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国志宗僚》考辨

沈伯俊论三国(全2册) 作者:沈伯俊


《三国志宗僚》考辨

嘉靖元年(1522)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和《三国志通俗演义引》之后,目录之前,有一个《三国志宗僚》,是一份汉末三国人物的名单。明代的其他一些《三国》版本,也有一份与之基本相同的名单,而其位置、名目则不尽一致。如万历十九年(1591)周曰校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其位置、名目皆与嘉靖元年本相同;万历、天启年间的《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实为叶昼假托)置于《三国志演义序》和《读三国史答问》之后,仍题为《三国志宗僚》;万历二十年(1592)余氏双峰堂本《全像批评三国志传》置于目录之后,题为《按史鉴后汉三国志君臣姓氏》;汤宾尹本《三国志传》置于目录之前,题为《三国志传姓氏》;乔山堂本《三国志传》置于目录之后,题为《三国志传君臣姓氏》;朱鼎臣本《三国志史传》置于目录之后,题为《三国志姓氏》,等等。

长期以来,不少人把《三国志宗僚》视为《三国演义》的人物表,由此得出“《三国演义》写了400多个人物”的错误认识,并将这一错误认识写进多种文学史、小说史,以讹传讹,积非成是。为了有利于《三国演义》的研究与教学,对此实不可不辨。

首先必须指出:《三国志宗僚》决非小说《三国演义》的人物表。只要稍加对照检索,就可以看到如下十分明显的事实。

一方面,《三国志宗僚》中的一些人物,如蜀汉方面的杨戏、诸葛乔、陈祗、卫继、常播,曹魏方面的袁涣、张范、凉茂、国渊、徐奕、何夔、邢颙、鲍勋、司马芝、温恢、郑浑、仓慈、阎温,东吴方面的孙虑、孙霸、孙奋、士燮、贺齐、钟离牧、是仪、胡综等等,根本就没有在《三国演义》中出现。

另一方面,《三国演义》中的许多人物,也根本没有列入《三国志宗僚》,如蜀汉方面的陈式、张绍、邓良、张峻、费观、高翔、胡济,曹魏方面的陈骞、陈泰、邓敦、丁斐、董寻、郝昭、桓嘉、蒋干,东吴方面的乔国老、大乔、小乔、丁封、全端、全怿、沈莹、张布、张悌、赵咨,其他政治集团的何进、皇甫嵩、韩馥、张济、樊稠、韩暹、杨奉等等,都是如此。至于《三国演义》虚构的许多人物,如貂蝉、吴国太、郑文、李春香、带来洞主等等,当然更不可能列入《三国志宗僚》。

综观这两方面的事实,可以肯定,《三国志宗僚》与《三国演义》的人物表确实不是一码事。

《三国志宗僚》的这份人物名单,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它大致抄录自西晋陈寿所著史书《三国志》的目录(包括纪、传和附传)。将《三国志宗僚》与《三国志》目录加以对照,可以看到:凡是《三国志》目录中有的人物,不管是否在小说里出现,《三国志宗僚》中都有(仅有个别刊刻时遗漏,如蜀汉部分遗漏樊建、王嗣);反之,《三国志》目录中没有的人物,除了少数例外,《三国志宗僚》里也没有。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两点。其一,《三国志》是按魏、蜀、吴的顺序编排的,《三国志宗僚》则按蜀、魏、吴的顺序编排。其二,《三国志》的附传系于相关本传之后,这是史书的正体;《三国志宗僚》则将附传人物集中于各个部分之后,二者各有其方便之处。明白了《三国志宗僚》与《三国志》目录的对应关系,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的事实就豁然开朗了。同样,下列情况也就易于解释了。为什么《三国志宗僚》里没有麋夫人?是因为《三国志》没有为麋夫人立传(由于麋夫人早在长坂之战以前即已去世,加之麋芳投降东吴,对关羽之死负有一定责任,故刘备称帝后,没有追谥麋夫人)。为什么《三国志宗僚》里找不到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因为他们是西晋王朝的创立者,记述其生平业绩的“纪”不在《三国志》中,而在后来修纂的《晋书》里。由此可见,《三国志宗僚》只不过是《三国志》目录的略为走形的翻版,根本不是小说《三国演义》的人物表,根据它来统计《三国演义》的人物数量,其结果当然不可能是正确的。

此外,根据我的统计,《三国志宗僚》所列人物共计508人。以往的学者并未仔细点数,只是约莫估计一下,便提出“400多个人物”之说,即使是对《三国志宗僚》而言,也是不准确的。

由此可见,所谓“《三国演义》写了400多个人物”的说法,乃是粗枝大叶的产物,完全是错误的。

那么,《三国演义》究竟写了多少人物呢?我在《三国演义辞典》(巴蜀书社出版)的《人物》部分总共列出1258个辞条,除去28个互见条目(如“魏文帝”“魏武帝”“阿斗”“后主”“先主”等),实际介绍《演义》写到的人物1230个。这些人物,绝大多数都是有姓有名,总共大约1000人;少数没有姓名者,也与其他人物有明确的亲属关系(如“司马昭妻”“董卓之母”“徐庶之母”等)。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某些没有姓名的过场人物,如那位因敲诈勒索而被张飞鞭打的督邮,水镜庄上那位一见刘备便叫出其姓名的牧童,卧龙冈上那位不耐烦记一长串头衔的清雅小童,等等;至于一般的“使者”“差役”“军士”“侍女”之类,更不计算在内。

因此,正确的说法是:《三国演义》总共写了1200多个人物,其中有姓有名的大约1000人,确实是古代小说中写人物最多的巨著。

《三国志宗僚》不仅不是小说《三国演义》的人物表,而且在撮录史书《三国志》的时候,还产生了不少错误。下面试列表举例说明。

表中所列,并非《三国志宗僚》错误的全部。除了姓名、字号、籍贯错误之外,职官错误、人物关系错误也有一些。如孙乾官至秉忠将军,而《宗僚》误为“秉中将军”;刘封官至副军将军,而《宗僚》误为“副将军”。这些错误,大多数系因音近、形近而误,少数则或因阅读史书不细,或因理解史书有误所致。

上面的论述,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三国志宗僚》并非小说《三国演义》的人物表,二者有许多错位,因此不能把《宗僚》作为统计《三国演义》人物数字的依据;第二,《三国志宗僚》本身存在许多“技术性错误”,需要加以校正。这里的第一个问题,绝不会是由小说作者造成的——世界上哪有如此糊涂的作者,连自己作品的人物有哪些都不清楚的呢?杰出的作家罗贯中当然更不会这样。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三国志宗僚》肯定不是罗贯中原作所有。

那么,这份《三国志宗僚》是从什么时候加在《三国演义》卷首的呢?我认为,是在《三国演义》成书以后,以抄本形式流传的过程中。从《三国演义》成书到刊刻印刷,时间长达一个半世纪。在这一百数十年的漫长岁月里,“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这个传抄的过程,就是《三国演义》逐步扩大其影响、提高其地位的过程。在史官文化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文化背景下,为了迎合尊崇史籍,“以史为鉴”的社会心理,进一步提高《三国演义》的地位,有“好事者”把史书《三国志》的纪传目录抄录下来,置于《演义》卷首,使其在形式上“亦庶几乎史”。这种做法,得到了其他传抄者的认同和仿效,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后来的刊刻者所接受。今存的大约30种明代《三国》版本,大多数都有这样一份来自史书《三国志》的人物名单,就是这个道理。

让我们再作一点考察。在明代《三国》诸本里,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和《三国志传》这两大版本系统中,这份人物名单大同小异。“同”的方面,不仅绝大多数来自《三国志》的人物基本相同,而且个别不见于《三国志》的人物,如周仓,各本也都相同。“异”的方面,本文开头已经谈到各本名目的差异;而在内容上,《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和《三国志传》系统也有区别。比如,在双峰堂本《三国志传》卷首的《后汉三国志君臣姓氏》中,首先是“东汉二帝”(汉灵帝、汉献帝),然后才是蜀、魏、吴三国君臣姓氏;在蜀汉部分的“附传”里,有嘉靖元年本《三国志宗僚》所无的关索、王甫、诸葛尚、王志等人;其中关索在嘉靖本正文中根本没有,而仅出现于《三国志传》中,王志则出现于说唱词话《花关索传》里。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到这样几点认识。①《三国志宗僚》和其他《三国》版本中与之相似的人物名单,大致抄录自史书《三国志》目录,但也加上了个别小说中的人物。②有学者认为《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中叶,已有一些学者对此予以辩驳。对《三国志宗僚》的考察证明,从罗贯中原作到嘉靖元年刊本之间,确实有一个相当长的抄本阶段,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成书于明中叶”说难以成立。③由于嘉靖元年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现存最早的《三国》刻本,过去一个长时期中,人们误以为它就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甚至就是罗氏原作,并以为《三国演义》只有由嘉靖元年本派生的一个版本系统。近一二十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分别撰文,指出嘉靖本并非其他版本的祖本,而是一个经过较多修改加工的版本,诸本《三国志传》是自成体系的。本文的考辨,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见解。

归根到底,《三国志宗僚》并非小说《三国演义》的人物表,将它置于《三国演义》卷首,固然有历史的原因,但毕竟有牛头不对马嘴之嫌。所以,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三国演义》时,毅然删去了其底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卷首的《三国志宗僚》。随着毛本《三国》逐步战胜其他版本,《三国志宗僚》也就成了历史的陈迹。

(原载《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

  1. 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
  2. 参见拙作《八十年代以来〈三国〉研究综述》,收入《稗海新航——第三届大连明清小说国际会议论文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