;六为卢,次之)叫叱。艴(fú,形容生气)然曰:“此恶氛也!”终身不复至。尝授徒东里(清东乡东隅里)洛安江,往来经清江(团溪水)下流,以族子多邪恶,行,亦足绝不履其地,绕越旁村数十里,长歌而行,声应涧谷。与郑珍、莫友芝、黎兆勋(字佰庸)友善。三人者,博学高行,世所称“黔中三杰”。而其与商龄友也,莫不以“畏友”视之。平居不入州府,惟郡首平翰贤而礼士辑郡志,招任检校,竣事即告归。性嗜饮,喜钓,晚自称清江渔长。己未,贼寇(侵害)南里(南乡平水里)。一日,方把樽自酌,贼猝至,曰:“翁乃犹作乐乎?”遽(jù,就)张目叱曰:“我不饮,当谁为!”复举杯,且釂(jiào,饮酒干杯)且骂贼。相与惊诧,释之去。壬戌,贼焰大剧。郑征君方主讲郡城育才书院,遣人迓来城共居,数月,忽夜分起,坐整衣冠,曰:“明日佳,我当去。”鸡三号,倏然不语而逝。于是征君以书播告士友,曰:“古者,殁有易,名芝园,清风亮节,道与古会,自今宜称介毅先生。”皆曰然。遂以为谥。子妇早逝,遗一孙,亦夭亡。

赵锡龄,天开次子,字芷庭。道光十九年(1839)副榜贡生,里中名儒。芷庭为人谨愿详整,孝亲能养其志,敬其兄芝园,白首相依。凡有行,皆无所借饰。其为学躬行实践,以司马、朱子为归,不重考据于经史,常为杂说。郑珍称其“宏卓平正,有儒者之风”。生平讲席数十年,学子半乡里。其教人以宗礼教、砺廉耻为主,弟子中赵廷瑗、徐汉蔚、徐唐、甘超等能捍卫一方,身犯重难,殉死不辞;女婿姚人和、侄子赵廷铭、学生张经,或以孝行服义,或以功名终;尝师其说而终身遵行者如华联辉,世称经济大家。卒后,卜葬平水里留青山,徐汉蔚等门人守墓三月,私谥“惠先生”。

赵廷莹,赵锡龄长子,字伯渔,号价臣,少时受教郑珍、莫友芝,成禀贡生。因幼年多病,至壮年亦时好时发,不用入仕想,以文章自娱。子赵悫有诗作留存于世,赵恺成为集沙滩文化之大成,女赵冰如也作诗,女卢葆华是民国时期贵州著名作家,享誉上海滩。

赵悫(què)(1865—1900),字君谷,同治四年生于平水里。幼年读诸经,长,成邑庠生。生性笃孝,尝谓“读书已识字为始,为人以事亲为始”。父晚年跌伤,愈后举动须人相扶,悫扶持愈谨细,昼夜不离左右,常一夜起床十余次。凡亲之起居、饮食、唾涕、溲便,从不教他人替代。若遇亲之喜怒、忧虑,他婉言亲前,使得欢心。亲生病,如痛苦之在己身,能娓娓诉之医者,使其用药见效。事亲,衣不解带,夜不归寝,形声俱寂,先后共六年。即使古之善事亲者,亦不过如此。光绪二十六年痛逝,年35岁。其从兄赵怡挽诗曰:素负独行性,矫望先正型。尽心庭闱间,笃有曾闵行。诗礼持门户,几杖竭扶擎。浣洒至裙褕,调药穷素灵。五年结衣带,视听无形声。事极人世难,疲心力精。衰亲侍为命,闾里咸嗟惊。喜为诗,集有《赵悫遗诗》一卷。

赵恺(1869—1942),字乃康。因遵义汉属牂牁郡,便自号牂(zāng)北生,又因老家南乡平水里,所以晚年又自称平叟。清咸丰、同治年间,房舍毁于兵火,父母去省城寓居外祖父家(团溪华氏)。赵恺于同治八年(1869)农历九月十一日生于贵阳,6岁随父母返遵,住县城(今遵义市)文昌宫侧双剑山麓,蒋京先生曾赠帘:门临湘江水,宅近圣人居。

赵恺性情纯笃,幼时诵读父兄而侧,常听讲述乡贤郑、莫、黎和乾隆嘉庆以来学者文人的轶事,心中喜悦。既而受业于遵义名儒鞠子清,又从学学识卓越、小学精深的郑珍子郑知同,学问益进。光绪三十年(1904)成恩贡生。赵恺随从兄赵怡至四川新津作参事,寓居成都,再以之为师。民国初年,赵恺回遵义,执教遵义中学堂。

赵恺博览群书,于经义聚讼不决的地方,皆能剖析其根源;于有关典章制度、郡邑掌故,地理沿革,山川险要,金石书画和古人爵里、年龄等无不留心。他常常执经问义,就教于郑知同。郑教之多读《说文》《广韵》、昆山顾氏《音学五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邵晋涵郝懿行《尔雅义书》、王念孙《广雅疏证》,他遵道而行,所获良多。因此笃信许郑之学,熟读郑珍之书,谨承知同之教,深研六书之法。郑知同口讲指画皆一一铭记于心,宣之于口,笔之于书,不作枕中之秘,而作馈贫者之粮,至老不已。赵恺受郑氏影响,崇尚许郑之学,诵读许郑著作,于许书《说文解字》钻研很深,钩稽贯串,洞明其义而熟悉其辞,朱墨圈点,眉批旁注,全书皆然。于郑珍所注之《礼》、所笺之《诗》,终身玩之,未尝搁置。他在授业之余,收集郑珍遗稿,成为郑诗、郑学的集大成者。宋代理学,濂洛关闽(濂溪周敦颐,洛阳程灏、程颐,关中张载,闽中朱熹)五子,赵恺咸致力于其中。对朱熹集理学之大成,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尤为重视。

他和郑知同一样,平时书写认真,虽急促百忙,亦必点画恰当方止。所写篆书、隶书不比寻常。研习郑珍、莫友芝手迹,吸取其笔法神韵,自少自老,坚持不懈。鉴赏者曾引元代郝经的诗句“正笔篆玉藏李斯,出笔存锋兼汉隶”来评他的书法。他的书法艺术,确非“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克至此。尤足令人称道的是,向他求书,单条屏对,褶扇斗方,要什么写什么,来者不拒。

1926年,周西成主黔政。1927年,贵州教育厅厅长周恭寿、民政厅长杨干之建议续修《续遵义府志》(杨兆麟完成初稿),并谓赵恺学有渊源,熟悉黔中史实,可聘为总撰,于是赴筑,与杨恩元(副总撰,安顺人,清进士,官礼部主事)、司炳奎、周恭寿、杨干之诸先生商洽事宜。1929年,周西成与李小炎之争战死,赵恺仓皇收集成稿返遵,路过乌江时,感叹而吟:十载学校稀粥,半年贵筑残羹。犹有生平胜事,乌江岸上逃奔。返遵后,地方人士詹灿湘、将京等建议遵义当局设府志局,仍请赵恺赓续纂辑。他于风云变幻之际,慨邦宪之无征,恐集稿之散失,复肩斯任,竭尽心力,广搜碎掇,钩沉发幽,朝夕从事,靡最告劳。历数寒暑,始将自道光二十二年(1842)至宣统三年(1911)这段时间的史实,得以朗如眉列,灿若鳞罗,有史可稽。付印前,赵恺与周沄、蒋京、詹灿湘、杨保宸、喻圣域等反复审定。1937年刻印问世,与郑、莫《府志》“媲美前贤,后先辉映”(傅道新《赵楼记》,全文见《赵恺先生与遵义文化》)。这是民国时期贵州省唯一修成刊行的府志。全书35卷,29纲,90余万言,考据翔实,核事简明,保存了遵义道光二十二年(1842)到宣统三年(1911)间七十年的历史。

赵恺常言遵义一带属于秦时牂牁郡,两汉时候在这里先后出现了两个不平凡的人:盛览是我省文化奠基人,尹珍是开辟我省文化的始祖。这二人值得称颂。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等乡贤,赵恺一生推崇,倡议建郑莫祠以资永念,得到詹灿湘、蒋京、王筑生、牟贡三、杨葆宸、李筱荃、李次乾、喻圣域诸先生响应。事前,他迭陈郑莫事迹于黔中有关人士,获得赞助。每年农历三月初十郑珍生日,各界人士前往沙滩给郑莫黎三先生扫墓,抗战时迁来遵义的浙大、陆大也有师生前往。他费尽心力收集郑珍遗诗,编成《巢经巢全集》,在贵阳印刷出版。他在《巢经巢遗诗》跋语中说:“光绪二十年,黎莼斋观察属高君刻于资州,共262首。先从兄延江生为校字……向者先人皆居郑门,先叔又其婿也……窃先生以经术居国史儒林传已为定论。而诗之名满天下,上颉杜、韩、苏、黄,下颃朱、王已无烦称。巴陵吴南屏曰:‘子尹诗笔横绝一代,似为本朝人所无。’曾湘乡亦颔其言。唯其遗诗,高君刻之,其敬仰前贤之意已不可多得,后唐公于人情冷落之后,拾出灰烬之余,洵此皎如天日之情义,为古今少有……唯年以舌耕糊口,计无余粒,敬藏缄帙以待。今年宗充侄谋暂付铅印以饷天下之同好者,应亦保存稿本之意也。因嘱其就近为校字,为记其原末如此。”

赵恺家里收藏有郑知同亲刻郑珍著作五种之“望山堂刻版”、播州杨氏家谱残篇、《易经》专家萧吉堂“鹿山堂匾”、黎安理“思检斋匾”、清李天官“淳厚人家”、墨拓、郑文清之“坟前木题”、明李化龙平播后之铸件墨拓和十籍善本若干卷。地方名人唐子方、李蹇臣、王石珊、方葆初四先生的作品,均宝而藏之。

赵恺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侵凌我中华民族,疯狂抢劫北京珍贵的文物,人挑马驮,车载船装!赵恺忧国忧民,日夜焦思苦虑,认为要复兴中华民族,必须从启迪民智、培养人才着手。于是一心一意设帐授徒。光绪三十二年(1906),他从四川转回遵义,乐稼人晏淦倡议办学,赵恺欣然应允,出任团溪观音阁私立振民两等小学堂董事长。民国初年,赵恺在遵义中学堂(老三中)从事教学工作,以后校名屡改,但他未曾离开斯校,直到与世长辞。他在教学中重视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特别讲求实学,品德教育,以备器任。

他在课内课外,总是让莘莘学子知道祖国灿烂的古代文明:有壮丽的山川河岳,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下宝藏,有举世闻名的丝绸瓷器佳肴名酒,有蜿蜒雄伟的万里长城,有世界著名的世界宝库云冈石窟,有推动世界的四大发明,有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等。抗日战争时期,他给遵师校长万勖忠所画的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画像题字,在老城小十字裱褙时观者如堵。

1935年元月,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遵义,在遵义会议期间,革命老人徐特立十分关心文化教育和知识分子,在百忙中访问了朱穆伯、李次乾两先生,知道了赵恺在续修遵义府志,熟悉地方情况,特别到他家中同他晤谈。当他谈到遵义的图书文物被白军践踏的情况,徐老说:“应当采取断然手段,予以抢救。”第二天早晨,徐老在天寒地冻、路溜泥滑之中,领着红军之友社的余选华,亲到城里藏书人家查看,并立即收检,予以封存,然后嘱他代为管理,同时指定府学为暂时图书馆地址。于是他召集家中子弟及学生郑石均、姚世达、赵世勋、刘德修等到各家搬取图书集于府学。至今他家和李筱筌、李维伯、杨干之等先生家里的图书,得以完全保存在遵义市图书馆里。他当时有诗呈徐特立先生云:军中忙无暇,积极救文化。维护文物功,当不在禹下。

红军在遵义播下革命的种子后,遵义城生气勃然,反动统治者视进步书刊、革命人士、革命家庭为眼中钉、心腹大患,任意搜查、迫害,无所不为。当革命人士、进步青年横遭迫害时,赵恺不计自身利害,尽力设法解释、保护、营救。如夏都棻、杨天源等,都是他具保结而获释的。

赵恺一生扶危济急,养孤怜寡,于家族亲友中,甚而识与不识的人遇到困难,只要是真实情况,哪怕手中支绌,总要设法帮助。数十年间,常有学生至家请教,他从不问有无报酬;族中优良子弟或孤苦无依而有志向学者,常呼于食宿,甚至为其完成婚嫁。

先生学问深宏,道德高尚,远近皆知。浙大、国史馆、大夏大学、陆大迁遵时,他同梁园东、欧元怀、张聿生、竺可桢、丰子恺、王焕镳、李子瑾、缪钺、徐芝荪等,均先后为文字交。他和丰子恺先生共同编有《子午山纪游》。专员刘千俊尊他如老师。国民革命军第九路军军长郝梦龄驻遵义期间执弟子礼,请其讲授《论语》。1942年6月6日,赵恺辞世,享年七十三岁。丰子恺为他作墓地图。他的学生泮水人傅道新为此修建赵楼,并作《赵楼记》以资纪念。

赵恺辞世,先葬遵义南郊龟山,后迁葬家乡西坪镇桂山村茅草堰,墓地在老屋对面。

赵冰如(1872—1948),生于同治十一年,别号湘江女史。自幼聪慧,喜读诗书,工于国画,书法临赵帖,善吹箫笛,性情温婉贤淑。长,适卢宗彝,相夫教子,有梁孟之誉。管教子女甚严,曾诫女儿葆华曰:“邪书休看,邪话休听,邪人休见,邪路休行,休心粗也。看养婴儿,切戒饱暖,些许过失,就要束管,要仔细也。要宽大作事,刻薄须防祸害,只夸人长,休说人短;人向你说,只听休管;手下之人,劳苦饥寒,知他念他,凡事从宽。”她闲时写诗画画,《庐沟晓望图》有苍凉萧瑟之感,诗作有《题华儿小影》《得华儿诗却寄》《仲秋杪霪雨骤寒,有怀播娟京邸》等。其女葆华收集与卢宗彝作品合编为《湘江草堂全集》。1948年,卒,享年76岁。

赵廷璜(1825—1900),赵锡龄次子,字仲渔,号二山(又作二珊),别号慕青小孩、退叟。幼时家寒素,为人劳作亦怀抱经书诵读,有一富商劝其父曰:“一门孝秀而不救贫,盍弃儒而习贾乎?”廷璜泣告其母不可废学,于是与郑珍游,得涉许郑之门径,旁及金石篆隶之书、诗、古文辞等,又从莫廷芝听讲性理之学,从布政龄习包世臣书法。学使翁同书认为他学有根底,补邑庠,一试于乡不售。咸丰年间,黔中农民大起义,停乡试,遂入川游幕于各司道衙署,以微薄薪俸供养双亲。后随四川援黔军克复湄潭等城,保知县,又收复都匀城,赏同知衔,归四川补用。光绪二年(1876)任大宁知县,五年任铜梁知县,七年任永宁知县,十一年任新宁知县,旋动松楸之念,遂乞归。他任知县有卓异,被四川巡抚丁宝桢赏识,又调署理四川官运盐务,尝拟定运销诸法,兼理厂局、销局事务,以察商贾民情,及订盐案诸事。故盐务大之成,廷璜大有功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次子赵忻二任四川名山知县,迎养至署,未满一岁,赵忻卒于官,便归。戚友劝其再出盐务总局,复檄管南广(今南溪)、永安(今奉节)、綦江各局。同年,贵州大闹饥荒,华国英总理盐务,购运川米赈济遵民,廷璜总任其事,终日疲劳,遂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二十二日,卒于綦江寓所,享年七十五岁。葬南乡平水里青龙山。廷璜所著诗文各稿,舟行九堰桥时,落水中,仅存《慕耕草堂集》(抄本现存贵州省博物馆)一册,《新宁喻蒙诗》九章。妻郑淑昭,郑珍长女。子三:赵怡、赵忻、赵恒。女赵蕙,名若苏,幼随母读诗书,早有贤名。其兄怡曾赠诗云:怜君生性剧聪明,香茗才华擅乃兄。衣体况能传大母,数年前已得贤名。长适姨父李镇长子李焕坤(贵州施秉训导,著《贵州乡土志》若干卷)。

郑淑昭(1826—1877),字班班,郑珍女,赵廷璜妻,享年52岁。道光二十八年(1848)23岁时嫁与赵廷璜,为夫妇29年,育有三子一女。丈夫长期游幕四川,家庭重担全由淑昭支撑,侍奉翁姑,操持家务,教育子女。郑淑昭还是养蚕缫丝的带头人,她去四川大宁知府署丈夫任所探亲时,见署后多桑树,于是率女媳仆妇采桑叶养蚕数十筐,缫丝若干两,在当地提倡养蚕,鼓励老百姓亦农亦副,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境况。伯舅性刚耿,举家严惮,淑昭能推廷璜之志,以事舅者事伯舅及事舅姑,凡舅姑所爱无弗爱,舅姑所敬无不敬,相夫子以正率群,从以礼,内外俱无闲言。咸丰甲寅(1854),杨凤乱作,廷璜率尝去家谋食。氏(淑昭)处艰窘中,缩米节薪以育诸子,姑病喘甚,调护万方,承唾抑搔,终宵依侍,无一息苟宁,见者以为绝,妇道难能也。伯舅遗一孙,归自贼掠,氏抚如己子,已而病殁,哭之,恸率诸子告于祏(shí,古代宗庙里藏神主的石匣):命异时生子者后之。宜人之教诸子也,率多口授或据灶觚(gū,古代酒器),或携之菜畛(zhěn,田地里的小路),或置纺车舂臼(jiù,舂米的器具)之旁,必使随。音缓读,背诵如流乃止,课严而有恩。诸子学问之基皆由此起。淑昭平时亦喜欢写诗,但随写随弃,仅存晚年之诗凡五十六首,光绪二十年(1894)四月,由其长子赵怡刊印于京师,为《树萱背遗诗》一卷。其诗载入《黔南丛书》第三辑中,她是贵州历代女诗人中有诗集传世的三者之一。树萱背者,宜人自署室也。子三:赵怡,进士,四川新津知县;赵懿,举人,四川名山知县;赵恒,举人,四川盐大使。(黎庶昌撰墓表)郑珍先生为经学大师,淑昭濡染家学,妇德母仪,一世楷模,诗词也卓有大家风范。《黔诗纪略后编》。宜人既殁,子怡为手录平时诲训之语,摹吻成书为《慈教碎语》一卷,已刊行。

廷璜继妻唐贞(1869—1900),四川新都县人,光绪十一年(1885)嫁与廷璜,取字云英。时郑淑昭已去世八年,子女均成家室。廷璜已解新宁县任,乞归修墓。云英出生农家,识字不多,入赵氏家门,见多有藏书,男女喜吟咏,欣然曰:“吾何修得此者,不今之学,辜此生矣。”遂奋力读书,每晚夜深仍伏案咿唔,诵四书五经,泛观古今传记,以及稗官野史、坊间杂剧,里巷不典之书,无不窥览,至于忠贞义烈、名节独行故事辄喜寻人与共读,娓娓不绝。已而自语曰:“人生而为女子名妇,至不易为。”见古今名媛诗词书画,即使片纸,亦欣赏赞叹,自恨不及。廷璜授以刘向《女列传》及班昭《女诫》诸篇,使之益明妇女大义,闺闱礼则,尺寸不逾。云英生而明达敏断,善辩,有高致,手指妙巧,精技艺。然事廷璜则温柔细致,承意唯谨。又善即事动作,引人为笑,早晚全家老小,围桌饮宴之时,她必婉谑新谐,以悦观听,使人解颐喷饭,言有择,行有准。与家人居,尊卑分宜,是极纤微,必宜心审,而情意周挚,人以为难。所以全家老少皆深爱而笃敬,无她在时则不欢。廷璜爱其慧,嘉其德。廷璜三媳体素弱,又多产,她居以近室,以便照顾。每分娩,必取长孩与之同寤,饮食哺育之。方断乳之孩夜啼不睡,则起床抱持,手抚口弄,辗转床褥之间,通宵不眠。廷璜二儿媳华玉芙、陈静宜、卢雪漪均能诗,云英喜吟诗,与之虽是婆媳,实如姊妹,相互唱酬,十数年间,积诗数百首,录成《云英吟卷》,常置枕边,背人则吟哦涂改,直到当意乃止。廷璜解官后,长子赵怡以人事牵曳,遨游四方,光绪二十二年(1896)次子赵忻又死于名山任上,官亏、家累日迫,使他哀伤忧郁,幸有云英相伴,以慰岑寂。光绪二十六年(1900),廷璜卒,弥留之际,云英悲痛欲绝,起而对长子赵怡说:“微妾有心,畴昔之夜,幸诉主君,得请矣。今果天崩地坼,我与诸公子各尽其事耳。”赵怡不解,问之,不答,只言疲乏,思归房卧,告曰:“我当静眠,不要打扰我。”待日落时,赵怡继妻罗绵纤欲唤起,则已仰药而卒,年仅32岁。她嫁与廷璜,事夫16年,没有生育儿女,廷璜生前曾命赵恒次子赵宗复鬻养。殉夫后,綦江县令及盐岸诸人为其义所感,将其死事上报,得朝廷旌表。

赵怡(1852—1914),赵廷璜长子,字幼渔,别号汉鄨生。自幼受学于母亲郑淑昭,又曾去东乡沙滩望乡堂聆听外祖父郑珍教诲,青年时代受教于郑珍侄婿李镇。李镇是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深研程朱之学,与莫友芝、莫庭芝、华联辉、黎庶昌、赵廷璜为交游。因与廷璜同为郑珍婿,交谊尤笃,于是廷璜延请至家,凡赵氏子弟皆从其学,李镇训迪有方,所教学生中有进士举人数人。咸同之际,南乡平水里遭兵火之祸,屋庐被毁,频年随母转徙无定所。同治十一年(1872),其父赵廷璜始购买遵义城东双剑山住宅,取名慕青草堂。其地原在郊外,咸丰八年(1869)筑新城才纳入城中。草堂环境林谷幽异,人谓之小桃园,竹木葱翠,畦塍鳞接,绝少尘氛,是读书好地方,赵怡与弟赵忻居其中刻苦励学,不出户庭。赵怡又向城中萧光远先生请益,学识大增。光绪元年(1875),赵怡随母赴父亲大宁任所。光绪十五年(1889),赵怡中举,二十年,赴京应试中三甲四十名进士,二十一年,随父运川米返遵救荒。光绪三十一年(1905),赵怡在成都创办客籍学堂,培养旅蜀云贵青少年。三十三年,出任四川新津知县,继任石泉知县、安岳经征,至清朝鼎革休官。1914年7月25日,病逝于成都,享年62岁,归葬遵义南家店子。赵怡一生遵循母亲郑淑昭训示,承绪外家郑氏之学,著有《文字述闻》《转注新考》,记述母亲转述郑珍文字学术。又著《慈教碎语》一卷,记述母亲平时训诲之语。郑珍去世后,赵怡在望山堂字簏中搜得郑珍遗诗数十首,1919年,陈夔龙收入《郑征君遗著》。赵怡工诗,另有《汉鳖生诗集》八卷、《汉鳖生诗集后集》二卷,功力深厚,风格沉雄宏肆。书法有苏东坡笔意,《益州书画录》《中国美术家名人大词典》《中国近代文学词典》均录载其条目。

赵怡继妻罗绵纤(1876—1914),字初月,四川什坊县罗村人,禀性柔淑,贞静寡言,韵度闲远。光绪十八年(1892)赵怡游成都,在锦江边见一群少女,手持梅花把玩,便戏索梅花,诸女皆不应,唯她上前笑献,遂为继妻。后来随丈夫重游故地,她曾作诗二首记其事:“依旧梅花照水春,琴台东畔浣花滨。雪泥重踏还携手,笑指冰姿解迓人。”“罗袜轻盈神渚头,当时娇学采珠游。琼枝持作江皋佩,姑射仙人是蹇修。”她进入赵家后,见赵怡文行不是寻常男人可比,自思生长田间,幼时常听别人谈文墨之事,十分羡慕,不料今日嫁与经生才子,十分高兴,于是朝夕侍读不辍。赵怡又告之妇女立身之大义、礼仪之准则、古今贞顺贤明、名媛节行,并书之以阅读,引事以明义,她乐于接受,以为应该如此。久之,渐学作诗,即含婉丽之致。随赵怡二十余年,每有作,必求合赵怡诗法神韵风骨而后已。每当午凉夕月,赵怡与众宾品茗倾谈,她侧坐一旁,默不作声,渺漠于烟云树鸟之趣,沉冥于铿锵韵味之间,全神进入诗之境界。嫁赵怡时,郑纨已谢世多年,侧闻纨乃名门之女,有大家风范,未能亲睹其容,深以为憾,故对赵怡始终以妾自称。赵怡于1914年7月12日卧病不起,她悲痛欲绝。25日病逝,亲视含殓,吊慰子妇,尽心丧事,并告长女曰:“汝什物置若箱,吾所常服置若箱,吾不忍汝父之殁而恸汝无所恃也,汝其终事叔父母矣。”女问其故,则不答,夜既深,还周旋于棺右,全家少长侍伺之,窥无异意,请休息,及天明,呼不应,视之,已仰药而死,年39岁。她与赵怡为夫妻23年,诗作颇多,赵怡生前曾检定百余篇,因其居室为“蘅薇香室”,故名曰《香草楼诗卷》。

赵忻(1853—1896),后改名懿,字渊叔,又字悔予,号延江生。咸丰三年生于南乡平水里茅草堰。幼时,母郑淑昭传授诸经,长益得外祖父为学传绪,嗜学,肆力于古,与兄怡功读于慕青草堂藏书处剑山楼,兄弟互为师友,相互鼓励,遇有疑难,相与互证,析至毫芒。每至夜分,月黄浸窗,鸟栖林动,仍不休息。如此七八年,学业大进。光绪二年(1876)以辞章瑰丽受知于学使,补学官弟子员,秋,参加贵州乡试中举人。次年值母丧,丁忧于家。光绪五年(1879)北上应试,至京师,多结交一时名士,相与砥砺,学愈大进。及落第,归四川父亲官所,侍亲之外,益奋发读书,撰著不辍。光绪九年(1883)、十二年(1886)两次入都会试均不得意,乃援例以知县官四川,先管云安厂盐局,光绪十六年(1890)补四川名山知县。名山县处蔡、蒙两山间,十分贫瘠,百姓至穷;又是世藏、卫通道,过往官员络绎不绝,接待送往,使他费尽心力。他在名山,一意扶兴起废,解民疾苦,案无留牍,狱无宿辞。县境比邻邛蒲,旧为盗贼渊薮,奸匪恣意出没,掠民财产,他不顾自身安危,亲赴其地,歼其魁首,以使边境安宁。又时时便装行田野间,与耕老织妪问民间疾苦,每到一处,陈道礼教,口讲指画,亲如家人。遇山水佳胜,则手种花果草木,留题诗句,若培植自家园林。名山自汉朝建县以来,文献缺略,他登山原,历川渎,搜碑剔简,收集资料,历时两年,撰成《名山县志》。光绪十八年(1892)以病去职,寓在嘉州、成都,监税渝州。二十一年(1895),奉上命再任名山知县,士民为之欢呼。赵忻励志如昔,民气愈和。其治本专务教化,大修学校,振兴书院,令诸生研究实学,聘请名宿为师,日课月程,亲自审视。城南紫霞山,世传梓潼神君灵化之所,林壑幽邃,他便于山中曲折处作池沼亭榭,奇花异卉,高下种植,花时节候,云蒸霞蔚。又建虞雍公祠堂、修叶桂芳侍讲墓道于山麓(雍公曾任该邑茶盐道,有惠政;叶侍讲,明人,死于冤狱),山前则浚凿南湖,环以亭阁,杂种荷菱、蘅芷,既以芬漾涵鲜,又以藻饰陋朴,俨然名胜之区,过客留观,赋诗益多,好事者遂以“赵南湖”称之。赵忻生性善种植,有所移种,虽久晴必雨。在官时遇旱,祷雨必灵,人甚奇之。光绪二十二年(1896)七月不雨,赵忻以病体设坛祈雨,又移树栽植南湖,俄顷大雨立至,沾湿衣襦,归而病甚,久无好转。十月二十九日卒于任上,年43岁。后葬遵义县白杨堰。卒之夕,官舍后月华山万灯荧荧,起灭林木,久而渐散。有吏寝者,梦其独乘舆出东门,惊起而闻噩耗至。市民相与焚香哭于市道曰:“我官清惠,实为神也!”便立庙紫霞山祀之。妻华璇,妾陈静宜、卢雪漪。

赵忻生性孝慕,友悌笃挚,交友以道,久而不渝其爱接人以其和同而不易其介。自少尝以节义忠贞自许,而逸远谈荡,任其自适,仰慕陶渊明、王摩诘之风徽。赵忻天资聪颖,爱好广泛,举凡经史百家、文字训诂、地方舆志、金石版片、书法美术都卓然有成。耽玩易学,深究知命之旨,撰《支易》一书,部宫游象,经纬三才,舒纳万汇而错综通变,凡古今象数有言,纤巨悉入,靡不融贯,至其缀辞仿杨雄、焦延寿,而往往益加恢奇,穷极怪赜(zé)。鞭风摆霆,神鬼幻眩,不可究诘。喜为诗,自国风、雅颂、屈宋、扬马骚赋之篇,无不探其源,自八代三唐以及拼死元明清,举凡称诗者之作,无不涉其流。大要以杜少陵为归,复旁溢错出,以求其所以自立。尝论诗谓:“水流云兴,春华秋实,鸟鸣虫语,风轮鼓荡成万物,万物采章而成宇宙。吾之于诗,欢歌悲泣,籁嘘气运亦风轮之鼓荡也。”又谓:“沉思三渊,精鹜九天之上,神行虚冥,连蜷云君。韵丽绰约,荧姿乎藐菇,吾诗至是庶可无憾。”有《延江生诗集》十二卷,《梦悔楼词》二卷,《悔予诗赋存稿》一卷,《词微》卷,《清诗海录》若干卷。赵忻又善书画,书仿北魏,画工人物,喜为乡贤人物写生。尝至燕赵间,闻赵州有吴道子画水在寺壁,迂道往观,卧其下十余日,几废寝食,自是往返道中,心摹手追二十余年。其同年友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华阳知县胡薇元评云:“用淡墨画水,近观之无山峦、楼阁、舟楫、树木、桥梁、屋宇、人物,但有水耳沦涟荡潏……澒乎沸乎,不测其几千万里也。”薛天沛《益州书画录续编》品评其书画作品。有《名画经眼录》一卷、《画记》一卷。另有《南农录》一卷,《榕轩茗谈》一卷、《鹑居杂识》一卷,《蜀江滩石记》一卷,《江行十日记》一卷,《巴山夜雨录》二卷,《观海录》一卷,《北征日记》一卷,《舆地图表》若干,没有成书。主编《名山县志》十五卷。《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中国近代文学词典》录载其条目。

华璇(1857—1907),字玉芙,团溪华正伦之女,华联辉之侄女,生于咸丰七年。性沉静笃厚,自幼喜读书史,光绪五年(1879)适赵忻。忻豪于诗,璇常吟咏左右,每深夜不熄烛。有诗150多首,集为《问字楼诗稿》,诗“颇有温柔敦厚之意”,“皆沉郁苍老可观”。年三十九,忻卒。督两姬(妾)亦能诗;教子宗畤(zhì),成庠生。光绪三十三年卒,享年51岁。

赵恒(1866—1917),字次咸,长兄赵怡又字曰叔党,号乙庐,同治五年生于南乡平水里茅草堰。少时承母教,随两兄力学,后到父亲任所。光绪十九年(1893)中举,即随长兄赵怡赴京应试,不售。光绪二十五年(1899)任川东盐运大使。光绪三十三年(1907)再试,仍落第。后任峨山县尹。1914年在成都刻印继母、兄嫂诗集多种。1917年去世,葬于成都。著有《乙庐诗稿》若干卷,长兄赵怡题卷曰:“玉树临风秀可餐,芙蓉初日太阳鲜。诗家色态谁争得,私爱苏庭叔党贤。”

赵廷铭,字伯容,南乡平水里人,赵锡龄族侄。道光丙午(1846)举人,丁未(1847)成进士,即用江苏知县,旋授句容县,有惠政,舆情爱戴。太平军攻县城,廷铭为计守备支绌,不能敌,百姓拥官出城。敌大呼:“赵清官勿去,不汝杀。”遂入湘军幕中十年。同治三年(1864),太平军失败后,复原官,抉知府,历代扬州府、江宁府,署徐州府,赏加道衔。不久病故句容,葬南京雨花台。句容民感其德,请葬如桐乡,故事(丧事完毕),并为置产,谷六十四石田以食(sì,供养)其后。子二,赵崧,赵子雩(yú)。

赵菘(1839—1900),字筱容,成年即随父去江南,目睹江南承平盛况,所交多一时俊杰。太平天国起义,避兵返里,待平定后,复寓居句容。曾五次入京应试,均不售。在江南时与莫友芝游,颇嗜六书故训,讲求金石文字校勘之学,著有考据、碑版诸说。光绪元年(1875)以后,依上海知县莫祥芝于上海,光绪十年(1884)偕遵义沙滩黎尹融游吉林,一年后返上海,往来于上海、扬州诸地,晚年莫祥芝迎至苏州,教授儿子莫科、莫祈、莫棠,光绪二十六年归句容以病卒,享年61岁,无子,以弟之子为后,附葬南京雨花台其父墓侧。赵菘平生壹志于诗,尝曰:“诗非多读书,多游佳山水不必作,作亦必不至。乾嘉而降,海内言诗者,绳尺以见,局于方隅,目不窥汉魏之墙,足不履南北朝之席,又忌唐之大且精,非所以自便,乃一出其空疏滑利之诗,以召海内之不学者。于是儿童走卒,与屠狗贩缯者流,莫不操三寸不律,率其胸臆之所欲言,嚣然以诗鸣于世,而诗亡矣。后之学者又或征异书,搜古文奇字,故为新啬奥衍之句,以聋瞆一时之耳目。虽非不学者所得焉,然凌厉之气,直欲抉古之藩篱,而破之风骚,有作殆将无归,而诗益亡矣。”所著《含光石室诗草》四卷,为莫棠收藏,后经金坛冯煦(字梦华)、华阳王秉恩(字雪澄)两人点定编校,公元1918年秋贵阳尚书陈夔龙出资刊印。冯煦评曰:“其诗雅而醇,闳而不肆,不主一家,而声应节赴,诉合于古,无一语及唐以下者。”

赵廷瑗(?—1862),字少蘧(qú),赵锡龄族侄。廪生(明、清两代称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补助生活的生员),积功保知县,赏花翎。少慷慨,喜谈兵。咸丰九年(1859)冬仲,黄白号纠合安字号贼,由黄滩渡河,掩至团溪,知县江炳琳出御之,被杀于两路口。贼势张甚,直趋龙坪,将抵郡城,至深溪水,为副将李荣击败。遁去张王坝,再退据羊崖关。当贼之初退时,廷瑗潜约举人甘必大、徐翊(yì)塘,诸生徐汉蔚、甘超等结团驱贼。人皆愤怒,一呼相从,廷瑗遂率众掩杀余贼。贼以为官军之至也,急渡河拒守,廷瑗遂逼河,扼老鸦关以拒贼。因遣人迎(李)荣镇团溪,以讨贼自任。贼既据羊崖关,以窥我,日以巨炮轰击,以张大声势。廷瑗阴募里中少年五百人,谋渡河击贼,属把总陈少升、团守卢新科备竹篅(chuán,一种盛粮食的圆囤)为应。值庚申元夜,大雪,置酒劳诸营,俄而率所募,潜由上流以木筏渡河,攀藤附葛而上,直扑关,杀数十人。贼大惊,溃。追奔数里,反据关,就暖贼火以待援兵。殊天明,援者未至,贼以大队来争。廷瑗知不敌,急夺贼舟退回老鸦关。于是愤关既得复失,誓不得关终不可制贼。次夜,复从下流绕至关,多设疑兵,径杀贼。大兵闻炮声,知廷瑗已至,急以竹篅渡河。廷瑗趋众敌贼,裁半置竹篅填土石,瞬成新寨。贼惊愕,抵死来争,不能得,遂开(攻克)关。荣嘉其能,自以病,不胜劳,擢为副统领,悉以兵与之。廷瑗少喜谈兵,益自负,轻贼,不足畏。既连营十余壁,背河而军。本乡遂已清平,乃谋击贼别境,直捣巢穴。于是分钱万衡、卢培义屯九皇渡,邬德全、蒋洪顺屯鲤鱼塘为左右翼,而自提中军日夜转战,次第夺得滥泥寺,猪场(珠藏)水牛山、凉水井、香炉山、河坪诸贼垒,乘胜直下。鸡鹜屯、桤(qī,同桤)木园、老木寨皆凶悍贼巢也。荣巡营至猪场(珠藏),以病甚,回遵就医,卒于哨探坝。廷瑗遂统军,期以本境子弟平多数强悍之敌,督军抵瓮安止,营枪打石。自庚申夺关已二年,贼不敢越遵境,人得安耕凿者,皆廷瑗捍御之力也。逮同治改元,壬戌(1862)春仲,廷瑗竟以忧劳卒于军。黔抚以闻,照军营积劳病故,例赐恤,荫一子入监(国子监)。(据赵恺撰墓表)

乐稼晏氏

乐稼羊石场,旧属遵义县南乡平水里六甲、团溪区乐稼乡,今属西坪镇南坝村。羊石场原名大碑场,《遵义府志》载“城南九十里,平里,日巳、亥集”,因附近大碑桥而得名。民国末年,集市凋零废弃。场边河段名叫龙塘,陂泥南侧,荒土岩石间,隐约可见石砌炉窑、三合土沟渠等,这是晏香泉新萼纸厂遗迹。这里原有二十多间土墙木房,长征留下的老红军、遵义地下县委书记杨天源都曾在这里做工隐蔽。纸厂两百米远的羊石场边就是晏氏故居,早期中共遵义地下县委常在晏家活动,新萼纸厂生产的纸也源源不断地供给地下党组织编印《新民月刊》、革命传单等。晏家俨然是遵义地下县委的摇篮。

“乐稼晏姓系春秋齐相晏婴(平仲)后裔,祖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明万历年间晏兴隆、兴国宦游四川思南大堡,遵义南乡平水里西坪,大坡上寨(龙渊塘)(见南坝村干田碑记)”,渐成家业,清末民国时期成为当地富户。晏家比较开明,注重修德行善,对佃户极好,与佃农关系融洽。平时家里纸烟常备,来客不管是谁均可自取自吸。每年秋收,晏家都要设宴招待佃客,询问产出,如遇岁欠,予以减免。晏氏家风淳厚,人人彬彬有礼,接受现代教育,人才济济。晏家倡办学堂,发展地方教育,团溪、乐稼的学校及贫困学生都得到晏家大力支持。乐稼到西坪、团溪的赶场石板路,相传也是晏家修建;乐稼大碑桥的修建,晏家也捐资不少。民国时期,晏家倾向革命,掩护红军保护地下党员,为党的宣传、遵义的解放做出了很多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晏氏一门的人才大多投身新中国建设。晏氏才俊主要有晏舰泉、晏平泉、晏香泉、晏东菁、晏东荟、晏东英、晏东蕃、晏东莼、晏东旭、晏东池、晏东麟等。

晏淦,字舰泉,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早年就读天津北洋大学,是遵义最早学习现代数学的学者。毕业后返乡在团溪观音阁(今团溪镇庄坝小学)古庙设馆授徒。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杨干之、赵乃康、夏雨耕、尹坤普等商定在原址创办私立振民两等小学堂(今团溪中学的前身),被推举为堂长,并担任算学课教学。1913年,滇军梅若愚部入驻遵义,驻军占据遵义中学校,时任校长的李道坤(字次乾)于次年辞职北游,遵义县政府聘请代理校长数月。1921年,复任校长,教数学。1923年调任遵义劝学所所长,因病卒于任上。墓葬干田晏家坟山。有子二,东蔚、东菁。

晏瀚,字平泉,生于1894年,殁于1920年,归葬乐稼河边仓库后墙内。“1919年肄业于天津高等工业学校。昔适逢京五四运动,公等组织天津学生联合会,负责财务,同年六月十三日,同乡人张阳先季棻先生等通电遵义各界推动运动发展,后因奔走宣传筹款,劳累过度,病逝北京。(见墓志)”据家人介绍,当时为筹款募捐,晏瀚在街上搭帐篷长住,因此得了伤寒,又因忙碌而没有就医,以致不治。先生曾与周恩来合影,“文化大革命”中其妻不敢拿出来,东藏西藏就找不到了。有女二,东薛、东慈。

晏香泉,号泮,生于1892年。幼读私塾,清宣统三年(1911)贵阳模范中学毕业。返乡后,从教团溪日新小学(今团溪中学)历八年,继任该校董事长兼校长两年。1925年至1927年,出任南四下区(治所团溪场)区长,先生性格淳厚和善,看到地方势力明争暗斗,官场腐败,不愿角逐而弃官回家。为方便邻近子女读书,晏香泉捐出羊石场街房建校,并领头集资支付教薪和教学日常费用。五四运动时期,晏香泉得到晏平泉带回的先进杂志《新青年》《觉悟》等,思想开放,倾向革命,萌生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1929年在贵阳与人合办醒狮肥皂厂,一年多后歇业,又在羊石场河边兴办新萼纸厂,生产毛边纸应市。继又在瓮安兴办玉华纸厂。1942年,与杨干之等倡办团溪民德中学(今团溪中学)。其纸厂收入、纸张等大量资助学校、教师和学生。1935年,晏收留两名掉队红军,延医为其治病,然后安排在纸厂做工掩护,免遭敌害。遵义早期共产党员杨天源进行地下活动凡有所求,晏无不相助。无偿为共产党遵义地下人员提供纸张,油印各种传单。1935年秋,晏推荐杨天源作新民小学(原日新小学)训育主任、校长,掩护其地下活动。1937年,杨在县城被捕,晏与杨干之等乡绅联名保释。遵义解放前夕,杨先后两次隐于晏家中,出走时还叫人护送。遵义解放后,应邀参加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自1953年7月起,连任遵义县人民代表大会一至五届代表,县人民委员会一至五届委员,县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三届常委。1956年,新萼纸厂实现公私合营,晏香泉成为副厂长只管生产。1957年被停发工资,有职无权,仍然积极参与生产管理。1966年7月“文化大革命”初期,晏香泉被强加罪名判三年徒刑,关押半年后改监外执行。回到家里,七十多岁的他在没有工资也没有任何亲属的情况下独自生活,于1969年1月18日去世,终年77岁。1979年平反昭雪,县革命委员会主持补开追悼会,遵义县委首任县委书记杨天源参与了追悼会。墓葬于田晏家坟山。有子东英、东慈、东薛,女东麟。

晏东荟,父体泉,晏淦侄,生于1913年。抗日战争期间得到陈铁赏识,推荐到八路军抗日军政大学就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任至贵州省教育厅财务主任。1949年回到遵义,与陈福桐、晏东蕃、肖义德、姚世达等积极投入争取陈铁起义的工作,实现了遵义乃至贵州的和平解放。遵义解放后任遵义地区教育局局长,后调任遵义县人大主席。2000年因病去世,享年88岁。墓葬干田晏家坟山。

晏东菁,晏淦次子,生于1915年,四川成都铁路局总工程师。团溪读小学后入广州中山中学。东箐学习勤奋,非常认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后考入上海大夏大学。工作以后仍然保持严谨勤奋,对人对己都异常严格。他的这个品格一直保持到生命最后,以致要求孙子女考试要拿满分。四川修九龙坡铁路道岔工程时他是总工程师,据说工程唯一返工的是螺钉上法,而且是施工工人没有按他的要求而出错。1983年,因食道癌不治身故,享年68岁。墓葬干田晏家坟山。

晏东英,晏香泉长子,生于1918年。团溪小学毕业后入广州中山中学学习,成绩优异,稍逊堂兄晏东菁。毕业后考入四川大学文学系。曾任成都济川中学教员、遵义明德中学校长(1942年)、《中央日报》编辑、贵州贞丰县政府秘书、国民党军委政治部秘书、民国行政院秘书,孙科的辞职报告就出自他手。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晏东英致力保护国民党档案,将之完整地交到人民政权手中。1951年11月任遵义中苏友好协会秘书长、遵义专区剿匪委员会秘书。1957年5月任贵州省中苏友好协会宣传部副主任。1957年12月任《贵州农民报》编辑。1957年遭诬陷逮捕,判刑七年,服刑中因“抗拒改造”而被长期监禁。1978年落实政策后回贵阳,平反后已可退休,但他要求工作,只是不愿再入报社,而要参与文史馆的古籍整理工作,点校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宦迹志,任《贵州文史丛刊》副主编、编辑。1979年被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任文史馆主编。

晏东蕃,父体泉,晏淦侄,生于1918年,贵阳民族学院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龙坪区区长。正直和善,公私分明。“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只身接受批斗,会场上不卑不亢,首先井井有条地交代了自己的事。轮到老乡发言,乡人旧时多受过晏家恩待,无人对其“检举揭发”,最后只得不了了之。2008年去世,享年90岁。

晏东莼,生于1924年,父体泉,晏淦侄。美术学院毕业,中共地下党员。因有被捕经历,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身体受到伤害,留下后遗症。现居南京玄武区。

晏东麟,女,1926年出生。贵州大学数学系毕业,解放时响应号召,回来建设家乡,在遵义商贸局工作。工作勤奋,为人谦逊,助人为乐。工作中毫不保守,全心全意教授其他文化差的工人干部,深得大多数人敬仰。1957年因家庭原因遭受打击,直到22年后的1979年,父亲平反才获得平反,开始工作。

晏氏第三代人才更多,但都已移居遵义、贵阳、成都等地。晏家为革命、为遵义的教育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晏氏一门从清末至今,人才荟萃,家风淳厚,其家族文化值得发掘,应予弘扬。

(高原,男,西坪镇中学教师,遵义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播州区作家协会会员、播州区政协委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