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最见效的看图写话,是看动画
记得多年前,我看过《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集》,那时还只有光盘。每张光盘上有很多片子,每个片子又很短,只有几分钟。起初看糊涂了,纳闷情节为什么接不上。后来看多了,我就爱上了这种独立、精短、风格多样、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动画短片。
几个孩子来写作文,到得有早有晚。到得早的孩子没有事情做,我就把存的短片给他放一放。
首先选择的是《猫》(作者:卜桦,时长:5分20秒),这是早期国产网络动画的代表作,看得好多孩子泪水涟涟。上完了作文课,孩子们说:“写完了作文,是不是可以再看一遍《猫》?”
比较深奥的是《平衡》(导演:[德]克里斯托夫·劳恩施泰因、沃尔夫冈·劳恩施泰因,时长:7分38秒)。画面构成很现代,场景只有一块平板。几个人,装扮完全一样,没有对话,甚至没有多少音乐。我担心孩子们看不懂,但他们看得非常专心,看完还自发讨论。孩子们对“有哲理的”“大人的”动画,兴趣很高。动画短片的启智功能是惊人的。
铭铭提出:“我能不能写写动画片?”
铭铭总是苦恼没有事情可写,看图写话对他来说越来越难。因为作文上了要求,要“有声有色”,但图画本身就是黑白的、静止的,不够“有声有色”。动画则完美地解决了他的问题。
我想,这些优秀动画片的基础,是优秀的文字脚本,现在孩子们用文字还原,也算再创作,是好事。就答应了这个提议。
其他孩子也积极响应,这些七八岁的孩子,都写起动画“脚本”来。他们热情很高,写得很快,字数充足。不会分段的问题,也自行解决了,那便是根据动画片中明显的场景转换分段。因为受到动画片的感染,孩子们的作文写得很有感情。
下面就是其中一篇作文。
袋子姑娘
改编自动画短片《黛子小姐》
在做塑料袋子的地方,有个袋子姑娘,人们都把脏东西放进去。
一天,人把袋子姑娘放到炒菜的厨房,袋子姑娘一转头就看见了纸杯先生,袋子姑娘很喜欢纸杯先生。但是,有一个人过来把纸杯先生拿走了,袋子姑娘很伤心,人又把很多脏东西放进袋子。忽然,袋子姑娘破了一个洞,人就把她扔到垃圾堆里。
袋子姑娘走呀走呀,看见了纸杯先生。它们相爱了,纸杯先生带着袋子姑娘一起玩,一起在树下看太阳。树越来越大,越来越绿。
到了冬天,树的叶子掉光了,它俩冻成了冰块。纸杯先生也越来越老。
到了春天,冰融化了,纸杯先生变成了一块一块的纸片飞走了,袋子姑娘很伤心,她想死,可是用了很多方法,怎么也死不了。她更伤心了。
1000年后,袋子姑娘被风吹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时,纸杯先生已经变成了土,而袋子姑娘还孤单地活着。
作者为襄阳市新华路小学胡书扬(一年级)
划重点:建立自主分段的意识
通过观察一二年级刚开始写作文的孩子,我发现他们是没有自主分段意识的。
我问铭铭:“你为什么只写一段啊?”
他告诉我:“老师说不用分段。”
小孩子只能写二三百字,只有一段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我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妥:“你为什么不早饭、中饭、晚饭一起吃呢?为什么要分成三餐呢?”
他笑了。我说:“那我们唱歌,一直唱一直唱,中间不喘气好不好?你从早上开始,就不下课,一直上一直上,全天上成一节课好不好?”
他摇头,表示不好。我说:“你读的课文,看的故事,有没有通篇不分段,一段下来的呢?”
他想了想,真没有。(除非是古代人写的文稿。)
总之,就算孩子还很小,只能写很短的作文,也不能不分段。
我一般不会硬性地给学生的作文标段落,事后修改,重新标段落,这不是最好的方法。我的办法,是在写作之前、写作中途不断强调“要注意分段哦”,就是说,要帮孩子们建立自主分段的意识。
这个过程并不算艰苦,孩子们一般经过三五次作文训练,就能分得既合理又好看了。铭铭很聪颖,我只强调了几次,他就懂了,写着写着会说:“哎呀,换镜头了,该分段了。”
如果改写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怎么分段呢?非常好办,因为这首诗自带分镜头。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一段)
纷纷扬扬的春雨下了起来,落进原野里,钻进人的衣服里,让人感到一阵阵的寒意。(下雨了,一段)
远处走来一位行人,他神情哀凉,大约是扫墓归来。他边走边张望,显然在找一处歇息的地方。(行人出现,一段)
此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原来是一位牧童,他骑在牛背上,走在春雨滋润的田野边,悠然自得……(牧童出现,一段)
行人连忙打探:“附近有酒家么?”牧童说:“就在前面不远处,很快就到了。”顺着牧童所指的方向,果然看见了高高的旗杆,上面飘舞着杏黄色的酒旗,还有三个大字:“杏花村”。(酒家出现,一段)
行人大喜:太好了!终于可以放下忧伤,一边喝酒,一边欣赏这无边的春色。(结尾,一段)
分段,是重要能力:能控制叙事节奏,知道在哪里应该喘息一下,告一段落;情绪有起有伏,一波一波地推进;结构上有章法,逻辑上有关联,不是一锅粥。
分段,也为文章能写长,写丰富,留下了一点空间。如果一大段、一大片、一大块地下来,想添些内容都没有地方补。
作文写不长,写不细,写不完,写得糟乱,写得难看,其外在的表现,都是没有良好的自主分段意识。很多学生到了初中、高中,依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