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统帅楚军 跃马东南
大战皖赣
1860年10月10日,左宗棠率领楚军抵达南昌。这时的清王朝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占据长江中下游的太平天国在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的率领下连连出击,而翼王石达开则在整个南中国横行;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咸丰皇帝匆匆逃往热河;华北地区,捻军四起。左宗棠对这次率军入赣非常重视,他在家书中说道:“我此去要尽平生之心,轰烈做一场,未知能遂其志否”。
楚军从南昌抵达景德镇后,与从弋阳杀来的湘军合力攻打德兴。城内的太平军见来军声势浩大,仓皇撤走。楚军顺利攻下德兴。
左宗棠抽空赶往祁门大营,与曾国藩会商军务。当时所有的湘军分布如下:曾国藩本人率部在安徽祁门驻扎;鲍超和张运兰所部在安徽休宁;曾国荃正在率大军围攻安徽省城安庆;左宗棠率楚军在江西乐平;剩下的一些部队则零散地驻扎在这一带周边地区。
太平军从德兴撤出后,逐渐收拢余部,北上安徽,攻占徽州府重镇婺源。楚军星夜急行军直奔婺源。来到婺源城下之后,楚军兵分两路进攻,呐喊攻城,太平军见状惊恐不已,纷纷夺门而逃。婺源城两面濒水,楚军扼守浮桥,大批太平军被逼到水中,溺水而死,于是楚军得以顺利攻克婺源。此役可算是左宗棠及其所率楚军的牛刀小试。
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向安徽南部增兵,企图牵制湘军兵力,为安庆解围。12月1日,太平军攻占距湘军祁门大营仅六十里的黟县。当时,曾国藩的祁门大营非常空虚,仅有兵力三千人,如果李秀成能乘势进攻,就有望将大营击破。但李秀成不知道曾国藩的虚实,在黟县临时调转了进军的方向,南下改道由浙江进入江西。尽管如此,其他几支太平军仍对祁门形成东、西、北三面围困之势。池州的太平军黄文金部更是击败了湘军在建德的驻军,接连攻占彭泽、都昌与鄱阳,切断了祁门大营北面与进围安庆的湘军的联系。此时,祁门的三面都已经都被太平军包围,曾国藩处境险恶,只能依靠景德镇为后援。左宗棠审时度势,将各军调回景德镇,以守卫江西省的前门,同时为祁门的湘军大营把守后门。
1861年1月初,太平军黄文金、李远率部兵分五路进攻景德镇。左宗棠分兵凭河扼守迎战。黄文金下令分路进攻,楚军则相应连连还击,将太平军击败,顺利攻占浮梁县城。不甘心的黄文金随后指挥几万兵力又杀到景德镇一带。左宗棠决定分兵防守婺源和浮梁,同时指挥部队沿河修筑河墙,阻击太平军。黄文金令部队分五路截流渡河,当然又遭到了楚军的顽强阻击。僵持之下,黄文金派出一千多人从中间渡河,牵制楚军,又派主力上万人从上游悄悄渡河,直奔景德镇。楚军黄少春部接到警报后,率军驰援,绕到太平军后方进行突袭。太平军遭到夹击,大败而逃,被楚军逼到河边,又溺死了数千人。黄文金被迫下令撤退到鄱阳和建德地界,以期整军再战。
经过商议,太平军决定多路出击,以攻代守。李秀成部从广信攻击抚州和建昌,同时分兵进攻吉安与瑞州;陈玉成则率领三万兵马分兵西进,攻打重重围攻安庆的湘军;池州太平军刘官方部则负责袭扰祁门以西;李世贤部主力占据徽州与宁国,进军乐平与鄱阳。以上诸路太平军企图合围左宗棠部楚军。
左宗棠审时度势,决定分出一部分兵力攻打清华街,自己则率主力奔赴婺源。此时婺源的太平军已全部进军乐平。左宗棠急忙领兵到柳家湾进行拦截,在涌山击败了这支太平军。他担心景德镇空虚,随即率部返回景德镇。当天,楚军攻打清华街的部队中了埋伏,余部趁夜撤回。太平军乘胜前往乐平,鄱阳太平军也向东前进。左宗棠便率领本部兵马在金鱼桥部署防御,击败了李世贤部太平军。不料,另一支太平军走小路急行军,出其不意,攻占了景德镇,左宗棠只能被迫率部退保乐平。此役乃是左宗棠一生用兵中的罕见失利。
李世贤攻占景德镇后,回师皖南,准备分兵袭击祁门与乐平。景德镇落入太平军手中,曾国藩祁门大营随之粮断路绝。曾国藩亲率湘军从祁门抵达休宁,试图攻取徽州,打开通往浙江的通道,结果被太平军打得大败,狼狈逃回祁门。曾国藩在绝望之中,写下遗嘱交代后事,准备自杀殉道。在这关键时刻,左宗棠力挽狂澜,他亲率本部在马家桥迎击太平军的前锋。
当时,太平军在马家桥附近的山谷中扎营,分兵埋伏遍布在山中各处。左宗棠分路进攻,力战杀退太平军主将李尚扬,李尚扬丢下舆盖慌忙而逃。太平军见主将败走,心无斗志,溃不成军。楚军连连追赶,斩杀三千余人。李世贤听到败报后,把攻击祁门的部队全部调来助战。他将部队分为三路,严阵以待,挑选精兵设下几重埋伏,作为应援。左宗棠刚刚部署停当,几万名太平军就前来列队抛火焚烧民居,引诱楚军急战。楚军坚壁不出。到了黄昏时分,太平军有所松懈,楚军则士气激昂轮番出战,很快就将太平军击溃,追逐二十多里,斩杀一千多人,夺得太平军的全部器械和物资。
此战败后,李世贤决定领兵去攻乐平。乐平是一座小城,而且城墙已经坍坏。左宗棠连忙调当地团练部队进城驻防,同时令楚军各营在城东南修筑壕垒,引来长畈水,塞堰堵防太平军的骑兵。不久,太平军前锋逼到外壕,左宗棠调一支部队进城,而令其余部队分守外壕。这时楚军在壕内的兵力为五千人,而太平军号称十多万人,将乐平围困几十重。太平军乘势分批向壕垒攻击,楚军寂静无声,军士们凭壕站立,等到太平军逼近,才发起反击。太平军屡进屡退,两军相持到深夜,进攻仍未停止。次日晌午,太平军从东北方向西城逼近,进攻更加激烈。守壕的楚军也开始反击。王开化率部杀向西路,王开琳率部突向东路,左宗棠自己则与刘典率部从中路出击。鼓声一起,楚军一齐越壕而出,大声呼喊,挥刀斩杀。楚军蜂拥而上,个个以一当百,太平军大败而逃,尸横遍野。恰在这时,天气转变,狂风暴雨,畈水骤涨,太平军人马一路互相踩踏,大批士兵溺水而亡,不计其数。李世贤也狼狈易服潜逃。这一仗,楚军大胜,斩杀太平军五千余人。太平军被迫全部向东撤退。
曾国藩得知战况后将鲍超部调到景德镇增援,与左宗棠商议合力攻城。几天之后鲍超部抵达时,浮梁和乐平已全部平定。这时恰逢天降大雪,于是楚军趁机进扼梅源桥。鲍超部则驻扎在洋塘,与太平军相持。太平军选择进逼洋塘对岸鸡公坡,沿路筑垒,绵延二十余里。左宗棠提出让鲍超部出战,楚军则沿河保护鲍超的军营,同时派一支部队埋伏在洋塘左边,以防太平军抄袭。果然不出左宗棠所料,太平军兵分三路渡河,鲍超部随即分路出兵,在鸡公坡阻击。太平军见鲍超军营空虚,于是派兵袭击。楚军扼守河口,太平军无法渡河。鲍超部趁机渡河出击,大破太平军,斩杀四千余人。
不久,这支战败的太平军又会合建德的太平军,重新杀回。左宗棠派出四营兵力协助鲍超又一次大破太平军,攻占建德,使祁门的后路重新得以巩固。曾国藩再一次走出险境,得以绝处逢生。他大喜过望,两次上疏陈述战况,向咸丰皇帝称赞左宗棠“以数千新集之众,破十倍凶悍之贼,因地以审敌情,蓄机势以作士气,实属深明将略,审越时贤”。请求将左宗棠由襄办军务改为帮办军务。曾国藩甚至对咸丰皇帝说,他以此事断定左宗棠“将来必能为国家开拓疆土,廓清逆氛”,可谓推重备至。
咸丰皇帝又一次接受了曾国藩的建议,下诏嘉勉,“命候补三品京堂左宗棠帮办两江总督曾国藩军务”。左宗棠由襄办改为帮办,一字之差,变成曾国藩的副手。随后又晋为太常寺卿,正三品,这是左宗棠出山十年来第一次被授予真正的实权官职。左宗棠也没有想到,此次他的晋升能如此迅速。
李世贤被迫向东撤退后,由赣北进入浙西。当月,徽州太平军也弃城奔向浙江。以前前往浙江的太平军,则已从江山越过衢州,接连攻克龙游、汤溪,占据金华,袭击遂昌至义乌一带,接着又攻破了处州(今浙江丽水)。
太平军
清廷见浙江形势危急于是下诏令左宗棠率部增援浙江。曾国藩上奏说,湘军刚刚收复徽州,请求留下左宗棠部包围婺源。左宗棠两相权衡,决定留下主力部队驻守景德镇,自己则率领四千人移驻婺源。
不久,福建汀州的太平军北上围攻徽州。左宗棠派王开化、崔大光和张声恒部进军迎战。太平军未料到楚军这么快就赶到,仓促接战,大败而逃,逃向新建与当地太平军会合。王开化部到达新建后,太平军连忙渡河撤退。正在这时,崔大光与张声恒部追击太平军来到山谷口,楚军两下夹击,太平军大为惊慌,丢弃军械,奔向两岸的高岭。楚军从岭下攻击,大批太平军坠落山崖而亡。楚军一直追到白沙关,击溃太平军数千人。太平军余部撤往浙江开化。
至此,左宗棠的第一轮征战基本结束。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左宗棠统帅楚军和太平军大大小小交战二十余次,几乎每战必胜,鲜有失利。左宗棠和他的楚军在一开始就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以及对胜利的渴望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