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帕特·巴克战争小说的创伤叙事 作者:刘建梅 著


前言

帕特·巴克生于1943年,是当代英国文坛最活跃的优秀作家之一。到目前为止,巴克共出版长篇小说14部。其早期创作以她所熟悉的英格兰东北部约克郡地区城镇社会底层女性生活题材为主,但为她带来巨大声望的则是其战争小说《重生三部曲》(Regeneration Trilogy,1996)——《重生》(Regeneration,1991)、《门中眼》(The Eye in the Door,1993)和《亡魂路》(The Ghost Road,1995),其中《亡魂路》获得当年英国布克文学奖。此后她又相继创作了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线索或者背景的《别样世界》(Another World,1998)、《生命课程》(Life Class,2007)和《托比的房间》(Toby’s Room,2012)。由此,巴克成为为数不多的战争题材女小说家。在西方,巴克的战争题材小说早已进入高校文学课堂,成为西方世纪之交以来的阅读热点。相比之下,我国对巴克的作品关注不多。本书集中研究巴克的六部一战背景的小说,系统地阐述巴克作品的创伤叙事以及这种叙事的文化意义。

英国一战期间以及战后出现的“弹震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病例,成了英国社会独有的文化症候,是强大的维多利亚传统文化根基下战争思维矛盾与悖谬的明证。巴克透过英国战争时期凸显出来的种种问题,展现英国传统观念和社会体制状态下无孔不入的不公与暴力,揭示出这种宰制性压迫是给人的肉体与精神带来巨大创伤的根源。巴克小说使用真实历史人物与文学虚构互相交融、生死同场的叙事策略,这种在质疑传统成规与观念的惯性认知之后重建再表义系统的写作方式很值得研究。

本书借助跨学科研究成果,从事物存在之表象与隐含的双重视域入手,通过对小说中回溯的和历史的视角、非文本和文本媒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观念、特殊和一般的考量,以及艺术和科学不同路径等表达方式的分析,呈现当时社会历史语境下人物的动态发展及内心世界的复杂性,揭示巴克站在后现代立场挑战文化定势与常规、强调张力下的探索与包容开放的对话姿态。

本书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首先,说明战争书写与人对生命的思考同步,它承载道德的力量;其次,梳理国内外巴克研究现状;最后,说明本书的主旨将落实在巴克以“回溯”的视角书写战争的方式上。

正文第一章讨论巴克一战小说“创伤叙事”的总体特征。巴克用历史性叙事展现特定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的个性及局限,表达文学对社会历史文化之思;用回忆性叙事揭示跨地域、跨时代的人所具有的共性,迫使人正视人的心理现实之根,直面认识现存社会问题的历史根源。回忆、内心对话、生活对话,即艺术与现实的对话,是这一部分的中心话题。然后梳理叙事、创伤与创伤叙事概念、渊源和文化内涵,以及与巴克一战主题小说的关联。第二至第四章分别将身体的叙事、媒介的叙事和记忆叙事贯穿小说文本分析之中,对话传统的理性神话、英雄神话和性别神话,通过人的受难、毁灭与妥协展现战争的悲剧性本质,传达英国民间文化传统的生命立场。这一立场立足于不屈不挠的生命本能和在群体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互助与共情,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自我叩问、自我质疑、自我认知的叙述策略,达到自我力量的增长和自我改变的可能。第五章论述巴克战争小说的对话诗学特征,指出对话诗学的内核,即用敏感、同情、整合的眼光,通过感官体验、直觉领悟与理性判断和审思的共同力量构成面对苦难的方式。巴克通过创伤叙事的“延宕”揭示与英帝国霸权同构的男性思维方式和其话语权力的实质,为战争小说代表女性特质的伦理视角提供了自主发声、平等对话的场域。

本书认为,后现代语境下的巴克经过对传统现实主义创作形式的批判性质疑之后仍然坚持对生命意义的追寻,这在语言失效、本质失落的当下,不失为对英国某些社会重大历史事件内涵的积极有益的探索。创伤叙事的建立取决于其所处的意识形态环境。创伤叙事的本质是“延宕化”的。巴克的小说主人公经常在不堪的境遇中也不愿意放弃对美的企盼。所以,创伤记忆并不只属于过去,它面向的是未来。这种价值诉求不仅有助于我们通过巴克的作品理解英国小说的创作态势和趋向,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开阔视野,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当代英国小说创作和研究的长处,以反思我们自己的文学创作与文化研究,拓宽与西方学术界的交流与对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