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 沿途见闻

抗日名将范子侠 作者:王了 著


三 沿途见闻

就当他们为子侠上学的事情而愁眉不展时,老师建议说:“子侠,你看,要不你到别的地方去上学,你看可以吗?我们可以找一个有熟人的地方,说不定可以免除学费。”

“到哪里去?”

“你想到哪里?”

“我想到福建。因为那里和台湾相连,日本人和我们隔海相望。可以的话,我想到那里去上学,将来就在那里保家卫国。”在范子侠的意识里,他想到福建,一定要把台湾岛从日本人的手中夺回来。他毕竟是一个孩子,想法还很单纯。

老师说:“让我想想。我福建好像有一个同学在福州30中当校长。我这就给你写一封介绍信,说不定可以学费全免。”

老师说完后,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活跃了。

老师当场就回屋里写了一封介绍信。信上言辞恳切地讲述了范子侠的聪慧好学,希望老同学能够看在救国的份上,帮助他顺利完成学业。老师把信交给范子侠后,又把一包东西递给了他。原来是一袋银圆,范子侠惶恐地把钱赶紧还给了老师。

老师说:“拿着!这钱虽说不多,但是代表了老师对你的一片期望之情,希望你将来能做一个堂堂正正为民除害拯救民族于水深火热的男子汉。”

范子侠看到老师这充满期望的眼神,接过了钱。范立文见状,赶紧拉住儿子的手,一起给老师鞠了一躬,动情地说到:“老师对子侠的栽培之情,我们范家即使下辈子给老师当牛做马也报答不了老师的深恩。”

第二天一早,大史楼村里的公鸡刚叫三遍,范子侠便起床了。范立文见儿子睡不着了,赶紧起身给孩子生火做饭,争取让儿子离家以前吃上一顿早饭。将近五更时分,他们收拾停当,准备起程了。等他走到村口时,老师早已守候在那里。

范子侠按照老师的嘱咐,先到丰县县城,而后乘车上徐州,转程到南京后,再沿江而下,乘船来到福建。一路上他领略了长江的浩瀚,欣赏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雄壮。更重要的是,当他站在海边遥望大海的时候,他感到自己的胸襟瞬间变得开阔起来。上船之后,无论风浪将船只颠簸得多么厉害,他依然站在桅杆的下方,凝望着侧身而过的海岛。在船上,他第一次看到了外国人的船只。船上一位好心的老水手告诉他,上面挂着膏药旗的代表的是日本人的船只,挂着布满星星旗的是美国人的船只,另外还有英国人的船只等等。只要碰到这些船只,中国船都得给他们让路,让他们先行,否则他们就要用自己的铁船来撞翻我们的木船。范子侠听后,顿时感到气愤异常,马上反问到:“这不是咱们中国人的地盘吗?”

“是咱们中国人的地盘,但是咱们国家穷,政府做了孬种,不为咱们撑腰,反而一味巴结外国人,给外国人当走狗汉奸,外国人自然不把咱们中国人放在眼里了。”

范子侠听后,感到内心沉重起来。是啊,过去他了解的中国只是从老师口中知道的,而如今他已经亲身体会到了政府的腐败无能了。

船在海上行走了几天后,便到了福州港口。老水手是当地人,范子侠向老水手打听30中的地址。老水手听后,看他这文绉绉的样子,才明白他是求学的学子。正好船需要大修,几天后才可以走,他便亲自带着范子侠找到了福州的30中学。老水手把他带到了校门后便离开了。这时候的范子侠又冷又饿,便在门口外用一个铜板买了个洋芋啃了起来。吃过饭暖热身子后,他才对30中打量起来。校门有点破旧不堪,门牌上30中的墨迹在风雨的洗礼下也渐渐变得模糊不堪了。他用手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整理了一下衣衫后,他才去敲门。看门的门卫睥睨地看了他一眼,那眼神似乎能把人吃了似的。他惶恐地赶紧把老师的信递上去,告诉那人说他是来求学的,这是给孟校长的信。门卫接信后一看,赶紧扭身回学校去,边走边叮嘱他,让他在外边先等着,等孟校长同意了再进学校。过了良久,戴着旧毡帽的门卫终于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位戴着眼睛穿着长袍的中年人。范子侠不由得站直了身子,生怕自己的一路狼狈形象给人带来不快。中年人出门后,见到了面色憔悴的范子侠,立刻和蔼地询问到:“你是来找我的吗?”

“就是他来找你的,孟校长。”门卫用浓重的闽南口音插嘴到。

“你打算怎么做呢?”孟校长弯下腰后说。显然,他当了这么多年校长,这也许还是平生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个年仅14岁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居然跨省跑到千里之外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读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