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日本对鲁迅作品戏剧化的接受与传播
谈及鲁迅对日本文学的影响,鲁迅文学的日语译著可谓功不可没。众所周知,日本著名作家们对鲁迅的积极推崇固然提高了他的知名度,然而在考察日本对鲁迅的国民性接受之际,仅对鲁迅的日语译著进行探讨尚存管中窥豹之憾,因此,笔者拟进一步探寻鲁迅在日的大众化演绎途径及其影响,其中不可忽视的便是日本作家将鲁迅生涯及其作品戏剧化并推上舞台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本稿整理了这些戏剧作品及其演出活动,以社会史视点为基础进行展开研究,以期完成多维度综合考察鲁迅对日本影响的课题的奠基性作业。
第一节 鲁迅作品戏剧化的接受、改编
关于鲁迅作品在日本的戏剧演出情况,拟以全球报纸发行量第一位和第二位的《读卖新闻》以及《朝日新闻》这两份报纸的报道为基本参考资料展开分析论述。
通过在“读卖新闻历史馆(读卖新闻报道数据库)”以及“朝日新闻在线报道数据库”上检索“鲁迅”,截至2015年6月23日,可以分别搜索到667条和904条记录。归纳分析这两组数据,并引用濑户宏所著《中国戏剧的二十世纪》中收录的《翻译戏剧目录》、国会图书馆藏书目录、饭田吉郎编写的《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文献目录增补版》以及藤井省三编写的《中国文学研究文献要览近代文学:1978-2008》等资料内容,将关于鲁迅作品戏剧化在日本发行并进行演出的新闻报道,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整理为附录,以供参考。此外,《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两家报社的报纸中,有1-2个版面的“地区”版,涉及日本各地方新闻。
由田汉(1898-1968)编剧的《阿Q正传》于1937年5月发表在中国的《戏剧时代》第1卷第1期上,随后山上正义的翻译版也于次年刊登在日本代表性综合杂志《改造》1月刊上。山上采访过广州生活时期的鲁迅,并在文艺杂志《新潮》1928年3月刊上发表一篇随笔《谈鲁迅》。此外他以林守仁为笔名翻译了当时的中国文学短篇集《中国小说集·阿Q正传》(1931年10月)。《改造》(1933年4月刊)上还刊登了鲁迅用日语撰写的随笔《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火、王道、监狱——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1934年3月刊)、《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1935年6月刊)以及《我要骗人》(1936年4月刊)等文章。此外,山上还通过刊登鲁迅的日本弟子增田涉撰写的《鲁迅传》等方式,积极向日本介绍鲁迅。该杂志的出版社改造社,发行了全世界第一套鲁迅全集——《大鲁迅全集》全7卷(1937)。
田汉编写的戏剧《阿Q正传》经由宫越健太郎译注,于1941年6月在文求堂出版的《现代实用支那语讲座》(《现代实用汉语讲座》)第10卷“戏剧篇”上发表。
1938年6月,即山上正义翻译的田汉编剧的《阿Q正传》的发行年,生长于中国东北地区(当时被称为满洲)的诗人北川冬彦(1900-1990)所写《剧本〈阿Q正传〉》也刊登在杂志《剧本研究》第5号上。北川在《〈阿Q正传〉的剧本化》一文中就《阿Q正传》电影剧本改编的动机进行了如下阐述:
我一直确信,将文艺作品剧本化的最好方法并不限于某位作家的某一作品,而是将多部作品作为一个整体融会贯通进行改编。……此次我将《阿Q正传》剧本化时,并未只着眼于《阿Q正传》,也参考了如《孔乙己》《风波》《故乡》等其他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和情景。(只是,该方法非本人原创,田汉早已在其戏剧《阿Q正传》中付诸实践。)在剧本中,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出自短篇小说《孔乙己》,钱老爷(假洋鬼子)的母亲形象出自短篇小说《风波》中的九斤老太,艄公七斤的形象也同样出自小说《风波》中的七斤。但是,这些也仅是戏剧人物性格生活中一部分。有些遗憾的是,我未能将这些与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原著般深度挖掘。(这是我个人力量薄弱之由?抑或因剧本以电影般现实为基础的命运所致呢?我尚在思索这一问题。)突出钱老爷的复杂形象倒是我的主意。
鲁迅刻画出阿Q这样一个具有愚昧、自欺欺人的中国农民的典型人物。鲁迅没有宽恕阿Q,而是彻底批判他,这或许来自鲁迅对中国农民愚昧不争的愤慨。这种感情是被隐藏着的,越是愤怒,讽刺幽默之效果就越为强烈,令人捧腹。但对鲁迅而言,这不是件令人发笑的事吧。
对我而言,我无法毫不顾及阿Q,冷酷无情地来描写他。不知不觉中,我对阿Q产生了同情。淡化讽刺幽默的色调,取而代之的是抒情之感。特别是关于阿Q最后的情节,在原作品中,他在城里陌生人群中游街示众,处以死刑,但我进行了改编,让阿Q看到了与他常年一同居住在未庄的人们。这是在剧本结构上所做的改动,但我做的不止这些。
此后,1939年8月5日的《读卖新闻》晚报上刊登了一则消息:“今秋,新装修的筑地小剧场四剧团登台,新协剧团上演《阿Q正传》。”在当时作为新剧运动中心的东京筑地小剧场中上演的《阿Q正传》,究竟是以何为基础?是以山上正义翻译田汉编剧的《阿Q正传》为剧本,还是以北川冬彦的《剧本〈阿Q正传〉》为剧本,抑或是以第三种日语版戏剧《阿Q正传》为剧本,这一点不得而知,此事目前仍在考证中。尽管如此,在鲁迅逝世短短3年的时间里,鲁迅作品的戏剧化、剧本化、舞台化历史在当时的日本拉开了帷幕。
第二节 日本的鲁迅戏剧作品
日本的鲁迅戏剧作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①由中国人创作的关于鲁迅作品或关于鲁迅生平的戏剧作品的日语译本出版及其公演;
②由日本人创作的关于鲁迅作品的戏剧及其公演;
③由日本人创作的关于鲁迅生平的戏剧及其公演。
关于①,已举例田汉编剧《阿Q正传》的两种翻译。明治以后,在日本汉语教育中心之一的东京外国语学校(现为东京外国语大学)的秋季校园节上,都会举办被称为“帝都特色之一”的外语戏剧大赛,该校毕业生成为汉语教师后亦在其就职学校将此传统延续下去。1927年,在横滨高等商业学校(现为横滨国立大学)武田武雄副教授的指导下,中文班的学生演出了胡适(1891-1962)的戏剧《终身大事》。田汉编剧《阿Q正传》的译者之一的宫越健太郎长期在东京外国语学校任中文系教授,因而很有可能在该校及该校毕业生工作的专科学校等表演汉语或日语版《阿Q正传》。据中国新剧史的专家摄南大学教授濑户宏描述,1953年9月,田汉编剧版的《阿Q正传》曾在大阪新剧联合公演中上演。
之后在日本,似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上演中国人创作的关于鲁迅生平的戏剧作品。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1981年公演了以陈白鹿的电影剧本为基础的戏剧《阿Q正传》。1982年8月27日《朝日新闻》晚报中报道称,柯森耀翻译了陈白鹿剧本,《阿Q正传》进入了正式演出的阶段,日程为“9月2日傍晚6点30分,3日、4日午后2点,6点30分,5日午后2点,地点梅田橙屋”。
进入21世纪,在鲁迅仙台留学100周年的2004年,留学于日本东北大学的沈凯东认为“在鲁迅留学一百周年的今天,可以与鲁迅一样在仙台学习也是某种缘分”,于是创作了剧本《惜别》,并且在日本学生的帮助下得以演出。同年9月《朝日新闻》宫城县版对其做了如下报道:
为了纪念中国大文豪鲁迅留学仙台一百周年,于12、13日,在仙台市的东北大学公演了以小说《藤野先生》为题材的戏剧。舞台是该学校的阶梯教室,鲁迅曾在此学习过。该大学的学生以及中国留学生和市民外援6人,巧妙地演绎了这部描写与恩师之间心灵交流的作品,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声援。……1998年,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访日时,特意到该校缅怀鲁迅。……今年春天从中国广州到该大学研究生院留学的沈凯东先生(34岁)……以鲁迅和藤野教授的交流为主线,将上课的情景以及与日本学生的相遇等改编为剧本,并请求该校学友会戏剧部的协助。戏剧部成员工科二年级的南木宏隆(19岁)应邀担任导演。
仙台市青叶区鞋店经营者溪谷英泰先生(53岁)等在得知尚缺演员的情况后,主动提出帮助,扮演了藤野教授等角色,使得剧目终于在当月1日进入排练日程。
沈凯东本人饰演鲁迅先生这一角色。“中国和日本之间不是非常了解,若可以通过戏剧加深彼此之间理解,我将十分高兴。”
扮演鲁迅先生同学的该校研究生茂木浩辅(22岁)回顾道:“通过出演本剧,加深了对鲁迅的认识,这也是思考国际交流的一个好机会。”
本剧由三幕组成,这次演出的是第一幕。第二、三幕计划在鲁迅离开仙台一百周年的2006年3月公演。(后略)
中国留学生编写了以鲁迅和藤野先生为主角的剧本,并和日本学生及市民们一起在舞台上演出,这是在鲁迅留学之地的仙台才有的独特之举。亦可指出,此次改编、上演的背景为: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从1990年的2万名左右,增加到了2000年的8万名左右。无论是对主要演员兼剧本创作的沈凯东而言,还是对扮演藤野严九郎和鲁迅同学的仙台市民和东北大学的日本学生而言,鲁迅作品的戏剧化及其上演的确说明留学是“思考国际交流”的绝好机会。
2006年1月至2月期间,仙台举办了鲁迅研讨会和鲁迅展览会。沈凯东编剧、主演的《惜别》于3月11、12日两日内公演了3次。在“东北大学片平校区内鲁迅曾经学习过的阶梯教室”这一具有历史意义之地上演,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感,据说“剧中鲁迅在课上看到中国间谍被斩首的场面,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决心放弃医学,选择文学之路,演员将鲁迅与藤野先生和朋友分手等场面的心理波动展示得淋漓尽致。座无虚席的会场里时不时传出观众们的啜泣声”。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1月30日为上海鲁迅纪念馆代表团举行的“鲁迅缘之地仙台研讨会”是“政府正在推进的招揽访日外国游客活动的一个环节,由国土交通省东北运输管理局主办”,“今年是中日观光交流年,以与仙台有渊源的鲁迅为主要项目”开展相关活动。因为鲁迅,仙台不仅成为了中国留学生圣地,也成为了中国人文化旅游圣地。
顺便一提,2006年2月,在仙台的“业余戏剧团体‘剧团仙台小剧场’”公演了叙述鲁迅仙台留学的创作戏剧《远火——仙台的鲁迅》,关于以上内容将在第四节“由日本人创作的关于鲁迅一生的戏剧及其上演”中对其进行介绍。
第三节 由日本人创作的关于鲁迅作品的戏剧及其上演
中国的田汉戏剧版《阿Q正传》发表于1937年5月,山上正义版的日语译本在1938年1月刊登于《改造》,北川冬彦的剧本《阿Q正传》也于1938年6月发表。“由日本人创作的关于鲁迅作品的戏剧及其上演”从早期尝试,逐渐发展至战后极为正式的戏剧形式,不断上演,与此同时报纸也频繁对此进行了大篇幅报道。笔者拟通过日本主流媒体的报道等从异文化接受之视角考察日本对鲁迅作品的接受及传播。因篇幅所限,关于中国人改编的鲁迅作品、中日两国创作的有关鲁迅生平的戏剧以及其公演情况将另外发表。本稿将主要围绕剧作家霜川远志(1916-1991)、宫本研(1926-1988)、中岛谅人(1966- )展开述评,拟管窥日本剧作家所做改编及作品上演对鲁迅在日本民间的传播所发挥的作用。
一、霜川远志改编的鲁迅作品
1954年1月在东京明治座上演了由霜川远志改编的《阿Q正传》。《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两家大报社先后对这一鲁迅文学戏剧作品公演展开了报道。《读卖新闻》在上演前的十天即1953年12月21日晚报上刊登了一则相当于广告的报道:“灿烂的新春 东京都内各剧院 明治座亦于元月二日上演新国剧,白天为鲁迅作品。”翌年1月7日又刊登了如下剧评:
在白天的剧目中,鲁迅原著的《阿Q正传》三幕最为有趣。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的阿Q是中国社会底层的农民,最终却丝毫未提高“同类”的社会地位,反而被卷入只达成“革命”官僚利益的辛亥革命巨浪之中,被无辜处死。霜川远志的剧本目的不在于追求鲁迅对革命冷峻的批判意识,而是强调对阿Q所体现的卑躬屈膝的奴隶根性进行反省。此剧强有力表现出人类正义的一面,该剧作为新国剧的新剧目以其雄心勃勃之姿大获成功。导演村山知义思虑周全,整体设计技巧高明,但不显突兀,完成了一场久违的出色演出。岛田所饰演的阿Q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其他新国剧演员演技方面总体而言都十分精湛,至今为止此种情况实属少见。正是因为有如此配合,岛田才能完成这充满雄心壮志之作。不过,麦克风的音效令人大跌眼镜。虽然一新戏剧内容也很重要,但是改善这样差的音响效果更为重要。
《朝日新闻》也于三天后的1月10日刊登了以《新国剧评价 巧妙的〈阿Q正传〉》为题的剧评:
《阿Q正传》的三幕戏,值得提前入场观看。岛田所扮演的阿Q惟妙惟肖展现了被虐待的中国劳动者形象。作为原作改编戏剧作品也较好地概括了鲁迅小说内容(霜川远志改编,村山志义导演)。该剧讲述一个非常愚钝贫穷的男人即使被欺侮也仍旧凭借发挥自我优越感而混沌快活地生活,结果在万物为何物皆无法辨识的情况下,卷入革命骚乱中被当作反动人物惨遭枪杀的故事。但这种“凭借自我优越感(一种自暴自弃的精神胜利法)混沌而快活地生活”让作为观众的我深受触动。即使如此,这部戏也是《阿Q正传》的解说版。
如上,《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均对该剧做了积极正面的推荐,特别是两篇剧评“强调反省以阿Q为代表的低声下气的奴性,从而使人性正义的一面更加突出”(《读卖新闻》)和“凭借自我优越感(一种自暴自弃的精神胜利法)快活地生活让作为观众的我深受感动”(《朝日新闻》),在讲述对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反省和共鸣上这一点耐人寻味。明治座是1945年3月10日美军空袭东京时被烧毁的,1950年11月再建的剧院。
《读卖新闻》的第一次报道“上演新国剧,白天为鲁迅作品”,此时已将鲁迅作品作为新国剧,第二次的剧评则更加强调“该剧作为新国剧的新剧目以其雄心勃勃之姿获得成功”。这应该是经历了服从军国主义政策、结果被联合国军占领国土的日本人所具有的感想吧。报纸剧评中对精神胜利法的理解应是基于这样一种对历史的认知。
当时,新国剧的主流是名为《剑剧》的武侠动作剧,然而《阿Q正传》这部充满悲情、饱含尖锐国民性批判小说的戏剧化却旗开得胜。这同时亦意味着:经过霜川编导后的《阿Q正传》已作为新国剧得到认可,而且在东京代表性的大剧场上演了1个月之久,证明其受众面之广,所获成就之大。这种盛况亦对鲁迅小说《阿Q正传》,乃至鲁迅作品的普及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年后的1957年6月,霜川版的戏剧《阿Q正传》在NHK广播的名作剧场播出。此后,“世代”剧团从1974年至1977年,以高中校园为主要演出地进行表演,根据《〈阿Q正传〉全国巡演高校一览表》,3年间在日本的110所高中进行了巡回演出。为纪念霜川所著《戏剧·鲁迅传》(而立书房,1977年6月)的出版发行,于1977年7月再次上演了该剧。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有成千上万个日本青年人观赏了这部戏剧,其影响力之大少有外国名著改编成的戏剧可与其比肩。
为帮助遗留中国的日本孤儿,“世代”剧团也于1984年12月16日在全国公演了此剧,并于5年后的1989年12月在东京中野文化中心再次上演了该剧。如此,霜川版《阿Q正传》作为小说的解读普及版,连续上演了约40年。
另一方面,霜川远志改编了《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作品,于1977年6月出版了鲁迅传记形式的戏剧集,《戏剧·鲁迅传》为五部曲:《藤野先生——仙台的鲁迅》《影的青春——东京的鲁迅》《忘却阿Q——绍兴的鲁迅》《无花的蔷薇——北京的鲁迅》《我要骗人——上海的鲁迅》。鲁迅研究专家董炳月先生曾就此书发表过专论《“日本鲁迅”的另一面相——霜川远志的〈戏剧·鲁迅传〉及其周边》,细致地剖析了文本,详细对比分析了现实与此戏剧中的鲁迅、藤野先生等人物的异同点,阐述了“霜川鲁迅”与太宰治、竹内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另一空间的“鲁迅”对日本民间之影响。
《戏剧·鲁迅传》收录的《藤野先生》剧本创作完成于1956年,在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之际开始在日上演,也曾历经艰辛、克服万难来中国进行公演。鲁青曾在观赏戏剧后撰文《为写鲁迅而豁出生命——介绍日本剧作家霜川远志先生》,高度赞扬霜川远志先生为传播鲁迅而做出的重大贡献。因《藤野先生》中涉及鲁迅生平部分较多,故笔者将另撰文发表,不在此展开。
二、宫本研改编的《阿Q外传》
“二战”后25年,即恢复独立20年后的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大学、高中爆发了激进的质疑战后民主主义体制的学生运动,校园纷争蔓延,而此时的中国已于几年前进入了“文化大革命”的阶段。1969年9月4日至20日,日本“新剧界中心之一”的文学座在新宿·朝日生命礼堂里上映了宫本研所作的《阿Q外传》,引起热议。柾木恭介在著名文艺杂志《新日本文学》中发表了题为《别在此处落幕!》的剧评。他所写剧情概要如下:
《阿Q外传》对鲁迅作品《阿Q正传》的细节进行了相当程度的修改,以故事梗概为框架,自由穿插《孔乙己》《药》《藤野先生》《范爱农》等鲁迅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进一步加入辛亥革命前后的鲁迅、秋瑾、范爱农等真实人物和事件,使舞台上的时间空间相互交错。如此,使得虚构和真实的人、事互相碰撞,凸显出这不是单纯拼凑事实的片段并再现的历史剧。同时,想要贴近现代实际问题是宫本研创作戏剧的主要理念之一,不论是《飞行人》还是《美丽传说》,可以说宫本研的创作意图一向如此。
柾木还指出了《阿Q外传》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读卖新闻》最先刊登了《以中国为舞台 谈革命与民众的关系》为题的《阿Q外传》的预告报道。报道提到《阿Q外传》是由文学座所创作的继去年《美丽传说》之后的又一作品。以推倒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的辛亥革命为背景,将鲁迅代表作《阿Q正传》中的世界与鲁迅等真实人物交织在一起,描写了革命与民众的关系。宫本的《明治之柩》《美丽传说》《阿Q外传》均取材于明治中期到大正时期,但如宫本所述:“我总是感觉这段时期里有和现代相对应的大事。在我们生活当下,日本近代化处于不断完善的上升期中,竟有人觉得必须要打破这一进程,我对拥有这种思想的人之存在颇觉新鲜,饶有兴趣。”报道还提到宫本认为对近代抱有怀疑态度之人,是和民众密切接触之人,正如与农民相结合的《明治之柩》中的田中正造,与观众有接触点的《美丽传说》中的岛村抱月。因而在《阿Q外传》中,宫本关注了在与农民生活的密切接触中创造出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鲁迅。
报道还特别称赞了导演木村光一的苦心钻研。“阿Q是极为矛盾的人物,展现的侧重点不同,戏剧也随之改变。在此意义上,这部剧亦是文学座遵从作者原意的一部佳作。”同时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剧组演员,“除扮演阿Q的北村和夫外,加藤嘉、加藤武、北城真纪子、田代信子等均是舞台上的老将,杉村春子也参演一位年轻革命家的母亲,和年轻一辈的金内喜久夫、菅野忠彦、太地喜和子等一起参与排练。由在电影《殉情天网岛》以及天井栈敷的舞台剧《犬神》中崭露头角的印刷美术设计师粟津洁担任舞台装置等美术总监”。据此可见演出的阵容之大以及对此戏剧的投入之多。
《读卖新闻》在《阿Q外传》公演后刊登剧评:
《阿Q外传》是宫本研的戏剧新作。宫本在近期作品中探索了民众抑或大众与先驱者、革命者之间的联系方式及脱离方式。《阿Q外传》是根据鲁迅《阿Q正传》创作而成的。其中也融合短篇小说《药》,加入了身着和服的秋瑾形象,打开了通往另一世界之门。该剧在双层舞台(粟津洁装置)上演出,鲁迅在外侧舞台上登场。这部剧力求的是激起观众们的透视力吧。主题起始便已表明:在仙台留学期间,鲁迅在教室里观看了中国同胞被当作间谍枪杀的场面,而中国民众却满怀期待地围观,这是观看幻灯片后所进行的内心独白。鲁迅(菅野忠彦饰)以不掺杂绝望与幻想的目光站立在舞台中央。阿Q(北村和夫)的贫穷和思维方式遵从原著,但如果没有阅读过武田泰淳的小说,则难以理解秋瑾女士的登场。虽然用馒头沾上秋瑾尸体之血后带回家的场景这一灵感来源于短篇小说《药》,但我们亦能感受到鲁迅凄惨决然的眼神。导演(木村光一)的处理也终于(渐渐)变得踏实有力。只是阿Q从自己悲惨境遇当中产生了利己主义的想法,由于后半部主题转变为革命,所以阿Q的精神胜利法没有出现。这一点与戏曲有关,不得不说这只停留于解说层面上。
随后《朝日新闻》也发表剧评:
秋天的剧场,在新剧界也出现了许多热门话题作品,东京新宿朝日生命剧场上演的文学座剧团的《阿Q外传》为其中之一。顾名思义,这是根据鲁迅《阿Q正传》改编的新剧。虽然对这部剧存有些许疑问,但是因为在阿Q被处决一幕中,那个矗立一旁的背影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因而仍想力荐该剧。阿Q是中国清末绍兴的一个没出息的男人,但他却妄自尊大,被别人打了就想着“儿子打老子”,反倒生出满满的优越感。遇到不合情理之事时,不实际对外解决,只是自己忍气吞声内部消化,被鲁迅视为民族衰弱的决定性缺陷。以阿Q为代表的广大民众如此低三下四,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宫本研编剧、木村光一导演这一组合,在展现阿Q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安排在日留学的周树人——鲁迅(菅野忠彦饰)、革命家秋瑾(本山可久子饰)等时而担任旁白,时而登台演出,如此交错可以调节整场剧目的节奏。或许是因为饰演阿Q的北村和夫与出演以前大热剧目一般伶牙俐齿地呈现出江户风格,所以整部剧给人以极强的讽刺喜剧观感。但是在最后一幕中原作作者的悲伤及愤怒喷薄而出,使得那种浮于表面之印象也随风而散。作为伪革命军的阿Q被判处死刑时,他惊慌地大喊大叫,只要冷眼旁观的民众中有一人站出来为他辩护,他就可能获救。但就连对阿Q抱有好感的年轻寡妇吴妈(太地喜和子)也只是倒地大哭,最终也没救下阿Q。人群中颤抖的身影正是两百多年来异族统治下不断被背叛的民众所允许的唯一抵抗的身影。而在越南、在捷克必定也有同样的身影。这个场景亦揭示了所谓革命也并未挽救这一凄凉身影。秋瑾母亲的扮演者杉村春子对角色的诠释细致独到,在最后一幕中留下了久久不散的余韵,令人赞叹。只是搬运秋瑾尸体部分与前后略显脱节,这一点仍待斟酌。
这篇剧评中“在越南、在捷克必定也有同样的身影”这句话意指,在越南战争中遭受美军侵略、在“布拉格的春天”(1968)中遭到苏军进攻而失去丈夫和恋人的两国女性。剧作家宫本研,让出现在鲁迅其他作品中的人物藤野先生、秋瑾、范爱农等在《阿Q外传》中登台。此外,在小说中拒绝阿Q的求爱,甚至也无视阿Q游街的吴妈,转身一变对阿Q抱有好感,关于这一点的改编也颇有特色。让不属于小说《阿Q正传》而是鲁迅其他作品中的人物登场这一手法,可追溯至田汉编剧《阿Q正传》的山上正义译本(《改造》1938年1月号),后在北川冬彦的《〈阿Q正传〉剧本》中得到继承发展的渊源。
《读卖新闻》在刊登剧评3天之后,又刊登一篇报道,欲唤起批评家们对宫本版《阿Q外传》中“思想性”的关注:
秋天的新剧季,由首演宫本研新作《阿Q外传》(《文艺》刊登)的文学座剧团拉开序幕。该作虽是进入了当年年度前五名的杰作,但是在文艺评论栏里却好似被完全忽视。报道提出,在唯小说论的狭隘文艺评论家眼中,或许戏曲本身就不值得重视。与此相比,问题在于我们诸位剧评家的态度。《阿Q外传》追求的是“民众和革命”的关系,换言之作者将自己逼至作茧自缚之境况。在严格追求戏剧思想性的当下,剧作家在打破原有戏剧创作框架同时,在艺术层面自不用说,在政治和思想方面都逼迫着其进行自我告白,是大势所趋。对观众而言不仅是观赏戏剧,更是通过戏剧进行自我审视。在此情况下,发表评论的评论家亦与剧作家同样受到审视。然而诸位剧评家,一如既往以客观技术批评为重,充当公正的第三者。报道最后还向剧评家提出,能否出现“打破原有框架、挑战艰难”的勇者呢?
此篇报道意义深刻,“剧作家在打破原有戏剧创作框架的同时,在艺术层面自不用说,在政治和思想方面都逼迫着其进行自我告白”这一观点反映出60年代末的学生运动、学院纷争的时代状况。不过,在前文引用的的剧评《别在此处落幕!》中,柾木恭介已批评道:“导演木村光一没有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失败的过程和最后关头的打击’表现出来。他只是把阿Q演绎成‘仅仅是一个愚蠢的人,并且愚蠢的人也有民众的力量’,呈现出一个让人完全无法理解的舞台。”他还指出:身着中国服装的男子(范爱农)、身着和服的女子(秋瑾)还有孔乙己和身着和服的男子(鲁迅)被演绎成似乎形影不离却又存在强烈对立的状态。尽管如此,在舞台上,与其说他们是对立的不如说是行走在各自的平行线上,又因各自的“死”而消失。然而这一切是不能由于“死”而消失的。
剧作家宫本研将小说《阿Q正传》改编成以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左翼运动蓬勃期为背景的戏剧《阿Q外传》,并由导演木村光一执导。《读卖新闻》《朝日新闻》两家报社有关《阿Q外传》的剧评,或许是由于篇幅原因,均以小说戏剧化为中心进行了评论,柾木的剧评占《文艺》杂志5页篇幅,对《阿Q外传》的剧本乃至戏剧《阿Q外传》的改编也进行了评论。柾木虽对从剧本到戏剧这一改编进行了严厉批判,但他的热情却也强有力表明了小说《阿Q正传》通过日本人所改编的剧本以及戏剧已经深入日本社会,广泛被日本民众接受这一事实。
宫本为评论家尾崎秀树的评论集《和鲁迅的对话(补充版)》(东京,劲草书坊,1969)著有书评《从独自的角度靠近鲁迅》(《文艺》第8卷11号,1969年9月号)。《宫本研戏剧集4》除《阿Q外传》(《文艺》1969年9月号),还收录了记录自己在北京亲身体验的随笔《恰尔德哈罗德之旅》(《新剧》1974年4月号)。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回忆了自1938年夏天,自己跟随任职于领事馆的父亲,在日本占领下的北京从小学六年级起度过的6年时光。宫本对鲁迅的关心与其在战时北京的经历密切相关。另外,《和鲁迅的对话》的作者是与鲁迅交往甚密的《朝日新闻》记者尾崎秀实(1901-1944)之弟。秀实在1941年的左尔格事件中受累被捕,后被处刑。
宫本研的《阿Q外传》于25年后,即1994年6月12日至21日在纪伊国屋剧场由地人会上演,再次获得新闻剧评的高度评价。首先是《读卖新闻》1994年5月31日新闻《松山政路/对有力度的戏剧〈阿Q外传〉初次挑战》,对饰演阿Q这一角色的演员采访报道:初次挑战阿Q一角的演员松山于3月拜访中国浙江当地。考察的成果是“将中国广阔土地和历史潮流概括在戏曲中,对宫本这一才能感到钦佩”。松山认真说道:“这是一部对社会矛盾从心底感到愤怒且张弛有度的戏剧。如果不将阿Q塑造为既无知又做坏事却又深受观众喜爱的形象是不可行的。实在是非常复杂的角色。”报道还介绍到宫本研的戏剧以鲁迅的《阿Q正传》为基础,刻画了被清末革命压垮了的愚蠢人物。与昭和四十四年(1969)的首演相同,由木村光一执导。
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极少被读者单纯地“喜爱”。根据主演的介绍,由此次《阿Q外传》上演景况,可以想见25年前相同的演出情景。所谓“25年前的演出”指的是在1969年被柾木恭介批判为“虽只是将阿Q当成一个愚蠢的人但是却具有民众基础”的演出。笔者也观赏了1994年的公演,对塑造单纯地“被喜爱”的阿Q这种改编确实稍有违和感。但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值得观看的戏剧。与《读卖新闻》相同,《朝日新闻》也在开演前刊登了具有积极意义的介绍。
今年是剧作家宫本研去世7周年,其作品《阿Q外传》,由初演导演木村光一执导,时隔25年后再现。与宫本研多次共事的木村回顾道:“宫本是一位总是站在民众视点和有明确主题性特点的作家,亦是一位同时从事多种工作,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温和看待社会、不断探寻身处时代应有思考和应有行动的作家。”《阿Q外传》是被称为“革命传说四部曲”作品群中的一部,在鲁迅的《阿Q正传》的基础上将其他短篇小说主人公编入,活灵活现地描写了被卷入革命旋涡里的普通民众形象,并在大学纷争加剧的1976年由文学座首次演出。木村说:“虽然阿Q对于革命这一词的认识只是一知半解,但他是一位愚蠢地对一个更好世界的到来怀揣憧憬之人。另一方面,现如今的日本,无论世界何地发生了如何悲惨之事,只要自己身处和平就佯作不知的人正在增加。正是因为身处如此时代,所以欲思考阿Q所怀揣梦想和我们生活态度之间的差别。”
文稿另配有照片说明《阿Q外传》的排练情景。遗憾的是,此后20余年没有在这两大主流媒体上找到宫本研的《阿Q外传》公演的相关报道,但值得欣慰的是,在剧团NAT的网站上发现了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宫本研的《阿Q外传》上演的消息。
另外,1995年10月19日的《朝日新闻》晨刊福冈版对由前卫剧团改编上演的《阿Q正传》有一则报道:“21日和22日两日,北九州市餐饮店为承办方,在位于小仓北区寿山町的宗玄寺停车场上搭起帐篷,以昔日作为煤炭装运港而繁华的若松和东京为舞台,上演了戏剧,剧目为由东京‘野战之月’剧团演出的《阿Q之阵》。该剧以两个城市为舞台——把曾是煤炭港口城市的若松作为经济增长的前线基地,把东京作为资本大本营。主要内容是以鲁迅的《阿Q正传》为题材,将火野苇平的小说《粪尿谭》、从军慰安妇、劳动运动等综合在一起。”报道还介绍了编剧且担任导演的樱井大造先生走访了若松区火野苇平资料室等地,以期巩固丰富作品中人物形象,拟在战后50年之际,叙述日本一路走到今日过程中的“负遗产”。
“剧团‘野战之月’现称作‘野战之月海笔子’,剧团主页上写有‘野战之月海笔子’是自1994年创办以来持续进行帐篷剧演出的团体。以东京为基地,每年到全日本各地、台湾、北京、韩国举办帐篷公演来进行自我宣传。”“海笔子”是指一种名叫海鳃的腔肠动物。该剧团还改编了《阿Q正传》,叙述了东亚现代史中底层的状况。通过以上报道及网页,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民间亦有其他编剧通过不同的舞台对鲁迅作品进行广泛传播。
三、中岛谅人所改编的《铸剑》
第三位改编鲁迅作品的是日本戏剧家中岛谅人(1966- )。《朝日新闻》2007年12月的报道中最早涉及中岛改编的《铸剑》。报道对即将上演的中韩两部作品进行了预告。其中一部为日本导演编导的(鲁迅原著、中岛谅人编导)。同日,《朝日新闻》鸟取全县版也作如下报道:“《铸剑》28、29两日晚7点半将在鸟取市鹿野町‘鸟之剧场’上演,中岛谅人编导了以登场人物怪诞著称的中国文豪鲁迅的短篇小说,使之舞台化。”
根据“鸟之剧场”主页信息,该剧团艺术监督中岛谅人出生于鸟取县鸟取市,在就读东京大学法学部时即已开始戏剧活动,毕业后以东京为基地负责剧团,2006年开始将剧团转移至鸟取,从而开始了“鸟之剧场”的演出。
2008年5月,“鸟之剧场”在鸟取市再次上演《铸剑》之时,《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两大报纸鸟取版都予以报道,特别是《朝日新闻》5月6日晨刊进行了详细报道,具体如下:
剧团“鸟之剧场”将在鸟取市鹿野町的鸟之剧场本年度首次公演《铸剑》。剧团负责人中岛谅人(42岁)将鲁迅原作搬上舞台。去年12月,在鸟取和东京上演后大获好评。该剧讲述了一个怪诞的故事,持剑(此剑为被暴君杀害的父亲的遗物)讨伐敌人的少年与神秘男子相遇,包含王在内的三个头颅在王宫的鼎内沸水里持续交战。逼真的演技和巧妙的场面转换及颇有趣味的舞台装置吸引了观众。中岛先生说:“这原本是民间传说。人们之所以被这个故事吸引是因为它表现出民众对权利的爱憎。后半部分,家臣们在三个头盖骨前无法区分王的头骨,最终只能将三个头颅都收入棺内,则表现出王权的滑稽。但是,即便是暴君,民众仍然可以感受到葬礼列队的庄严。鲁迅也许想表达权利与民众间不可思议之关系。”今年秋季将在中国公演。/6号下午2点开演。(照片说明:所附照片为《铸剑》第一幕,手持青剑[由主人公父亲锻造]的暴君形象。)
8天后,《朝日新闻》鸟取全县版中刊登了《铸剑》的演员访谈录。特别采访了黄金周公演的《铸剑》中帮助主人公复仇的神秘男子的扮演者斋藤赖阳(34岁)。斋藤称是中岛谅人15年来的好友。“这次认真阅读了原著作者鲁迅的相关研究书籍,在舞台上,时而会对内容恍然大悟。这就是表演的乐趣所在。”他大学毕业后一边从事着自由工程师的工作一边继续着戏剧演出事业。他与中岛的相似点在于不以赚钱为目的。由此采访,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戏剧人的敬业精神以及做专职戏剧人的不易。
该年7月,网络上出现一篇署名为森川泰彦的剧评。森川指出:“此次演出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话剧形式,将小说中的所有语言都呈现在舞台上。在此作品中,出场人物的行为带有重重深意,可谓是寓言中的寓言,展现了一个怪异的谢肉祭世界。如果抛掉相互呼应而成的细节部分旁白,若以现代剧风格来演,这部作品的魅力也几乎消失殆尽。”“为了使它作为一部剧而成立”,导演运用了“多种表演技巧”,亦可从这一点进行考察。因为简略化演技,“在旁白和视觉形象之间,不断出现各种各样偏差。这在赋予两者存在意义的同时,两者间的错位本身也是舞台上剧情表现的一部分”。而且“旁白解说在转移到表演者说话过程中,两者同时发声,或在不同时段发声(表演者重复着旁白的解说),或者一方以对口形的形式表演。独具匠心的布莱希特式手法也得以准确运用。夸张的说话口吻和以不停敲打大鼓为中心营造的舞台气氛,确实产生了戏剧效果音。这在剧中随处可感,从而弱化了旁白的冗长和单调之感”。森川还论述道:“此次舞台上,母亲讲诉眉间尺的父亲时更为形象化,且父亲与黑色男子的扮演者为同一人,可解释为黑色男子实际上就是眉间尺的父亲。”“眉间尺的人头以薄薄的青色覆盖的模型头颅来表现,这是因为眉间尺的头颅就是青剑,即‘铸剑’,体现出这是关于他成长的寓言。”“将王的鼻子以红色来表现,是为体现出打扰眉间尺父子安眠的老鼠其实就是让臣民苦不堪言的暴君。”
以上森川对于中岛版的分析,也是对鲁迅“复仇之剑”的有力解释。“通过黑色男子的魔术,头颅乱舞撕咬,其结果是暴君的‘恐怖’统治崩溃。这一故事的世界简直就是一场谢肉祭。”这一分析也极具说服力。森川在对原文外部的形象化分析中指出:“故事最后人们观看队伍的场面,扮演民众的表演者们并非一副扮演他人的神情,而是以一种锐利冷淡的眼神一直凝视观众席。在那一瞬间,被围观者(客体)成为围观者(主体)。这是宣告,有史以来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人民成为政治主体的时代开始。”围绕人民的政治主体化,“在解说即将开始之际,添加了民众的孩子多次询问这个故事且母亲也喜悦地回应他们的场景。这少数的创作部分,使解说部分的导入正当化同时,也表露了人民的革命愿望,与暗示革命到来的故事的最后场景遥相呼应”。这也被评价为:“运用布莱希特式手法,把文本外的‘历史’成功巧妙投射到舞台内。”
结尾的一句话也值得深思:“另一方面,谢肉祭有消除民众不满,使得社会秩序安定,亦有着‘排泄不满’的作用。因此编导既不讴歌革命的到来,也不美化人民。最后加上一个凝缩着悠久历史的、日常生活的画面,此剧在此落下帷幕。”森川还高度评价道,“与文本内容相吻合,是一场颇具均衡感的演出”,亦可称是与鲁迅小说原作主题相呼应的一部好作品。森川在文末记述了于“2008年6月14日观剧”。
同年,“鸟之剧场”除在高知县高知市的县立美术馆上演了《铸剑》,亦在中国公演过。对此,《读卖新闻》进行了报道:
以鸟取市鹿野町为据点活动的剧团“鸟之剧场”于3日在中国江苏省公演,本次演出为中日韩剧团竞演的“第15届Be Se To戏剧节”。在剧团的中国首演中,表演的剧目是中岛谅人根据中国代表作家鲁迅作品改编而成的同名剧作《铸剑》。中岛代表说:“在中国耳熟能详的故事,日本人将如何演绎?当地人应该对此也很关注,我们很想抓住观众的心。”该戏剧节始于为促进中日韩相互理解,三个国家的演员从1994年开始的轮回演出。此次在中国举办,日本只有“鸟之剧场”参加,以中岛代表为首的团队,共计12人来到当地。对《铸剑》的内容进行了介绍,中岛代表表示:“即使在现代,人们继续受政治的摆弄并饱尝环境破坏的苦果,想把抵抗强权之身姿,作为普通的故事来演。”去年12月于东京召开的第14届戏剧节首演,今年也在鸟取上演过。通过约10种打击乐器的现场演奏,创作了效果音缭绕的个性演出,中国戏剧演员等尤其对此反响热烈。中岛还干劲十足说道:“这是迄今为止,在活字世界中震撼国人心灵的故事。将其诉之于视觉和听觉,我很期望知道大家有何反响。”
中岛谅人所述表明,日本主创人员亦是迫切地想知晓中国观众对由日本人改编的“将其诉之于视觉和听觉”的日语戏剧《铸剑》的反应。这种国际交流亦是非常有意义的。此外在2003年东京·两国的剧院举办“布莱希特式的布莱希特戏剧节”之际,11月中国著名导演林兆华(1963- )编导的《故事新编》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公演。林兆华改编的戏剧《故事新编》包含“铸剑”要素。林兆华版《故事新编》和中岛版《铸剑》的比较和影响关系研究亦值得深入考察。
之后关于中岛版《铸剑》,有2009年7月3日、4日在宫崎县宫崎市公演以及同年7月11日至20日在鸟取市第三次公演的相关报道。2009年7月4日《朝日新闻》晨刊宫崎县版刊登了扮演“眉间尺”的当地女演员中川玲奈(33岁)的采访。中川扮演的眉间尺是一位16岁少年。为向杀死父亲的王复仇,身背父亲留下的一把剑踏上征程。“虽然男女存在差别,但是小时候对父母的印象是相同的。一边表演,脑海中一边浮现出了儿时之事”,“观众在观看的同时和演员一起感受,如此便会从中看出一些内容”,中川说道:“人类的大脑可以无穷无尽地创造。虽然不知道其为何物,就像一瞬间就看得见头脑在搏斗一样,如此理解亦可。”中川与戏剧的邂逅是在即将升入大四的春假去东京游玩时,偶然拿的杂志上刊登着中岛先生戏剧表演的消息。因在大学曾经编排过舞蹈,“觉得很有趣”。前往观看时,在观众席成“コ”形的狭窄舞台上,戏剧和舞蹈缓缓呈现。虽然对舞台空间和人员安排感兴趣,但是“以前没有戏剧表演经验也没有看过戏剧”,于是被深深吸引,立即休学前往东京。此后,她加入“鸟之剧场”前身——中岛先生的剧团,开始了演员生涯。
平日较少接触戏剧的大学生观看了一次戏剧之后就被吸引,这亦足以证明中岛谅人戏剧的十足魅力。2009年7月24日《读卖新闻》西部晚报上刊登有关宫崎市公演话剧的剧评如下:“可以说1小时40分钟几乎是一眨眼功夫。舞台上充满紧张感,一颗心始终扑通扑通地狂跳。在舞台中央演出主要故事情节,太鼓和铃铛则在舞台边缘伴奏。多数情况下演员不说台词,而是由其他演员朗读小说原文,这便是讲谈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演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时强时弱的鼓声和舞台灯光投射出的阴影,种种效果组合而成的演出张弛有度,值得一看。明明整个身体都在表演,但是在头颅决斗这一场景中却被充满力量的眼睛和嘴巴所展现出来的表情所深深吸引。正因有不可思议的男演员斋藤赖阳、少年演员中川玲奈等演员阵容才会如此吧。不由令人联想到歌舞伎。中国民间故事混合着日本元素,营造出不属于任何一国的独特气氛。导演中岛谅人增加了原著中没有的百姓把帝王的不幸当作日常生活中的谈资并一笑置之继续生活的情节。由此可见:民众具有顽强旺盛精力的根源在于,权利普遍存在于与自己不同立场、毫不相干的另一世界。”
这则报道和前文提到的森川泰彦的剧评相同,不断称赞中岛的导演功力,“可以说1小时40分钟几乎是一眨眼功夫”。充分体现戏剧《铸剑》高度的趣味性。查看“鸟之剧场”网页,有该剧团在2011年9月16日-10月2日举办的“鸟之戏剧节”中公演话剧《铸剑》的记录。
除了以上几位主要剧作家以外,还有战后日本著名的文艺批评家花田清辉,尤为喜爱《故事新编》,他与作家长谷川四郎等共同在杂志《文艺》1964年5月号上发表《非攻》《理水》《出关》《铸剑》等作的剧本化作品,1975年出版了书籍《剧本·故事新编》。关于花田版《铸剑》的剧本《即使被砍掉了头——眉间尺》,《朝日新闻》在2003年9月2日晚报中刊登了如下报道:“‘如果今天布莱希特仍旧在世的话,会对这样的现实发出怎样的挑战呢’。以此提问为出发点,与布莱希特一样用尖锐的批判精神检视社会的花田清辉作品《即使被砍掉了头——眉间尺》(白石征导演,3~5日)上演。”
鲁迅之作于日本,从文字走向了戏剧,从戏剧根植于民间,又从民间影响到社会,可见其深邃之洞见非但未止步,还依然促使现代人不断深思、反省。
以上主要通过日本主流媒体的报道等,梳理了日本主要的剧作家对鲁迅作品的改编及其传播情况。谈及鲁迅对日本的影响,鲁迅文学的日语译著可谓功不可没。日本著名作家对鲁迅的接受和推崇固然提升了鲁迅的知名度,然而在考察鲁迅在日本的国民性接受之际,日本剧作家将鲁迅作品改编成戏剧并将其搬上舞台所发挥的作用亦是不可忽视的。
第四节 由日本人创作的关于鲁迅一生的戏剧及其上演
本节主要介绍20世纪70至80年代上演的霜川远志作品《目中之人——鲁迅和藤井先生》(别名《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再见》)、90年代至今上演的井上厦作品《上海月亮》以及本世纪起由仙台市戏剧团仙台小剧场主办者石垣政裕所作并由该剧团上演的《远火》。
霜川作品《目中之人——鲁迅和藤井先生》的相关报道始于1978年12月26日《朝日新闻》东京版晚报中的《鲁迅系列第二部〈目中之人〉公演/世代剧团正月东京/以高校巡演为中心的演出活动》。该报道写道:“‘世代’剧团从昭和四十九年(1974)至五十二年(1977),一直在全国巡演霜川的戏剧作品《阿Q正传》,按照东京公演后围绕关东,五月在东北、北陆,六月在九州,七月在东北的巡演计划进行,以一年百场公演为目标。作者梦想这部作品能在中国演出,并正积极与大使馆等进行联系。”1983年10月4日《朝日新闻》东京版晚报中也刊登《描绘鲁迅的日本留学时代/〈藤野先生再见〉悲愿10年/来年中国公演》这篇新闻,喜报世代剧团的《目中之人》公演场次达103场。这篇新闻标题中的《藤野先生再见》可能是《目中之人》在中国公演时所用标题。并且翌年11月对这部作品的中国公演进行了如下报道:
在各地学校表演创作剧的世代小剧团,为在中国上演霜川远志的作品《藤野先生再见》,在朝日新闻社的支持之下,于12月1日从成田机场出发前往中国。这是该剧团自昭和三十五年(1960)成立以来首次海外公演,通过近十年的苦心努力,最终从毫无联系的中国获得邀请函。/编剧霜川先生被称为民间鲁迅研究家。《藤野先生再见》描绘了明治三十七年鲁迅留学日本、在仙台学医情景。恰逢日俄战争爆发,日本全国沸腾,身处仙台的鲁迅也因是外国人而被怀疑是俄国间谍。在人种歧视非常严重的当时,给鲁迅以庇护、带来温暖的正是藤野先生。/昭和三十一年(1956),《藤野先生再见》在新国剧首次上演,并获得艺术节奖励奖,之后便一直被搁置,直至五十三年(1978),世代剧团于福井再演《藤野先生再见》。此前一年,作者霜川先生的戏剧集《鲁迅传——五部作》出版发行,其中《藤野先生再见》获得“最有趣”这一评价,这也是《藤野先生再见》再次公演的契机。……霜川先生抱持“总之,一定要让中国人观看到”的信念,于五十四年(1979)在中野区进行了东京公演。为筹集大约七百万日元的公演费用,甚至抵押了住房。/五十六年(1981),《人民日报》等中国报纸报道了编剧霜川先生和世代剧团事迹和满腔热情。被此善意之举所激励,世代剧团在五十七年(1982),通过大使馆不断尝试申请中国公演。在尚未得到回应之时邀请函便已飘然而至,那是五十八年(1983)五月。获得“希望贵剧团于今秋十一月前往中国访问”这一邀请,令霜川先生和世代剧团惊喜不已,但是因为半年准备时间远远不够,申请延期一年,终于在今年成功访问中国。/世代剧团的津田忠彦代表为筹集访中公演的资金,不知疲倦地游说企业寻求赞助,拜访企业多达二百余家。但是需要大约三千三百万日元,有着落的仅为一半。/“即便愿意协作的企业只有十分之一,获得金额只有目标十分之一,我仍非常感谢。现在是个人募捐阶段,最终不得不在尚未充分准备情况下出访。但是我已有回国后无论花费多少年也要还完钱这一觉悟。”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六十八岁的霜川先生因为糖尿病病情恶化及视力极端衰退,最终放弃出行。但是他认为“现在我所有的努力全看十二月一日了”/一行三十三人,至16日,预定在北京、上海、杭州共七场公演。(后略)
这篇报道称《目中之人》于昭和三十一年(1956)“在新国剧首演”,但是《朝日新闻》与《读卖新闻》两家报社均无首演的相关报道。而明治座网站登载的石垣政裕论文《戏剧里的藤野先生》记述“1956年10月,明治座的新国剧的舞台上,以《藤野先生》为题首演。……约20年前,在福井市和芦原町上演”。且《朝日新闻》1984年12月22日东京版晚报中报道“本月1日至16日访问中国”的世代剧团公演《藤野先生再见》“在中国很受欢迎”,这便是关于《目中之人》的最新报道。
在日本人编撰的有关鲁迅作品或鲁迅生平的戏剧作品中,对日本人最具影响力的当属井上厦(1934-2010)的戏剧《上海月亮》。《上海月亮》取材于上海时代的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为躲避国民党镇压,经常避难于日本人经营的内山书店的故事。《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两家报社中有关这部作品的报道,从1991年2月25日至2010年4月30日约20年间合计19次,总字数约2万字。
戏剧中登场人物为鲁迅及其爱人许广平、内山书店店主内山完造夫妇、医师须藤五百三以及牙科医生奥田爱三。该剧把军医出身的开业医师须藤改为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出身、追求理想的医师。虽然存在这种程度的“操作”,但六人都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该剧中,鲁迅与在仙台医科专门学校留学时代恩师藤野严九郎的期待相悖,成为文学家,未在辛亥革命(1911)以来的革命中牺牲而苟延残喘的悔恨让鲁迅欲图自杀,病态一般地厌恶医生,身患失语症……许广平和4位日本人为治愈鲁迅先生心理及身体疾病而四处奔走寻找对策,这与国民党特务的白色恐怖及日本人居留民团的混战相互交织,展开一场滑稽闹剧和语言游戏。最终以退至舞台左手方的许广平宣读“鲁迅先生的临终时刻在场先生们都是日本人”的书信,向四人鞠躬感谢的场景谢幕。
在这部鲁迅传记剧中,井上塑造出“内山完造”这一极端善人,“须藤医生”这一理想主义者,“奥田牙医”等虽为花花公子,却也是单纯天真而不失温柔的青年。如果问这些日本人是如何在国民党独裁的恐怖政治与帝国主义半殖民压迫中贫困交织的复杂状况下成为中国人的真正朋友的,井上给出的答案是:凭借被诙谐地歌颂的庶民正义感,对贫穷上海人的博爱,以及超越国界的中日两国人民的友情。但是井上过于强调20世纪30年代上海政治经济的黑暗面,完全忽略了中华民国时期上海的黄金时代。国民党蒋介石政权是将十几年来军阀割据、持续分裂状态的中华民国通过国共合作(1924)、北伐战争(1926-1928)统一起来从而诞生的国民革命政权。蒋介石称30年代为“训政时期(从军政向宪政的过渡期)”,国民党巩固一党独裁体制,积极推进经济建设。铁路、公路建设、电信邮政制度飞速发展,币制改革(1935年11月)后确立了近代的统一货币制度,逐步实现中央集权和国内市场的统一。
《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两家报社中关于《上海月亮》的最初报道为1991年2月的井上采访。报道如下:
鲁迅临终之时的日本人的世界。/“也聚焦于几乎鲜为人知的鲁迅的原配夫人。”这是源于这位夫人之存在对鲁迅作为医学生留学却转变为文学家这一转变具有极大影响的推测。/为何明明有逃往日本、莫斯科、伦敦的途径,却在那个时代坚守上海?为何虽然那般厌恶日本,临终时在场的却都是日本人?/“作为日本人,我一直认为鲁迅的生活态度是必须思考的主题。”/此次披露的故事当然也属夏目漱石、樋口一叶、太宰治等一系列作品中展现出的“大文学家们的日常”。将鲁迅的宿疾与人物误认症、失语症“合并”起来,并且活用语言游戏。/虽然有众多版本的鲁迅全集,真实的鲁迅却很少被展现,《上海月亮》通过作者井上之眼与感悟,再现了被歪曲的鲁迅内心世界,得出“鲁迅一直知道(友谊)无关国籍,必须要靠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一结论。/《上海月亮》在地区公演中获得好评,翌月4日起在前进座剧场开始东京公演。(后略)
《读卖新闻》数日后也刊登了对男主角鲁迅的扮演者高桥长英的采访:
“在上海过着逃亡生活的鲁迅将自己的行为看作是对革命运动的逃离,怀着内疚之情,意图自杀,并且躲避医生。”在井上独特的解释中,故事展开。/“这部戏剧并未将鲁迅当作偶像来描写。导演也要求演员不要以沉重的口吻讲话。但是,展现出的仍是一位有人情味、具有魅力之人。可说是借用鲁迅来讲述人性,描绘大国(中国)的暴力等。”……“到目前为止的‘井上作品’都如同运动会一般让演员无法休息。克制笑意,由动变静。我喜欢《上海月亮》这种类型,我想让观众看完后如同观看拳击手击中对方胸腹时一般掌声雷动,欢呼喝彩。”/安奈淳、藤木孝、小野武彦等联袂演出。东京公演时间为4至10日,22日至29日,地点为吉祥寺前进座剧场。
东京公演开幕后,《读卖新闻》上刊登了如下剧评:
(前略)目前为止充满速度感、机关、恶毒的井上厦作品,换一种性质来说是“静”的舞台,可能会让人觉得美中不足。/“二战”前的上海,世界文豪鲁迅(高桥长英饰)为躲避国民党追查,与上海的妻子(安奈淳饰)藏匿在日本人内山夫妇(小野武彦、弓惠子饰)经营的书店里。/日本医师(辻万长)和牙医(藤木孝)想要治疗病弱的鲁迅,但是鲁迅当时非常厌恶医生。那段时间,鲁迅患上了人物误认症,其原因可想而知。未能献身革命的内疚和不爱原配夫人的罪恶感,使鲁迅陷入了意欲自杀的状态之中,不久身患失语症。/得知医师帮助中国孤儿之事后,鲁迅接受治疗并痊愈,并拒绝逃往日本和申请疗养的提议,决意用笔战斗。/全体演员配合协调,并加上了医师诊断讨厌医生的患者这一点,加上人物误认症、失语症,让观众忍俊不禁。而援助中国孤儿的故事催人泪下。超越中日界限的仁爱、增强遵循正直与良心而生活的强烈意志等井上厦所意欲展现的东西逐渐传达出来。木村光一导演。
《朝日新闻》也于《上海月亮》在东京公演当日,即1991年3月4日,在晚报上刊登了《井上厦的新作、今天开始东京公演/小松座的〈上海月亮〉》这一新闻。并于同年,井上厦凭借《上海月亮》获得谷崎润一郎奖。《上海月亮》从1993年10月23日至11月7日在东京纪伊国屋剧场公演,此外,2010年2月至3月在东京、大阪再次演出,同年4月在仙台再次公演。
2010年2-3月东京新宿纪伊国屋南剧场上演《上海月亮》,于同年5月9日下午三点半开始由CS放送卫星剧场播放,关于此事《读卖新闻》评论道:“《上海月亮》是一部讲述在中国上海,为逃离国民党的镇压而辗转于朋友间的中国作家鲁迅与日本医师交流的故事,鲁迅对日本的爱憎等被仔细地描绘出来。该剧由民艺剧团的丹野郁弓导演,村井国夫扮演鲁迅,有森也实扮演鲁迅之妻。/在9日可以观赏已逝井上先生的独特文字游戏。”
进入本世纪,仙台市的剧团仙台小剧场理事长石垣政裕根据鲁迅作品《藤野先生》改编的剧本《远火》由该剧团上演。2006年9月16日《朝日新闻》晨刊宫城全县版进行了开幕前的介绍:
写作剧本的是仙台市的剧团仙台小剧场的石垣政裕理事长。“为了使当时的鲁迅形象具体化,不是从作品中想象,而是必须从当时鲁迅所处环境中想象。”石垣政裕在图书馆里将鲁迅身处仙台的1904-1906年的当地报纸全部读完,从当时事件和上演戏剧等汲取灵感,驰骋想象。/该剧团受中国鲁迅博物馆之邀,决定于10月在北京和上海举行公演,共计四场,并为来回旅费等经费不足部分进行募捐。
公演4日后,《朝日新闻》宫城全县版亦刊登了追加报道:
根据中国文豪鲁迅作品《藤野先生》改编的仙台方言戏剧《远火》于16、17日两日在仙台市公演。《远火》吸取了东北大学近期研究成果、将鲁迅同其尊为老师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东北大学医学部)藤野严九郎教授间的交流及当时心境比原作更加详细地描写出来。除10月在中国公演外,也预定在藤野教授的故乡福井县公演,《远火》越来越受瞩目。/《藤野先生》是一篇描写鲁迅从1904年起约一年半时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时与藤野教授交流的文章,描写了藤野教授的认真指导和仙台生活。因为文中提及鲁迅弃医从文的契机,被收录进中国教科书。/在东北大学,石垣政裕为探寻文章里没有展现出来的当时的鲁迅心境,与医生交流并详细分析了鲁迅在学校上课所写的6本笔记。如实再现了藤野先生仔细修改血管位置错误的场景,并且参考了当时报纸的微型胶片,在剧本中加入当时仙台的世态以及流行戏棚的样子等元素。/关于鲁迅弃医从文的理由,《藤野先生》中只提及观看中国人间谍被杀害电影这一点。/此次《远火》中增加了与饥寒交迫的农民等接触这一契机。创作剧本的同志社大学院助教、“剧团仙台小剧场”的主办人石垣政裕先生说:“如果看不到当时贫穷的农村情景以及鲁迅去过的戏棚子的氛围等,就无法了解鲁迅的真正所感。”/2月,《远火》在仙台市召开的鲁迅研讨会上公开发表。当时,访日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高度赞扬其“生动表现了人物的内心,再现了鲁迅当时的生活情景”,并邀请剧团10月时在北京、上海举行的鲁迅国际研讨会上公演。/同时,剧团也计划在藤野教授的出身地福井县芦原市,于该市举办的藤野教授和鲁迅惜别百年纪念活动上公演《远火》。石垣先生干劲满满说道:“若藤野教授的相关研究能够更加深入,今后我想写一本以藤野教授为主人公、以另一视角来解读鲁迅的作品。”/(照片说明)藤野严九郎教授(左)修改鲁迅(右)解剖学笔记的场景地点为仙台市青叶区L公园。
另一方面,《读卖新闻》亦对《远火》的中国公演进行了详细报道。标题以较为醒目的文字撰写道“鲁迅博物馆馆长感动、发出邀请”,具体为:在仙台市活动的业余剧团“仙台小剧场”石垣政裕代表去年收集资料,创作该剧本。2006年2月在仙台国际研讨会之际,以“远火”为名举行公演。访日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先生观看公演后十分感动:“极为认真地展现出《藤野先生》风貌。”演出结束后立刻邀请石垣先生到中国进行公演。石垣先生接受了邀请,并于9月16日、17日在仙台进行公演。提高作品完成度同时,也筹措了出国旅费。/中国公演为10月14日、15日,地点为北京“9个剧场”。16日在上海鲁迅纪念馆,17日在复旦大学公演。全剧组人员为22人。台词为日语,附上中文字幕。石垣先生说:“希望可以传达出人类超越国家和民族团结一起的精神。”
在仙台市,东北大学的研究者与有志市民共同协作,1978年以来进行了《仙台鲁迅记录》等优秀调查研究。石垣的话剧《远火》是以实证研究成果,对既可归类于鲁迅自传小说,也可归类于杂文的《藤野先生》进行扩充完成之作。
前文提到的论文《戏剧里的藤野先生》中,研究比较了霜川远志的《藤野先生》、宫本研的《阿Q外传》、井上厦的《上海月亮》以及贵司山治的《惜别》(1967年发表,演出记录不详)四部戏剧。非常遗憾的是,石垣将2004年沈凯东版等作品归类为“可能有其他并非以戏剧形式展现的藤野严九郎的相关演出”,表示“这里就不再赘述”,并将自己的作品《远火》排除在比较对象之外。若是如此,迫切期待《远火》剧本早日公开。
鲁迅逝世7个月后,田汉在中国发表戏剧版《阿Q正传》。日本方面,在田汉发表戏剧版8个月后,山上正义将田汉的《阿Q正传》译成日语,发表在合刊上。并在6个月后,剧本研究杂志刊登了北川冬彦的《阿Q正传》剧本。1939年8月,即鲁迅逝世3周年之前,新剧《阿Q正传》在日本成功公演。
由此,鲁迅作品戏剧化在日本开始上演,并在战后走向兴盛。不仅有陈白尘电影剧本的翻译改编版本和由中国留学生创作的戏剧作品上演,大剧场每月还会有商业公演和高校巡回演出,拥有很强号召力,另外新闻媒体还会在全国进行报道。日本作家创作的鲁迅作品戏剧版和由日本大小剧团演出的作品具有极大影响力。其中,戏剧化和公演作品集中于《阿Q正传》《藤野先生》和《复仇之剑》(原名《铸剑》)三部作品。
为何上述三部作品会受到日本戏剧人的瞩目呢?究其原因,《阿Q正传》是鲁迅代表作,并且思想深刻,包含大量中国农村描写;《藤野先生》以仙台为舞台,描写出鲁迅与日本、近代中国与日本关系之原点;《复仇之剑》使用与布莱希特相通手法,是描述鲁迅晚年思想的作品。
在日本展开的鲁迅作品戏剧化,不局限于将鲁迅作品改编成戏剧,将其转化为传统戏剧这一点也颇为有趣。霜川远志的戏剧活动从戏剧《阿Q正传》发展到传记型戏剧《藤野先生——仙台的鲁迅》,这一尝试由石垣政裕等人在仙台小剧场通过《远火》继承,具有极高实证性。井上厦的《上海月亮》通过幽默的创作手法表达了对作家鲁迅的深沉敬爱之情,取得商业戏剧成功,亦增加了日本人对鲁迅的亲近感。
观赏鲁迅作品戏剧的日本人,在观赏结束后会有人去书店或者图书馆寻找鲁迅原著。当然,鲁迅书迷会蜂拥而至,前往剧院观看。在思考鲁迅作品在日本的接纳度之时,研究鲁迅相关戏剧亦不可或缺。本书由于时间和篇幅原因,仅限于通过追溯历史新闻报道来大体概括鲁迅戏剧作品的通史,但是预计会在其他文章中对鲁迅相关戏剧作品进行逐个论述。
读卖新闻http://adv.yomiuri.co.jp/yomiuri/n-busu/abc.html;朝日新闻http://adv.asahi.com/2011/004.pdf(2013年5月23日检索)。
1874-1986年为版面图像,共232件;1986年以后为新闻文本,共435件。
北川冬彦:《剧本文学论》,作品社1938年版,第122页。引用的文章原载于《剧本研究》第5号(1938年6月)。
佚名:《请观赏外语支那语戏剧》,《支那语》1932年12月号,第29页。
藤井省三:《东京外语支那语部 交流与侵略之间》,朝日新闻社1992年版,第113页。
濑户宏的个人网站“电脑龙会”http://www.asahi-net.or.jp/~ir8h-st/ryuunokai_019.htm(2016年2月3日检索),2006年1月7日公开,2015年7月12日更新。
《衣裳·演出亦为日中合作/阿Q正传/关西新戏剧人者联合上演》,《朝日新闻》(东京版晚刊),1982年8月27日。
《鲁迅与恩师的交流、热演/东北大学留学生表演〈藤野先生〉》,《朝日新闻》(宫城县版晨刊),2004年9月15日。
1998年中国留学生人数为22810人,2004年为77713人,2014年增加为94399人。参照http://www.jasso.go.jp/about/statistics/intl_student_e/__icsFiles/afieldfile/2015/10/19/data_11.pdf和http://www.jasso.go.jp/about/statistics/intl_student_e/2004/index.html以及http://www.jasso.go.jp/about/statistics/intl_student_e/2014/index.html(2016年2月5日检索)。
《朝日新闻》(宫城全版晨刊),2006年3月12日。
明治座:东京日本桥浜町的一家剧院。1873年(明治六年)以喜升座为名开业,1993年更名为现名称。参照新村出编《广辞苑》第6版,岩波书店2008年版。
根据濑户宏编《中国戏剧日本翻译上演目录·1945以后(初稿)》(2006年1月23日作成,2012年11月18日修正)。1953年9月鲁迅·田汉编剧《阿Q正传》大阪新剧联合公演。
新国剧:泽田正二郎以开创歌舞伎和话剧之间的新国民戏剧为目的,1917年(大正六年)组成了剧团,设计出了“月形半平太”新的刀剑剧,赢得了大众的支持。正二郎去世后,辰巳柳太郎、岛田正吾成为剧团的中心人物。1987年解散。参照新村出编《广辞苑》第6版,岩波书店2008年版。
《生动有趣的〈阿Q正传〉/岛田全力演出/新国剧明治座》,《读卖新闻》(晚刊),1954年1月7日。
日本放送协会被称为日本唯一国立放送,无任何广告时间,预算主要来自国民每月的缴费。
《局里通讯/六月的NHK名作剧场十七日〈阿Q正传〉竹内好译,霜川远志改编》,《朝日新闻》(晨刊),1957年5月25日。
《鲁迅系列第二部〈目中之人〉公演/世代剧团正月东京》,《朝日新闻》(东京版晚刊),1978年12月26日。
《可获剧本集的戏剧/〈鲁迅传〉出版纪念〈阿Q正传〉上演》,《朝日新闻》(东京版晚刊),1977年7月6日。
《中国归国者的自立/支援的〈阿Q正传〉/剧团“世代”》,《朝日新闻》(东京版晚刊),1984年1月27日。
《剧场世代公演〈阿Q正传〉(节目)》,《朝日新闻》(晚刊),1989年12月14日。
董炳月:《鲁迅形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173-206页。
鲁青:《为写鲁迅而豁出生命——介绍日本剧作家霜川远志先生》,《鲁迅研究动态》1985年第5期。
《广辞苑》第六版中关于“文学座”解释如下:剧团名。1937年,以岩田丰雄、久保田万太郎、岸田国士为顾问,以上演排除政治性的现代剧为目标,由杉村春子、中村伸郎、三津田健成立。上演了森本薰的《女人的一生》、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等。作为新剧界的中心之一展开活动。
柾木恭介:《别在此处落幕!——文学座公演,围绕宫本研作品〈阿Q外传〉(时评)》,《新日本文学》第24卷11号,1969年11月,东京新日本文学会,第144页。
《文学座演员共同上演创作剧/宫本研作〈阿Q外传〉/以中国为舞台/革命与民众的关系》,《读卖新闻》(晚刊),1969年8月21日。
《〈舞台〉〈阿Q外传〉/民众与革命家的羁绊》,《读卖新闻》(晚刊),1969年9月10日。
《令人印象深刻的最后一幕/文学座〈阿Q外传〉》,《朝日新闻》(晚刊),1969年9月11日。
《〈作茧自缚的批评家/文学座的〈阿Q正传〉入选今年前五名》,《读卖新闻》(晚刊),1969年9月13日。
《〈戏剧人间〉松山政路/初次挑战〈阿Q外传〉》,《读卖新闻》(东京晚刊),1994年5月31日版。
《〈时代〉之问、时隔25年再次上演/宫本研的〈阿Q外传〉》,《朝日新闻》,1994年6月10日。
《小仓的帐篷戏/餐饮店主们实施/21、22日》,《朝日新闻》(晨刊福冈版),1995年10月19日。
http://yasennotsuki.wix.com/yasennotsuki,检索日期:2016-2-25。
《日中韩演员所描绘的近未来东亚/舞台〈垃圾场贫民窟的异人先生〉》,《朝日新闻》(晚刊),2007年12月14日。
《事件信息/鸟取县论铸剑/28、29日的晚上7点半、鸟取市鹿野町的鸟之剧场》,《朝日新闻》(晨刊鸟取全县版),2007年12月14日。
http://www.birdtheatre.org/profile_nakashima.html,检索日期:2016-2-22。
《戏剧〈铸剑〉/5月1、2日19时半与3~6日14时、鸟取县鹿野町鹿野的鸟之剧场》,《朝日新闻》(晨刊鸟取全县版),2008年4月25日;《鸟之剧场努力扩大粉丝/大额捐款中断运营严峻/体验教室倍增》,《读卖新闻》(晨刊鸟取全县版),2008年4月11日。
《鲁迅之作〈铸剑〉的舞台化/今日,鸟之剧场》,《朝日新闻》(晨刊鸟取全县版),2008年5月6日。
《(人·昨天·今天)斋藤赖阳先生/对古典情有独钟 对演员精益求精》,《朝日新闻》(晨刊鸟取全县版),2008年5月14日。
《〈铸剑〉(中岛谅人编导、鲁迅作品)对祝祭型寓言进行革新的编导——中岛谅人导演鲁迅〈铸剑〉剧评》,2008年7月28日,http://spac.or.jp/critique/?p=9,检索日期:2016-2-20。
《高知县举办/鸟之剧场公演/铸剑/18日下午3点、高知县高须的县立美术馆》,《朝日新闻》(晨刊高知全县版),2008年5月16日。
《鸟之剧场、初次中国公演/3日戏剧节/鲁迅的〈铸剑〉剧本》,《读卖新闻》(大阪版晨刊鸟取版),2008年11月1日。
《再验证剧作家·布莱希特的精神/东京·两国的戏剧公演等》,《朝日新闻》(晚刊),2003年9月2日。
《鸟之剧场、今年度/国内外的剧团招待/自主公演〈葵上/熊野〉等4场》,《读卖新闻》(大阪版晨刊鸟取版),2009年4月28日;《〈舞台〉鸟之剧场〈铸剑〉/7月11~20日的周六休日14点、平日19点半、鸟取市鹿野町的鸟之剧场》,《朝日新闻》(晨刊鸟取全县版),2009年6月19日;《与观众一起看出什么/采访宫崎市出生·鸟之剧场主演中川先生》,《朝日新闻》(晨刊宫崎全县版),2009年7月4日;《〈铸剑〉从今日上演/鸟之剧场第3场/鹿野町》,《朝日新闻》(晨刊鸟取全县版),2009年7月11日;《评〈铸剑〉/无国籍风的空气、紧张感》,《读卖新闻》(西部版晚刊),2009年7月24日。
http://www.birdtheatre.org/engekisai2011/program/index.html,检索日期:2016-2-22。
花田清辉、小泽信男、佐佐木基一、长谷川四郎:《剧本·故事新编》,河出书房新社1975年版。
《再验证剧作家·布莱希特的精神/东京·两国的戏剧公演等》,《朝日新闻》(晚刊),2003年9月2日。
《在中国上演〈藤野先生再见〉/剧团世代突然的招聘/作者的苦心之果》,《朝日新闻》(晨刊),1984年11月25日。
石垣政裕:《戏剧里的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与鲁迅:惜别百年》,东北大学出版会2007年版,第144页。
《〈执笔时间〉井上厦/鲁迅“再生” 作为日本人》,《读卖新闻》(东京版晨刊),1991年2月25日。
《井上厦的〈上海月亮〉/高桥长英热演鲁迅/克制笑意 由动到静》,《读卖新闻》(东京版晚刊),1991年3月1日。
《[批评&批评]戏剧/〈上海月亮〉(小松座)》,《读卖新闻》(东京版晚刊),1991年3月9日。
《[采访]井上厦先生/〈上海月亮〉获谷崎润一郎奖》,《读卖新闻》(东京版晚刊),1991年9月26日。
《朝日新闻》(晚刊),1993年10月22日。
《演出〈上海月亮〉/村井国夫先生》,《读卖新闻》(东京版晚刊),2010年1月29日。《演员·村井国夫、首次小松座演出/井上厦作品〈上海月亮〉》,《朝日新闻》(晚刊),2010年2月25日。《[最佳推荐]鲁迅的苦恼/轻松巧妙的/井上厦作品〈上海月亮〉》,《读卖新闻》(大阪版晚刊),2010年3月11日。
《井上厦作、描绘鲁迅、仙台上演〈上海月亮〉》,《朝日新闻》(山形全县、福岛全县、岩手全县、宫城全县各版的晨刊),2010年4月17日。
卫星电影戏剧放送株式会社(现为松竹BROADCASTING株式会社)CS(通信卫星)放送的电影专门频道。
《井上厦先生的舞台〈上海月亮〉5月9日、卫星剧场》,《读卖新闻》(东京版晚刊),2010年4月30日。
《描绘鲁迅与藤野教授交流的戏剧上演/今天·明天于仙台》,《朝日新闻》(宫城全县版晨刊),2006年9月16日。
《鲁迅的心境、详细表现/仙台剧团公演、〈藤野先生〉新解读》,《朝日新闻》(宫城全县版晨刊),2006年9月20日。
《仙台业余剧团、至中国公演/创作戏剧再现鲁迅留学时代》,《读卖新闻》(宫城版晨刊),2006年10月3日。
仙台鲁迅记录调查会编:《仙台鲁迅记录》,平凡社1978年版;阿部兼也:《鲁迅的仙台时代:鲁迅日本留学的研究》,东北大学出版会1999年版;鲁迅·东北大学留学百周年史编辑委员会编:《鲁迅与仙台:东北大学留学百周年》,东北大学出版会2004年版;“藤野先生与鲁迅”刊行委员会编:《藤野先生与鲁迅:惜别百年》,东北大学出版会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