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元勋”
邓稼先
假如把每个人的生命旅程最后一句话刻成墓志铭,我想,我会为邓稼先的墓志铭而放声悲歌: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走完了他62年的生命路程。临终前,他拼尽全身力气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不是豪言壮语,却如平地惊雷。假如你了解邓稼先,知道他为祖国的核事业默默奉献、甘于寂寞、以身许国、死而后已的生命历程,你会无言哽咽!
邓稼先的一生,是一个爱国者拼尽全身力气奋斗的一生。他用归国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祖国需要,便义无反顾”的爱国誓言;用无声的坚守书写了“不畏艰难、顽强奋斗”的爱国信念;用无私的奉献谱写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用无悔的一生诠释了“忠诚于党、忠诚于事业”的爱国初心。一句嘱托,隐身了一生;一声巨响,震惊了世界。世界和平,是对这位元勋最好的纪念;国家强盛,是对这位功臣最好的告慰!
人类可以不需要核武器,但中国不能没有邓稼先!
一、一生的价值就是为国家
“邦之兴,由得人;人才蔚,国运兴。”深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邓稼先科学救国图存的信念,终身如一。邓稼先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用行为品质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1.“要学科学,对国家有用处”
邓稼先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邓以蛰是北京大学教授兼清华大学的哲学教授。八个月大的时候,邓稼先跟随母亲一起来到北平。父亲很注重邓稼先的教育,要求他不仅要学习中国的四书五经,还要通读国外的文学著作。得益于父亲的长期教导,中学时期的邓稼先学习成绩就已经十分优异。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中国东北,并将魔爪伸向华北。1937年,中国发生了举世震惊的七七事变,北平陷落。那一年,邓稼先13岁,正是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萌芽的时候。在北平学习的他,目睹了这一切:深爱的国土被践踏,人民受迫害,懵懂的少年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那时,除了读书学习外,他还秘密参加一些抗日聚会,和同学们一起谈论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相互激励,他的思想也开始越来越成熟。当时,日本军部规定,凡是从日本哨兵面前经过的中国人都必须行鞠躬礼。可是,邓稼先偏不这么做,宁可绕远多走几步,也绝对不做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伟大的人格终究成就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也需要这样伟大的人格。年少的时候,一身正气的邓稼先就播下了信仰坚定、为国奉献的人格种子。
北平沦陷后,日本当局召开了“庆功会”,强迫市民和学生参加,并且向每个人分发了日本国旗。邓稼先无法忍受这种屈辱,当众把一面日本国旗扔在地上,重重地跺了几脚。这件事发生后,邓以蛰的一个好友劝他说,此事早晚会被人告发,快让孩子尽早离开北平吧。在父亲的劝说下,1940年5月邓稼先跟随姐姐南下去了昆明,临行前,父亲深情地对邓稼先说:“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像我这样,不要学文。学科学对国家有用。”面对国家被侵凌的现状,父亲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据自己的见闻和阅历,他意识到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彻底改变中国的命运,也殷切地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担当起重任。邓稼先记住了父亲的这番话,决心用功学习科学本领,换回中国人的尊严。小小的年纪就要背井离乡去求学,家人都不忍与他分别,他的母亲、大姐、三姐早已泣不成声,邓稼先却异常地冷静和坚定,对她们说,“我现在只有仇恨,没有眼泪。”这是一位只有16岁的血气方刚的少年临行前说过的话,它饱含着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行径的极大痛恨,饱含着爱国青年卧薪尝胆的壮志豪情,掷地而有声、铿锵而有力。邓稼先认为要改变中国被压迫被欺凌的现状,就必须学知识、学本领。从那一刻起,“爱国”就成了邓稼先一生的魂;“爱国主义者”就成了邓稼先一生的标签。选择了这条路,他再也没有后悔过。
2.“看来关键是政治”
邓稼先17岁时,高中毕业并顺利考上了西南联大物理系。西南联大是原来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所学校在1935年南迁后合并办起来的一所学校。大学阶段的邓稼先,学习更加用功努力。西南联大物理系可谓名师荟萃、人才辈出,不仅有叶企孙、吴有训、赵忠尧等著名物理学专家,还有饶毓泰、周培源、张文裕等知名学者。当时,邓稼先中学时期的好友杨振宁也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比邓稼先高三班。他们是十分要好的朋友,还经常在学校借用昆华中学校舍附近的大树旁一起诵读古诗,用古韵陶冶心情。“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校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勿忘国耻,牢记使命,用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回报祖国。
一般印象中,昆明是四季如春、风景如画的城市,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昆明的上空却经常笼罩着恐怖的阴霾。在高压政策之下没有任何民主和法制,抓人不问缘由,审判随意枪毙。昆明的百姓对这一现状十分痛恨。当时西南联大学生的思想又是相当活跃、十分激进,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憎恶国民政府的贪腐。《新华日报》是西南联大师生最关注的报纸,一有重要消息,报架前就围得水泄不通。邓稼先就是这些学生中的一位,除了埋头苦读外,他还十分关心政治。对于如何救国、救国的关键在哪里,邓稼先和他志同道合的同学们经常展开讨论。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邓稼先坚定地说:“看来关键是政治。”为什么这么说呢?邓稼先深知,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拥有一流的科学技术,才能有与其他大国平起平坐的机会。然而,没有一个开明的政府,科学技术也显然无用武之地。在20岁前后,是邓稼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确立和形成的时期,这样一个转变,一方面是源于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浸染;另一方面更是源自他内心的执着与坚定。十四年抗战耗尽了中国所有的人力物力,中华民族遭受了数千年未有的奇耻大辱。邓稼先内心迸发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个时候,邓稼先读了很多书,包括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从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他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一定会成功,一个崭新的中国必将诞生。这时,他要用自己的全部才智为祖国效力的思想在头脑中粗具雏形。
从父亲谆谆告诫的“要学科学,对国家有用处”,到后来自己悟出的“看来关键是政治”,邓稼先的思想认识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面对国民政府的专制和腐败,他没有选择放弃对自然科学的追求,他选择的是相信一个值得托付的力量来托起自己的强国梦,而这个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这是在他彻底看清国民政府反动的真面目之后思想认识上的一个升华,也是他后来坚定地接受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邀请回国报效祖国的信心源头。在邓稼先身上,“科学”与“强国”实现了完美的结合,从此,他踏上了科学强国的道路。
3.坚定选择祖国
邓稼先怀着科技强国的理想追求去美国留学。在美国,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邓稼先喜极而泣,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当时头脑里闪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我带着什么回去献给祖国?这个问题是他在国外求学最强大的动力支撑。他认为,能有机会到美国学习国际前沿的核物理知识,机会实属难得,一定要把最精华的东西学到,必须拼命钻研,来不得半点儿松懈,并且,他强烈地感到必须尽快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普渡大学,邓稼先用了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博士三年的学习,并顺利完成博士论文,那一年他才26岁,由于岁数小,皮肤白皙,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小些,所以被大家称作“娃娃博士”。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氘核的光致蜕变》,在当时已经是物理研究的前沿课题,因此邓稼先深受老师的赏识。
从拿到博士学位到踏上归国的行程,邓稼先没有给自己丝毫犹豫的机会,他冲破重重阻挠,谢绝了导师的执意挽留,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毅然决定回到祖国。1950年8月29日,也就是拿到博士学位的第九天,邓稼先乘坐“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国土。他清醒地看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深刻认识到这种差距对强国梦的巨大阻碍。所以,他决定一刻也不停留,尽快行动,急切地想把自己所学到的一切知识奉献给国家和人民。跟邓稼先一同回到中国的年轻知识分子有100余人,有一些人半路在日本、中国香港等地被截留了,还有一些人逃到了英国。剩下所有顺利回国的爱国知识分子都受到了外事部门的热烈欢迎和隆重接待。欢迎会现场有人问邓稼先从美国都带回了些什么?邓稼先幽默地说:“除了带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外,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人才稀缺。中国共产党为推进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事业,千方百计网罗人才。邓稼先和一大批学成归来的爱国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他们很多人成了院士或者教授。他们不计名利、甘愿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因为国家需要人才,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为新中国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稼先以极短的时间完成博士研究,又以极果断的态度踏上归国之路。也许在那个年代,邓稼先这一批归国学者并不把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看成是克服了什么个人困难,但是今天,我们知道背负着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意味着巨大的压力,但他们的脊梁是直的,他们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