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人们喜欢用艳丽的秋花来比喻晚唐诗歌,而有“小李杜”之称的李商隐和杜牧的诗歌,便是其中两朵最耀眼夺目的奇葩。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位出身高门世族、长于京城富贵之门的豪贵公子,年幼时正赶上他这一家族最为显赫鼎盛的时期。其祖杜佑是一位朝中元老,曾任宰相,而家族中不少人也都做过官,当时的情形正如杜牧诗所自耀的那样:“我家公相家,剑珮尝丁当。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然而元和七年(812),杜佑去世,之后杜牧之父杜从郁病卒,杜牧一家就忽地中落,而度过了一段较暗淡的岁月。唐文宗大和二年(828),杜牧登进士第,复中制科,从此踏上仕途。他曾有过前后在洪州、宣州、扬州等地为幕府吏十年经历,也有过为监察御史,为病弟而弃官,复迁转于江湖与朝中的岁月。会昌二年(842)春,他由比部员外郎出守黄州,后复转池、睦二州刺史。大中二年(848)后又内擢司勋员外郎,转吏部员外郎,乞守湖州。大中五年(851)秋,内任考功郎中、知制诰。翌年十二月(853年1月)即终于中书舍人任,享年五十。
杜牧虽是一位豪族出身的公子,但他并非仅是传说故事中纵情声色、风流倜傥的文士,而是颇富政治思想,心怀匡世济民理想抱负的慷慨之士。他从小即承继杜佑的经世致用之学,于“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樊川文集·上李中丞书》)颇有研究,并关注现实政治社会问题,尤注重藩镇与边防,以此而谈兵论政,“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新唐书·杜牧传》)。然而他生逢晚唐,当时朝中矛盾重重,斗争激烈。不仅有把持朝政的宦官与正直朝官的矛盾,还有错综复杂的牛李党争互相倾轧。这些不仅祸害着唐王朝,而且影响了不少朝臣文士的政治命运,甚至于生命。在这一时代背景中,杜牧不仅难于施展其政治才能,实现理想抱负,而且仕途也受到影响。他心中颇有被人排挤远弃的浓厚阴影,因此困踬不振,怏怏不平,至中晚年,思想上难免消极颓丧,致有壮志难酬、才人落魄之慨。
然而,仕途的不畅,政治理想抱负难于实现的郁愤,却有助于诗人在创作上获得杰出的成就。正因为他有高远的理想抱负,有着理想抱负不能实现、仕途亦不顺畅的遭遇,有着关注社会问题、为寻求解决而奔走呼号的热情,这就为他的诗文创作奠定了丰厚充实的基础,使它们不仅富有思想性,内容丰富,而且格调风貌也由此而得到保证与提高。杜牧是一位诗歌、散文、辞赋兼擅的作家,无论哪种文学形式,他都创作出内容与形式并美,极富艺术魅力与价值的作品,如《阿房宫赋》、《杜秋娘诗》、《张好好诗》、《过华清宫绝句三首》、《江南春绝句》、《九日齐山登高》、《赤壁》、《泊秦淮》、《扬州三首》以及《罪言》、《同州澄城县户工仓尉厅壁记》、《李贺集序》等。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尤为突出,无论是古诗、律诗与绝句,都有名篇佳句脍炙人口,深受时人和后代的喜爱。其诗风格时而俊爽峭健,时而雄姿英发,时而又委婉含蓄,在清丽多变中自具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律绝体尤为出色,能于拗折峭健之中,具有风华流美之致,既气势豪宕而又情韵缠绵,诚如徐献忠所评:“牧之诗含思悲凄,流情感慨,抑扬顿挫之节,尤其所长,以时风委靡,独持拗峭。”(《唐音癸签》卷八引)前人对其诗评价很高,翁方纲《石洲诗话》说:“樊川真色真韵,殆欲吞吐中、晚千万篇。”又说:“小杜之才,自王右丞后未见其比,其笔力回斡处,亦与王龙标、李东川相视而笑。少陵无人谪仙死,竟不意又见此人。只如‘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自说江湖不归事,阻风中酒过年年’,直自开、宝以后百余年无人能道。而五代、南北宋以后,亦更不能道矣。此真悟彻汉魏六朝之底蕴者也。”即此可见杜牧诗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宋人又辑有《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前者为其甥裴延翰所编,可信;后两集则有他人诗误入。《樊川文集》有今人陈允吉点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出版)。本编杜牧诗文,即选自该书,个别字句有参考清冯集梧《樊川诗集注》一书者。
本书从杜牧的诗文中,精选出一些最具代表性的篇目加以注释评述。全书按杜牧的生平与创作情况分为四大部分,每部分前均有简要的介绍说明。所选每首诗则加简注与讲评,以便读者阅读鉴赏。本书所收杜牧诗文的编年,除另作说明外,一般按照缪钺《杜牧年谱》所系。另外,冯集梧《樊川诗集注》,今人缪钺《杜牧诗选》,朱碧莲、王淑均《杜牧诗文选注》,本书亦有参考取资之处,在此说明并致谢忱。
吴在庆
2001年3月10日于
厦门大学海滨东区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