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哲学奠基人康德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超值金版) 作者:雅瑟,培培 编著


哲学奠基人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康德

1724年4月22日清晨,康德诞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的一个虔诚的新教徒家庭,因而康德幼年的精神世界受新教影响很深。直到上小学,学校的人文主义教育才改变了其宗教态度。

1740年,康德进了科尼斯堡大学。人们现在无法考证他当时注册了什么专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经常听哲学课。1748年,24岁的康德大学毕业,因为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他衣食无托,前途渺茫。由于大学没有他的位置,他决定到科尼斯堡附近的小城镇去做家庭教师。

康德曾说再也没有哪个家庭教师比他还差,但是实际上他这是谦虚,因为他教过的学生对他的口碑都不错。在做家庭教师期间,他发表了第一本著作《关于生命力的真实估计之思考》,五年的家庭教师生涯后康德重返科尼斯堡,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家乡。返回家乡后,康德再次进入大学学习。1755年,康德以论文《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获得硕士学位,三个月后获得大学私人助教资格,开始教授哲学。在私人助教这个教职上,康德一干就是15年,学生的听课费就成了他的生活来源。因为康德的课很受欢迎,愿意听他的课的学生也多,因此他在生活上也做到了衣食无忧。

在任助教期间,康德开始经常发表著作。他的论题包罗万象,从自然科学、美学、神学甚至到巫术应有尽有,但贯穿其中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哲学研究应该如何进行:是从理性的观点出发,从普遍真理中推导出有关事物的真理,还是从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得出普遍的结论?

康德的著述和讲课使他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使他开始走出科尼斯堡,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成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与哥德和席勒一起成为魏玛古典派顶梁柱的赫尔德。尽管如此,康德很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教授职位,期间他拒绝了科尼斯堡提供给他的诗学艺术教授聘书。他还拒绝了来自埃尔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他只愿意在科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家乡,而且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迁居他乡。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

1770年,46岁的康德终于获得了科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教授一职,他的就任报告题目是《感性与知性世界的形式与根据》。当上教授以后,康德沉寂于潜心研究他的批判哲学,十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1781年,他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仅凭这一部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康德深居浅出,终身未娶,一辈子过着单调刻板的学者生活,直到1804年去世为止,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因此诗人海涅说,康德是没有什么生平可说的。

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时间几乎从未有过变化,就像机器那么准确。每天下午3点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会踱出家门,开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而教堂的钟声也同时响起。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当他读到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卢梭的名著《爱弥尔》时,深为所动,为了能一口气看完它,不得不放弃每天例行的散步。这使得他的邻居们竟一时搞不清是否该以教堂的钟声来对自己的表。

和许多伟大的德国学者一样,康德家境也很贫寒,以至在金钱观念方面给后人留下笑料。据说这位大学者经常声称,他最大的优点是不欠任何人的一文钱。他曾说:“当任何人敲我的门时,我可以永远怀着平静愉快的心情说:‘请进。’因为我肯定,门外站着的不是我的债主。”

康德思想的发展,以1770年他提出教授就职论文为界,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在“前批判时期”,他埋头于自然科学研究,提出了“关于潮汐延缓地球自转的假说”和“关于天体起源的星云假说”。这两大假说从物质自身的运动和发展来解释自然现象,摒弃了神学创世说和自然界永恒不变的观点。

在“批判时期”,康德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这部哲学名著。恰如康德枯燥乏味的生活一样,这本洋洋数十万言的大作非常晦涩难懂。一位读者对康德抱怨说:“读你的书十个指头都不够用,因为你写的句子太长了,我用一个手指按住一个从句,十个指头用完了,一句话还没有读完!”但是艰深的语句掩不住思想的光辉,康德哲学真的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成了哲学领域内“哥白尼式的革命”。此后他又陆续发表了《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两部著作。三部著作的相继问世,成为康德批判哲学体系诞生的真正标志。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

如果说《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是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那么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则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地说,康德告诉我们: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康德的哲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人把他的哲学比做蓄水池,前人的思想汇集于此,后人的思想则从中流出来;也有人将他的哲学比作一座桥,想入哲学之门就得通过康德之桥。

这个被誉为人类哲学界的哥白尼,一辈子只崇尚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的孤寡老头,这个终生没离开过家乡小镇,却奇迹般地创造出古典哲学大厦的哲学泰斗,同时从不暴露自己科学院院士头衔的高尚的人,其仙逝时,哥尼斯堡全市居民陷入巨大的悲恸中。人们连续16天自发前往瞻仰这位不足1.6米的巨人、伟大哲学家的遗容。直到现在,加里宁格勒的年轻人结婚时,也不忘带上一束花放到康德的墓前。

2004年是康德逝世200周年,也是德国文化界的“康德年”。在德国乃至整个世界,人们都在用各种方式纪念这位思想界的巨人。“康德年”之际,德国多家出版社又不失时机地推出了最新“通俗版”的《康德传》。

书中的康德,被描绘成一个衣着讲究入时的绅士,而非原先人们印象中“清心寡欲”的古板角色。据称,哥尼斯堡的年轻女士们目光一直追逐着穿着雅致的康德硕士。他虽然个子不高,但眼睛炯炯有神,谈话风趣幽默。可他对女性总是保持着一定距离,不管哪个女孩多么狂热地追求他,他都不会越雷池半步。事实上是康德心里已经有意中人了,那就是凯塞林克伯爵夫人。这位中年丧偶的伯爵夫人端庄美丽,气质优雅。康德每天都到伯爵夫人家为她儿子上课,为的是看一眼“心上人”。而在伯爵夫人的私人沙龙,人们也看到在她座位旁一直为康德保留着一个空位子。但由于世俗的禁锢,一个伯爵夫人是不能嫁给平民的。1763年,凯塞林克伯爵夫人只好嫁给了一个贵族,康德不无悲伤地辞去了家庭教师工作。

此外,康德也不是一位“讷于言”而闭门埋头著述的哲学家。

他喜爱参加哲学圈子以外的沙龙,且谈锋甚健、机智幽默、富有魅力。在课堂上,他也颇受学生的欢迎。演讲时的侃侃而谈,自然与“三大批判”中的晦涩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康德对“绝对律令”的遵守也并非不折不扣。据说他规定自己每天清早只能抽一斗烟,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烟斗却越来越大。

名人名言

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抑制。

——康德

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他们,对他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越加充实着心灵。

——康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