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误解】
宋朱熹《论语集注》解曰:“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清刘逢禄《论语述何》解曰:“学谓删定《六经》也。”
清毛奇龄《四书改错》解曰:“学者,道术之总名。”
程树德《论语集释》解曰:“学字系名辞,《集注》解作动辞,毛氏讥之是也。惟其以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为学,则精确不磨。今人以求知识为学,古人则以修身为学。观于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门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而孔子独称颜渊,且以不迁怒、不贰过为好学,其证一也。”
闫合作《论语说》译曰:“学问,适时习用它,不也是讲说吗?”
【“学”勘正】
“学”字在这里是泛指,是指学习一切道术(道德学术)、知识、技艺等;不是确指,不是指具体学习某一种事物。古人释“学”为“觉”、为“效”,如:《说文解字》“敩,觉悟也。”《广雅》:“学,效也。”“觉”、“效”虽具有“学”义,但表意较窄,不如“学”表意宽泛。任何事物,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都可以“学”。因此,理解为人们通常所说的“学习”为当。
“学”是动词,与后面的动词“习”字,由一连词“而”字来承接。“学”和“习”是两个相连的动态词,表示的意思是:学了之后就要按时练习或复习。清代毛奇龄以及现当代少数学者视“学”为名词,不妥。如果理解为名词,这句话就成为“学术而习之”或“学问而习之”,连词“而”连接一名一动,不符合语法规范。再者,孔子一贯主张好学,以学为乐,如《公冶长》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又:“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述而》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又:“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又:“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雍也》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泰伯》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季氏》篇:“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阳货》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安作璋《论语辞典》统计,“学”字在《论语》中共出现65次,其中62次是“学习”义,3次是“学问”义(但仅举2例:《述而》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子罕》篇“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大概是未举《先进》篇“文学:子游子夏”)。刘学林《十三经辞典》(论语卷)解曰:“学[动],学习。《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杨伯峻《论语译注》、李泽厚《论语今读》、钱穆《论语新解》、黄怀信《论语新校释》、孙钦善《论语本解》、吴林伯《论语发微》等皆视“学”为动词。
【“时”误解】
梁皇侃《论语义疏》解曰:“时者,凡学有三时:一是就人身中为时,二就年中为时,三就日中为时也。一就身中者,凡受学之道,择时为先;长则捍格,幼则迷昏。……二就年中为时者,夫学随时气则受业易入,故《王制》云‘春夏学诗乐,秋冬学书礼’是也。……三就日中为时者,前身中、年中二时而所学,并日日修习不暂废也。故《学记》云‘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是也。今云‘学而时习之’者,而犹因仍也,时是日中之时也,习是修故之称也。”
清焦循《论语补疏》解曰:“当其可之谓时。说,解悦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时也;‘求也退,故进;由也兼人,故退’,时也。学者以时而说,此大学之教所以时也。”
杨伯峻《论语译注》解曰:“‘时’字在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王肃的《论语注》正是这样解释的。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为‘时常’,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
杨润根《发现论语》译解曰:“孔子说:‘人们在学习的时候,同时也就是在与自己所学习的对象相习为伴、密切交往,这种与自己所学习的对象的相习为伴、密切交往的活动岂不是令人欣悦欢喜的吗?’”
【“时”勘正】
这里的“时”,解作“按时”最为恰切。但若灵活一些,解为“时时”、“经常”也是可以的。朱熹《论语集注》解作“时时”,台湾出版的《中文大辞典》,亦将其解为“时时”。实际上,所谓“按时”练习或复习,并非是学了之后只练习或复习一次,一般来讲,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艺,都需要经常地复习和练习,以至熟练掌握。至于杨伯峻批评“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为‘时常’,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周秦时,“时”字已有了“按时”、“常常”、“时常”的用法,如《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韩非子·八经》:“阴使时循以省衷。”《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汉代,“时”已发展出“时时”的形式,相当于“经常”、“常常”。如《史记·五帝本纪》:“书缺有间也,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汉书·高帝纪》:“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时时冠之。”又《汉书·匈奴传》:“终景帝世,时时小入盗边,无大寇。”
钱穆《论语新解》译曰:“学能时时反复习之。”孙钦善《论语本解》解曰:“时习:按时复习。《国语·鲁语下》有这样的话:‘士朝而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吴林伯《论语发微》解曰:“‘时习’为自学工夫。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弟子从孔子学的经术,尚须时时温寻,方能知道新的,不断提高认识,使胸中疑滞,逐渐冰释,自然感到喜悦。”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认为:“释‘时’为三时、四时或日中之时,皆当非。时当谓随时、适时。广而言之,则为时时,朱子近是。”李泽厚《论语今读》释作“经常”,骆承烈《孔子名言译评》释作“不断地”,亦合经义。
【“说”误解】
闫合作《论语说》解曰:“孔子兴办私学,就是要传播自己的学说。解说宣传孔学是孔门弟子必修课,‘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述而篇》),孔子最关心的也是学术传播。学以致用,身教也是最好的讲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勘正】
说,音yuè,高兴、欣悦。此为常识性问题,无须辩驳。
【“有朋”误解】
清俞樾《群经平议》解曰:“《释文》曰‘有或作友’。阮氏《校勘记》据《白虎通·辟雍篇》引此文作‘朋友自远来’,洪氏颐煊《读书丛录》又引《文选·陆机輓歌》‘友朋自远方来’,证旧本是‘友’字。”
闫合作《论语说》解曰:“‘朋’不作‘朋友’而作‘同学’解。《周礼·大司徒》郑注:‘同师曰朋’,指一同学习。‘朋’在这里特指求学孔门的人。”译曰:“从远方结伴来求学,不就是喜好这学说吗?”
【“有朋”勘正】
有,看作“有无”之“有”为当。此“有”字表示“不指定的人”。通览《论语》中“有”字的用例,共154个,皆无作“友”义解;“朋友”一词出现8次,而未见“友朋”的用法。查遍《十三经》,虽说“有”可以假借为“友”,如《诗·王风·葛藟》“谓他人母,亦莫我有”,《左传·昭公二十年》“若不获扞外役,是不有寡君也”,《公羊传·定公八年》“以季氏之世世有子”,但是,“有”的这种假借用法,表示的是“相亲爱”、“相友爱”的意思,而作为名词用的“有”,如“有(友)朋”、“朋有”,尚未发现。另查多种辞书,也没有发现把“有朋”列为词头者。也就是说,当时人们没有承认“有朋”是一个词。
朋,即朋友。《辞源》:“朋:朋友。《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辞源》:“朋友:①同师同志的人。《易·兑》:‘君子以朋友讲习。’《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③明代士大夫对儒学生员的称呼。”可见,朋友含义宽泛,不只指关系密切、志同道合者,也指同学、弟子等。闫合作将“朋”的含义限定的过窄,欠妥。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按曰:“《释文》云:‘有或作友,非。’考《白虎通》引‘有朋’作‘朋友’,即《释文》所载或本,后人乃改作‘朋友’耳。《隶释》载《汉娄寿碑》‘有朋自远’,亦作‘有朋’。卢氏文弨《释文考证》云:‘《吕氏春秋·贵直篇》“有人自南方来”,句法极相似。陆氏谓“作友非”是也。’”
辜鸿铭《辜鸿铭讲论语》、钱穆《论语新解》、钱逊《论语浅解》、杨伯峻《论语译注》、李泽厚《论语今读》、孙钦善《论语本解》、黄怀信《论语新校释》、金池《〈论语〉新译》等,皆视“有”为“有无”之“有”。
【“远方”误解】
清俞樾《群经平议》按曰:“《说文·方部》‘方,并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故方即有并义。……友朋自远方来,犹云友朋自远并来。曰友曰朋,明非一人,故曰并来。然则‘有’字当作‘友’,寻绎本文即可见矣。今学者误以‘远方’二字连文,非是。”
闫合作《论语说》解曰:“方,指结伴。《说文解字》方部:‘方,并船也。’……可见是‘方’‘并’同义。从很远的地方结伴来求学,说明求学人多,孔学影响深远。”译曰:“从远方结伴来求学,不就是喜好这学说吗?”
【“远方”勘正】
“远方”应是一个固定的词,不应将其拆开,释“方”为“并”,令人费解。《论语》中的语句大都通俗易懂,明白晓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一语为天下人所引用,人们的通常理解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令人快乐、高兴吗?”应遵从人们的通常理解,不应曲解得生硬别扭,给人们的理解造成不应有的障碍。
附带说一下:“不亦乐乎”之“乐”,杨润根《发现论语》注音为“yuè”;闫合作《论语说》认为“乐”意思是爱好,读“要”音。均误。应读为lè。宋朱熹《论语集注》恐怕人读错,特意注明:“乐,音洛。”
【“人不知而不愠”误解】
赵又春《我读论语》解曰:“‘人不知’是说‘不知名’,即知名度还不够大,不是说不被人了解。”
闫合作《论语说》解曰:“‘愠’通‘蕴’,隐藏、藏私。‘人不知’是指‘别人不知道’。这‘不知’可理解为‘不知道自己’,也可理解为指‘不知道的知识’。别人不知道的自己倾囊相授,诲人不倦,这才是君子行径。”
【“人不知而不愠”勘正】
“人不知”,是“人不知我”,即别人不了解自己。“知”,是“知道”、“了解”的意思。《论语·宪问》:“知我者其天乎!”《尚书·皋陶谟》:“知人则哲。”愠,《说文解字》解作“怒也”,《玉篇》解作“恚也,怒也,恨也”,《辞源》解作“恼怒”,《汉语大字典》解作“含怒,怨恨”。怒,则意味着生气、怨恨,因此,解作怒、生气、怨恨均切合文意。此语可与本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卫灵公》篇“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相发明。
宋朱熹《论语集注》解曰:“愠,含怒意。”杨伯峻《论语译注》:“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李泽厚《论语今读》、骆明《骆承烈讲论语》、黄怀信《论语新校释》、孙钦善《论语本解》皆与杨伯峻同。
对于本章,杨朝明《论语诠解》持有全新的解读,录此供参:
[诠释]学:有作动词用的“学习”,有作名词用的“学术”、“学说”等,这里应为后者,指思想主张及对社会、人生的总体认识。
时:有时机、经常、时代等等意思,这里应该与“世”相通,即时代、社会、现世。与《郭店楚墓竹简》中“穷达以时”的“时”相同。
习:应用、实践。古籍中常常有“习礼乐”(《史记·孔子世家》)、“习射”(《礼记·射义》)、“习威仪”(《左传》隐公元年)等用法。本章有“采用”之意。
有朋:通“友朋”,即“朋友”。汉代学者认为“同门曰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易传》有“君子以朋友讲习”之语,正可以作为注解。
[解读]孔子说:“如果我的学说被社会普遍接受,在社会实践中加以应用它,那不是很令人感到喜悦吗?即使不是这样,有赞同我的学说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再退一步说,不但社会没采用,而且也没有人理解,自己也不怨愤恼怒,不也是有修养的君子吗?”
作者并在2010年1月28日的《光明日报》上以《真实的孔子》为题,阐述了同样的见解:
我们认为,《论语》开篇第一章就十分耐人寻味。
《论语》首篇首章人人耳熟能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传统上认为这里所说分别是学习、交友、胸怀方面的问题。可是,这又不免让人疑惑:《论语》中不论哪篇哪章,不论其字数多少,似乎都在集中论说一个主题,为什么偏偏首篇首章显得主题散乱而不集中?
经过思考,我们发现《论语》开篇这一章传统的理解存在问题。这里的“学”应该与“道”相近,它不是动词,而是名词,指的是孔子的“学说”。“时”不应解作“时常”或“按时”,而应解作“时代”,也可引申为社会。“习”不应作“温习”讲,而应作演习、采用讲。下面的两句与之相应,第二句中的“友朋”其实就是朋友,指的是志趣相同的人。
这样,《论语》首章的意思大体是:如果我的主张被时代或社会所采用,那不就太令人喜悦了吗?如果在社会上行不通,可是,忽然发现有赞同我的学说的人,与我一同讨论问题,不也很快乐吗?再退一步说,不但自己的主张在社会难以施行,而且也发现不了理解自己的人,自己却坚守认定的思想观念,不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君子吗?
实际上,《论语》开篇第一章也是“夫子自道”,反映了孔子本人对于自身境遇和个人思想学说的认识,也包含了《论语》编者对孔子人生的概括。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爱人”误解】
杨伯峻《论语译注》解曰:“古代‘人’字有广狭两义。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只指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这里和‘民’(使‘民’以时)对言,用的是狭义。”
【“爱人”勘正】
爱人,即爱护人民、爱护百姓。杨伯峻“只指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之说,恐不符文意。孔子曾说“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可见,只爱一部分有地位的人,不符合孔子的“泛爱众”思想。此章,“人”与“民”同义。节用,不挥霍浪费,是爱民的表现;适时地使唤百姓,比如农忙时让百姓务农,保障生计,农闲时让百姓做些其他劳动,这也是爱民的表现。
宋朱熹《论语集注》解曰:“《易》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解曰:“人指民言,避下句‘民’字,故言‘人’耳。”杨树达《论语疏证》、李泽厚《论语今读》、孙钦善《论语本解》、黄怀信《论语新校释》皆释“人”为“民”。刘斌《踵继前贤 垂范后世》(载《孔子研究》2012年第3期)文云:“赵纪彬先生关于‘人’‘民’的阶级说影响过一大批学人,近年来为不少学界人士所批判,杨伯峻先生对于本章的解读很有些赵氏观点的印记。”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贤贤易色”误解】
宋邢昺《论语注疏》:“‘贤贤易色’者,上‘贤’,谓好尚之也。下‘贤’,谓有德之人。易,改也。色,女人也。女有姿色,男子悦之,故经传之文通谓女人为色。人多好色不好贤者,能改易好色之心以好贤,则善矣,故曰‘贤贤易色’也。”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宋氏翔凤《朴学斋札记》:‘三代之学,皆明人伦。贤贤易色,明夫妇之伦也。’……今案:夫妇为人伦之始,故此文叙于事父母、事君之前。《汉书·李寻传》引此文,颜师古注‘易色,轻略于色,不贵之也。’”
杨伯峻《论语译注》译曰:“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注曰:“‘易’有交换、改变的意义,也有轻视(如言‘轻易’)、简慢的意义。因之我使用《汉书》卷七十五《李寻传》颜师古注的说法,把‘易色’解为‘不重容貌’。”
李泽厚《论语今读》译曰:“重视德行替代重视容貌。”注曰:“《正义》[广雅释言]:易,如也。王氏念孙疏证引之云:论语贤贤易色,易者,如也。犹言好德如好色也。”
闫合作《论语说》译曰:“做贤德的事而神色庄重。”解曰:“贤贤就是改变自己的神色。第一个贤做动词用,做。第二个贤是名词,指贤德的事。”
【“贤贤易色”勘正】
该句是谈对待贤者的态度。前“贤”字,是意动用法,有“尊重”义;后“贤”字,是名词,指贤人。直译的话,即“贤其贤者,改变容色”;意译的话,即“尊重贤德之人,应改易平常之容色为尊重之容色”。“贤”字的动词用法,古籍有之,如《礼记·礼运》:“以贤勇知,以功为己。”孔颖达疏:“贤,犹崇重也。”《新唐书·姚崇传》:“崇奏次若流,武后贤之。”“色”,不是指妻子。若是指妻子的话,依下文“父母”、“君”、“朋友”之行文风格,必会点明“妻子”。再者,儒家重德,把对待贤者的态度放在首位,是符合儒家思想的。如果把“色”理解为妻子,则是把对待妻子的态度放在了对待父母和君的态度之前,显然是悖理的。通观整部《论语》,无一处讨论如何对待妻子的问题。至于“贤贤易色”一语与后面几句的关系,很明显,是统属关系。前者为对待贤者的态度,后面的“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是罗列贤者的善行表现。具备这些善行的贤者,都是值得肃然起敬的。
梁皇侃《论语义疏》引一通云:“上贤字,犹尊重也。下贤字,谓贤人也。言若欲尊重此贤人,则当改易其平常之色,更起庄敬之容也。”宋蔡节《论语集说》云:“贤贤易色,谓贤人之贤而为之改容更貌也。”南怀瑾《论语别裁》曰:“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因为中国文字有时候是假借的。第二个贤是名词,指贤人——学问修养好的人。……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
对于本章,黄怀信《论语新校释》近有新的解读,录此供参:
释曰:“贤贤”必当作“见贤”。“贤”从“臤”得音,“臤”音坚,亦见母字,韵相转,故误。见到贤者而改变其容色,正是见贤思齐、谦虚向善,和好学上进的表现,故曰亦谓之学矣。若言女色、妻室,则与“学”无关。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学则不固”误解】
汉孔安国《论语孔氏训解》解曰:“固,蔽也。”
孙钦善《论语本解》注曰:“固:固执。”译曰:“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仪,学习以后,就不会再自以为是,顽固不化。”
闫合作《论语说》译曰:“君子学识不深厚则不威,学习就不会学识不广。追求忠信,不与志向不同的人交朋友。”
【“学则不固”勘正】
固,当理解为坚固、牢固。这是说不庄重、轻薄所导致的两种后果:一是不会有威严,二是学了知识也不会坚固。道理很明显:一个人不庄重严肃,当然就不会有威严;轻佻戏慢,不认真对待,学了东西也自然难以坚固。
魏何晏《论语集解》曰:“一曰:言人不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义理。”梁皇侃《论语义疏》曰:“言君子不重,非唯无威,而学业亦不能坚固也。”宋朱熹《论语集注》曰:“重,厚重。威,威严。固,坚固也。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而所学亦不坚固也。”李泽厚《论语今读》译曰:“君子不严肃、端重,就没有权威,所学习的东西就不稳固。”
骆明《骆承烈讲论语》原文作:“(不)学则不固”,译文作:“如果不学习不认知自己完美道德品质的作用,那在社会上就不可能固守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地位。”据前文“不重则不威”而后文加“不”字,代表了部分注家的理解,录此供参。
【“主忠信”误解】
汉郑玄《论语郑氏注》解曰:“主,亲也。惮,难也。”
宋邢昺《论语注疏》解曰:“主犹亲也。言凡所亲狎,皆须有忠信者也。”
金池《〈论语〉新译》解曰:“(主)是主动的意思,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主动接近的意思。”译曰:“主动接近忠信[的人],不要结交不如自己[忠信]的人。”
【“主忠信”勘正】
主,是动词,近似于“主张”、“主持”的意思。《辞源》释为“注重,着重”,《汉语大词典》释为“崇尚,注重”,并举《论语》此语作例证。义皆相近,可从。很多人释为“以忠信为主”,语义虽明确,但“主”的动词性质变了。
【“无友不如己者”误解】
李泽厚《论语今读》译曰:“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
林觥顺《论语我读》解曰:“无友不如己者:使更多的朋友都像自己一样。切勿误以为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想孔子有教无类,岂是只交才德胜己之人?再者人人都想交才德胜己者,则才德胜己者,又有谁愿交自己这种低能儿!结果是人人都孤独无依没有朋友。这样解释,简直是侮辱孔老夫子。無,读同蕪,丰也。是茂盛、众多义,不读同丕,甚大义,不忠信的人,使他也尚忠信,则人人皆像自己一样尚忠信好学。”
【“无友不如己者”勘正】
无,通“毋”、“勿”。友,是动词,交友的意思。“无友不如己者”,即不要和在德行上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很多人都认为:如果人人都想交才德胜己者,则才德胜己者,又有谁愿交自己呢?理虽如此,但孔子确实是在主张与才德好的人交朋友,如《季氏》篇中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才德好的交朋友有益,与才德差的交朋友有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倘若人人都谦己向善,多看别人的长处,主动结交在某些方面优于自己的人做朋友,同时自己在朋友的影响下积极进步,何忧别人不交己?李泽厚《论语今读》曰:“‘无友不如己者’,作自己应看到朋友的长处解。即别人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并非真正不去交结不如自己的朋友,或所交朋友都超过自己。如是后者,在现实上不可能,在逻辑上作为普遍原则,任何人将不可能有朋友。所以这只是一种劝勉之词。”因此,理解此句不要太拘泥狭隘,应结合孔子的一贯交友态度,如孔子不止一次地主张与德行好的人交朋友,他说:“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还主张善交广交,他曾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人敬之。”(《公冶长》)孔子的弟子子张在针对子夏“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的交友态度时谈道:“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孔子师徒交友思想。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追远”误解】
文选德《论语诠释》解曰:“关于‘慎终’,意即要以认真谨慎的态度思考所有言行的最后的结果。关于‘追远’,意即要深入彻底地研究探索所有言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杨润根《发现论语》解曰:“如果那些在一个国家的共同体里生活的所有人们,能够在作出任何一种行为选择之前,对其可能导致的最终结果及其可能产生的长远影响,作一番认真细致和深入彻底的思考研究,那么在这个国家的共同体里生活的全体人民,都必定会彻底抛弃那种非道德的行为选择,并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从而使自己的品质不受诱惑地回复到自然纯朴和完美无缺的道德状态。”
闫合作《论语说》译曰:“重后果,有远见,百姓言行会变得淳厚。”
【“慎终追远”勘正】
慎,敬慎、慎重,不轻忽。终,生命终结。《辞源》释“终”曰:“死。”追,追念、追祭。远,以往的死者。此语是说:对于刚去世的死者,要慎重地对待其丧事;对于以往的死者,要经常追祭。这么做,关系到世俗民风,会使民德淳厚。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对此十分重视,丧礼哀敬隆重,祭礼庄严肃穆。
梁皇侃《论语义疏》疏曰:“慎终,谓丧尽其哀也。丧为人之终,人子宜穷其哀戚,是慎终也。追远,谓三年之后,为之宗庙,祭尽其敬也。三年后去亲转远,而祭极敬,是追远也。”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解曰:“《尔雅·释诂》:‘慎,诚也。’《说文》:‘慎,谨也。’‘诚’‘谨’义同。《周官·疾医》:‘死终则各书其所以。’郑《注》:‘老死曰终。’……‘追远’者,《说文》:‘追,逐也。’《诗·鸳鸯笺》:‘远,犹久也。’并常训。言凡父祖已殁,虽久远,当时追祭之也。”这些古注,皆合经义。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俭”误解】
梁皇侃《论语义疏》解曰:“敦美润泽谓之温,行不犯物谓之良,和从不逆谓之恭,去奢从约谓之俭,推人后己谓之让。言夫子身有此五德之美,推己以测人,故凡所至之邦必逆闻之也。”
何新《论语新解——思与行》解曰:“俭:閒,间,宽松。或读为敬,亦通。《礼记·乐记》:‘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恭俭,即恭敬。得,待也。[译文]先生以温和、善良、恭敬、宽大、谦让对待一切。”
【“俭”勘正】
俭,很多人解为“节俭”、“俭朴”,非。何新释为“宽松”、“宽大”、“敬”,亦非。俭,在此应释为“节制”、“俭束”。“温、良、恭、俭、让”是言处事态度,与奢俭无关。《汉语大字典》:“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说文·人部》:‘俭,约也。’段玉裁注:‘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礼记·乐记》:‘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孔颖达疏:‘俭,谓以约自处。’”“俭”含有谦逊义,如《荀子·非十二子》:“俭然,恀然。”杨倞注:“自谦卑之貌。”《逸周书·官人》:“其气宽以柔,其色俭而不谄。”孔子俭约不放侈,谦逊有礼,加之温和、善良(友善)、恭敬、谦让等好品德,故易于近人,得闻异国之政。
“恭、俭、让”三字意义上虽相近,但各有侧重:恭,重在恭敬;俭,重在谦卑、谦逊,自我约束、不放肆;让,重在让,即谦让、礼让。
宋朱熹《论语集注》解曰:“温,和厚也。良,易直也。恭,庄敬也。俭,节制也。”杨树达《论语疏证》引《贾子·道术》篇曰“广较自敛谓之俭,反俭为侈。”钱穆《论语新解》解曰:“温,柔和义。良,易善义。恭,庄顺义。俭,节制义。让,谦逊义。”黄怀信《论语新校释》解曰:“‘俭’,俭束,谓自我约束、检点,释节俭非。”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其”误解】
宋范祖禹《论语说》解曰:“为人子者,父在则能观其父之志而承顺之,父没则能观其父之行而继述之。”(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
吴林伯《论语发微》解曰:“两‘其’字皆指父。‘父在’二句,互文见义,实谓父之存、亡,子皆当观其志、行,志、行不正则谏。《孝经·谏争章》:‘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必使父之志、行正而后继之,此《礼记·中庸》所谓‘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其”勘正】
“其”指儿子。父在时观察儿子的心意,父没后看儿子的行动,父在父没儿子均无违意违行,均能尊父之道,就可以说做到孝了。若“其”指父,那么父死了,如何观父?换言之,父死了,已无行动,人子观何?如果说是人子观父亲生前之心志,也讲不通:既然观,怎能只观父心志而不观父行?非到父死后才观其行?于理难通。关键是此语谈孝,孝的践行者必然是儿子。
汉孔安国《论语孔氏训解》曰:“父在,子不得自专,故观其志而已。父没,乃观其行也。”《大戴礼·曾子本孝》篇曰:“孝子,父死三年,不敢改父之道。”梁皇侃《论语义疏》曰:“其,其于人子也。子若在父丧三年之内不改父风政,此即是孝也。”钱穆《论语新解》:“观其志:其,指子言。父在,子不主事,故惟当观其志。观其行:父没,子可亲事,则当观其行。”杨伯峻《论语译注》曰:“其——指儿子,不是指父亲。”译曰:“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之用,和为贵”误解】
宋朱熹《论语集注》解曰:“和者,从容不迫之意。盖礼之为体虽严,而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必从容而不迫,乃为可贵。”
清俞樾《群经平议》解曰:“古‘以’、‘用’二字通。……‘礼之用,和为贵’与《礼记·儒行篇》曰‘礼之以和为贵’文义正同,此‘用’字止作‘以’字解。当以六字为句,近解多以体用为言,失之矣。”
杨伯峻《论语译注》释“礼之用”为:“礼的作用。”
【“礼之用,和为贵”勘正】
用,解为“施行”、“运用”为是。“用”有施行义,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引《方言》“用,行也”,《说文解字》“用,可施行也”证之。清王引之《经义述闻》认为,《周易》乾卦所言的“潜龙勿用”之“用”,是“施行”的意思。《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献。”清孙诒让《周礼正义》解作:“用,与行义同。”下文的“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之“行”,恰与此语义相谐。
和,适中、恰到好处。《广韵·戈韵》:“和,不坚不柔也。”《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郑玄注:“和,刚柔适也。”《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兵情》:“弩张柄不正,偏强偏弱而不和。”这句话是说:礼的施行运用,做到适中、恰到好处为最可贵。礼“不足”(做不到位)与“过分”(足恭),皆不可。以待人恭敬而言,倘若恭敬过分,到了“足恭”的程度,便会招致“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的后果。儒家重中庸,强调中和,认为能“致中和”,天地万物就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境界。今人解“和”,多释为“和谐”,意义相近,并不矛盾。实际上,适中、恰到好处就是“和谐”精神实质的体现。凡事皆做到适中、恰到好处的程度,天下不就十分地和谐了吗?
杨树达《论语疏证》解曰:“《礼记·中庸》篇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贾子·道术》篇曰:‘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礼记·燕义》篇曰:‘和宁,礼之用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礼之为用固在乎适合,然若专求适合,而不以礼为之节,则终日舍己徇人,而亦不可行矣。”
【“小大由之”误解】
梁皇侃《论语义疏》解曰:“由,用也。若小大之事皆用礼而不用和,则于事有所不行也。”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解曰:“‘小大’,指人言。下篇‘君子无小大’,《诗·泮水》‘无小无大,从公于迈’,皆以‘小大’指人之证。《尔雅·释诂》:‘由,自也。’自与从同。《史记·礼书》云:‘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是言人小大皆有礼也。”
清俞樾《群经平议》案曰:“此章乃言诸侯交际之礼。上文小大由之,小谓小国,大谓大国,言小国大国皆当以礼相接也。”
何新《论语新解——思与行》译曰:“让小者大者(小人大人)都自由发展,那是行不通的,所以要认识‘和谐’之道而协调他们。”
杨润根《发现论语》解曰:“对于一切伟大的与渺小的、崇高的与卑微的、美好的与丑恶的东西,兼收并蓄,任其自由存在、自由发展。”
【“小大由之”勘正】
小大,指事,不是指人、国或东西。由,从也。《子罕》篇“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泰伯》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雍也》篇“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均是“从”义。“之”,指“礼之用,和为贵”这一原则。
宋朱熹《论语集注》解作“先王之道,此其所以为美,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杨朝明《论语诠解》解为“不论大小事情,都遵循了这样的原则”,孙钦善《论语本解》解为“大事小事无不遵循这一原则”,这样的解释,切合文意。
【“知和而和”误解】
金知明《论语精读》注曰:“知和而和:懂得中和的重要而去中和;第一个和是名词,第二个和是动词。”译曰:“某些事是不能做的,要懂得中和(的重要性)而去(自觉达到)中和,不用礼法来约束,是不行的。”
何新《论语新解——思与行》译曰:“让小者大者(小人大人)都自由发展,那是行不通的,所以要认识‘和谐’之道而协调他们。”
林觥顺《论语我读》解曰:“知和而和:知智同识义,是意识。知和而和,当意识到或思虑到应施行和乐时,必须施用和乐。”
【“知和而和”勘正】
知,知道。此句可以这样理解:若有行不通的地方,那是因为只知和为贵而一味地追求和,而不知用礼节制,所以也就行不通了。告诫人们,虽然是“和为贵”,也不要凡事一味地求和,还要看这种和是否符合礼。不符合礼的“和”,可谓失去了规矩原则之“和”,也就成了上文杨树达所说的“终日舍己徇人”(曲从他人)之和。正确的把握是:既知以和为贵,亦知以礼节和。
宋朱熹《论语集注》解曰:“如此而复有所不行者,以其徒知和之为贵而一于和,不复以礼节之,则亦非复理之本然矣,所以流荡忘反,而亦不可行也。”杨朝明《论语诠解》解曰:“如果有的地方行不通,那一定是为了和谐而一味地追求和谐,而不知道用礼加以节制,所以也就行不通了。”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近于义,言可复”误解】
程树德《论语集释》解曰:“‘复’训反复,汉唐以来旧说如是,从无‘践言’之训,《集注》失之。”
杨润根《发现论语》解曰:“在社会生活之中,如果人们所说的话语是诚实可信并接近于真理的,那么这样的话语就是可以被人们一说再说的。”
林觥顺《论语我读》注解曰:“义是己之威仪,是个人自我庄严肃穆行仁之事。复,有往有来谓复,又如反反复复是重复还复。言可复是解释信近于义,说人言反复如一而不欺。”释义曰:“人之言说能做到信守,就能使自己平添几分威仪,所以不论如何说,或不论说什么,都要以诚为出发点。”
【“信近于义,言可复”勘正】
信,诚信,即常说的“言而有信”之“信”。义,其基本含义为“宜”,即适宜、合理,适宜、合理的事称义,比如符合道义的,符合正义的。孔子把“义”摆到“仁”的高度,将其作为道德准则,如“君子义以为上”(《阳货》),“君子义以为质”(《卫灵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闻义不能从,闻善不能改,是我忧也”(《述而》)。复,本义是“回复”,《易·泰卦》:“无往不复”。“言可复”,指诺言可得以实践、履行,即朱熹所说“践言”。《左传·僖公九年》:“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杨伯峻注:“复言,是实践诺言之义。”《国语·楚语》:“周而不淑,复言而不谋身,展也。”韦昭注:“复言,言可复,不欺人也。”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元揭傒斯《萧景能墓志铭》:“与人交,和易简谅,言必可复。”看来,古人多是这么理解的。
梁皇侃《论语义疏》解曰:“信,不欺也。义,合宜也。复,犹验也。……若为信近于合宜,此信之言乃可复验也。”李泽厚《论语今读》译曰:“讲信任必求符合正义,才能履行承诺。”黄怀信《论语新校释》释曰:“‘信’,指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诚信、老实程度。旧释约信、诺言皆非。‘近’,接近。‘义’,宜也,谓合宜、恰当、合理。‘复’,践复、兑现。”这些解释皆合文意。
【“因不失其亲”误解】
宋朱熹《论语集注》解曰:“因,犹依也。宗,犹主也。……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
杨伯峻《论语译注》译曰:“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金池《〈论语〉新译》注曰:“因:遵循。”译曰:“遵循[义礼言行交际]就不会背离自己的亲人,[义礼]也就可以代代相传了。”
安德义《论语解读》解曰:“因此不失去亲朋好友,这些亲朋好友也可以作为自己的依靠。”
何新《论语新解——思与行》解曰:“因,援也,求取。失,别失,出离。亲,亲族。指不出离亲族去寻求援助,不求援于外人。宗,通尊,尊重。孔疏读宗为‘宗敬’,即尊敬。郑玄训‘因’为‘亲’,谬。”
胡齐临《论语真义》译曰:“不失去民众的信任的人,也就值得效法了。”
林觥顺《论语我读》解曰:“因,本义是高大,引申作因循义作原因义,是说不会逸失至高至大的父母亲。”
【“因不失其亲”勘正】
因,亲、亲近。《尔雅·释诂》:“因,亲也。”《诗·皇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毛传:“因,亲也。”孔颖达疏:“言其有亲亲之心,复广及宗族也。”《仪礼·丧服》:“继母之配父,与因母同。”郑玄注:“因,犹亲也。”韩愈《祭薛助教文》:“同官太学,日得相因。”
汉孔安国《论语孔氏训解》曰:“因,亲也。言所亲不失其亲,亦可宗敬也。”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解曰:“《诗·皇矣》:‘因心则友。’传:‘因,亲也。’此文上言‘因’,下言‘亲’,变文成义。《说文》:‘宗,尊祖庙也。’宗有尊训。此言‘宗敬’者,引申之义。”
下句“亦可宗也”,“宗”是动词,解为“宗尚、宗敬”为是。上下句合起来,是说:亲近的人不失掉自己的亲族,那也是可宗尚或宗敬的。
儒家重亲亲之道,《论语》中不乏类似的句子,如“君子笃于亲”(《泰伯》)、“君子不施其亲”(《微子》)等。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误解】
林觥顺《论语我读》解曰:“君子,在《论语》中多指才德饱学之士。君子食无求饱,是说正在研究学问的君子,因专心向学,故食之无味,也不知饥渴。无求是无心追求味美可口的满足。”
闫合作《论语说》断句为:“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译曰:“孔子说:‘君子饮食无所求,饱就行;居住无所求,安而已。’”解曰:“若断句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是人人之追求,何以君子不可求?”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勘正】
孔子的本意是说:作为君子,饮食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安逸。而闫氏这种破天荒的断句和译解,完全颠覆了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孔子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难与今日等言,在那种生活水平低下的境况下,孔子提倡安贫乐道,褒扬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之贤德。这并非孔子不向往幸福生活,他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他也追求富裕生活,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在生活贫困的境遇下,“安贫乐道”是值得提倡的。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主席主动提出不吃肉,周恩来总理提出减少自己的口粮,这早已被国人传为美谈。时至今日,虽说国家富强了,党和政府还一如既往地提倡勤俭节约、反腐倡廉,广大人民也多以俭朴为美德。
【“敏于事”误解】
清焦循《论语补疏》疏曰:“敏,审也。谓审当于事也。圣人教人,固不专以疾速为重。”
何新《论语新解——思与行》解曰:“敏,明也,明见。孔疏训敏为‘疾’,焦循训敏为‘审’,皆不确。”
【“敏于事”勘正】
“敏”的基本意义为敏捷、疾速。《论语》中的“敏”字,多用为勤敏、聪敏义。如《述而》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阳货》篇:“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敏则有功。’”《公冶长》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颜渊》篇:“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敏于事”,即勤敏于事。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解曰:“敏于事谓疾勤于事,不懈倦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解曰:“对工作勤劳敏捷。”此解确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