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枯木一株飞孤鹤

青春,在路上:首届全国大学生征文赛获奖作品选 作者:杨建波,谭帆 编


社会人生

枯木一株飞孤鹤

学校院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肖胜强

秋风夹杂着夕阳,漫不经心地掠过呻吟的松针,终于降伏了最后一片枫叶,小村庄的后山上只有一阵阵的斧头砍击声。

我凝视着小村庄的背影,打量着几段残垣断壁,遥望着破碎的青瓦木窗,思绪漫步在雀鸟的翅间。这是我出生并成长的小村庄——我这样遐思着。身后是那曾经魁梧雄壮、而今满是岁月伤痕的水塔。

父亲还在锯一颗枯木,显然失去了十年前的那种利索。他叼着烟,没说话,埋头看着黝黑发亮的斧柄,可能在回忆着什么——农民的每件器具都深藏着无数的故事。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一块几乎漫灭了文字的石碑上,上面的字我还依稀记得: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

也不知石碑何许人何时所立,反正它就那样站立在几代人的生活中,透析着某种农民的处世哲学。

一阵秋风扫过,父亲咳嗽了两声,我回过头来,那棵枯木的旁枝已卸得差不多了。父亲抬起头:“差不多可以抬走了。”我这才注意到了那棵枯木:一头粗,一头细;树皮上有深深的沟壑,有如父亲的额头;一圈圈的年轮见证着逝去的岁月与汗水。父亲本能地走向大的那一头,我阻止了他:“爸,这回我抬大的一头吧。”他同意了:毕竟,父亲老了!

我的思绪飞回到了十年前。那时我还小,家里穷,什么活都干。也是在秋天的黄昏,我和父亲一起抬树。那时他还年壮,抬着大的一头,走在前面。我抬着树梢,紧跟着他。我看着父亲的背影,那夕阳下显得格外高大的背影,撑起了我生活的全部。那时,我崇拜着父亲,尽管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体力劳动者,但却是整个家庭的支柱。

我正想着,也许是父亲注意到了我结实的躯体,由衷叹到:“小伙子不错嘛!在城里读大学过得怎么样啊?”我随便搭了几句,突然想起了什么:“爸……现在有个新词……叫‘穷二代’——说的正是咱啊!”“穷二代”?搞错了吧,咱们农民都穷好多代了!”“可是……”“儿子啊,你要记住,人不能用‘穷’和‘富’来划分,更不要扯上祖宗后代。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生活。”“那像你这样当个农民一生种田有什么用?”我有些激动了。肩头的树动了动,我知道父亲心里一定有种说不出的滋味。过了一会儿,他叹道:“儿啊,千万别这么想。要记住,人的一辈子是不能由成败得失贫富来评判的。命是你自己的,好好利用青春去干你想干的、你认为有意义的事,让生活经历更多,多一些姿彩,这样你的一生才会过得有意义。就好比我种地,不要因为油菜值钱就跟着别人去种油菜,因为还有豆角、花生、玉米,或其他什么的,你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播种,按你的意愿去种。最后收获时不要以卖了多少钱来衡量,而要看收获了些什么!咱农民穷了一辈子,靠三亩田是不能发财的,我们种来种去还不是为的一种生活?”我没说话,继续走着,想着父亲所说的和我这么多年来目睹的。

进了村,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几间颓败的土屋,早已没人住。破损的墙壁上依稀残存着“农业学大赛”的石灰标语。再往前走,是村庄的新貌:各式的洋房、各式的庭院、各种果树、各种家畜。再往前走,远远看到了村口新修的土地庙,庙顶在夕阳下闪闪发光。庙门口曾被人贴了对联:“恨荷仙妖言惑众起神庙,悲村民愚心弄人信鬼魂。”后又被人撕了。村口有了新标语:“建设新农村。”然后就是一所废弃的小学,自从小学合并之风盛行后孩子们都去十几里之外的镇子读书了。再往前看就是村前那条流淌了几十年的河,除了水变脏了之外,一切如故。

看着这一切,我若有所思。父亲又开口了:“大学之后准备在城里怎么发展啊,一家人供你读了那么多年书?”我思绪好混乱,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我……我正在想呢。”我支吾了一句。

从村后走到前村,仿佛两个迥异世界;父亲和我,中间总隔着一段枯木的距离……

正想着,头顶突然掠过一只白鹤。啊,白鹤!我不禁童梦重温。记得几年前,村前的树林里不知怎的迁来了一大群白鹤,它们很快便从繁忙的农人的视野中淡去,却从此闯入了我的世界。

那时,我最幸福的时刻是干完农活的黄昏,坐在村前小河的桥上,观赏群鹤归巢。那一只只洁白如天使的白鹤,或盘旋翱翔,或俯冲骤降,或呼朋引伴,或鸲鹆而歌,在天空广阔的舞台上自由表演着无尽的英姿。我会傻傻地看着它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自由地翱翔在淡蓝色的天空,去追云采霞,去逐月摘星……后来,我注意到有几只雄壮的鹤总是最后归巢。它们从另一个方向回来,在树林的上方久久翱翔盘旋,直到日落星升。“它们是与众不同的!”我这么想着。

直到有一天,一位老农告诉我,说这几只晚归的鹤必然最先被淘汰,因为它们不跟随鹤群,飞得比其他鹤多,捕的虫却少,用于求偶的时间也少。

我伤心了,不知道为什么。直到后来,慢慢融入社会,我才明白为什么那几只特立独行的鹤会最先被淘汰。但我当时并没想那么多,还是固执地爱着那几只鹤,总要等到它们都归巢了才回家。

后来听说村前小树林被开发了,鹤群一时又失去了家园。顿时有很多鹤都无所适从,有人看到平时总是晚归的那几只雄壮的白鹤带领着鹤群,坚定地飞向了另一座小山,原来它们早已经发现了新的栖息所……

到家了,我和父亲吆喝一声甩下枯树。我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地上的树;我想一想自己,再想一想那群搬走的白鹤:父亲一生的血汗,终于都流入我远飞的人生,他像那株枯木一样,在寒风中再也没了生机;而我终有一天会像那群白鹤一样,永远地离开这片小村庄……

评点:

本文获得一等奖。这是一篇颇富哲理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劳动场面、自然景物的具体细致的描写,揭示了人生的价值:一是要干有意义的事,而不要用金钱来衡量;二是个人不但要融入社会,而且还要善于寻找新的天地。同时,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理与情的结合显得自然、紧密,文字运用上也有较高的功力。

(武汉大学 徐绍建教授)

最是那一抹绿的温柔

学校院系: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员二旅二十九队

作者:张学炎

指导老师:吴峰敏

他,沉默却铭刻坚强,他,也有青春梦想,漫漫长夜,挺直脊梁,他在静静守卫中迎来太阳!

——许飞《他在那里站岗》

有那么一群人,满身泥土,却被人们认为是最干净的人;有那么一群人,月圆之夜,万家灯火,却只能用思念回到故乡;有那么一群人,手握钢枪,在我们愉快地享受着每一天的美好时,他们在为我们默默地站岗,这群人就是我们可亲可爱的军人。

毫无疑问,我们醒来和睡去的每个日日夜夜,是和平而安详的。我们在不觉然中享受着一切,在我们眼中,这一切很简单,应得。可是,在我们视野达不到的国度,军人,在边陲,在海防线上,用他们的热血身躯,用他们的赤子之心,保护着我们这份平静安宁。当我听到许飞的这首《他在那里站岗》时,胸中的情再也抑制不住了,热泪伴随着我对军人深深的敬佩之情缓缓淌下。是啊,谁没有爸妈,谁不希望有份爱情,想知道爸妈是否安康,鬓角的白发是否悄然增长,想知道恋人近来怎样,有没有孤独时为爱牵肠。这看似简单的一切,到了军人这里,只能是奢望。休息时能给家打个电话,问候问候家人,得空时拿起纸笔给恋人捎去一封携满相思的信,已经是莫大的满足了。

我的心里,对军人始终保持着一份特别的崇敬之情和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因为,他们为我们做得太多了。我们把目光放回一起经历的那些困苦日子:

1998年抗洪抢险,数十万大军挥师三江,战天斗地。那时我还小,但我看见解放军叔叔在洪水里打捞,当他们的肩扛出血,脚走出了泡,嘴唇发白,夜晚就那样躺在大坝上,就那样蜷缩在泥水里时,我感觉揪心,这群叔叔可爱得让人心疼。

2003年抗击非典,冲在第一线的,还是我们可亲可爱的解放军白衣天使,视死如归,抗击非典疫魔,多少人因此失去了生命。那个电视荧屏前哭着喊着要见妈妈的小女咳,失去了他最亲爱的人,妈妈为拯救病人,不幸感染,她说她对不起女儿和家人,但她不后悔,因为她是军人,巾帼不让须眉的军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突如其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一声令下,一场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战斗即刻打响。解放军千里大驰援,前方将士面对余震不断、险象环生,攀行在山崖和峭壁之间,头上滚石不断,脚下洪流汹涌,连续作战,直面生死,将足迹踏遍了德阳、映秀、汶川、理县等重大灾区的村村寨寨,始终将人民的生命高高举起。那一身橄榄绿,在与外界隔断了一切联系的灾民心中,是那么温暖,那么欣慰。

我们不会忘记,当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有危险时,解放军总是挺身而出站在最前排。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解放军奋战的身影;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解放军战斗的足迹。急难险重的环境下有我们的解放军,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支援国家建设,同样也有解放军的身影。

翻开祖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功勋史,我们看见了:

在深圳那个小渔村,官兵们住牛棚、吃病牛,用青春和汗水奏响了经济建设特区的序曲;在荒无人烟的“北大荒”,官兵们学科技、用科技,用知识和智慧把那片亘古荒原建成了祖国第一个现代化农副业生产基地;在神奇“天路”上,官兵们冒严寒、顶风沙,通过数月精心测量,建起了数字自动控制系统,使青藏铁路在全国率先实现免维护、无人化管理;在三峡工程中,官兵们高标准、严要求,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实现了施工质量一连串的百分之百……这是一桩桩骄人的业绩,也是一份份合格的答卷。新的历史时期,在经济建设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人民解放军实现了使命任务与人民利益的一次完美对接。

也许军人选择了部队就是选择了奉献和付出,可是没有选择委屈,军人跟我们一样也是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没有军人,我们的国家也不会如此安定祥和;没有军人,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如此宁静安定;没有军人,我们大家的生活也不会如此幸福。试问,有哪个绝美的词,有哪首动听的歌,有哪份珍贵的礼物,能将我对军人这份情之切表达得淋漓尽致?穿上那身橄榄绿,军人就别无选择,服务人民是他们的唯一选择。他们时刻在保障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却根本没为自己考虑过。也许下一场战争救灾无法预知中悄然爆发,也许就连跟亲人打个电话的机会都没有就上了战场,但我深深地明白,到了那个关键时刻,挺起胸膛站排头的仍会是我们这群最可爱的军人。

朋友,当你伴随父母促膝谈心,当你与恋人甜蜜相拥,当你静坐窗前体味着安宁,我们的军人,正默默担负神圣使命,这时,让我们用手把感恩之心举起,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评点:

本文获得一等奖。作者作为军事院校的一位学生以饱蘸情感的笔墨讴歌了军人的伟绩和伟大,情真意切。文章从一首歌引起,从自己的感动谈起,自然流畅,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在许多大学生沉浸于“自我”情感的小圈子中的当下,此文尤觉可贵。当然,文章也有瑕疵,如铺叙过多,选材又过于熟悉,且文章的“学生腔”也稍重。

(华东师范大学 谭帆教授,长江学者)

这篇文章,由许飞的《他在那里站岗》一首歌曲写起,展开联想的翅膀先后写出了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汶川地震等突发大事件中军人的可歌可泣的英勇行动与感人至深的忘我精神。期间,无论是开头对许飞歌词的生发还是结尾对历史的追溯,全都体现了对军人的由衷钦敬与赞美之情。真实感人是这篇文章的主旋律。

关键之处使用了排比句式,更使这篇文章显得生动形象而气势雄放。

(湖北大学 胡忆肖教授)

让世界感受中国力量

学校院系: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员二旅三十五队

作者:刘春霞

指导老师:吴峰敏

曾经一段时间,日本的购岛闹剧愈演愈烈,丝毫没有收手的态势,这极大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愤怒的声音在中华大地上蔓延开来,反日风潮席卷全国。

但是,当时的一系列抗议活动中,夹杂着一些不正常的泄愤,甚至是“打、砸、抢、烧”等流氓行为;一些青年没经批准动不动要求上街游行,以为游行时间越长,游行次数越多,游行的口号、游行的动作越偏激就越显示爱国;一些人在网络上煽风点火,妄图以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绑架国家外交,鼓吹发动战争,以洗血日本侵华的耻辱。

这些过激的行为,非但于爱国无关、于抗议无用,而且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愤青”成风的背后,彰显的不是正义凛然而是理性的缺失。在一些主要城市,许多和日本相关的店面被砸被毁,路边的日系车被掀翻,日系车主被殴打。日本右翼势力在钓鱼岛上做的选举文章,在某些低素质和别有用心的人的作用下,让很多国人实实在在地受到了伤害,以至于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地称中国的游行示威陷入“暴徒化”,并预测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动荡。

在为那些蠢行哀叹的同时,我们也不禁被一些中国青年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和克制深深感动着。2012年9月15日,西安大规模示威游行中,许多人虽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记住了李昭的身姿:手持一块纸板站在西安的马路上,纸板上写着“前方砸车,日系掉头”。这张令人动容的照片在微博上被转发了十余万次!李昭最初也是怀着激情带着言辞极端的标语上街,看到街上有人打砸,从一开始的“理解”到后来感觉“不能让这些人胡作非为”,在看到三个大学生拦车之后,他也转而用行动救助被砸的车。这或许是大多数中国青年的转变:大家渐渐懂得,爱国,更要爱同胞,做那些“让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损害的是同胞的利益,是中国的国家形象。爱国和害国,有时候真的只是一步之遥,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在和平安定的年代成长起来,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应该更加懂得有理有节,准确表达诉求,才能赢得支持和尊重。譬如有的地方组织到抗日纪念馆等爱国教育基地进行静坐,于无声处表达强烈抗议,这更能让世界倾听中国人民的强大的民众呼声。

大时代需要大国民。近年来中国在军事与经济实力方面,已迎头赶上日本,然而在渗透力更为持久的“文化软实力”方面,尤其是提高国民素质方面,仍应如邓小平生前常说的,“向日本学习”。中国人变得有钱了,然而国人并没有因此在国际社会得到更多的敬重。佛山“小悦悦事件”的新闻传遍世界,使得国人感觉脸上无光,引发了国内对于国民素质的大讨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该肩负起文化强国的重任,见贤思齐,借鉴好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上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带动国民素质的普遍提升。国家的强大莫过于人民的强大,只有做到理性爱国、奋力强国、精心治国,才能真正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崛起举世瞩目,中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西方及中国周边国家惧怕中国的发展,中国威胁论一度甚嚣尘上。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会,在一场名为《中国和平崛起与亚洲的新角色》圆桌会议上,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直言不讳表达了他对中国年轻人的“担忧”:如果中国的年青一代无法继承上一代人的惨痛教训中累积的历史经验,那么,中国的和平崛起可能过不了三代。李光耀还说,由于这一代中国领导人深刻了解冲突将中断中国的经济发展,因此他不怀疑他们希望国家和平崛起的诚意,对于中国的年青一代,他没有这样的信心。李光耀“担忧”的是中国青年一代“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或许李光耀的话有待商榷,但就国内新近围绕钓鱼岛的一系列偏激行为来看,不得不引起我们沉重的思考!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两个重要的主题,也正是基于此,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设想,中国老一辈的革命家与建设者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的机会,带领中国人民用30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塑造良好的世界形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了打消其他国家对中国崛起的顾虑,中国政府不断向世界发出友善的信号:从北京奥运会的“北京欢迎你”,到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再到世界各国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中国在不断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努力让世界认识一个友好的中国,爱好和平的中国。在黄岩岛与菲律宾对峙的过程中,中国政府一直采用审慎的手段来维护在南海的领土主张,利用海监船控制争端的范围,同时也避免局势进一步紧张。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中,中国国家海洋局派出海监船和渔政船前往钓鱼岛海域进行正当的维权执法巡航,体现了尊重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努力通过和平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态度。

中国最不希望看到的是战争。随着发展的深入,中国同地区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地区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习近平说,中国近代以来曾饱经沧桑,我们深知发展之重要、和平之珍贵,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

我们青年一代没有历经战争的洗礼,没有饱尝战争所带来的苦痛,如果只是为了一时的泄愤而把理智抛却脑后,极力鼓吹中日战争,那和日本的右翼势力所犯的错误有什么两样?战争会导致人员伤亡,经济发展会遭遇停滞,社会历史将会倒退,国家发展的美好前景也会被蒙上阴影。这,难道是爱国青年乐意看到的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是道义的较量,是正义与否的交锋。当愤怒的人群渐渐冷静下来,我们发现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我们应让世界看到,和平崛起的中国,政府治理在进步,国民素质在提升。而这,正是日本右翼势力所惧怕的。

理性爱国,让世界感受中国力量。

评点:

本文获得二等奖。文章对过激的游行抗议活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作者首先指出非理性爱国行为的危害性,再指出“理性爱国”的必要性,观点鲜明,论证充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不仅如此,接下来作者还将“理性爱国”与“让世界感受中国力量”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世界感受中国力量不是靠非理性的爱国行动,而是需要将爱国情绪转化成一系列理性行为。文章在指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同时,还尝试为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文风稳健,语言简劲,在晓之以理的同时也动之以情,是一篇不错的政论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语句的表达尚显得不够严密。

(华东师范大学 程华平教授)

活着

学校院系: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张 洁

指导老师:杜朝晖

由于文笔拙劣,一篇文章改得面目全非,自觉全无是处,便要心灰放弃。心郁难解之下,闷在宿舍整整看了三天的《甄嬛传》。那一晚剧终洗脸时,隐隐觉得眼睛里微微有点儿雾雾的,心里一阵后怕,我的眼睛是出过问题的,经不起我这样折腾。

然而我是极愤恨这眼睛的,并不真心因它受过伤而处处留心照顾,反而因着它使我与常人不同,给我带来诸多不便而倍觉委屈。为什么是我?凭什么是我?是我也就罢了,为什么偏偏是眼睛有问题?上帝从没眷顾过我,眼睛是比性命还重要的,难道他也要夺去吗?继而又觉着自己有点好笑,我竟也是这样贪心不足的人了?待过了春天的繁花似锦,又追问秋天会带给我什么?些许不如意便要怨声载道的。

其实我何尝不知这样的抱怨是不公的,人往往觉得最重要的,是将要失去或已经失去的。人是最脆弱的,百邪易侵,生命无常;也是最坚强的,只要心脏还在跳动,意念不倒,便可与命运抗争。何况再怨天尤人也是枉然。只是人总是这样,事情出在自己身上,总有那么些心有不甘。我躺在床上就这么翻来覆去地想,这时一个清丽的身影嵌入脑海。

那还是在一中读书时,因为日日挂在脸上的青春痘,便也要去寻个祛痘的宝贝。在学校不远处一间化妆品店,看到一位姑娘正和店员攀谈。她细高挑的身材,一头乌黑的披肩长发,长袖衬衫洁白如雪,粉红色包裙。从她裸露的美腿和撩发的纤纤玉指以及侧露的半边脸颊可以看出她肌肤胜雪。我禁不住感叹:唉,又是位羡煞人的美人,白富美啊。美人这么多,丑女可怎么活?

我收回心思开始挑选东西,“在看乳膏吗?”一声嘶哑怪异的询问。我抬起头,蓦地吓了一跳:面前的女子,大半边脸奇形怪状如同鬼画符的面具,大面积的疤痕想来应是烧伤,嚣张地占据了整个脖子、整个下巴、大半个鼻子和半个额头,右面颊明显比左面颊缺了一块儿。鼻子和嘴巴几乎要连为一体。我惊诧了半天,那白炽灯光下更显乌亮的披肩长发,洁白的衬衫以及依旧粉艳的包裙向我证明了她就是她——那位羡煞人的白富美!“这个祛痘除疤很管用的。”她的声音依旧喑哑,仿佛不知从哪里挤出来似的,大概是喉咙也烧伤了吧。

我那时年轻幼稚,相当无知,心想电视上日日夸耀的那么多名贵而堪称奇效的化妆品,她都不拿来试试吗?女孩子的容貌可是比性命还重要的,可见化妆品终究无效啊。她这样的容貌,怎能经营化妆品店呢?碍于陌生人的缘故,我压住了满腔的怜惜与疑问。然而她碰着我因惊诧而良久注视的目光并不躲避,也无愠怒,仍是耐心地为我介绍她的祛痘膏有何功效。她正值青春妙龄,耳朵上还吊着精致的耳坠,她的衬衫洁白胜雪、包裙粉艳迷人,她脚蹬七厘米米色高跟鞋,还在大拇指指甲盖上涂了红艳艳的指甲油。未扣扣子的衬衫袖口虚虚地掩着烧伤的右臂和只有四指且已变形了的右手。她绝对是一位爱美的女孩,我打包票!然而她却神色自然地出入在这来来往往都是懵懂但漂亮的女孩追求美丽的化妆品店里,承受着与我一样惊疑探寻的目光,和可以想见的傲慢者的轻视与嘲讽。我看着她,不禁肃然起敬了。

偌大的世界,偌大的冷清,险恶变迁不可预估。然而这世间,经历千年万代,多少人生生死死的都过去了,一切已成旧事。辉煌的,平庸的,可喜的,可憎的,都湮没在历史的风尘里,不再为新人记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然而终究只是数百年,况且能名声大噪、家喻户晓的又有几人?历史千秋万代,宇宙无际无边。那些数亿倍于伟人名士的被时光遗忘的人们,难道就白白地消逝了吗?似乎不曾来过一样?这一切无奈而又必然。那么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历史无言,却以万象浮沉警诫我们:不为名,不为利,甚至不为荣与辱,你们,是为自己活着,为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活着。

我固然不知她的人生里究竟遭受过什么,也不知她是否如我一般绝望过,把失去的看作整个生命。然而失去的毕竟不是生命,便可有机会好好地活着。贾老说:天下事什么不可以干呢?只要天上有月亮,我便能发出我的光来。然而诸多人,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因着经验判断,因着假想的挫折磨难,理所当然地畏惧了追求,并谓之曰:明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便被认为是妄自尊大,不识时务。多少人习惯了既定的道路,在这条路上遵着先者的脚步安然地走着,彷徨者倒是不够安分守己,自寻苦吃了。人们堂而皇之地嘲笑着放羊娃时,殊不知,也正嘲笑着自己。

为什么竭力要去追求,为什么争分夺秒地要去感受,只为在这世上消逝的前一刻,能回忆一生,对自己说一句:“值了!”

评点:

此文获得二等奖。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时常困扰着人生观还未定型的青年,有时候也会让处在迷茫或绝望中的“大人们”自我追问。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永恒的文学命题。作者在创作不顺、放纵观影又可能导致眼睛出问题的郁闷心境中,忆起了曾启迪过自己的人,这个背影迷人而面容丑陋的化妆店女老板可能遭遇过巨大的不幸,但却坦然从事着让人美丽的职业,这种对美无所畏惧的追求使作者“肃然起敬”。作者并不透露这位女子是如何失去美丽容颜的,意在说明每个人都可能失去一些宝贵的东西,但“失去的并不是整个生命”,因此活着就要有所追求,“要争分夺秒地去感受”,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湖北大学文学院 杜朝晖老师)

腾飞

学校院系: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赵奕楠

指导老师:赵 卓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我已从一个懵懂的孩童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大学生。但成长的不光我一人,我的同龄人一样也在成长,世间万物都在成长,小到肉眼不可见,大到我们不敢想象,我们的生活在悄悄改变。

那年,一声啼哭,我降临到了这片富饶的神州大地。从懂事起,我开始了生活的体验。小时候我住在一个大院子里,院子里有很多人家,所以觉得很热闹。不管大的孩子还是小的孩子,大家都在一起玩耍,院前的柏油马路又宽又长,因为当时没什么车路过,那里就成了我们的嬉戏之地,路两旁是又高又大的杨树,它们像哨兵一样笔直地挺立在地上。这就是我所接触的第一个小世界,在这里,我充满了好奇,看见什么都想用稚嫩的小手摸一摸、拽一拽,甚至用刚长出来的乳牙咬上一咬,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哭笑不得。

直至今日,我还记得我家的模样,并不宽敞的房间里配上很暗淡的家具,家中的东西也不是很齐全,很多都是很重的铁制品。当时令我最感兴趣的就是电视了,我几乎很少转移自己的视线,我恨不得看上一天的电视,感觉电视比我父母都亲,我离开了它感觉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

那一年,家中来了两名新成员:一台电脑和一辆自行车。从那时起人们开始了解信息通信技术,我的出行方式也多了一种选择,院前的柏油马路也不再寂寞,时不时会有车辆通过,时不时会传来几声汽车喇叭的声音,这让我感到是那么的快乐,每到父母上班后我与伙伴们都会拿着小板凳来到院前的大树阴下看看那些川流不息的汽车,一辆接着一辆地从我眼前掠过,这让我感到无比的激动。我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感觉多了一份新鲜感。我开始走出院落,到其他的地方游走,看看其他地方的环境与生活是否与我的相同。车水马龙,流光溢彩,这样的环境让我激动得像个疯子一样,我在大街上蹦蹦跳跳,随处乱窜,要不是父母我可能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我迷恋灯火辉煌的城市,它给我带来了活着的精彩。

那年,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家里买了一辆汽车,爸爸每天开着汽车接送我上学。马路上的汽车明显增多了,院前的马路更加热闹起来,水果摊、小卖部一个个接踵而至。每天都能听见商店老板的叫卖声,清脆悦耳,久久在我的耳边回荡,这勾起了我体内的馋虫,我会装作可怜的样子向父母要钱买上一些小零食,一旦拿到钱我就像兔子一样连蹦带跳地来到小店前买这买那。没过多久,因为拆迁我从院落搬到了一座高楼里,这是我第一次坐电梯,心中还有些不安,这也是我第一次住在高的地方,心中既有兴奋又有担心。我的家也不再是只有三间了,宽敞的新房让我感到心情舒畅,电冰箱、洗衣机等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这些物件已成为家中的必备品。我每天也可以吃到新鲜的蔬果和香喷喷的荤菜,想吃什么可以经常去吃,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偶尔可以吃到。

六年的小学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六年里我感受到了变化,多媒体设备的添加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让我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交通网络的完善让我们的出行更加便捷,我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当我再回到那个小院里时,那个小院已变成了一所崭新的校园。一时间,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我感觉自己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人们的生活也不再拮据,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那年,我踏入了中学的校门。中学的校园比小学的大了很多很多,更加美丽的校园,更多方便的设施,更多的同学,让我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2008年,是难忘的一年,5月12日让多少人因悲伤潸然泪下,8月8日让多少人因喜悦热泪盈眶。我们是强大的,我们不会被任何困难所打倒,我们拥有一颗坚强的心。那年的我也流下了男儿泪,看到坚强的生命在悬崖上仍开出美丽的花朵,看到中国代表团昂首阔步走进鸟巢,我觉得我们的民族终于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我们再也不会被看贬。

那年,我成功考上了高中,我的家也搬到了离学校不远的一栋更高的楼里,我家的面积也再一次增大了,家里的汽车也从一辆变为了两辆,生活的质量也提高了不少。我的衣服也不再那么单一,我也会经常与同学出去游玩,不再只是在家周边玩耍,我的电子产品也不断增多,手机一个比一个先进,电脑功能越来越强大。马路越来越宽,大楼越来越高,商场越来越多,人们也不再局限当下,人们都在展望未来,憧憬未来。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品位的东西,出国已不再是幻想,移民留学也变得很轻松。马路上的汽车更多了,堵车已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不再担心吃穿,生活变得更美好。

现在,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我对这座城市的了解更加透彻。地铁轻轨变得越来越多,各种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铁的诞生让各个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世贸天阶、三里屯、大悦城等等一系列休闲场所拔地而起,这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国贸三期、中央电视台新址、国家大剧院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物巍峨屹立在城市的最显眼之处,充分展现出我们的富有与强大。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不能与小时候相比了,我赞叹城市的变迁,赞叹祖国的发展。

评点:

本文获得二等奖。文章从孩童逐渐成长为大学生的视角,写出“我”所亲历目睹的物质生活的飞速变化,从而折射出社会的巨大进步和时代的腾飞发展。构思上具有小中见大、言近意远的审美效果。

文笔自然流畅,真诚愉悦,洋溢着祖国发展、个人幸福的欣喜感,表露出作者观察社会、看待现实的一种端正向上、乐观进取的思维方式和纯净美好的心态。

(北方工业大学 赵卓教授)

寻找心灵的远方

学校院系:湖北大学商学院

作者:丁 媛

指导老师:余兰兰

这世界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题记

千百年前,老子骑青牛离去,给我们留下渺远的背影,如水墨画,唯美却不着痕迹。然而他的思想在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中,始终熠熠生辉。“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多么奇妙的语句,让躁动的心马上就找到了归属,安静下来。而在越来越物质化的现代社会,似乎很少有一方宁静的水土,一张安静的书桌了,不禁让我们疑惑,我们遗失的人文情怀哪里去了?

有人说,文史哲的衰微,是市场经济火爆的必然。常常出现在报端的“毒疫苗”“假医证”事件,让人愤懑;出现在网络上的互相诽谤与攻击,让人咋舌;出现在电视上的“血煤”事件、“豆腐渣”工程让人痛心疾首……商家为牟取一己之利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每天都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上演,让人几乎窒息。难道他们忘掉了生命最本真的良知与责任了吗?万利之上应有生命在,万利之上应有良知在。在我看来,罪恶的根源不是市场经济,而是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使人们迷失了精神的净土。难怪海明威说:“别去听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殊不知个人的利益建立在集体的利益之上的,左岸是繁华落尽之苍凉,右岸是容不得半点懈怠的人生,只有中间才是我们心灵独自运行的河流,愿河流常在。浮世绘不出流年的模样,河流却能倒映出生命的意义。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然而能在越来越纷繁复杂的物质社会之中,能做到不忘记去仰望那片纯净无暇的星空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始终记得经典老片《海上钢琴师》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片段。1900问:“为什么为什么,人们总是要上岸,为了前途,为了金钱,为了名利?那些对我来说都不重要,所以我不想上岸。”他独自演奏着钢琴,优美的旋律荡漾在空气中,然后戛然而止。在强烈的对比与反差之中,人潮欢呼雀跃,因为到达了意味着梦想实现的地方,因为功成名就只有一步之遥。镜头中高高矗立的自由女神像昭示着她的胜利,却倒映着孤寂者的落寞与哀伤。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有的人迷失,有的人停留。在我看来,我们应苦苦寻找的是那片于喧嚣之中依旧保持淳朴的精神净土。

拉斐尔以他优美明亮的画作超脱历史,一句“我曾经饱经沧桑”,道出了他的坚韧与高贵,而第欧根尼面对亚历山大的一句“不要挡住我的阳光”,道出了我们最简单的自足之道。功利的激进不是社会真正的进步,发达的社会应当以高的人文素养来作为支撑。实用主义的发展迷惑了我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人崇尚于机械般的冷酷言行,我们忽略了美,遗失了真,摒弃了善,似乎只有少部分人依然未忘记那片本应淳朴的心灵净土。

《吠陀经》中语:“一切知,俱于黎明中醒。”人类是不幸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常常被物质所支配,一叶障目,本末倒置地迷失了自己最本真、最宝贵的东西。托尔斯泰说:“我们缺乏的是不计较眼前得失,弄潮于千里之外的能力。”透过这纷纷攘攘的世界去找找那本属于我们精神世界的净土吧!常常喜欢看到花开时的场景,因为它昭示了生命的美丽;喜欢聆听花落时的喃语,因为它诉说着心灵的沉寂。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是川端康成在寂静中用心灵捕捉到了的美。《小窗幽记》中所谓的“浮躁者必无潜识”也同样向我们阐释了最简单的自足之道。寻找心灵的寂静,给浮躁的生活留白,才能感受到生活的诗意与美。

苦苦寻找的是在复杂的世界里最简明的自足之道,《圣经》中说,“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我不知道盲人的世界里是什么颜色,但是神圣的敦煌舞蹈却告诉了我,盲人的世界是和我们不一样的一种金色。是的,也许她们看不到这个世界,但是在成长中用心灵去体会这个世界的美,在心中就构建出一个星辉斑斓的天地。想到了海伦凯勒,那个身处黑暗之中却给人间播撒光明的天使,她想象着假如有三天光明所要看到的世界的模样,又何尝没有引起我们的深思呢?我们是幸福的,却同样也是不幸的。其原因是没能让心灵在喧嚣中沉寂下来,让功利与物质的洪流淹没了自己本应充满灵性的心。

“生当如夏花般灿烂,死当如秋叶般静美”,泰戈尔如是说。生命的繁华多姿是要建立在拥有一颗寂静的心的前提条件之上的。这也让我想起了季羡林老人,最艰难时也不丢掉良知,“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想起了《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安和少平,与艰苦的生活无休无止地战斗着,依旧平静而从容地保持着灵魂深处的顽强与坚韧。在平凡的世界里活出不平凡来,无论高山低谷,无论丰碑小草,只要保持自身淳朴,同样精彩。

曾经年少轻狂的我认为,只有鲜艳明亮的事物才是美丽的,小草永远都只是小草,注定平平凡凡度其一生。一直到现在才明白,保持着自身的淳朴,坚守着心灵世界的独立运行才是让生命绽放芬芳,让大地生生不息的关键所在。平凡如草芥又怎样?若我们用自己的一生去做到“无悔”二字时,就是把人生活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美。当我发现这个道理时,我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变得温情而美丽。

这世界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那么便看看窗外吧,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春日采薇,夏季听雨,秋日放歌,冬季赏雪。在一片温柔的静谧无声中感受来自天空的轻声问候。或许这么多的光景中,有一种你会喜欢,或许总有一种感怀突然袭上你的心头——那是对曾经纯粹自然的世界古老而深刻的想念。

评点:

本文获得二等奖。《寻找心灵的远方》一文,思考的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深思的问题:在喧嚣的现代社会,我们如何守住精神的净土?文章由中国的道家先哲老子入笔,反思现代社会之流弊,进而联想到西方的黑格尔、拉斐尔、泰戈尔以及《吠陀经》《圣经》,发出内心深沉的呼喊:“这世界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作者细腻的情思在优美流畅的语言间静静流淌,让人读后为之一颤。

(湖北大学 余兰兰副教授)

薪火相传

学校院系:武汉大学法学院

作者:帅雨函

当你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享受着美好的读书时光时,你可曾想过有的孩子还使用着砖头垒成的课桌;当你翻阅着崭新的还透着书墨味道的课本时,你可曾想过有的孩子还在望着别人的书默默地哀伤;当你使用着教室里齐全先进的多媒体工具时,你可曾想过有的孩子甚至还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也许终他们一生都不会知道什么是多媒体……

过去了这么久,我至今也不能忘记当年希望工程宣传画上那个手里握着铅笔头,眼睛里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的小女孩(或者我应该称呼她为姐姐)。她们纯真的笑容里总含有些许的无奈,那不是对自己出身贫寒的无奈,而是对自己消息闭塞到可能不知天下事的无奈,是对自己书籍缺少到可能连一本新华字典都没有的无奈。然而他们仍然是那么执著地追求着知识,渴望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于是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他们。当无数的希望学校建起的时候,当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为他们汇来书籍文具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不一样的未来。然而教师的匮乏仍然是一个致命伤。

为了让那些落寞而倔强的身影不再显得那么悲戚,为了使那些深切渴望知识的眼神不再那么虚无地望着天空,为了令那些稚嫩又淳朴的脸庞真正地浮现出满足的笑容:支教事业的发展刻不容缓。依照如今的现状来看的话,多数真正扎根在教育落后地方的老师其实自身的文化程度、文化修养以及见识都还有所欠缺。所以受过多年良好教育,文化修养和见识都远远高出那些老师的大学生们都无疑应该成为支教的主力军。

然而又有多少大学生愿意将自己美好的年华献给落后的地方呢?老实来说,我愿意为那些孩子尽自己的一份力,但是如果让我长期(超过半年)呆在那里,我想我应该是做不到的。不会有大学生不向往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光怪陆离;不会有大学生不愿意在繁华的地方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会有大学生不希望得到光鲜亮丽的职业和崇高的社会地位。但是这并不同时意味着我们没有爱心,我们不乐于奉献,我们不愿意帮助他们。我们依然愿意去到他们中间去教一教他们,为他们的知识大厦添砖加瓦。

于是乎,短期支教成为了我们最好的选择。我想也许大学生都会或多或少有对短期支教的兴趣和向往。

打开百度,在搜索栏里输入“大学生暑假短期支教项目”,得到的搜索结果约有数十个,各种层出不穷的消息冲击着我们的眼球。不难看出,“大学生暑期支教”俨然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我想几乎每所高校都至少有一两个相关的项目,会组织志愿者在假期里去教育落后的地方帮帮那里的孩子们。就拿我所在的武汉大学来说,在来到这里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接触到的相关项目的招新就已经有4个了。通过这些项目,我们去到那群真诚的孩子中,去到他们窘迫的生活中,去到他们落后的教育中,去尽我们自己的一份力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未来,去教会他们用知识的力量打破命运的枷锁,退一万步说,即使不能,至少我们让他们看到了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一个和他们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些初衷都是再好不过了。

然而当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名为《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的帖子时,我开始怀疑这个项目所产生的影响。帖子上写道:“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我们都担心,这块贫瘠的土地容纳不下你公益的热心。我们担心,我们的‘无知’伤了你们那颗奉献的心。真的,叔叔阿姨,我没有任何的恶意,我们真的不希望你们再来这里‘支教’……在这之后,支教的、助学的,天使计划、爱心行动接踵而来,以我们贫穷的名义,挤进我们的细胞,渗入我们的骨子。在这之后,我们开始有点反感,我开始明白你们所给予的远不是我们想要的,你们的爱心破坏了我们心灵的安静,你们的奉献破坏了我们传统的善良,这些,也许你们永远无法察觉,毕竟,你们是旅游来的,你们是让这块热熟着的黄土地见证你们的爱情而来的,你们是带着爱心寻求自我心中的安静而来的,你们是寻找呼吸西部贫瘠的空气而来的,我们以肤色的名义同意,以档次的不同疏远着。因之,别来,真的不希望你们来了,叔叔阿姨,你们别来,就是一份真爱,就是种大爱。”

看到这个的时候,我千分难受,万分心酸。我本来有打算在大学期间去做短期支教,但是,现在我迟疑了。我害怕自己认为的好心会带给他们莫大的伤害,我担心自己所谓的付出奉献不过是他们的负担。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有着同样的顾虑与思考吧。我们怎么才能让知识的石敲出他们未来的星星之火呢?怎样才能让薪火传到他们那里去呢?我困惑了。

到了这个时候,我认为完善的短期支教体系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了。“招募志愿者—培训志愿者—选派志愿者”这一过程必须非常严苛,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适合去到孩子们身边。而且在支教过程中,我们大多是把孩子们集中到教室里教学,这样无疑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也许他们根本就不适应我们的教学方式。我想,去到他们家里真正辅助他们学习,教授他们知识才是最适合的,兴许适当的时候志愿者们还应该帮着他们做点农活,在做农活的过程中也不要放过教育的机会。然后每一次做完支教之后的总结是不能缺少的,校长、其他老师、家长、孩子的意见和建议都是弥足珍贵的,各个不同支教行动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支教之路”还很长,我们走的还不够。最后用孙中山的一句话借以激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总有一天支教的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也可以照亮那些孩子未来的路。我们大学生的薪火终能真正地传到他们手上。

评点:

本文获得二等奖。关心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积极参加支教,这类文章在大学生习作中并不罕见,而本文的突出特点是感情真挚。

首先,作者开篇便以“当你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享受着美好的读书时光时,你可曾想过有的孩子还在……”引出文章,这种手法使人联想到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但这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借鉴活用。作为一名已经进入名牌大学的学生,能够关注还在艰难求学之路上蹒跚前行的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并且愿意把关爱付诸行动,使人想到孔子的话:“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发自内心的关切朴素自然,却也难能可贵。

其次,作者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表达了自己对支教的关注。文章并没有把支教的动机描绘得多么高尚,没有像时下一些文章那样言不由衷,反而说出了作者自己的顾虑:支教者的付出大都是有限度的,愿意为那些孩子尽一份力,却很少有人愿意长期呆在那里。我们不要批评其局限,却应考虑这种状况引出的问题:这种情形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支教者们带去了热情和关爱,但良好的动机和诚恳的态度并不一定能代替实实在在的教学经验。接着,作者引用了一个名为《叔叔、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的网帖,进一步表示了自己的担心。这个帖子反映,支教者带来了外部世界丰富的信息却又匆匆离去,他们并不能改变那儿生活贫困、教育落后的现状。孩子们呢,知道了城乡差距、支教者和自己生活差距的巨大,内心会不会又产生新的创伤?网帖上反映出的问题是十分现实的,对这个帖子的关注,说明作者已经在认真思考支教的客观效果,这种思考使得文章的内涵深入了一步,也显示出作者对贫困学生同情关爱的真诚。

再次,文章虽没用多少写作技巧、修辞方式,却以感情淳朴自然见长。例如,看到贫苦地区的孩子们说:“你们所给予的远不是我们想要的,你们的爱心破坏了我们心灵的安静,你们的奉献破坏了我们传统的善良……你们是让这块热熟着的黄土地见证你们的爱情而来的,你们是带着爱心寻求自我心中的安静而来的……真的不希望你们来了……”作者表示“看到这个的时候,我千分难受,万分心酸”。文字显得十分朴素,却自有能打动人的地方。

当然,文章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大学生支教并不是单向的施与,自身也可以了解社会,收获人生。作者认为支教的大学生“受过多年良好教育,文化修养和见识都远远高出那些(贫困地区的)老师”,恐怕未必。改变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的现状,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作者的对策显得过于简单……凡此种种,显示出文章的真挚中还带着幼稚,思考开掘也还不够深入。

(武汉大学 席嘉教授)

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视角

学校院系: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艺术学院

作者:叶 桂

指导老师:王厚庆

纵横在高耸的城市间,远眺着脚下的车水马龙,拥挤、压抑感随之而来,冷漠越来越多,温情越来越少。然而,感动,正以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淡,却足以令人动容的方式悄然绽放着,诠释着人文的内涵,诠释着爱的定义。

感动,点一瓣心香,燃起心中的宁静。

早晨打开窗,看着阳光穿透每一片树叶,以一种无声而又朴素的方式与生命对话,我感动着。

傍晚散步在林荫小道,看着青春洋溢的学生,温文儒雅的教授,古雅庄严的图书馆,我感动着。

有笑容在,我感受到温暖。

有泪水在,我感受到饱满。

感动,品一口香茗,散去心中的忧愁。

在时代前进、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我们要学会在精神家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人们行色匆匆之时,学会停下脚步倾听心灵的跫音。

在日渐粗糙、日渐冷漠的人际关系中,学会感恩。

纽约曼哈顿街头,车水马龙。一个小女孩守在一棵树下不肯离去。人们惊奇地发现,她在等待秋天最后一片叶子的落下,孩子是纯真的,她会为一个平凡的自然更替而感动。

感动,奏一段乐曲,平复心中的焦躁。

家庭、学校、社会等等无处不有竞争的身影,他的脚步,他让我们焦虑,让我们勾心斗角。可是人生说长是一辈子,说短就是几十年的时光,生命的长途客车会有很多的路人,他们有的是要陪我们走一辈子的人,有的只是一个匆匆来又匆匆去的过客,请认真珍惜身边的人吧,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我们的生命因为有他们的点缀才精彩,我们要学会感恩。

缺少感动的人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

缺少感动的社会谈不上真正的发展。它缺少人文的养分,最终只能走向荒芜。

我们有多久没有被那些优美的文字感动?李白的潇洒,杜甫的沉郁,托尔斯泰的浩瀚,雨果的雄奇。

我们有多久没有被那些高尚的背影感动?在冬天为人民打造一轮更温暖的太阳的屈原;撒下“人生自苦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的文天祥;孤独地守望着大汉三千里江山的苏武……

感动不是单纯地落泪,不是肤浅地感时伤怀。感动是一种人文精神,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共鸣。

在物质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精神之路通向何方?学会感动吧。

当一颗心与另一颗心之间不再遥远,我们的社会就多了几缕温馨。当每个人都能体会他人心弦的震动,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和谐。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巴尔蒙特的话难道不会令我们感动吗?

点一瓣心香,我们的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都将开满长盛不衰的花朵,走向远方。

我们苦苦追寻的生活是什么?从平淡中寻找温暖,从失败中寻找成长,从失意中寻找真诚……也许生活就是这个寻寻觅觅的过程。我们在生活里搜寻到了太多的感动,当我们用最真挚的双手把它们怀抱胸前时,才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所以,我们真该认认真真地生活。怀着感恩的心来品味所有,才是真正在生活的人。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身边,现有的,过去的,未来的,不论是福还是祸,都是我们的财富,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理解爱、给予爱,学会用宽阔的胸襟包容生活。我们不能摒弃这样一种包含真善美的情怀,就像我们无法抛弃生活一样。正因为我们学会了感动,才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感人之处;正因为生活要求我们用感恩的心态去面对,我们才知道生活的意义。

一个令人感动的事情并不是要多轰轰烈烈,多伟大的意义,意义非凡的事情不一定“感动度”高。意义是理性分析的产物,平凡的人往往比声名赫赫的人更能做出感动人的事。声名赫赫的人物,做事经得起“理性分析”,不太会做出“不理性”的事,“合乎理性”,正是不利于“感动”的。

感动诉诸感性。感性是柔软的、弱质的,只能在心灵的柔质材料上着陆。

山东郯城县农民孙文流拖着断胳膊断腿从河南爬行千里回到家乡。孙文流没有计算过一路艰难,这个出省打工却被打残了身体的农民身无分文,被打伤后,老板将他扔出工厂,被巡夜民警发现送到医院,又因无钱医治被医院赶出来。入地无门,上天无路,孙文流却想着“我要回家”——他也只能回家,从酷暑到寒冬,历时6个月,他爬回家了。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让我们为这“天无绝人之路”一哭。

一对从重庆到武汉打工的夫妻下错了车,丈夫陈启园寻找转乘汽车时遇车祸被撞断了腿,妻子邵春真毫不知情,在下车的路边苦等三天三夜。直到一名警察接到报警,千方百计找到已住在医院的陈启园,夫妻二人才得以“抱头痛哭”。邵春真说,丈夫去找车未回,她身上没有钱,更怕换了地方丈夫找不到自己,就在原地等着。

从昆明驶往泸州的一辆卧铺车被货车撞翻,15人死亡,19人受伤。车祸次日,一名未满一岁的婴儿躺在一直昏迷不醒的母亲身边饿哭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母亲好像被孩子的哭声“闹”醒了,但不能说话更动弹不得,泪珠从她的眼角流下来。医护人员将孩子送到母亲怀里,孩子咬住乳头吸吮起来,哭声戛然而停,母亲焦虑的表情也缓和了下来。这母女俩分别是此次车祸幸存者中伤势最重、年龄最小的人。母亲张红敏腹腔内淤积了600毫升淤血,还未脱险。孩子由于在撞车时被母亲紧紧护住,伤势较轻。车祸后的第三天早上,刚能张口说话的张红敏用微弱的声音告诉记者,她家是云南昭通大关人,丈夫在一年前外出打工,不慎摔死……

当被理性武装起来,你那么坚强,如同披上了铠甲;你服膺真理,到处发现“意义”。然而,感动不需要这些,它到达被理性盖住的心灵底层,使你在一瞬间放下武装,回到你作为一个感情生物的本源。

你设想自己就是那个千里爬行的民工,设想自己作为一个“下等人”在陌生的城市苦坐三天三夜等待唯一熟悉的亲人,设想自己的母亲也曾如张红敏那样赐你一切。哪怕相隔万里,感动人的事情总能将你放置在其中,使你进入“设身处地”的状态,从而泪如雨下。

感动是一种感情,是人必要的心理情绪,他不需要你过多地动用你的理性,他是感性的产物,而且他存在我们的身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任何一件物或者事情都有令你感动之处,

学会用欣赏的眼观看世界,你会发现一切都值得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去珍惜。身边最值得把握的不是过去,不是未来,是现在。用欣赏,用感动的眼观看世界,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视角,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用感动来体味人生!

评点:

本文获得二等奖。有人说,旅行就是去别人看腻了的风景里去寻找感动。生而有涯,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看遍所有的风景。如果人们都能像本文作者一样,懂得用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同样的风景,那么,人们的幸福指数一定会上升。生活的真谛是什么?感动的阈值怎么设定?外在生活越来越便捷的当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为什么有时候会比鸿雁传书还要困难?本文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平凡人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有一颗会感恩和会欣赏的心,比什么外在条件都重要。

本文作者善用排比,语言流畅,思路开阔,所用事例,无论古今中外,皆能娓娓道来,颇有行云流水之神韵。

(上海理工大学 王厚庆老师)

简单并非平庸

学校院系:北方工业大学经管学院

作者:姚 瑶

指导老师:赵 卓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快节奏社会,人们生活得过于忙碌,过于追求成功。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甚至身心俱疲,并非生活对我们过于刻薄,而是我们要求的太多。每一天都步履匆匆,穿梭在人潮人海之中,当某个时候,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会发现自己错过的是人生中再无法弥补的美好生活!其实我们是活给自己看的,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就好,简单的生活并不代表平庸。

关于自己。略缺文采的我,写不出那些文艺十足的文章,不会用那些煽情的文字。做事情喜欢直来直往,最讨厌无病呻吟,最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我是一个平凡的女生,平凡到站在大街上,看过第一眼再没有第二眼的普通姑娘。我没有模特那样窈窕的身材,没有明星那样漂亮的脸蛋儿,也没有霍金那样聪明的头脑,更没有富二代、官二代那样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是,我却在平庸的条件下,活得很努力,活得很快乐。有人说,人不应把自己放得太遥远,别让简单的事情太费解。是啊,我们的心只有拳头大小,盛了太多琐碎就装不下简单美好。没有人对你可以随便指指点点,哪一个人没有缺点,哪一个人是十全十美?能够把握自己拥有、活出自我的人,才是最明智的。

关于家庭,我是幸运的。不是在单亲家庭成长,也没有天天吵架的父母,更没有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因为财产而不和的亲戚。我有温暖的家,虽然它不是很大很宽敞;我有爱我的父母,虽然他们不是那么富有和成功。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对我的疼爱特别多。虽然我的家庭条件很一般,但他们却尽量满足我的一切需求。也许是受到家庭的影响,我很小就对钱很有概念,虽然别人总说我爱钱,但是我不市侩,而只希望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我的愿望。我们的生活简单而平凡,就是这样简单的生活,也是有些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关于信仰,我也是幸运的。成长在穆斯林之家,所有家人都信仰伊斯兰教。我从出生就注定要受到很多限制,小时候觉得不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发现,信仰是种态度,有信仰代表心底存在希望。内心的信仰,会左右现实生活,控制着表现行为,有了信仰就有了人生的方向。也许生活就是个不断寻找、不断发现的过程,我们在生活里搜寻到了太多的感动,当我们用最真挚的双手把它们怀抱胸前时,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生活中我们总渴望简单,却常常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以至弄得自己一头雾水,手足无措,最后陷入亲手设置的重重迷网。其实,欲望简单些,心灵就澄澈些;交际简单些,生活就轻快些;处世简单些,友情就纯朴些;负重简单些,行程就辽远些;心境简单些,人生就饱满些。

关于态度。曾看过力克·胡哲的一个视频,叫作《我和世界不一样》。看后,感触很深。视频主要讲述的是残疾人力克,天生失去了四肢,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然而,他并没有放弃生命和理想,凭借着超人的耐力与勇气,练就了一身本领,活出了自己生命的精彩。而我们,有健全的身体、优越的生活条件、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许多人却不懂得珍惜,仍感叹生活的种种不公。生命的诞生本身就是上苍的恩赐,既是恩赐,我们就该学会感恩,学会珍惜这生命,用自信与乐观的态度,好好经营我们的人生。伴着第一声啼哭,我们来到了这个世上。自从那乌黑的眼珠迎着第一轮朝阳,我们便开始了生活。从牙牙学语到出口成章,从懵懂无知到日渐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坚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平凡的日子久了,就会想些精彩的岁月,精彩的岁月过后,就是平凡的人生。简单的生活让人轻松快乐,简单的欲望让人平和宁静,简单的处事让人从容淡定。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因为简单,才发现人生之美。

平平淡淡是真,简简单单是福,无关世俗与平庸。

评点:

本文获得二等奖。在浮躁喧嚣的现实生活中,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冷静智慧地看待人生,非常难能可贵。文章对“简单”的人生态度有着深刻独到的感悟,有着轻松欢快的阐释,有着诗意格言般的表达。

文章用四个“关于”组建并列式的板块架构,清晰、匀称,全面翔实又简洁明了地阐释了主题;用“……些,……些”“简单的……,简单的……”“因为……,才……”等多样式的格言式排比句,抑扬顿挫、酣畅淋漓地申明了观点。使“简单并非平庸”这一抽象的、带有哲学意味的论题得到歌咏般的赞颂,呈现出阳光的、欢快的、耐人寻味的可读性。

(北方工业大学 赵卓教授)

从大学生文化随流谈起

学校院系: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作者:王慧文

指导老师:许丽莉

捧着爆米花涌入电影厅对好莱坞商业大片播映的趋之若鹜,盯着满荧幕的“四爷”“嬛嬛”“九子夺嫡”的欣喜期盼,充斥耳蜗的死亡摇滚朋克流行,对当季流行的疯狂追逐,短信社交网站消息的“此起彼伏”……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当下大学生的生活常态。那一张张稚气未脱的面庞在灯红酒绿的映衬下显得是这样的苍白无力。没错,现如今,年轻人正在逐渐沉沦为“大众文化”,更确切地说,是“娱乐文化”的附庸。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这样说过。是的,我们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年代,信息的井喷让我们更易于也更便捷地了解到这个纷繁多彩的世界,但与此相应的是,各种信息的“狂轰滥炸”让我们失去了独立思考和主动筛选的能力,“填鸭”式的接受正逐渐将我们的大脑转变为信息的垃圾堆放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