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版前言

王韬日记(增订本) 作者: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汤志钧,陈正青 校


新版前言

王韬(1828—1897)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新闻业元老,是一位多姿多彩的文化人,江苏长洲(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原名利宾,字子九,一字兰卿,后改名瀚,字孏今(“懒”之异体字)。出身于塾师家庭。十八岁中秀才,1849年赴上海,受雇于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所办的墨海书馆,协助翻译宗教和科学书籍,帮助编辑中文杂志《六合丛谈》,广泛接触西学,并于1854年受洗入教。1862年,因风传他化名向太平军将领上书献策,遭清廷通缉,在英国驻上海领事的庇护下逃往香港,此后改名韬,号紫铨,别署天南遁叟。他在香港协助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翻译中国经书,1867至1870年随理雅各去英国继续译书,游览了伦敦、爱丁堡等城市,到牛津大学等处作过学术演讲,并顺道游历了法、俄等国。1874年起,他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宣传变法自强。1879年曾到日本访问。1884年,获李鸿章默许,回上海定居,翌年出任上海格致书院山长。1897年病逝于上海。

王韬一生笔耕勤奋,据《韬园著述总目》,已刻书目列有《普法战纪》、《弢园尺牍》、《瀛壖杂志》、《弢园文录外编》、《蘅华馆诗录》等十二种,未刻书目列有《春秋左氏传集释》等二十四种,共三十六种,其实不止此数。内容也相当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天文历算、小说笔记等。

王韬有记日记的习惯,也有遇事随笔札记的习惯。其日记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料,历来为学者所重视。现存王韬日记主要有:

一、台湾藏本。藏于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这批手稿总名称为《蘅花日记》,散订为六册,共三百二十八张纸,每册另有名称,中有插页。每册虽有序号,但检其内容,汗漫无序,前后颠倒之处甚多。看来,各册序号并非王韬手订。兹将这批手稿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1.《苕花庐日记》(第二册),题“道光己酉闰月子九氏手记”,起于道光二十九年闰四月二十一日,止于二十八日。日记前后还有《甲寅刚午后六日致红蕤第一札》、《附致红蕤阁女史札》等杂录。

2.《茗芗寮日记》,署“亦名瀹唱杂记”,题“蘅花山人志”,起于咸丰二年六月初一,止于八月二十九日。

3.《蘅花馆日志二册》,署“后附《粤西杂记》”,题“王子九书”,又题“雷约轩居,茸城北关菜花溪跨街牌楼东首下岸慎永堂”,知曾为雷约轩所藏。标题前记“咸丰癸丑三月下澣”。内含《瀛壖杂记》第一册,题“蘅花馆主志”,起于咸丰二年九月初一,止于十二月三十日;《瀛壖杂记》第二册,题“玉瑠山人志”,起于咸丰三年正月初一,止于三月十日。《粤西杂记》,记道光二十九年至咸丰二年间太平天国事。

4.《沪城见闻录》,记咸丰三年上海小刀会事。

5.《瀛壖日志》,题“蘅花王利宾子九氏著”,起于咸丰三年三月十一日,止于咸丰四年正月,时断时续。后有《夏日闺中亲咏》等诗作,还有《石经考文提要》和《蘅花馆印谱》等杂录。

6.《甲寅夏五回里日记》,自咸丰四年五月初七至二十四日。

7.《蘅花馆日记》,题“子九王利宾随笔”,起于咸丰四年八月初一,止于十二月十三日,又咸丰五年正月初一至三月十九日。日记前后有杂录。

8.《蘅花山馆杂录》,有《甲寅秋季置办文房器玩帐》,记载他在咸丰四年置办文具用品的情况。还有《蘅花馆印谱》。

另外,在《苕花庐日记》中,日记后面有二十四张纸记载《粤雅堂丛书》目录,五张纸记载《璇闺秘戏方》;在《沪城闻见录》手稿后,有五十八张纸是《粤海幸存书目》,记载十四类书籍目录,内含《海上寄来书籍》、《孏窟剩书目录》、《甲子季冬从海上寄来书目》、《甫里未来书籍记忆目》、《客粤所购书》、《乙丑年海上携来书》、《在粤必购之书》、《珠丛别录总目》、《说铃前后集总目》、《经训堂丛书目录》、《述古丛钞目录》、《龙威秘书总目》、《毛诗疏采用书目》、《元刻残本丛书目录》等。

二、《新声》刊本。1921年创刊的《新声》杂志,第1—3期刊布了《蘅华馆日记》,署名“天南遁叟王紫诠”。所收日记起自咸丰五年七月初一,讫于八月三十。

三、上海图书馆藏本。稿本四册,蓝格十行本,中缝有“蘅华馆”三字,每行约二十三字,毛笔书写。自署“南武王瀚孏今”。前有“庚申后三月墨憨阅二过,时同客申江”、“咸丰己未季夏上元孙齐快读一过”、“归安丁彦臣拜观”、“咸丰九年季冬十有九日灯下,吴江沈毓棻拜读于申江客次”等题名。可知《日记》曾在友朋中传阅。《日记》起讫时间为:咸丰八年正月初一至二月二十九日、八月十三日至九月三十日、十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日;咸丰九年正月初一至五月十五日、六月一日、六月二日;咸丰十年正月初一至五月初十日、五月十八日至六月二十一日;同治元年四月二十日、四月二十五日,闰八月十一日至十二月八日。另附《悔馀随笔》,用的也是蘅华馆十行纸,所记为同治二年之事。《日记》微有短缺,如咸丰九年正月即缺二十六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的日记。

1859年至1860年间,正值上海小刀会起义失败之后;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连克丹阳、常州、无锡、苏州,进军上海之时;英法联军扩大侵略战争、逼近北京之际。此时,王韬寓居上海,在《日记》中,对当时政局曾有记录或发为议论,这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和王韬早期思想的重要资料之一。1862年,王韬旅居香港,所记香港风土人情及其交游,也很有参考价值。

在《日记》中有关时事的记载,如咸丰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论上海小刀会起义,“酿之者实吴君(健彰)也”,“沪人憾之次骨”。咸丰九年正月初九日记:“闻粤东士民与西人接仗,三战三捷,西人不肯撤兵,必俟和款酬饷六百万至,始还此城。督抚两司离二百里驻扎。”正月十二日记英国于各处设立领事和他对各领事的看法。又如记叶名琛被俘事,记法国要在杭州建立天主堂等,是他当时的亲见亲闻。《日记》中对清政府的衰败腐朽有所揭露,如记浙江科场舞弊案。

在《日记》中也可以看到当时上海的社会生活,风土习俗和王韬的交游等情况。《弢园老民自传》说,他在上海时,“名流硕彦,接迹来游”,他和“姚梅伯、张啸山、周弢甫、龚孝珙,其交尤密。西馆中,时则有海宁李壬叔、宝山蒋剑人、江宁管小异、华亭郭友松并负才名,皆与老民为莫逆交”(《弢园文录外编》卷十一)。《日记》中对上述人物也时有记载,如李善兰(壬叔)是著名数学家,《日记》中谈到《几何原本》的翻译和刊行事,他对李善兰、徐寿在数学和工艺上的成就,也有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王韬的很多信札都存录在《日记》之中,如《致周弢甫书》(戊午十二月初八日)、《上吴健彰书》(十二月十五日)、《呈朱雪泉书》(十二月十八日)、《复朱癯卿书》(十二月十九日)、《致郁泰峰书》(十二月二十二日)、《慰郁泰峰夫子》(十二月二十三日)、《再上吴健彰书》(十二月二十七日)、《致孙次公书》(己未正月十六日)、《与周弢甫书》(正月二十五日),可以看出王韬早年的政治思想。这些信札,好多没有收入《弢园尺牍》和《弢园尺牍续编》,有的虽经辑出,但从《日记》可以考出写信日期和有助勘覆。如己未《与周弢甫书》,即《弢园尺牍》的《与周弢甫征君》,其中“瀚”一律改为“韬”,“夷情”改为“西情”,“香港西塾”改为“粤东教会”,还有刊落之处。根据“正月二十五日”《日记》:“乃致周弢甫腾虎第一书稿,备论中外民俗异宜,以未成,不果寄。”《日记》也中空十六行,并未完稿。而《弢园尺牍》却是全函,可知《弢园尺牍》后经润饰补充,《日记》则更为原始。

王韬这时期所作诗词联语,每赖《日记》以存,从中多少可以看到他的思想变化和文学修养。

《日记》既有助于对王韬思想的研究,对当时历史、社会、习俗等也很有参考价值,因此,整理出版,是很有必要的。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方行先生就将《蘅华馆日记》二册(另二册当时尚未发现)抄录标校。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方行、汤志钧两位先生整理的《王韬日记》。

本书将上述三种现存王韬日记全部收录:台湾藏本根据原稿复印件整理;《新声》刊本,根据原刊整理,订正了前人整理的少量讹误;上海图书馆藏本,以《续修四库全书》所收稿本影印本重新整理,订正了中华初版的一些疏误。

历时半个世纪,经过数代学人的努力,希望为学界提供一部收录更加完备、点校更加准确的王韬日记整理本。方行、汤志钧、熊月之、陈正青等先生或直接参与,或提供资料,谨此致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