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
入选语文教材
前30位
《古诗十九首》
推荐理由
抒写别离之情的佳作,情深辞远,感人至深。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题旨
本诗是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抒发了女主人公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全诗首叙初别之情,次叙路远会难,再叙相思之苦,末以宽慰期待作结。诗以反复低回的咏叹调,倾吐离别的缠绵思绪,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直抒胸臆、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吴淇评其:“妙在‘已晚’上着一‘忽’字。比衣带之缓曰‘日已’,逐日抚髀,苦处在渐;岁月之晚曰‘忽已’,陡然惊心,苦处在顿。”
文化解读
浮云
“浮云”在古代诗词中是一个运用较多的原型意象,因浮云有遮蔽阻挡和漂流不定的特点,“浮云游子”相连,便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浮云”可能是诱惑游子的另一个女子,如本诗中的浮云也许是遮挡“白日”(指远游未归的丈夫)的另外一个远方女子。浮云还可以直接喻指游子,在送别友人时,抒发离情别绪,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或借以怀念友人或情人,表达思念之情,如杜甫睹浮云而念游子,《梦李白》云:“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或为游子自况,感叹身世飘零,如《九章·悲回风》:“眇远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徜徉。”
- 《古诗十九首》是创作于西汉的五言诗,作者不可考。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最早将其合为一组,统称“古诗十九首”,代表着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 重行行:行了又行,走个不停,愈走愈远。生别离:活生生地分离。
- 相去:相距。天一涯:天各一方。涯,方。
- 阻且长:艰险而且遥远。
- 胡马:北方所产的马,古时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依北风:依恋北风。越:指南方百越所居之地,此指南方。巢南枝:在南向的树枝上筑巢栖息。
- 已:同“以”。远:久。缓:宽松。
- 蔽:遮掩。顾:顾念。返:回家。
- 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喻青春易逝。
- 弃捐:抛弃。勿复道:不要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