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约701 — 761
字摩诘,祖籍祁州(今山西祁县),后迁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有《王右丞集》。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①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②。
遂令东山客③,不得顾采薇④。
既至金门远⑤,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⑥,京洛缝春衣⑦。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⑧,未几拂荆扉⑨。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释
①綦(qí)毋潜:字季通,一作孝通,虔州南康(今属江西)人,开元十四年(726)进士,由宜寿尉入为集贤待制,迁右拾遗,终著作郎,作者的朋友。
②英灵:英才。
③东山客:指綦毋潜,东晋丞相谢安未做官时曾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东山,故后世以东山客指隐士。
④采薇:指隐居。相传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⑤金门:也称金马门,汉代宫门名,《史记·滑稽列传》:“金马门者,官署门也。门旁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⑥寒食: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两天(一说前一天),家家禁火,只吃冷食。
⑦京洛:洛阳,唐代的东都。
⑧桂棹:桂树木做的船桨。
⑨荆扉:柴门。
【意译】
圣明的时代该是没有隐士的,天下英才纷纷前来为朝廷效力。连你这个像谢安那样隐居东山的隐士,现在也不能效法伯夷、叔齐去采薇了。你赴京应试落第,不能进入金马门,谁说过是你的不对?你自江淮间来的时候恰好是寒食节,如今滞留东都洛阳,只好自缝春衣。我在长安大道上设酒宴为你饯行,情投意合的老友就要离我而去。你将要坐上小船离开,不久将叩开家中的柴门。远方的树林带走你的身影,落日的余晖笼罩着孤独的城池。你不被录取是才能没被考官发现,不要因此认为自己知音稀少而心灰意冷。
【品读】
好朋友落第还乡,原本不是件愉快的事。可诗中满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让我们看到诗人可贵的积极心态。首先,作者肯定这是一个圣明的时代,读书人还是应该出来为国效力。但綦毋潜偏偏是应试落第,报国无门。诗人为他着想,希望老友将落第视作偶然事件,不要因此否定自身的才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继续努力进取。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①。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
注释
①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唐代隐士喜隐于此。
【意译】
下马来请你喝酒,问你将到何处去。你说一切不如意,准备去终南山隐居。只管到山中去吧,世间的俗务不必再去留意,山中的白云,将伴随你的隐居生活,无穷无尽。
【品读】
这首诗是劝人归隐之作。诗人认为不必斤斤于生活的不得意,劝人只管自由自在地去享受隐居的乐趣。对无尽白云的描写,尤其开人郁塞,涤人心胸。
青溪①
言入黄花川②,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③。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④,澄澄映葭苇⑤。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⑥,垂钓将已矣。
注释
①青溪:在今陕西勉县东。
②言:发语词,无义。
黄花川:在今陕西凤翔东北。
③趣途:指走过的路途。趣,同“趋”。
④菱荇(xìng):泛指水草。
⑤葭(jiā)苇:芦苇。
⑥盘石:大而平的石头。
【意译】
进入黄花川游览,每每都去追逐那条青溪。溪水随着山势,百转千回,经过的路途,却不足百里。水声在山间乱石中喧嚣,水色在深密的松林里幽静深沉,水草在溪水中轻轻摇荡,芦苇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我的心一向悠闲,如同清澈的溪水淡泊安宁。但愿我能留在溪边的盘石上,在垂钓中度过我的一生。
【品读】
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一条小溪。作者从地势、声音、颜色等诸多方面入手将青溪描画成一,个令人神往的所在。王维写景,最擅长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本篇即是如此。比如“喧”“泛”“映”等动词的使用,其实是为了衬托出青溪宁谧的特征。
渭川田家①
斜阳照墟落②,穷巷牛羊归③。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④,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⑤,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⑥。
注释
①渭川:即渭水。发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
②墟落:村落。
③穷巷:深巷。
④雉雊(zhì gòu):野鸡鸣叫。
秀:麦子抽穗。
⑤荷(hè):肩负。
⑥《式微》:《诗经·邶风》篇名,诗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式,语气词。微,昧,天昏暗。
【意译】
斜阳映照着村落,牛羊返回深深的小巷中。村野老人惦念放牧的孩童,拄着拐杖在柴门前等候。野鸡在麦子抽穗的时节鸣叫,蚕儿休眠,桑叶已经稀疏。农夫扛着锄头来,路上相遇,亲切交谈。如此安闲的生活怎不教人羡慕,我惆怅地吟咏起《式微》的诗篇。
【品读】
这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描写了渭川田家真实的生活场景。大自然和人在诗中显得如此和谐,浑然一体。田间劳作,成为一种快乐,那自由的、安闲的生活状态,着实令人羡慕。
西施咏①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②,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③,不自著罗衣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⑤,效颦安可希⑥?
注释
①西施:传说中春秋时美女,生于苎萝山(在今浙江诸暨)下农家。越国被吴国打败后,将她献给吴王夫差,使吴王沉湎美色,最终灭吴报仇。
②越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东南若耶山下,溪旁有浣纱石,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③傅:同“敷”,涂抹。
④罗:轻软的丝织品。
⑤持谢:奉告。
邻家子:即传说中效颦的东施。
⑥颦:皱眉。
【意译】
美貌被天下人看重,西施难道会永远贫贱?早晨还是越溪边的浣纱女,晚上已成为吴王宫中的王妃。贫贱时候的西施和别人又有什么两样,富贵的时候才觉得西施原来美貌出众。让宫女敷脂抹粉,不必亲自穿上精美的丝织衣服。君主宠幸之后更显娇美的样子,君主怜爱之后竟然分不清是非对错。当年一起浣纱的同伴,再也不能和西施同乘一辆车返回。奉告那些没有西施那般美貌的邻人,即使效颦也没法得到西施那样的宠幸。
【品读】
诗人通过美丽的西施起初贫贱,最终富贵的故事,隐曲表达了人才不会被长久埋没,终有出头之日的看法。同时,诗中也描写了西施身份转变所体现的世态炎凉,讽刺了吴王的荒淫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