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师承与家法
阮元《汉学师承记序》论江藩书曰:“读此可知汉世儒林家法之承授,国朝学者经学之渊源,大义微言,不乖不绝,而二氏之说,亦不攻自破矣。”[20]案阮氏此既述清代汉学之特徵,亦明江氏以《汉学师承记》命书之深意。乾嘉学者以为汉儒去古未远,所传多七十子之微言大义;汉儒师法相承,学有本根;汉儒精于小学,其所见多古字古音;汉儒经学,无释道之学影响,最为纯正。故清儒之学,绍承汉儒,极重师法。所谓师法者,言师弟相授之法也。《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汉儒多言师法。《汉书·魏相传》:“相明易经,有师法。”[21]《李寻传》:“治《尚书》,与张孺、郑宽中同师。宽中等守师法教授,寻独好《洪范》灾异,又学天文月令阴阳。”[22]又《张禹传》:“禹经学精习,有师法,可试事。”[23]又《后汉书·卓茂传》:“学于长安,事博士江生,习《诗》、《礼》及历算,究极师法,称为通儒。”[24]故皮锡瑞称“汉人最重师法。师之所传,弟之所授,一字毋敢出入;背师说即不用。师法之严如此”。[25]清儒重师法,始自惠栋。惠氏曰:“汉人通经有家法,故有五经师训诂之学,皆师所口授,其后乃著竹帛。所以汉经师之说立于学官,与经并行。五经出于屋壁,多古字古言,非经师不能辨。经之义存乎训,识字审音,乃知其义。是古训不可改也,经师不可废也。”[26]又王鸣盛曰:“汉人说经重师法……又称家法,谓守其一家之法也。……前汉多言师法,而后汉多言家法,不改师法,则能修家法矣。”[27]又阮元曰:“夫汉人治经,首重家法,家法亦称师法。前汉多言师法,后汉多言家法。至唐,承江左义疏,惟《易》、《书》、《左氏》为后起者所夺,其余家法未尝亡也。自有破樊篱者,而家法亡矣。”[28]因之,重师法,明源流,遂为汉学家不同理学家之重要特徵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