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柳永

宋词三百首赏译 作者:范晓燕 著


柳永

柳永(984—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属福建)人。与兄柳三复、柳三接皆文才出众,人称“柳氏三绝”。其性情风流倜傥,流连于歌楼妓馆之间,屡试科举不第。时有人荐其才,仁宗说:“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由此不得志,自称“奉旨填词”,漫游江浙、两湖、川陕一带。后改名永,仁宗景祐元年(1034),约五十岁时始中进士。但久居卑职,先后任余杭令、泗州判官,迁太常博士。皇祐年间,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死之日,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宋·祝穆《方舆胜揽》)

精通音律,一生专力于填词,促使了长调慢词的兴盛,时“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其词音律谐和,语意妥帖,婉转铺叙,形容曲尽,内容不限男女冶艳情事,亦写都市升平气象,尤工于羁旅行役,一时流传甚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柳永词雅俗并存,俗词自成一格,开金、元曲子之先声。词自晚唐五代以来,至柳永而一变。今有《乐章集》传世。

曲玉管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注释】

①曲玉管:原为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始见于柳永,是变旧声为新声而改制的长调慢词。为双拽头三片词。②陇首:此泛指山头。陇:陕、甘交界的六盘山南端。③关河:山关、河流。④神京:帝京,此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⑤仙子:代指美貌女子,也常用来指歌妓舞女。⑥锦字:唐·房玄龄等《晋书·窦滔妻苏氏传》:前秦苻坚时,秦州刺使窦滔以罪迁徙流沙,其妻苏蕙思念不已,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以赠,其诗共八百四十字,宛转循环读之,辞甚凄婉。后因称妻子或情侣所写书信为“锦字”“锦书”。偶:相遇。⑦雨恨云愁:指男女相思离别的愁恨。东周·宋玉《高唐赋序》:楚怀王游高唐(楚国台馆,在云梦泽中),倦怠而昼寝,梦一女子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怀王遂与之合欢。女子辞去时曰:“妾在巫山之阳(山南),高丘之阻(险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观之,果然如其所言。后因以“巫山神女”“朝云暮雨”“云雨”指男女欢爱。⑧阻:断,止。⑨消黯:黯然销魂。⑩永日:长日,终日。永:长。

【赏析】

此词约作于仁宗景祐元年(1034),柳永进士及第后离汴京赴外任期间。词抒写登山临水所触发的旅思离怀,羁旅行役的苦况里织入都市风月欢情,高远悲凉的气象中糅入旖旎冶艳的情思,这正是柳永宦游词的特色。

词为三叠长调。前二叠是双拽头,大体一意:烟波渺茫,关河萧索,不忍倚栏凝目;纵使凝目远望,伊人不见,断雁传书无凭。一写悲秋,由景及情;另一写怀人,由情及景。最后一叠是换头,另作一意:承上“思悠悠”而来,先转入追忆旧时的幽欢佳会,再折回如今分离的云愁雨恨,最后归结到眼前的黯然销魂。全篇以“凭阑久”始,以“下层楼”终,首尾遥相映接,三片词意蝉联生发,其铺叙展衍、针线细密,正见出柳永以赋法为词而善于叙事的优长。

【辑评】

夏敬观《手批乐章集》:雅词用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

【今译】

山巅轻云飘飞

江边,夕阳斜落悠悠,

烟波迷横里

独自凭栏久久。

望去,关塞萧疏

河流萧疏,

千里,万里

浸染在疏冷的深秋,

这情这景

怎忍登高怀远时

——抚栏凝眸。

京城,已杳渺了

那归去的路,

佳人不曾寄片言音书

自从别离后。

天末,失群孤雁

一点瘦影,缓缓

落下水中小洲,

不由牵引起

一缕悠长的怅惆。

暗自回首,当初

多少美好的佳期欢聚

两相意浓情稠。

哪知,聚也难期

散也难期,

反郁结成一怀

云雨相思的苦愁。

罢了,不要再

萍踪不定地漂游。

每登山临水

总惹起平生心事,

只换取一襟

落寞失意的凄伤烦忧,

这般尽日无语

黯然独下高楼。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①雨霖铃:原为唐教坊大曲,后用为词调。据唐·郑处诲《明皇杂录》云: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初入斜谷,霖雨连日,于栈道中闻铃声,起悼念杨贵妃之思,故采其声作《雨霖铃》曲以寄恨。宋词始见于柳永,盖是取唐时旧曲名,另依新声翻制。②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帐设宴饯行。无绪:无情无绪。③兰舟:据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④凝噎:因悲伤喉头梗塞,说不出话。⑤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长江中下游一带古属楚国,故称。此指行人所去方向。⑥堪:忍受住。清秋节:清爽萧疏的秋天时节。⑦经年:一年又一年。⑧风情: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柔情蜜意。

【赏析】

这是柳永词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当是作者从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而写,全词就“别”字生发,未别、临别、别后三个层次,由景及情、由情及景,作层层铺叙。上片先由眼前景入题,以暮色昏茫、蝉声凄切烘托出别离的悲凉气氛。接下,“帐饮”而“无绪”、“留恋”而“催发”,均半句一转,极吞咽之致,写临别的哀楚;继而泪眼执手,无语凝噎,状话别情状入微而又真切传神,可谓妙到毫巅。下片换头提空一笔,泛说多情伤别自古皆然,“更那堪”再推进一层,言己之清秋离别甚于常情。“今宵”二句转而设想别后酒醒,虚景实写,渲染一片凄清孤冷。“此去经年”进一步推想别后:良辰美景,千种风情,无人同游、无人可诉,都归于枉然。末处以痴情语挽结,余恨不尽,余味不尽。

此词言情绘景运以曲笔而亦作直叙,清朗而绵密,顿挫而和畅,既婉曲含蓄又淋漓尽致,当属柳永词中“精金粹玉”之类。清·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论柳永长调“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奡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可于此词见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为千古名句。清·刘熙载《艺概》指出:作词有点,有染,“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作者正是用点染笔法,先以“多情”二句“点”出离别冷落,再用此“今宵”二句“染”之,将别后旅途的绵邈怀人、凄清客思,尽融入“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幽清之中,以景“染”情,情景妙合,营造出一种冷寂、迷离而清丽的意境;而且四句之间密合无隔,远近虚实相互烘托、相互映衬,使后两句顿生光彩,可谓点染得法。

【辑评】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与秦少游“酒醒处,残阳乱鸦”,同一景事,而柳尤胜。

[清]王又华《古今词论》:柴虎臣云:语境则“咸阳古道”“汴水长流”,语事则“赤壁周郎”“江州司马”,语景则“岸草平沙”“晓风残月”,语情则“红雨飞愁”“黄花比瘦”,可谓雅畅。

[清]沈谦《填词杂说》:词不在大小浅深,贵于移情。“晓风残月”“大江东去”,体制虽殊,读之皆若身历其境,惝恍迷离,不能自主,文之至也。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清真词多从耆卿夺胎,思力沉挚处往往出蓝。然耆卿秀淡幽艳,是不可及。后人摭其《乐章》,訾为俗笔,真瞽说也。

【今译】

秋蝉低吟,透露

寒意的凄切,

黄昏悄然冷寂

漫向长亭送别的行客,

一阵,急雨初歇。

京城郊外,与你

搭帐设宴饯别,

可没有饮酒的兴致

心情已悲绝,

正依恋难舍时

忽听艄公一声“起船”

心,发颤发涩。

手拉着手,泪眼相对,

此时,千万言语

都成了多余

终是无语哽咽。

这一去烟波浩渺

千里万里,浪涌潮迭,

楚天,暮霭沉沉

那一片空阔迷茫

该是一路寂寞

一路的风雨阻遏。

自古以来

有情人最伤心离别,

更难忍受的是

你与我,离别

在冷落的清秋时节。

啊,身在何处

酒醒之后的今夜?

该是泊舟柳岸

清寂里,独对晓风残月。

此去,一年又一年

将是长长相隔,

明月清风,只应

良辰美景虚设。

纵有千般柔情,

又能向谁,倾泻。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①伫:久久站立。②望极:犹极望,极目远望。黯黯:心情暗淡沮丧。③疏狂:狂放不羁,不拘礼法。图:谋求。④对酒当歌:语出三国·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⑤衣带渐宽:意谓因别离相思而形体消瘦。语本《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宽松)。”⑥伊:伊人,她。消得:值得。

【赏析】

这是一首客中怀人之作,词人将漂泊异乡的落魄与思念伊人的缠绵融合写来,情真而意切。伫楼远望,天涯芳草,惹春愁无边;怅然凭栏,烟光残照,却无人会意;纵使借酒疏狂,也强乐无味。其“春愁”为何?词人迟迟不肯道出,逶迤而来时,忽又煞住另转笔墨,只作层层铺垫,将春愁渲染之至。末了,于结穴一笔点破:“为伊消得人憔悴”。相思之情深情浓达到高潮处戛然止住,这便是“曲径通幽”手法。

词,以含蓄为佳,然也有作决绝语而妙者,如南唐·冯延巳《鹊踏枝》的“不辞镜里朱颜瘦”,欧阳修《蝶恋花》的“肌肤拚为伊消瘦”皆然。只是柳永此词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劲笔写柔情,直切中见含婉,尤胜,故清·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称之为“专做情语而绝妙者”,并认为这种无悔无改的执着,也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有的一种锲而不舍的境界。

【辑评】

[清]王又华《古今词论》:小词以含蓄为佳,亦有作决绝语而妙者,如韦庄“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之类是也。牛峤“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抑其次矣。柳耆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亦即韦意而气加婉矣。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强乐无味”,语极沉痛。

【今译】

久久,独立高楼

拂晚风细细,

望到尽处

一缕伤春的幽怀愁思

黯然生于天际。

那无尽草色

苍青地绵延

尽染斜阳的迷离,

此时,有谁懂我

无语凭栏的心意。

想求暂时的忘却

歌筵前,疏狂一醉,

可这对酒当歌

勉强行乐

终是无聊乏味。

衣带日渐宽了

仍然,无改无悔,

噢,为伊人

值得这般身心憔悴!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注释】

①惨绿愁红:因为人伤心,故所见绿叶红花也带有凄惨愁苦。②是事:犹事事,凡事。可可:不在意,乏味。③暖酥:指女性温暖润滑的肌肤。④腻云:如乌云一般浓密而柔滑的秀发。腻:滑泽。亸(duǒ):低垂的样子。⑤厌厌:同“恹恹”,倦怠而萎靡不振的样子。⑥无那(nuò):无奈。⑦恁(nèn)么:这样,如此。⑧鸡窗:唐·欧阳询等《艺文类聚》引《幽冥录》:晋代沛国人宋处宗,曾买得一长鸣鸡,置笼于窗间。后鸡忽作人语,与之谈论,终日不辍,宋处宗因此言巧大进。后因以“鸡窗”称作书窗、书房。⑨蛮笺:蜀地(古称“蛮”)所产彩色纸笺。象管:笔。古代笔管以象牙为装饰,故称。唐·罗隐《清溪江令公宅》:“蛮笺象管夜深时。”⑩吟课:吟诗诵文。镇:通“整”。

【赏析】

柳永词分雅、俗两类,这首《定风波》是其俗词的代表作。此词用代言体写法,上片写思妇的愁苦,下片写思妇的追悔。以直白浅俗口语入词,不用含婉笔触,不作侧面烘托,只以直笔一泻无余地铺叙,心理刻画直切入微,人物形象活泼鲜明,情感发露畅快淋漓,反映了市井世俗的妇女的爱情生活,具有浓郁的“以俗为美”的市民色彩。

这种“俗”,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压抑,少却羁绊,任情放露,全不合正统的“温柔敦厚”的审美趣味,故遭到当时雅派词人的诋毁,被视为“俗不可耐”。宋·张舜民《画墁集》记载:柳永曾拜谒晏殊,晏殊问:“贤俊作曲子(词)么?”答:“只如相公(宰相)亦作曲子。”晏殊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永遂默然退下。柳永词的“俗”虽不入士大夫雅士之眼,却深得市民阶层的喜爱,时“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当然,柳永俗词除了以俗为美外,也有“以俗为病”的一面。此词不避俚俗、不避绮语,词中不乏绮罗香泽之态的描写,如“暖酥消”“腻云亸”之类,则不免流于香艳轻冶。

【辑评】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此代妓女抒写离情之词。词意极明,当是为妓女歌唱而作者。

【今译】

春天,柳绿得惨淡

花愁苦地开着,

事事乏味,无聊

一怀相思好寂寞。

太阳已暖花枝

黄莺儿在柳梢间

脆啼,穿梭。

犹独自拥着熏香绣被

睡意懒懒,闲卧。

温润的肌肤渐瘦,

乌黑的秀发

任它蓬松地散落,

整日里,恹恹

懒得梳裹。

无奈!恨薄情人一去

一纸音书无个。

早知道这般

悔不该,当初

没把那远行的马鞍锁,

只让他铺纸拿笔

吟诵诗文

管束在窗前书桌。

与我整日相随

不分离,不闪躲,

我手拈针线

悠悠闲闲陪他坐。

恩爱两相厮守

他和我,免使年少青春

空守闺房度过。

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注释】

①归云:指所爱恋的女子,暗用“巫山神女”典故,见晏几道《临江仙》注。②狎兴:冶游的兴致。③酒徒:嗜酒者,此指昔日歌酒流连的“狂朋怪侣”。

【赏析】

叶嘉莹《论柳永词》指出:在词的意境方面,柳永将离愁别绪从闺阁庭园中走向远水长天,从“春女善怀”的低徊转向“秋士易感”的苍凉。柳永的这一拓展不只限于长调慢词,即使是写晚唐五代习用的短小令词,也是如此,如这首《少年游》。

上片写古道瘦马、高柳乱蝉,夕阳寒鸦、平野青天,一片衰飒清远的秋色,而羁旅飘零之感见于言外;下片写归云无踪、前期杳然,狎兴生疏、酒徒萧索,身世落寞之意尽在言中。此词抒写了词人晚年功名淡薄、风情衰减的凄凉情怀,传达出意志和情感双重落空的人生悲慨。柳永一生怀才不遇,困顿潦倒,早年失志尚可借浅斟低唱以自遣,至晚年,连歌酒风月也冷落荒疏,正如他自己所感叹的:“一生赢得是凄凉。”可以说,正是词人一生凄凉的悲剧,凝聚成了这首小词中的“秋士悲”——失落了过去、无奈于现在,而又无法把握将来的人生悲凉。这暮年悲哀一如词中描绘的深秋,浓厚而苍凉。

这首小词写秋色、写离绪,没有了以往柳永羁旅词中高远飞扬的意兴和缠绵眷念的情思,整个词散漫着萧疏低沉的色调,从中透出的是对红尘争逐、人世沧桑若有所悟的思致,亦耐人寻味。

【辑评】

[清]叶梦得《避暑录话》:永亦善他文辞,而偶先以是(填词)得名,始悔为己累……

[清]谭献《复堂词话》:挑灯读宋人词,至柳耆卿云:“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语不工,甚可慨也。

【今译】

长安古道

马背上,摇晃着缰绳

缓缓迟迟,

老柳高耸着寒蝉

纷乱地鸣嘶。

远天,一点飞鸟外

残阳坠得低低,

平展的原野

一阵秋风冷凄,

望去,天宇苍苍

连接渺茫的大地。

天际,一片彩云

如伊人飘去

杳然,无踪迹,

何处可寻得

约定的欢聚佳期?

秦楼楚馆

游冶的兴致,已疏寂,

往日诗朋酒友

如今多零落,

都过去了

全然不似年少时。

戚氏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闲。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注释】

①庭轩:庭堂前檐下的平台。②井:天井,房屋与围墙所围成的露天空地。③宋玉悲感:宋玉:东周·战国时楚国著名的辞赋家,作《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疏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坎廪(坎坷)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空寂)兮,羁旅而无友生。”将悲慨秋色与贫士失志、羁旅客愁融合在一起,后人称其为“悲秋之祖”。悲感:即悲秋之感。④迢递(tiáo tì):遥远。⑤“倦听”句:北朝乐府《陇头歌辞》其一:“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其三:“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此处暗用其句意。陇水:在陕西陇县,此泛指。潺湲(chán yuán):水缓流貌。⑥绛(jiàng)河:银河。王达《蠡海集·天文类》:天之色苍然,而曰丹霄、绛霄,河汉之色银白,而曰绛河。盖观天者以北极为标准,所仰视而见者,皆在北极之南,故称之“丹”“绛”,借南之色为喻。⑦婵娟:月亮美好貌。⑧绮(qǐ)陌:繁华的街道,此指花街柳巷。红楼:华丽的楼阁,此指歌楼妓馆。⑨经岁:经年,年复一年。迁延:逍遥自在。⑩帝里:京城。迅景:迅速流逝的光景。漏箭:古代以铜壶滴漏计时,铜壶中标有时间刻度的浮尺(漏箭),随水浮沉用以计时。

【赏析】

花间传统词调多为两段,至柳永大量创制长调慢词,始创三段体式,如《夜半乐》《安公子》等。尤其是这首《戚氏》,三段212字,是词中第二长调。

此词作于柳永晚年。全篇采用铺叙手法写驿馆旅思,从夕阳黯淡到悄然更阑,再到熄灯向晓,先悲慨秋色,再追忆旧游,最后归结到厌倦仕宦。“念利名憔悴长萦绊”为一篇词眼。当年未取名禄,狂朋怪侣对酒当歌,几多欢悦自在;如今四处游宦,容颜憔悴抱影无眠,几多凄凉孤寂。今与昔、哀与乐交错映现,形成强烈对照,表现了作者厌倦仕宦漂泊、眷念旧时游赏的暮年情怀。对少年狎游只有追忆没有追悔,所悔的却是名缰利锁,这便是柳永。柳永早年曾有过“盈车载酒,千金邀妓”(《剔银灯》)的放浪生活,虽负才名却屡遭排斥,晚年中第后外放州郡小官,南北转徙不定,尝尽羁旅漂泊况味,此词可看作是作者自叙生平。

此词拈字妥溜,音律上亦极讲究,如第三片中“遇”“念”“渐”“对”都是领格,而且用去声远扬振起,于曼声长吟间可玩味出音韵的谐婉和畅。这首曲词一出,便风靡一时,它不只以婉调哀情动人,其天涯穷愁之感承续《离骚》遗韵,抒写了千古如斯的贫士不遇的慨叹,当时就有“《离骚》寂寞千载后,《戚氏》凄凉一曲终”(宋·王灼《碧鸡漫志》)的赞词。

【辑评】

[清]蔡嵩云《柯亭词论》:《戚氏》为屯田创调,“晚秋天”一首,写客馆秋怀,本无甚出奇,然用笔极有层次。初学慢词,细玩此章,可悟谋篇布局之法。

[清]蔡嵩云《柯亭词论》:第二遍自“夜永对景”至“往往经岁迁延”,第三遍自“别来迅景如梭”至“追往事、空惨愁颜”,均是数句一气贯注。屯田词,最长于行气,此等处甚难学。后人遇此等处,多用死句填实,纵令琢句工稳,其如恹恹无生气何。

【今译】

晚秋,一霎微雨

洒落庭院的台轩。

菊花稀稀疏疏

冷落地依栏,

天井,梧桐叶零乱飘飞

沾惹枯冷轻烟。

远望关山河流

四野茫然,

天际,一片浮云

飞渡夕阳间。

当年,宋玉悲秋

也在这草木摇落时节

临水登山。

啊,路途遥遥

行役遥遥,

一怀孤寂凄楚

倦听一路溪水潺湲。

正是败叶寒蝉

衰草蟋蟀

低吟,喧成一片。

孤零的馆舍

独自眠宿,度日如年。

夜来风冷

将白露凝成霜霰,

静寂无声中

夜渐深,更渐阑。

夜澄净如洗

银河流转着清浅,

偏明月一轮

皎洁地圆。

牵扯起一怀心绪

思念远方,绵绵。

对清寂夜色

长长漫漫,

最不堪屈指细数

暗自回忆从前。

那时,没有名利牵绊,

繁华街巷

歌舞楼台

风流潇洒年复一年。

京城风光美好

当年青春年少

朝朝暮暮,歌宴寻欢。

又华车宝马

疏狂朋友相呼相唤,

每对酒当歌

竞相流连忘返。

自从别后,光阴如梭

旧游恍如梦幻,

如今,追忆时

只有烟水浩渺

一路行程

一身疲惫无止限。

想来,名缰利锁

空自憔悴了容颜。

孤枕薄被,夜

忽地一阵清寒,

远处,城楼号角呜咽

数声已残。

守着一窗静悄

熄灭残余灯焰,

看窗纸上晨光泛起

啊,独抱身影

终是一夜无眠……

夜半乐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柳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注释】

①冻云:寒云凝聚不散。②扁(piān)舟:小船。③越溪:今浙江绍兴市南若耶溪,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曾在此浣纱。④樵风:宋·施宿等《嘉泰会稽志》:樵风泾,在会稽县东南二十里,“汉郑弘少时采薪,得一遗箭。顷之,有人觅箭,问弘何所欲?弘知其神人,答曰:‘常患若耶溪载薪为难,愿朝南风,暮北风。’后果然。”后世因以“樵风”指顺风。陆游《书喜》:“朝借樵风暮可还。”⑤商旅相呼:行商和旅客相互招呼寒暄。⑥画鹢(yì):代指行船。古代常画鹢(水鸟,善飞不惧风)于船头,以求平安吉利。南浦:南面的水边。屈原《九歌》:“送美人兮南浦。”南朝梁·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后亦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⑦酒旆(pèi):酒店高挂门前招徕饮客的旗子。⑧鸣榔:用木榔敲击船舷,使鱼惊而落网。⑨浪萍:四处流浪如浮萍漂浮不定的行踪。⑩后约:后会之期的约定。丁宁:即“叮咛”。神京:此指宋代京都汴京。断鸿:失群的孤鸿。

【赏析】

清·郑文焯《乐章集校》叹赏此词:“清空流宕,天马行空,一气挥洒。为柳屯田绝唱。屡欲和之,不敢下笔。”

此词为三叠长调,抒写羁愁归思,是柳永浪迹江浙时所作。一叠叙道途所经。一叶扁舟乘兴而发,万壑千岩,怒涛樵风,见一路行色匆匆。二叠写舟行所见。皆从“望中”二字生发,酒旆烟村,霜树残日;渔人鸣榔而归,浣女岸边笑语。远近交错,写景如画,风土之温情与行旅之孤清形成对比。三叠抒羁旅所感。由“念”字转入,叹后约、惨离怀、恨岁晚、凝泪眼,渐引渐深,语语低咽。末了远天断鸿,以景足情,收得余韵不尽。前两叠叙事写景悠游不迫,笔调舒缓从容,末叠由景入情转为促迫,而前者正为后者蓄势、铺垫,两种笔墨映衬强烈,写出了从游舟之乐到触生羁愁的急骤变化过程。

此词层次分明,铺排有序,章法“细密而妥溜”,而且大开大阖,回旋顿挫,于一气流走中吞吐起伏,尽委婉铺叙之能事。清·刘熙载谓柳词“善于叙事,有过前人”(《艺概》),信然。

【辑评】

[清]陈廷焯《别调集》:层次之妙,令人寻味不尽。陈直斋谓耆卿最工于行役疆旅,信然。

[清]陈锐《袌碧斋词话》:柳词《夜半乐》云:“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此种长调,不能不有此大开大阖之笔。

[清]蔡嵩云《柯亭词论》:柳词胜处,在骨气,不在字面。其写景处,远胜其抒情处。而章法大开大阖,为后起清真、梦窗诸家所取法,信为创调名家。

陈匪石《宋词举》:至其以清劲之气、沉雄之魂,运用长句,尤耆卿特长。

【今译】

寒云,凝聚不散

结成天色的阴郁,

趁未消酒兴

一叶小舟离开江渚。

轻舟疾驶里

千岩万壑向后退去,

那若耶溪,西施浣纱地。

乍然一阵顺风

怒涛已平息,

听商船人声相呼

一片风帆正举。

翩然,驶过南浦

船尾清波泛起。

远望中,酒帘

烁闪着阳光的碎片

随风拂高拂低,

一簇炊烟,绕着

恬静的村舍茅篱,

村旁,几行枫树

挺立秋霜染红的美丽。

夕阳正斜落

舷边木榔声声

载着满船鱼儿归去。

零落枯荷

一池金色的残迷,

水边瘦柳

曳得衰残无力。

岸上三三两两

结伴暮归的浣纱少女,

避开行人,含羞

抛下一串笑语。

啊,这情景

怎不惹起离别愁绪,

当初抛家远游

竟是那般轻易,

如今如一叶浮萍

无定,难驻。

可叹的是,曾经

约定后会佳期

殷切叮咛,反倒成了

负心的无依无据,

一怀离愁凄冷

徒自怨恨

——年岁已晚

山远水长阻断归期。

泪水湿了双眸

京城的路

杳渺,无可寻处,

只见失群孤雁

随一声凄唳

远远地,消失在

长天昏茫的暮色里。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纱。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

①望海潮:此词调始见于《乐章集》,是柳永自度曲。钱塘(今杭州,古属吴郡)为观潮胜地,调名当取意于此。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可知此词为赠驻节杭州的两浙转运使而作。元·脱脱等《宋史·孙何传》载:孙何礼贤下士,爱好词曲,后辈有词艺者,必称颂,为之延誉。②形胜:地势优越,风景优美。③三吴:旧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此泛指江浙地区。④参差(cēn cī):形容楼阁高低不齐,鳞次栉比。⑤天堑(qiàn):天然的壕沟、险阻。旧称长江为“天堑”,此指钱塘江。⑥珠玑(jī):泛指宝石。玑:不圆的珠。⑦罗绮:绫罗绸缎。罗:质地稀疏的丝织品。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⑧重湖:西湖有白堤,把湖水分隔成外湖、里湖,故称“重湖”。叠巘(yǎn):重叠的峰峦。此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清嘉:清丽美好。⑨钓叟莲娃:渔翁和采莲少女。⑩千骑(jì):形容护卫随从众多。骑:一人一马。高牙:饰有象牙的高大军旗。此指州郡长官出行时的仪仗旗帜。凤池:凤凰池,本为皇家禁苑中池沼,魏晋时中书省近其地,后用以代称中书省,亦代指朝廷。

【赏析】

北宋仁宗时期呈现出繁荣富庶的局面,柳永以词歌咏之,将其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宋·黄裳《书乐章集后》曾称叹:“太平气象,柳能一写于乐章,所谓词人盛世之黻藻,岂可废耶!”

这是一首干谒的献词,用赋体手法咏叹杭州的佳丽繁盛。上片,起首三句入手擒题,东南形胜,自古繁华,以阔大气势拓开整个词境。接下用如椽大笔虚实相间,将自然形胜与社会繁华交错写来:烟柳画桥的风景秀丽与十万人家的居民繁庶,涛卷霜雪的钱塘壮观与市列珠玑的市井豪华,重湖叠巘、秋桂荷花的西湖之胜与羌管菱歌、钓叟莲娃的游赏之乐,一一铺陈描摹。再转而写千骑簇拥的煊赫,醉听吟赏的风流。最后落到称颂祝寿,虽是题中该有的应酬之辞,却也归结到对杭州的赞美,使首尾圆合。

用长调慢词写都市风光和盛明景象,并以大开大合、直起直落的笔法铺叙展衍,展开色彩斑斓的壮阔画卷,这实为柳词的一大开拓。人们多称柳永词“杨柳岸、晓风残月”,合十八岁女郎手执红牙檀板浅斟低唱,其实不尽然,如此词“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词相去不远,亦当关西大汉敲铁棹板引吭高歌。

此词当时即颇负盛名,据宋·罗大经《鹤林玉露》:“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此说未必可信,金主完颜亮渡江南侵,并非仅是赏爱西湖的秋桂夏荷,但由此可见这首《望海潮》的魅力。

【辑评】

[宋]吴自牧《梦粱录》:柳永咏钱塘词曰“参差十万人家”,此元丰前语也。自高庙(高宗)车驾自建康幸杭驻跸,几近二百余年,户口蕃息,近百万余家。杭城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耳。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柳永初与孙何为布衣交。及孙守杭州,门禁甚严,柳不得入见,乃作此词令名妓楚楚于孙宴会时歌之。孙问知系柳作,遂延与共宴。词皆铺叙杭州风景人物之富美。

【今译】

东南险要地

三吴大都市,

钱塘,自古繁华。

轻烟绿杨笼着

河桥的雕栏彩画,

大街小巷

迎风竹帘、碧纱帷幕

一层层垂挂,

楼阁鳞次栉比

攒聚十万人家。

郊外,绿树高耸入云

环绕江岸浅沙,

怒潮拍打堤岸

卷起如雪的浪花,

啊,钱塘江

一道天险浩瀚无涯。

繁闹的集市

珠玉琳琅满目,

家家户户,绫罗堆积

争相奢侈豪华。

里湖外湖,山外青山

重叠秀丽清嘉。

晚秋的桂树

清香飘溢出天竺古刹,

正是初夏凉风

摇动十里荷花。

悠扬的横笛

飘荡在丽日晴空,

到夜晚,月光清幽

湖面渔歌唱答。

尽情嬉乐的,是

垂钓的渔翁

采莲的女娃。

那出巡的太守

千骑簇拥

一路,显赫喧哗。

金杯美酒,微醺

听箫鼓声声吹打,

吟诗作赋时

看足那湖光山色

晨霭暮霞。

待他日描绘这

富饶美丽、风流潇洒,

归去,金銮殿上

把钱塘美景赞夸。

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注释】

①悄悄:忧愁的样子。《诗经·柏舟》:“忧心悄悄。”②宋玉悲凉:见前《戚氏》注。③孤:为“辜”的本字,辜负,本作“孤负”。西汉·李陵《答苏武书》:“陵虽孤(背负)恩,汉亦负德。”风月:清风明月,良辰美景。④星霜:星辰一年一周转,寒霜每年至秋而降,故以“星霜”指年岁。⑤潇湘:湖南境内的潇水和湘水,二水在零陵合流,称“湘江”,古诗词中常用来泛指所思之处。南朝梁·柳恽《江南曲》:“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⑥空识归航:用唐·温庭筠《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句意。

【赏析】

此词与《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蹊径仿佛,将羁旅行役糅入离情别绪作委婉尽致的铺叙,并以秋景为衬托写“秋士易悲”,是柳永羁旅词的代表作。

起调写景入题,“望处”二字统摄全篇。晚景萧疏,堪动悲凉,虚写秋光之衰晚;水风轻寒、蘋花渐老、月露凄冷、梧叶飘黄,实绘秋色之残败。作者着意摄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染织成孤清冷寂的秋色,为抒写怀远之情作烘托、铺垫。“遣情伤”三句由景及情,折到“故人何在”。换头“难忘”以情承接,插入回忆。而当年诗朋酒侣之乐,如今只剩海阔山遥的阻隔、音信无凭的哀叹和空识归舟的企盼,由昔之聚乐转到今之离苦,倍增思念之情。收尾与篇首相应,仍落到“望”字,以景结情,将一怀惆怅的忆念融入一片凄哀渺远的景色中,断鸿声哀的夕阳残照里,天涯游子伫立凝望的情状宛若目前。全篇扣住悲秋怀远的主旨,上片绘景为主,景中有情,下片抒情为主,情中有景,达难达之情,状难状之景,情真、景真,情与景融合无垠。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云:“盖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此等境界,惟北宋词人往往有之。”而北宋词人中,柳永长调尤善此道,如这首《玉蝴蝶》情景交融达到极高境界。

【辑评】

陈匪石《宋词举》:耆卿善使直笔、劲笔,一起即见此种作法,且全篇一气贯注。

陈匪石《宋词举》:“断鸿声里”两句,收转到“凭阑悄悄”,“尽”字极辣,极厚,极朴,较少游“杜鹃声里斜阳暮”,尤觉力透纸背。盖彼在前结,故蕴蓄;此在后结,故沉雄也。

【今译】

雨收,云散

独自凭栏凝望,

远处,绵延无极的秋光。

夕阳残照下

秋色萧瑟,如宋玉

惹起一怀悲凉。

水面风轻

蘋花渐老渐苍,

月色晕着清寒

夜露浸冷

梧桐树一叶叶飘黄。

这景,这境

让人黯然神伤。

故人何处?

烟笼寒水,迷茫。

昔日诗朋酒友

欢乐聚会难忘,

如今,辜负清风明月

空度几载寒霜。

水阔山遥,何处

是思念的潇湘?

想那伊人

——双燕翩飞

难将音书捎上,

日暮时,遥指天际

几回误认归航。

此时,我凝望远方,

孤雁哀声里

伫立,直到黯淡

最后一抹斜阳。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注释】

①八声甘州:此词调从唐教坊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而成,因全词前后两片共八韵,故名“八声”。②潇潇:风雨急骤的样子。③是处:到处。红衰翠减:指花凋叶残。唐·李商隐《赠荷花》:“翠减红衰愁煞人。”④苒苒:时光渐渐过去。唐·刘禹锡《酬窦员外旬休早凉见示》:“四时苒苒催容鬓。”物华:美好的景物。⑤渺邈(miǎo):渺茫遥远。⑥何事:为什么。淹留:久留,滞留。⑦“想佳人”二句:唐·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州。”此用温词句意。“天际识归舟”,语出南朝齐·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顒(yóng)望:举头凝望。⑧争知:怎知。争:通“怎”。⑨恁:这么,这样。凝愁:凝结的愁思。

【赏析】

柳永一生流落不遇,谙尽漂泊滋味,故其长调慢词“尤工于羁旅行役”。这首《八声甘州》约作于游宦江南时。词从一“望”字生发,而绾结于一“归”字,登高临远之思、羁旅行役之愁尽融入浓重的秋色中。

上片写望中所见,潇潇暮雨,横洒江天,浣洗清秋,开端何等气韵。接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将游子的客中情怀融入秋色的寥廓中,江天、霜风、关河、残照,似乎天地间的悲哉秋气一起拂面袭来,写秋色羁思至矣尽矣。其意境苍凉清远、气象阔大沉雄、音节悲亢激越,连鄙薄柳词艳俗的苏轼也为之赞叹,一篇之警策正在于此。下片写望中所思,由苍莽悲壮转为低徊沉吟。先写自己登高思归,进而推想佳人妆楼望归,用对面写法运实于虚,体贴入微,为柳永慢词所惯用,世称“柳七家数”。末了,折转到无归的倚栏凝愁。词人笔若连环,将一种情怀、两地相思层层曲折写来,可谓笔巧、情至、味厚。此词于俊爽雄浑中寄清丽柔婉,情景兼到,骨韵俱高,为古今杰构。

【辑评】

[宋]赵令畤《侯鲭录》: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清]田同之《西圃词说》:耆卿词以“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与“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佳,非是则淫以亵矣。此不可不辨。

[清]陈廷焯《大雅集》:情景兼到,骨韵俱高,无起伏之情,有生动之趣,古今杰构,耆卿集中仅见之作。“佳人妆楼”四字连用俗极。择言贵雅何不检点如是,致令白璧微瑕。

【今译】

黄昏,独对冷雨潇潇

洒向苍茫的

远水长天尽头,

一番淋漓

洗涤出天地间

疏朗的深秋。

江面,霜风渐紧

将一层冷落秋色

拂向边关河流,

残阳如血

抹在孤耸的楼头。

到处,花红凋零绿叶枯萎,

时光流逝里

美好风物尽残尽休。

只有长江水

不止,无语东流。

这,登高的情怀

最不能承受,

远望中,故乡渺茫

乡思一发不可收。

可叹年复一年

浪迹萍踪,漂游,

异地他乡

为什么久久滞留?

遥想闺中佳人

整日,倚楼凝目,

天水相连处

多少次误识归舟。

可她怎知道

此时,我独倚栏杆

这般深深地

凝结一怀思念忧愁。

迷神引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山小,黛眉浅。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觉客程劳,年光晚。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注释】

①楚江:流经楚境(今湖北、湖南一带)的长江。②胡笳:古代一种管乐器,出自胡人(西北少数民族),故称。传说由西汉张骞从西域传入,其乐音哀怨凄厉。汉武帝时,李延年按其曲造新声二十八解,为武曲。③画屏:绘有彩画的屏风。此形容山林景色如画。④黛眉浅:女子用黛墨(青黑色)淡描的眉,此形容远山淡青秀美。亦见欧阳修《诉衷情》注。⑤旧赏:旧时的游赏。⑥游宦:远游为官,他乡迁徙。⑦赊:远。⑧秦楼:即秦楼楚馆,指歌楼妓馆。此指所思佳人的居所。⑨断云:片云,孤云。

【赏析】

这首《迷神引》当是柳永晚年宦游之作,仍是一贯作法,将佳人恋情抒入漂泊羁愁,而羁愁更浓更深。作者少负才名,但功名蹭蹬,及第时年岁已老,又长期处于卑微官职辗转迁徙,故写了不少感慨“浪萍风梗”的羁旅词,其晚年宦游羁旅词较之早年浪游羁旅词更多凄楚之音。

此词写泊舟江岸的所见所感:孤城暮角,渺水惊雁,寒林烟敛,遥山黛浅,所见一片清寂渺远;行役劳顿,年岁已晚,京城遥隔,佳人杳然,所感一片迷乱凄哀。上片写游宦悲秋之景,下片抒悲秋游宦之情,由景生情,即景抒情,情景交融成孤、怨、惊、寒的氛围和意境,构成一幅宦游客子秋江晚泊图,表现了作者厌倦仕宦漂泊、眷念旧时游赏的暮年情怀。整个词上景下情,前后相映相衬,层层铺叙,层层推衍,备足无余的铺叙展衍中又具有意境含蓄的韵致,见出柳永长于铺叙的娴熟技巧。

《迷神引》乃柳永自创曲调,三字句为多,错杂以五、四言句,用此急促而顿挫的节奏,表现凄楚沉郁的宦游情怀,甚为相宜。

【今译】

一叶扁舟

卷起轻快的风帆,

暂泊在——

水面空阔的楚江南岸。

听孤城高楼

黄昏的角声

引胡笳一阵悲怨。

江水茫茫

平展柔沙栖雁,

忽地,幽暗一声惊散。

烟霭渐渐收起

露出寒秋林簇

如画屏舒展,

天边,远山如卧

似一黛眉浅。

多少赏心乐事

抛掷,那么随便,

如今仕宦功名

尽成潦落的四处流转。

这漫长旅途

将岁月劳顿成衰晚,

怎忍他乡风物

萧索、冷落

再入忧愁双眼。

京城遥遥

秦楼歌舞已隔断,

剩一缕客子心魂,不定

正迷离纷乱。

萋萋芳草连向天际,

一抹夕阳

用凄艳的橘红染遍。

佳人杳无音信

就像天边,那

一片彩云

飘然,已去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