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塞下曲

彩图详解唐诗三百首(全2册) 作者:[清] 蘅塘退士 编;思履 注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1】,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2】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3】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4】

【注释】

【1】饮(yìn)马:给马喝水。【2】临洮(táo):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的起点。【3】咸:都。【4】蓬蒿:泛指野草。

【译文】

牵马饮水渡过了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似刀。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意气高昂。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的白骨中夹着野草。

【赏析】

《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比较著名的有王昌龄、高适、李白、卢纶、李益、许浑等人的诗歌。

大约在开元十一、十二年至开元十四年间,王昌龄西出河陇,当时唐玄宗不听宰相张说的劝谏,派军西征吐蕃,结果先胜后败。开元十五年,主将被杀,整个河陇为之震惊。王昌龄在边时,正值战事最激烈的时期,所以有着切身的感受。

秋在五行中属金,主刀兵,何况又是在大漠黄沙的边陲之地,越发让人体会到秋天所带来的肃杀之意。饮马河边,水寒刺骨,风凛冽似刀;平沙日落,昏暗苍茫中见长城逶迤。诗人用极简的语句写出了塞外晚秋时节的荒凉景象,意象宏阔,境界雄浑。而这样深邃苍茫的景色已经延续了多少代?

后四句更是刻画了一幅触目惊心的古战场图画:当年血战长城,将士意气高昂,从古到今这里到处都是黄沙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散乱在野草之间,发人警醒,点出强烈的反战思想。

开元前中期的边塞诗多以杀敌建功为主旨,而王昌龄却较早地唱出了反战的主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目睹过当时的边防弊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有着高人一筹的见识。

诗人不愧是写边塞诗的能手,以雄健的笔力勾画出一幅震撼人心的塞外战场景象图,将战场的荒凉和战争的惨烈刻画得淋漓尽致。前人评价此诗说:“极简、极纵、极古、极新,俱在汉魏之间。”(《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