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所谓侠客:相遇注定别离

纵游沧海一浮生:李白诗传(万卷人物) 作者:田梦 著


所谓侠客:相遇注定别离

山水之情,似乎比人情更美。几次拜谒,让李白看到了人性太多不堪的一面。他决定再次投入山水之中,将自己蒙尘的心彻底洗涤干净。

峨眉山,一直是李白魂牵梦萦的地方。一想到即将投入峨眉山的怀抱,李白便兴奋不已。

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的便是峨眉山的奇秀美景。李白眼中的峨眉山,层峦叠嶂,数不尽的奇树叫不上名字。山中飞瀑幽涧,令人心旷神怡。他曾在诗中描写过自己此番登峨眉山的经历:

登峨眉山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初至名山,亲历奇景,与以往游历蜀地名胜的感受完全不同。蜀地有许多仙山,却都难以与峨眉山相媲美。山中岩壑幽深,群峰险怪,阴晴变化,景象万千。只可惜其中奇绝的景致实在太多,一次登临,难以完全领略。

峨眉山高峻磅礴,秀丽无俦,奇光异彩,分列杂陈。李白觉得自从登临峨眉山,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山中的丹霞翠霭令他仿佛心与天合。那一刻的李白似乎能够参透天地间的奥秘,就如同得到了仙家的锦囊,参透了修道成仙之术。

这般山光掩映、云霞飘拂之景,让李白无比欢快。若能在云霄之间吹奏玉笛,必能响彻群峰;若能在山石上弹奏宝瑟,必能声振林泉。这般怡情于物外的生活,是李白平生夙愿。

从少年时起,李白便有了修道学仙的愿望。人间之乐并非不能割舍,他的骨子里早已舍弃世间的功名利禄。此番漫游峨眉山,饱览山光水色,足以快慰平生,哪怕就此告别人间世俗之乐亦足矣。

他早就听说峨眉山顶有“佛光奇景”,便想要领略一番。当他终于登上山顶时,云烟万态、晴光霞影就在眼前。阳光折射之下,人影便呈现于云影光环之间,李白觉得自己仿佛已经羽化成仙,尘世间的一切忧虑烦恼全部洗涤殆尽。

传说峨眉山中有仙人,当年葛由便是骑着自己刻的木羊入山成仙。假如此番能够遇到骑羊子葛由,李白便打算与他携手仙去了,上凌白日,辞谢人间。

峨眉山让李白流连忘返,不知不觉,竟然在此处徜徉了半年之久。算算时间,李白已有几年没有回家了。纵然醉情于山水,家中父母尚在,李白还是要回家看一看了。

临近家乡,李白又看到那块长得像牛的石头。小时候,李白无数次骑在石牛上,拿着树枝做鞭子,像模像样地催打石牛快跑。少年时,李白甚至还为石牛作了首诗:

咏石牛

此石巍巍活像牛,

埋藏是地数千秋。

风吹遍体无毛动,

雨打浑身有汗流。

芳草齐眉弗入口,

牧童扳角不回头。

自来鼻上无绳索,

天地为栏夜不收。

笔锋虽略显稚嫩,但一句“天地为栏夜不收”,已经将李白的豪迈之气在无形中展露。

正逢秋日,草木凋零,秋风萧瑟,阵阵寒气逼人。还未进门,李白远远地就开始呼唤家中父母。家人见到李白归来,欣喜异常,在外多年,李白成熟了许多,也清瘦了许多。做母亲的最见不得儿子消瘦,便忙着张罗做顿丰盛的菜肴,好好地为儿子补一补。

他滔滔不绝地向家人讲述自己游历蜀中的经历,淡然地讲述自己拜谒失败的种种遭遇。李白讲得开心,母亲却听出了哀愁。她安慰儿子,凭他的才华早晚会有一番作为。

家是最好的港湾,任何地方都比不上家的温暖。可是,李白注定不是个恋家之人。在家中短暂休整之后,他又计划着一场远游。

二十四岁的李白,仍然是一介白衣。他不安于现状,若是就此终老一生,岂不白白来人世一遭?他要去更远的地方,仗剑江湖,拜访名流,为自己求取功名。

想到即将离开这片熟悉的故土,尤其是那座熟悉的大匡山,李白心中感慨万千:

别匡山

晓峰如画参差碧,

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

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

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

已将书剑许明时。

天色初晓,李白走出门外,远望那座熟悉的大匡山,在曙光中犹如一幅美好的画卷。斑斓的山色,令人心旷神怡。他渐渐走近大山,眼前,树上垂下的藤蔓正随风摇曳,枝条轻轻拂过栏杆。

不知不觉,天色将晚,晚归的樵夫身上背着高高一摞刚砍好的柴,向家中奔走。山中小径,往来的行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几乎人人都带着家犬,一派浓郁的生活气息。李白只觉得内心忽然平静了下来。

走到大明寺前,看到那棵熟悉的树。曾经,每当读书累了,他便靠在这棵树上,看天上云卷云舒,听远处猿啼阵阵。有时候大明寺里的僧人会出来清洗钵盂。用来洗钵盂的那处池塘,曾有白鹤飞来,可惜这次前来,白鹤却不知去往何处。

一草一木,皆是李白最熟悉的回忆。他眷恋这处清境,但却身不由己。并非李白不爱大匡山的美景,而是他已将一腔热情与文才武略许给未来。他必须要从这里走出去,凭借自己的文武才艺,开创一番伟大的事业。

他便这样匆匆归来,又匆匆离开。一切皆是为了相遇,一切也皆是为了分离。

峨眉山是李白走出蜀地的必经之路,不过此番与之前的心境截然不同。这一次,李白并没有长久驻足,而是趁着夜色,乘船从峨眉山前经过。秋日的夜晚,半轮秋月挂在峨眉山前,一轮月影倒映在流动的平羌江上。李白准备离开清溪直奔三峡,他是那样喜爱峨眉山,只可惜却不能停下来好好与它亲近,因为他还要匆匆赶往渝州。

既然不能登临山峰,那么就用一首诗作为纪念: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途径巴地,李白做了短暂的停留。巴地素来有好听的民歌,李白想要感受一下当地的风情,体会一下巴地民歌的意境。

一日正午,李白正走得口渴,刚好路边有一处小小的茶摊。茶摊上没什么客人,只有一位年轻的妇人在照管炉子上的热水。或许是这里少有行人经过,看到有客人光顾,妇人十分欣喜。她热情地帮李白沏茶,两人渐渐攀谈起来。

原来,那女子的丈夫乘船东下去经商,留下她一人照顾年迈的公婆。在外摆茶摊虽赚不到几个钱,但好歹能贴补一些家用。李白问女子是否知道丈夫什么时候回来,女子回答的语气充满哀愁。

关于丈夫的归期,女子并没有答案。她只记得自己当初送丈夫离开时的情景。当时的她强忍伤心,害怕丈夫看到自己落泪会难过。她千般叮咛,万般嘱咐,希望丈夫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更叮嘱他不要忘记家中还有妻子在等他归来。

她多希望丈夫乘坐的那条小船能划得慢一些,让她多看丈夫几眼。可那小船竟划得那样快,倏忽之间便已到了江水的尽头。此刻的女子已经泪如雨下,她痴痴地站立在岸边,默默地在心中计算:“十个月的时间,小船便能行驶三千里,照这般速度,丈夫几年之后才能回来呢?”

那时的交通极其不便利,夫妻一旦分隔两地,便不知何时才能团聚。女子听说,很多在外经商的旅人都客死异乡,即便身体康健,也有可能在外面另立家室。像她这般在家独守的商妇无依无靠,与寡妇没有什么两样。明明是生离,却形同死别。

女子惆怅而又淳朴的情绪感染了李白,他仿照当地民歌的笔调,写下一首诗:

巴女词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纵然同情那女子,李白却也无法为她做些什么。唯有这几句诗作为馈赠,算是对她的一丝慰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