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第2版) 作者:赖瑞和 著


在西安,似乎没有多少人晓得唐代的大明宫在哪里。我问了好些人,都说不知道。那些市内一日游的团队,也不到大明宫去。甚至连开出租车的曹师傅,也不知道大明宫怎么去,不愿载我去。“没甚么好看的。几个大土堆!”他安慰我说。

但他可能不知道,这“几个大土堆”,在一千多年前的堂皇富丽。早在1957年到1962年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的专家们,已经对大明宫作过详细的勘查,而且还试掘了一部分遗址。考古报告也早已发表。十年前,我还在研究所念书时,就已经读过这份报告了。但没想到,长安的许多后人,却不知道大明宫在哪儿。

我只好自己来想办法。打开西安市的地图,发现地图上倒是标出了大明宫的遗址所在,在西安北郊。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指示了。不过,那地方看来离我住的解放饭店,似乎不远。我决定自己骑自行车去。

于是,在一个初秋的午后,我等到下午五点多,阳光没那么猛烈时,在解放饭店的小卖部,租了辆自行车,独自去寻访唐代的大明宫。

出了明代所建的城墙北门,沿着太华路一直往北骑。这一带,有不少工厂和民居,还有一家医院。越往北走,越多农田。骑了半个多小时,才来到一个叫马旗寨的小农村。从地图上看,这里离解放饭店只有五英寸的路,但实际上等于大约三公里,可是还完全见不到甚么大明宫的遗址。然而,这一带从前倒是属于唐代皇城的一部分,可以想见唐代长安城之大。

我按照地图的标示,过了马旗寨之后,才右转入一条地图上没有标上名字的小巷。这是一条黄泥路,两旁有一大片的玉米田。青青翠翠的玉米枝干,在初秋的微风中轻轻摇晃。从考古学家所绘的复原图看来,唐初发生“玄武门之变”的玄武门,其位置便大约在我右方这片玉米田中了。

越往里走,路变得越来越窄,出租车真的恐怕很难开进来,怪不得曹师傅也不愿载我来。又骑了二十多分钟,依然不见有甚么大明宫的踪迹。我担心迷路,查看地图,发现走的路应当是对的,至少方向没错。前面不远,应当就是麟德殿的遗址,那是唐代大明宫主要的宫殿建筑之一。

然而,地图上看来不远的地方,却似乎遥远得很。当时忘了,地图上的一寸距离,实际上等于大约半公里。不久,果然见到右手边出现一个大土堆。我赶紧把车子转入一条田间的小路,往那里骑去。

这土堆高达二十多尺,在一大片玉米田中隆起,显然是一座人为建筑的废墟。有几个小孩,爬到土堆上头去追逐。有一名农人荷锄走过。

“老师傅,请问这是不是麟德殿的遗址?”我问。

“哦,不是。这是三清殿。”他指指前方一个有围墙的地方,“那边才是麟德殿。”

这三清殿的废墟,前面并没有任何标志,也没有任何围墙,只是孤零零地立在玉米田中。我也随着那些好玩的小孩,爬到土堆上头去。那里长着一些杂草。在夕阳下,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景物都染上一层温馨的金黄色调。

站在这一片废墟上,想起从前唐代的皇帝们,在面对忧患的艰难时刻,如何经常都会在殿中登高“北望昭陵”,或“北望献陵”,祈求这两位创业先帝的启示,寻求精神上的安宁。然而,这显然只是象征性的举动,因为在长安这一带,也不能清晰见到昭陵或献陵。我到的那天,正是天气晴朗,蓝天万里无云的好天气,但也只能见到一些不知名的远山朦朦胧胧的影子。

麟德殿遗址倒是建起了围墙保护,并且有一个管理所。我来到的时候,已是下午六点多,参观时间已过,空无一人,静悄悄的。幸好,有一位管理员住在那里。他特别通融开门让我进去看。

中国科学院的考古专家,曾经在这里做过重点试掘,但发掘现场现在都用泥土重新覆盖着,加以保护,要等将来条件比较好的时候,再来发掘。而今,这一片废墟的杂草丛中,依然散弃着许多唐砖碎瓦。地面上,也分布着好几十个排列整齐有序的巨大柱墩。这些柱墩都很新,不像唐代遗物。“那都是现代仿造的,”管理员说。

唐代宫殿给我的联想,倒和皇帝无关。我经常联想到的,反而是唐史上一位悲剧人物,牛李党争中的李德裕。这可能是因为他写的一首诗,非常生动地刻画了他和朝廷的关系,而且还写到了他在宫中工作到深夜的情景:

内宫传诏问戎机,

载笔金銮夜始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

月中清露点朝衣。

我骑车离开麟德殿的废墟时,心中想到的,正是一千多年前,李德裕半夜离宫回家时,“月中清露”沾湿了他的朝衣这个悲凉的意象。当年,他坐镇武宗宫中的金銮殿,亲自替唐室指挥了好几场重大的战事,包括平定泽潞节度使刘稹的叛乱,经常弄到半夜才能回家。这首诗,便是他在公元814年,刘稹叛变期间写的。

然而,武宗死后,宣宗上台,李德裕便失势了,最终更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去。他曾在一篇短文中,形容自己在那里“幽闷不乐,谁与晤言”。最后,这位功臣便这样老死在海南岛了。

唐代的宫殿在唐末历经几次浩劫和大火,如今只剩下这几个大土堆,孤零零地立在初秋的玉米田中。但李德裕当年在宫中,写给前方将领和回纥酋长的那一批官文和书信,却逃过浩劫,流传至今,仍然保存在他传世的文集《会昌一品集》里,永垂不朽。这本文集让我们清楚知道,他当年是怎样在宫中指挥战事的。比起堂皇的宫殿,文章确是“不朽之盛事”啊。唐代的宫殿早已不存了,唐代的诗文却是战火无法摧毁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