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恭贺王寅教授七十大寿

为人为学 为师为友:庆贺王寅教授七十华诞 作者:刘玉梅,赵永峰 编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恭贺王寅教授七十大寿

王宏

欣闻我极为仰慕和敬重的老领导、老院长王寅教授即将迎来人生的七十大寿,我非常高兴,想要说的话有很多!

王寅教授真的是我的老领导。身为苏大校友的他2000年重新回到母校工作,他当年回母校肩负的使命就是为苏大外院争取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点,来后不久即被任命为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我记忆中的王寅院长为了实现苏大外院几代人的夙愿曾绞尽脑汁,内引外联,走南闯北,甚至在临近春节年关还出差在外,为苏大外院的学科建设四处奔走,寻求支援。正是由于他对工作的忘我投入和对学界朋友的热诚相待,一时间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高朋满座,大咖云集,学术氛围空前良好,很快组建起一支令国内外语界同仁羡慕不已的学术队伍,并于2003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点。

时至今日,王寅教授以及和他一道来苏大外院工作的众多专家教授对苏大外院学科建设所作出的贡献,我和我的同事一直津津乐道,啧啧称赞。可以说,没有王教授当年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劳,就不会有苏大外院今天拥有的学术平台以及学术影响。

说到我与王寅教授的结识,这始于他尚未调入苏州大学之时。我原来对王寅教授并不十分熟悉,在得知他将调入苏大,这才开始关注他的学术履历和人生经历。王寅教授曾在苏大外院就读本科,后在山东财经大学任教,并长期担任外事处处长,时常有外出任务,因此也养成了开阔的国际视野;与此同时,他科研成果丰硕,尤其是在英汉对比、语义学和像似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调入苏州大学之后,他在担任繁重行政工作的同时,惜时如金,见缝插针,从不看电视,也没有其他娱乐爱好,所有的空余时间全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称羡的成绩。每年年底统计科研成果时,身为院长的他都是苏大外院的科研冠军。

后来,王寅教授离开他所钟爱的母校苏州大学,作为特聘教授被引进到四川外国语大学,并对川外成功获批博士点作出了重要贡献。来到重庆歌乐山下的他更加发奋图强,术有专攻,多点收获,在认知语言学、中西语言哲学对比研究等诸多领域都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王寅教授先后身兼数职,现任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会长,曾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已是国内外语界的泰斗式大师级人物。

我曾很好奇,王寅教授是如何取得如此量大质高的科研成就的。多年后,当我来到他在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家中,身临堆满各类图书的书房兼会客室,目睹他在阅读一本本语言学和西方哲学原著时所写下的密密麻麻的批注和评语,后又有幸观瞻他尚待出版的书稿,以及电脑里储存的数十篇业已完成、尚未投寄发表的学术论文,我才找到了答案!

王寅教授是严于律己,勤勉好学,刻苦研读,“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真学者,是才思敏捷,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惟进取也故日新”的大专家。正是对学术研究的痴迷和酷爱才造就了他今天在中西语言学、中西哲学、翻译学、传播学、修辞学、逻辑学、英汉对比研究等诸多领域所取得的非凡学术成就。

其实,王寅教授除了科研出类拔萃,其教学水平和领导能力也令我称羡。他出口成章,才高八斗,却不尚空谈;讲课总是精心准备,PPT课件制作十分精彩,图文并茂,视频音频一应俱全,干货多多;讲课总是激情四射,总能把前沿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教学效果奇好,深受学生好评。

2002年,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了一次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我负责会务工作。身为院长的他身体力行,精心策划,全程参与,现场指导。其干练的作风和思维缜密、逻辑严谨的表达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发表的会议纪要就是他的现场口授版,我几乎未做任何改动。

提及王寅教授对我的提携以及对苏大外院翻译学科的支持,我要说的话就更多了。我是经他提名担任苏大外院翻译研究所所长的,至今还担任此职。其实当时的我在翻译领域真是初出茅庐,虽饶有兴趣,但还刚刚入门。但王寅教授从来对我鼓励有加,只要有一点点成绩就大加赞许,这让我备受鼓舞。更为难得的是,经他安排和引荐,我先后结识了许多翻译界名家,如汪榕培教授、杨自俭教授、潘文国教授、王宏印教授、方梦之教授、许钧教授、张柏然教授、吕俊教授、杨晓荣教授等,得以有机会向他们学习请教,并获得宝贵的支持和帮助,让我迅速走进绚丽多彩的翻译世界,有所心得,有所斩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