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父张维“平居好诗,以吟咏自娱”,幼受其熏染。入仕较晚,仁宗天圣八年(1030)四十一岁中进士。曾任吴江知县、嘉禾判官。皇祐二年(1050),得晏殊荐引为永兴军通判,议事之余饮酒听歌,相处甚得。后又知渝州、虢州、安州。七十五岁以都官郎中致仕,退居乡里,常泛舟垂钓为乐。为人风流潇洒,善戏谑,多风趣,与当时文士名流多有诗酒唱酬,八十九岁卒。宋·王明清《玉照新志》载:“本朝有两张先,皆字子野。一则枢秘副使逊之孙,与欧阳文忠同在洛阳幕府,其后文忠为作墓志,称其‘志守端方,临事敢决’者。一乃与东坡先生游,东坡推为前辈,诗中所谓‘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能为乐府,号‘张三影’者。”
诗、文、词均擅长。诗笔老健,然为词名所掩。深谙音律,尤工于词,初作小令与晏殊、欧阳修并称,后取时调新声填慢词,亦与柳永齐名。其词于灯筵歌席间多写诗酒风流、男女之情,含蓄工巧,情味隽永,词风倩丽清逸,因写有花月影名句,戏号“张三影”而誉满当时。清·陈廷焯《词坛丛话》评曰:“才不大而情有余,别于秦、柳、晏、欧诸家,独开妙境,词坛中不可无此一家。”有《安陆集》《张子野词》。
千秋岁
数声①,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②,无人尽日花飞雪③。莫把幺弦拨④,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注释】
①(tíjué):伯劳鸟。宋·陈彭年等《广韵》:,关西曰巧妇,“春分鸣则众芳生,秋分鸣则众芳歇”。屈原《离骚》:“恐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因一鸣,春便归去。②永丰柳:唐代洛阳城中有永丰坊,其西南角园中有垂柳。白居易赋《杨柳枝词》:“丰坊西南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一树春风千万条,嫩如春色软如丝。”后其诗传入乐府,遍流京城,有诏旨,遂取两枝植于禁苑。此处泛指杨柳,用白居易诗意。③花飞雪:指柳絮纷飞如雪。④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其音细声哀,因弦最细,故称。
【赏析】
这首词将伤春与怀人融为一境,写景寓情,即景喻情,细加体味,词情背后隐然是一个互相挚爱而横遭摧折的爱情悲剧。
上片,织入悲鸣、风雨凄凄、柳絮飞雪的残春景象,似乎包蕴某种深意,暗指恋情被阻抑。上片蓄势已足,下片转而抒情。以苍天不老喻情之不绝,以双丝网结喻情之缠绵,表达出不为风雨所摧残的决绝和抗争。至此情语已尽,故末句以东窗残月的景语见出长夜未眠、相思入骨,结得情韵悠长。清·陈廷焯说张先词:“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白雨斋词话》)其“含蓄”和“发越”,此词于一怀幽怨的抒吐中兼而有之。
【辑评】
[宋]晁无咎《能改斋漫录》:子野韵高,是耆卿所乏处。近世以来,作者皆不及。
【今译】
几声啼鸣,伯劳鸟
哀怨切切,
向人报知春天
已残,芬芳凋谢。
春去留不住
折一枝残红
依依惜别。
雨丝,绒绒轻漾
渐急促了风色,
正是——
梅子青青时节。
园墙角的一株垂柳
寂寞无人里
整日,飞絮如雪。
莫要拨弄琵琶
情极怨极
会在弦上倾泻。
苍天,不老
爱恋不绝
心恰似双重丝网缠裹
剪不断千结万结。
夜,长长过了
东窗还未泛白,
晓色——
凝成天边残月。
醉垂鞭
双蝶绣罗裙①,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②。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注释】
①罗裙:绸裙。②“细看”三句:倒装句法,即“人人道,柳腰身,细看诸处好”。柳腰身:形容女子婀娜多姿的细腰如柔柳。
【赏析】
此词是即席赠侑酒歌妓所作,写筵前初见伊人之美。上片歇拍“闲花淡淡春”,以花比喻人美。姹紫嫣红中别是幽花一朵,绽着淡淡春色,让人想见其歌女神情清雅、风韵天然。下片结拍“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以衣衬托人美。造语尤为奇妙,不说衣裙上花纹美丽,却说彩云飘上美人衣裙,化用唐·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诗意,亦真亦幻中人物风姿栩栩跃出;同时用“乱”“昏”二字,着意濡染一片昏茫迷离,仿佛伊人身着云衣霓裳从山巅飘至眼前,词亦就此戛然止住,故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叹为“横绝”。
张先词并不都是纤巧冶艳之作,如此词虽未脱赠妓题材的“艳俗”,但作者从侧面落墨,轻描淡抹,宛如一幅生动传神的人物素描,读来意趣自然,给人以清新丰美的联想。
【辑评】
[清]陈廷焯《别调集》:蓄势在一结。
夏敬观《映庵词评》:末二句体物微妙。
【今译】
拖曳一袭,绣蝶
翩舞的罗裙,
那是初见
在东池歌筵的美酒金樽。
她,没有艳抹
素妆淡淡地匀,
宛如一枝幽花
姹紫嫣红中
绽放着淡淡芳春。
人人都称说
她婀娜如柳的腰身,
细看,每一处
都美丽动人。
昨日暮色昏茫
从层叠山巅
飞来一片片轻盈,
啊,那是她
衣裙上飘飞的彩云。
一丛花令
伤高怀远几时穷①?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②,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③,征尘不断④,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⑤。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⑥。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⑦。
【注释】
①穷:尽。②千丝:陌上低垂的柳丝。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惜别之情。故杨柳与离别相关联。吴文英《风入松》:“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此处“千丝”也与“千思”谐音,喻指离人心绪烦乱。③嘶骑(jì):嘶鸣的马。④征尘:道路上扬起的尘土。⑤桡(ráo):船桨,代指船。⑥栊(lóng):窗棂,窗格子。⑦解:知道,懂。嫁东风:指桃、杏伴随春风开花结子。唐·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一:“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东风:春风。
【赏析】
此词写传统闺怨主题。全篇无大起大落的纵放笔势,只是由景到情、由情到景,从别时到别后娓娓叙来。张先词工于刻画锤炼,有时不免伤于纤巧,但这首小词却情韵清婉,意境浑融。发端“伤高怀远”点题,接而以“情浓”笼罩:陌上分手处,柳丝引愁,飞絮惹恨,嘶马渐遥不辨郎踪;深闺独眠时,偏是池栖鸳鸯,月照帘栊。怨极恨极,直逼出结处的“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来。
末三句历来被人称赏。清·贺裳《皱水轩词筌》云:“唐李益诗曰:‘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子野《一丛花令》末句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此皆无理而妙。”所谓“无理”,指喻想虚妄而悖于常理,桃杏如何“嫁”?所谓“妙”,则是在这无理中见出至情。嫣香飘零的桃花、杏花犹能有所归宿,嫁与春风结子,自己却在独守闺房中销蚀青春美貌。女主人翁别离相思的自怜自惜、自怨自艾,追求与向往,无聊与无奈,尽于这奇思妙喻中透露出来。于理则无,于情则有,实为洞悉人物幽微心理的传神妙笔。
【辑评】
[宋]范公偁《过庭录》:子野《一从花令》一时盛传,永叔(欧阳修)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
[明]潘游龙《精选古今诗余醉》:“不如桃杏”,恁地情荡。
【今译】
思念远行的人
登楼凝望
一怀愁绪几时尽穷?
人世间,没有
比相爱的情更浓。
心中的离愁
正牵动千缕柳丝
在风中纷乱,
更见城东郊野
扑面飞絮,漫天迷蒙。
记得当初离去
一声马嘶,匆匆,
去向何处?
陌上尘土遮住了
无法寻认他的行踪。
深深庭院
鸳鸯,在双双嬉戏
一池春水溶溶,
小船来来往往
南北相通。
楼阁的扶梯空自
横着,在黄昏的暗笼,
又是孤枕无眠
月斜轻纱帘栊。
这情景,细细想来
悔恨重重:
真不如那绽开的
桃花、杏花,
嫣然飘零时
犹知嫁与和煦春风。
天仙子
时为嘉禾小倅①,以病眠不赴府会。水调数声持酒听②,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③,往事后期空记省④。沙上并禽池上暝⑤,云破月来花弄影⑥。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
①嘉禾:秀州的别称(治所在今浙江嘉兴市)。倅(cuì):副职,此指判官。②水调:曲调名。相传是隋炀帝开汴河时所创制,为唐代流行歌曲,宋时仍不衰。苏轼《虞美人》:“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③流景:如水流逝的光景。④后期:后会的约期。记省(xǐng):清楚记得。省:明白。⑤并禽:成双的水鸟。暝(míng):日暮而幽暗。⑥“云破”句:宋·吴开《优古堂诗话》:张子野长短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往往以为古今绝唱,然予读古乐府唐氏谣《暗别离》云:“朱弦暗度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意子野本此。
【赏析】
张先此词约作于仁宗庆历三年(1043),52岁任嘉禾判官时。据宋·陆游《入蜀记》记载:(乾道六年)“赴(秀州)郡集于倅廨中,坐花月亭,有小碑,乃张先子野‘云破月来花弄影’乐章,云得句于此亭也。”
此词亦题为“春恨”,是老境伤春之作。词人刻意伤春惜逝,借以抒发年届老暮、沉沦下僚的悲怀。春去花残,流光易逝,而往事成空、后期无定,那歌中酒里流溢的愁,不是青春年少男欢女爱的情愁闲愁,而是步入老境的词人,深蕴在心底的叹老嗟卑之愁和寥落孤寂之愁,故极凝重深沉,酒醒愁未醒。
“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一语三折,用连续三种动态写月夜花树婆娑景色,心与景会,落笔即是,不用气力、不落言诠而妙趣横生,如画,传神,令人绝倒。宋·陈师道《后山诗话》称赏其“影”字,曰:“张先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风絮无影’,世称诵之,号‘张三影’。”清·王国维《人间词话》则激赏:“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此词中“弄”字之灵动、“影”字之朦胧,皆为锤炼之字,化实为虚,化静为动,拓出一片空灵而迷离的幽美意境,故当为名句。由此,词人得“‘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的雅号。
【辑评】
[明]杨慎《草堂诗余评》:“云破月来花弄影”,景物如画,画亦不能至此,绝倒,绝倒!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云破月来”句,心与景会,落笔即是,着意即非,故当脍炙。
[清]沈雄《古今词话》云: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此余平生所得意也。”
【今译】
一曲《水调》
美酒微醺里
一边浅饮,一边吟听,
午时,醉意醒来
一怀愁绪未醒。
又送晚春归去
那春几时回?
黄昏,对镜黯然
伤心镜中
流逝的朱颜光景。
一切,过眼云烟
空自记得
——昔日的情事
将来的约定。
池塘暮色笼下
沙滩,水鸟并栖静静,
云隙月光,洒落
一地散叠的碎银,
任婆娑花枝
摇弄池边倩影。
竹帘,层层垂下
遮住欲烬的残灯,
窗外的风
一阵轻一阵紧,
夜色初寂,悄无人声,
啊,明天该是
——落红无数
铺满了庭院小径。
青门引
乍暖还轻冷①,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②,残花中酒③,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释】
①乍:刚,才。②清明:旧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四月五日或六日。③“残花”句:唐·杜牧《睦州四韵》:“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此与杜诗句意相近。中(zhòng)酒:醉酒。
【赏析】
此词宋·黄昇《花庵词选》题作“春思”,明·沈际飞批点《草堂诗余》作“怀旧”。全篇从黄昏到夜晚,抒写伤春怀人的萧索孤寞情怀。
上片,冷暖不定,风雨初歇,空庭寂寞里,残花中酒,春愁黯然,况又是“去年”情怀,用加倍写法;下片,夜深酒醒,重门静寂,正是春思深处,那堪明月送影,用推进一层写法。结处“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二句尤妙,淡淡月色,隔墙倩影,既见庭院寂寥清幽,又以他人之乐衬己之哀,确为神来之笔。词人所感情事当与“秋千”有关,别有红袖佳人在,只是未曾道破,其心绪的流驰、意念的浮漾都隐然见于飘忽摇荡的“秋千影”中。
此词触物而感怀,其景物幽微、感触幽微,层层触物,层层感怀,“怀则自触,触则愈怀”(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故词境层层翻进,终至深微窈渺之致,表达出一种锐敏而尖新的感受。历来被人称赏的张先词的含蓄“韵味”,于此词可见。
【辑评】
[清]黄苏《蓼园词选》:落寞情怀,写来幽隽无匹。不得志于时者,往往借闺情以写其幽思。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结句之意,一见深夜寂寥之景,一见别院欣戚之殊。梦窗因秋千而忆凝香纤手,此则因隔院秋千而触绪有怀,别有人在,乃侧面写法。
【今译】
天气初转暖
又袭来一阵轻冷,
风雨,停歇在
黄昏清寒的静。
冷寂,弥漫寂寞庭院
已近恼人的清明,
对满地落花
一杯,两杯
沉闷里自斟自饮,
又是去年
春愁醉酒的情景。
城楼,一阵悲咽
寒风画角
从沉醉中唤醒,
入夜静寂
深院重门掩闭得紧紧。
正是一怀伤心
那堪月光
——如水幽清,
隔着绿篱院墙
悄然送来,邻家
秋千悠荡的倩影。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①
龙头舴艋吴儿竞②,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③,秀野踏青来不定④。行云去后遥山暝⑤,已放笙歌池院静⑥。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释】
①乙卯:神宗熙宁八年(1075)。吴兴:今属浙江。寒食: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民间为纪念春秋时晋国介子推不求利禄、焚死绵山所形成的习俗,禁火三日,吃冷食,故称“寒食”。旧有踏青、插柳、扫墓的风俗。②“龙头”句:龙头舴艋:一种形体扁窄的轻便龙船,形状像蚱蜢。吴儿:指江南玩龙舟的年轻人。寒食节,宋人除了禁火、插柳、踏青、扫墓等,还有赛龙舟的风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寒食西湖赛船情景:“龙舟十余,彩旗叠鼓,交舞曼衍,粲如织锦……京尹为立赏格,竞渡争标。”③拾翠:拾取翠鸟散落的羽毛作首饰。此泛指妇女游春采拾花草。④踏青:寒食、清明出游郊野,旧称“踏青”。来不定:络绎不绝。⑤行云:飘浮的云。此兼喻来来往往的游女。⑥放:放置,停止。
【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幅寒食踏青图,作者以时序节令和风俗人情入词,给绮靡艳丽的宋初词坛一缕清新气息。上片写白昼郊野:赛划龙船,并荡秋千,芳洲秀野游人来往不定;下片转写月夜庭院:游人散去,笙歌止歇,空庭月色里柳絮飘飞,喧闹的游春归于一片恬静。时,张先86岁,居住吴兴,词中白昼踏青游春,夜晚春庭赏月,正见出作者晚年心境的清朗恬淡。
结拍两句传柳絮之神韵,从中浮动如丝如缕的幽妙心绪。张先善于摇曳飘忽的“影”迹中营造朦胧意境,如世人所称赏的“三影”,都用“影”字表现飘忽之象、幽微之境,具有如蒙一层轻雾的朦胧美感。而词人笔下溶溶月色中的花影、絮影、秋千影,不只是绘景传神,也隐含了某种幽渺微茫的感怀。若将此词“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与《天仙子》的“云破月来花弄影”比较,后者意象具体华美,而前者意境更清澈空灵,意绪也更幽微飘溢,故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叹为工绝。
【辑评】
[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张子野吴兴寒食词:“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余尝叹其工绝,在世所传“三影”之上。
[清]李调元《雨村词话》:“张三影”已胜称人口矣,尚有一词云:“无数杨花过无影。”合之应名“四影”。
【今译】
龙舟双桨划着
吴地少年比竞,
竹柱秋千悠悠,荡着
游春少女相并。
草甸水边
采拾一束花草
插向发髻
忘归,暮色渐昏,
这寒食郊野
秀色明丽
踏青的人来去不定。
待到归去时
游人,如云飘散
远处山色
卧着一抹昏暝,
笙歌也歇,池边院落
沉浸夜的宁静。
庭中——
月光,正溶溶
如积水清明,
微风一阵拂过
柳絮,飘坠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