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懂事之前 情动以后:十六岁生态词典 作者:皮访贫 编


杨雨

读完这本书,我有点呆,有点乱。看着窗外萧瑟的冬景,很久很久没舍得移开视线,一如我不愿离开书中的文字一样。要为这样一本神奇的书写序,注定是一件冒险的事。好在我可以用“随笔”的名义为自己凌乱的思绪寻找借口。

凌乱是因为我试图借着读这书的机会重理自己的青春,却惊觉青春其实是无法整理的。所以我在灯火下阅读青葱的文字,却在灯火阑珊处叹息流逝的青春。我不断地告诫自己:我要将我陈旧而褪色的青春挡在门外,以免影响我当下阅读青春的心境。

16岁是一圈鲜活的年轮,但这种鲜活其实稍纵即逝。所以,要及时捕捉并留下自己16岁的原生态,该是一种多么奢侈的浪漫。而我现在竟梦幻一般沉浸在这种浪漫之中,我要感谢皮皮老师,她让时光倒流,让我再一次被青春包围。

“懂事之前,情动以后”,这个书名不是一般人想得出来的,这当然是因为有着很不一般的皮皮老师。“懂事”两个字,读起来有点重;“情动”二字虽然不重,却又有些飘忽。在16岁的年纪,懂事与情动是若即若离的两个词,要精准地诠释“16岁”,便不能不徘徊在懂事之前、情动以后。这书名的好处,我是这样领会的。

都说“少年心事有谁知”,也许我们一味的探知不一定能求得真相——何况,所谓的真相也不一定就有意义,但现在变幻莫测的心事已经摆在面前,嗅着他们芬芳的文字,我们需要的只是倾听。教育理念中的“倾听”本来近乎一种常识,但事实上已经被弱化得几于无形,我们习惯了“教化”,而教、化之中,又更注重教,教育的柔性便慢慢被剥落在机制之外了。皮皮老师将“倾听”二字特地拈出来,激活其灵动的内涵,真是慧眼独具。而且,她不只是倾听——纯粹的倾听其实是另外一种不作为,倾听只是一种姿态,倾听之后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才是真正的目的。

我似乎读懂了一点皮皮老师,也似乎读懂了一点青春,但真的只是“似乎”。也许一个人的文字只能锁住一些青春的碎片,但一群人的碎片就成了整体的景观。这种全景式的展示,不仅丰富,而且驳杂。书中貌似有序的音序排列,我读来竟完全是无序的。这当然是因为青春本来就应该是无序的,那么活泼的年龄,有序是一种多么煞风景的事情。所以,我读出来的凌乱,其实就是一种原生态的青春。

我是一个以读书、写书、教书为职业的人,但直到读了这本书,我才透彻地明白著书立说的人,该承担着怎样神圣的责任。中学生许多的人生感悟来自于书本、电影或电视,他们从中寻找与自己心灵契合的东西,然后才推衍自己的心思。当他们觉得所阅读的课外书“本本意义非凡,册册令我顿悟,句句让我共鸣”之时,这给我以从未有过的警醒:要敬畏我们笔下的文字,因为文字不仅关乎时世个人,更关系着未来。

既然是写青葱的16岁,既然是情动之后,当然就有对爱的憧憬。也许这种憧憬带着朦胧和不安,但没有谁的人生生来就是清晰而强固的,从模糊到清晰,从柔弱到强固,是每个人都要经过的历练。换句话来说,早熟并不是一种值得鼓励的事情,就像反季的蔬菜,纵然外形很像,甚至看上去更诱人,但味道终究是不纯正的。

书中写爱固然写得烟水迷离,写恨也可以写到回肠荡气。那种面对成绩差距的恨,在我读来简直是一种极致的爱。也不要以为一个学生称自己的爸爸是“唠叨的男人”,就觉得大不孝,其实他转身而去的那一行热泪,才是更深沉的爱。细细想来,这种爱恨之间的拿捏其实很不容易,因为爱常常放在面上,恨则更多放在底下。我们平时看面上的多,而看底下的少。皮皮老师开设的“随笔”舞台,给种种种情绪的宣泄有了各自的端口,所以,“叛逆”在这里居然消遁了身影。

叛逆暂时隐去,柔婉的人性便会张扬出来。只是人的柔性只出现在被自己认同的人面前,而要让青春期的学生认同,除了亲切的话语、温柔的动作,更需要充足的智慧。所以我们看到在16岁的年纪,他可以不听爸爸妈妈的,不听哥哥姐姐的,但居然会无条件地听嫂子的,由此就能明白,叛逆大抵是因为思想与情感的渠道被人为地堵塞了。在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青春,既如此,我们允许一些不完美短暂而有尊严地存在,是不是可以呈现出更多的人性的温润?

自我认知与存在感,可能是学生思考最多的问题。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与发现自己什么都是,其意义在我看来是一样的,都是需要呵护的一种感觉。他们想封闭自己,又渴望走向他人;或者一面封闭着自己,一面却讨厌着别人的封闭,青春就是这样纠葛着。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到位的批评与学生受批评时的茫然远眺,会造成一种很错位的滑稽感。我想,我们不妨多一点放手,既然有的学生享受孤独,那么破坏了孤独,是不是一种残忍?有的学生需要逃避,但逃避只是为了下一次的华丽出场,我们是不是要为这样的逃避感到欣慰?

青春当然应该是孤傲的,因为青春的孤傲洋溢着生命的气息。他们有一点傲气,但更渴望成熟,所以略显夸张的孤独、有点茫然的思考、似乎自觉的矜持与无所依归的情感,其实都是他们苦苦地在寻找着存在感,尝试着触摸生命的底蕴。如果当16岁如期而至,他们感觉到过往的15个生日都是闭着眼的,而16岁才算是睁着双眼。不管这种感觉真实不真实,可信不可信,我们其实都要为这种一点一滴的感悟而高兴。

当然,我们不要忽略了傲气背后的脆弱,因为青春本来就是敏感而脆弱的。也许一次演讲的名次变化,会将一种情绪久久深深地植入内心。也许因为双层玻璃的安置而使窗外的雨声没有了声息,就会让他们感到失落和惊恐。相形之下,就知道我们对这个世界该有怎样的迟钝!如果真的因为紧张的学习,而迫使他们淡漠了校园之外的世界,甚至连对扑面而来的春天的气息也没有了敏感,那才是真正可悲的事。

老实说,我特别喜欢有着文艺气质的青春,我们不能仅仅盯着他们的偏执、倔强、不安而焦虑,哪个年龄段没有这样的性情呢?但16岁的青春,有时文艺着,却又在表象上拒绝着文艺的标签。他们会用诸如“天空被消瘦的枝干分割开来”这样凄紧的意象来描写雨后的秋天,也可以用“安心地听着花开的声音”这样轻柔的句子贴紧自己的心扉。这样的“唯美”多好!我一直认为中学生有点“文艺”是好的,如果在这个年龄,文艺就没有了踪影,那么,这个世界的轻盈和梦幻在哪里栖息呢?在沉沉而密实的世界里,如果没有这种文艺让大家出神、喘气,会不会让大家沉重到站不起来的地步?

所以,一点不要面对他们对着天空发呆的姿势发呆,那就是青春!有一点慌张的青春,才有味道。

2014年1月15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