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踏入营造学社
罗哲文高中肄业后,回到了余家坳。14年的求学经历使他成长,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他开始思考日后的出路。尽管兵荒马乱,尽管前途迷茫,但哲文从未放弃学业,从未失去信心,欣然相信命运女神会光照勤奋学子。
国难当头,个人与家国之命运于艰难中蜿蜒书写。就在哲文苦苦寻找出路的1940年,中国营造学社在离宜宾不远的李庄镇落脚,随之一张招员广告幸运地从天而降。
罗哲文步入新式学堂的1929年,作为民间建筑学术团体的中国营造学社始创建。创办人朱启钤先生,曾为北洋政府要员,却一生心系中国传统文化,潜心于中国传统建筑及城市发展,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尊为启蒙师。中国有土木工匠始祖鲁班爷的传说,有世界上最古老而辉煌的建筑,有文人墨客歌颂雕栏玉砌的诗篇,却遍处找不得先祖留传的建筑秘籍,这也成了朱启钤多年的心头牵挂。1919年,失传已久的宋版《营造法式》抄本终被朱启钤找到,随之出资影印出版。之后,他又出资成立了营造学会,系统地搜集、整理中国古代营造文献。为研究这部如获至宝的“天书”,经年后他又创办这所中国第一个研究古建筑的机构,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提供资金赞助,并利用自己在北平的号召力,诚邀社会各界参与到学社中来。
一部宋版《营造法式》影印本,可谓开启古建筑之门的金钥匙。当年远在美国学建筑的梁思成捧读入迷,最终弄懂了它讲述建筑结构和方法的奥妙。古建筑的魅力使得归国的梁思成于1930年加入学社,同时也吸引了刘敦桢、林徽因等一批受过系统建筑教育的年轻学人。
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
营造学社由法式组和文献组组成,分别由梁思成和刘敦桢主持工作,分头研究古建筑形制和史料,同时开展田野调查工作。由于学社的背景,受到方方面面的关照,因而参与了大量古建筑维修工作,逐渐成为国内古建筑研究和维护方面的领军力量。
从1932至1937年这5年当中,学社以现代建筑学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当时中国大地上的古建筑进行了大量的勘测和调查,搜集到了很多极具学术价值的珍贵数据。朱启钤、梁思成和刘敦桢组成的黄金三人组,促成学社良性循环发展。它讲求科学的工作方法,建立在历史文献及碑刻记载的基础上,着手古建筑实物的勘查及测绘,尤其注重对民间流传、工匠经验的收集与访问。在对古建筑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同时,对如何正确保护与维修提出建议并设计方案,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正是在一代学人的身体力行之下,使得自古出生低微的建筑行业提升到了一门学科的位置,与金石、书画具有同等重要的文化地位。显然,梁思成等人已走出象牙之塔,一代古建筑学家业已成熟。
1937年日军占领北平前夕,中国营造学社计划南迁昆明,朱启钤由于年事已高未能随学社前往。国难当头,营造学社何去何从,人心茫然。在很多社员各奔东西的情况下,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及刘敦桢、刘致平、莫宗江、陈明达等人仍团结坚守,并撤离沦陷的故都,在武汉、长沙、昆明等地辗转迁徙。1939年秋,梁思成带领大家从昆明入川。兵荒马乱中,他们仍秉承学术精神,沿着岷江、嘉陵江和川陕公路进行实地考察,历经半年时间,在30多个县调查古建筑、崖墓、摩崖石刻、汉阙等。1940年,梁思成一行终于在李庄落脚。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到重庆,众多的学术机构也来到四川,离宜宾不远的李庄镇成了大后方的文化中心。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的一大批专家学者们,就在极其简陋和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教学及研究。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远离纷飞战火的李庄,以淳朴的民风接纳着八方来客。这些操着各方口音的来客们,大都穿着西装,谈吐文雅,每天忙碌至深夜,在当地人眼里显得既神秘又友善。
宜宾李庄
这年夏天,罗哲文并不闲着,他经常步行到镇上去买《金岷日报》。虽然已离开宜宾,但他无时无刻心中挂念,那是让他获得新知识的地方。由于众多学术机构进驻李庄,需要人手,报纸的招考信息量加大。罗哲文爱看报缝,林林总总的招聘广告,每一条都像希望之手,在眼前召唤。有一天,报上刊登了一则招员广告,中国营造学社需要招收一名会书法、美术的练习生。罗哲文眼前一亮,心想,不管这家单位是做什么的,写字、画画正是自己从小的爱好,不妨去试试吧。他跟父亲商量后,便兴冲冲地出发去宜宾,还叫了不少同学和老乡结伴去报名应试。
考场租在宜宾合江门附近的一家旅馆里。考试很严格,先是笔试,主要是写字和画画,还要写一篇文章。透过房间的窗户,能看到对面山上的一座白塔,试题之一就是画塔。古文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的罗哲文,很快就交卷了。在众多的考生中,罗哲文脱颖而出,引起了年轻考官的注意。
考官正是日后著名的建筑学家刘致平先生,早年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创办中国第一个建筑系时,慧眼识珠,纳为开门弟子。“九一八”事变后,刘致平成了流亡学生,几经周折,最终成为营造学社得力的法式助理。最后一关是面试,眼前这位阳光男孩,带着腼腆的笑容,略有点紧张。在简单的一问一答中,刘致平发现罗哲文有着很好的素质和能力,比如从小爱做手工,毛笔字写得好,古文基础硬扎,是株好苗子,不仅适合招聘要求,而且对将来从事古建筑学科也大有裨益。在交谈中,刘致平说到学社要经常到深山里头去调查古建筑,需要大量的测量和画图,非常辛苦。对此,罗哲文满不在乎地说,只要有我喜欢的事做就好了。刘致平听后心里很是高兴,但并不露声色,最后和蔼地问道:
“你读过《滕王阁序》吗?请你背诵最后那段,再说说它的大意。”
罗哲文笑了,这是课堂上背得滚瓜烂熟的诗篇呀,于是声情并茂地吟诵起来。
命运看似变幻莫测,终有慧眼在迷雾中指引,人生的偶然与必然终将交集,开花结果。
就这样,16岁的罗哲文被录取了,也是学社招收的唯一且最后一名练习生。从此,营造学社里多了一位勤勉的四川学子。缘分在偶然与必然间开出花来,多年以后,罗哲文忆及当年往事,感怀不已。一篇《滕王阁序》挽住了少年的心,从此起步开始学习和研究古建筑。细想来,当年用王勃的诗考自己,正是学社梁思成等名师的良苦用心呢!诗篇当时背得一字不差,可是个中要义,却要一辈子才能弄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