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我的爸爸”这个题目总是写不好
“我的爸爸”写出来,远不如“我的妈妈”感人:
“我的爸爸常常不在家;回到家,常常不做饭;吃饭的时候,常常发脾气;不发脾气的,又常常不说话;说话的,又常常很严厉……但是,爸爸很辛苦,因为忙着赚钱养家。”
如果说,母亲是一家的精神领袖(对的,不是父亲),那么父亲是什么?经济支柱?
“我的爸爸十分高大,像一座山一样。他非常能干,什么东西坏了,他都能修好。给他一辆车,他就能开得风驰电掣;给他一个扳手,他就能撬动地球……”
父亲高大而万能(这往往不是真的),常常是因为孩子太小,有视野上的误会?
“我的爸爸最会做饭,我放学回家,他端出一盘拿手的糖醋鱼;爸爸脾气好,从来不吼骂我,我做错事情,他总是给我讲道理;爸爸总是陪我成长:玩游戏、看电影、参观游览、登山钓鱼、健身运动、各种各种……”
这样的父亲不是家里的“半个陌生人”,有的“代行母职”,比母亲做得还好。不过,“慈父”一定比“严父”更有爱,更合格么?
“爸爸”这种生物,太复杂了。我带有偏见地觉得儿童其实写不好父亲。就连成人,甚至作家,理解父亲的过程,也常常坎坷而漫长。
我提议先看看动画短片,看看别人是怎么表达的。
先看英国动画短片《父与女》,看到女儿年老之后,还在寻找父亲的影子,她躺在父亲曾经的小船上,好像童年躺在父亲的臂弯里……看得很多孩子流眼泪。
还有韩国动画短片The Father(《父亲》),节奏非常快,其中讲述的父子关系更为复杂。孩子们看了两遍才理解,理解之后,沉默了好一阵。
除了动画短片,还看了有关父子关系的经典电影,如《大鱼》(5分钟的剧情介绍版),我还印发了日本小学生的获奖作文《我和爸爸的便当盒》。
这节课就成了探讨父子关系、理解父子情感的一节课。我问:“你们发现这些经典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铭铭说:“都很感人。”
依依说:“父亲的爱不喜欢口头表达出来。”
文文说:“他们的父亲都死了。”
我一惊——文文确实有简单而惊人的发现。那就是,我们什么时候才真正理解“父爱”。
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我们和父亲的关系总是存在更多的矛盾和冲突。当我们开始理解父亲的时候,他已经老了;甚至,当我们自己做了父亲(或母亲),当父亲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才真正地理解父亲,才能把这些理解表达出来,并且表达得温暖而有力量。
“我的爸爸”如果写不好,我不建议勉强写。必须要接受一点:不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要写进作文的。有的家庭成员,需要用一生去理解,去读懂,去书写……甚至最终也没有被讲述出来,被书写出来。但这并不是说,不被写的,就不被爱。
划重点:写什么才是最最最重要的
我和学生花时间最多的讨论,就是帮助他们找到“写什么”,而不是“怎么写”。
比如“我爱妈妈,妈妈爱我”这样的话题,文文首先就想到写“自己生病了,妈妈照顾我”,我立刻否决了:“写这个的太多!”
他说:“那我写妈妈生病了,我照顾妈妈?”我问:“真的吗?”他说:“没有。”我说:“没有就别写了,不要瞎编!”他说:“那我写妈妈假装生病了?”我说:“什么?”
他坐了足有半个小时,未动一个字。我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说:“刚才你说,妈妈假装生病,是怎么回事?讲来听听。”
他就讲妈妈有一次看了电视剧,受到触动,担心自己生病了,儿子不管她,就学着电视剧的样子生起病来。他怎么识破了,识破之后怎么照顾妈妈,对付妈妈,最后妈妈破涕为笑,母子其乐融融。
文文边讲边乐,我听了觉得是个好故事,很有意思,就鼓励他写出来,最好写得像“演小品”一样。他很快就写成了,挺幽默的,还有悬念。这就是说,“小品剧本”的写法已经在他的写作过程中了,他已经会应用“写作技巧”了。
很多人却认为“写什么”根本不是问题,每个人最不缺的就是这个,每天都有不少事情发生,怎么可能没什么东西可写呢?他们希望老师多教教“写作技巧”,增强“写作才能”。
其实,找到“写什么”,就是最最最最重要的写作才能。
往往,找到“写什么”的同时,“怎么写”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