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月14日(星期四) 骑车勘探铁人三项赛车路线

悉尼! 作者:(日)村上春树 著 , 施小炜 译


9月14日(星期四)
骑车勘探铁人三项赛车路线

早晨七点起床。外出吃早餐。在附近一家一直叨扰的咖啡馆吃香肠面包卷喝咖啡,五澳元。又续了一杯咖啡,两澳元。报纸九十澳分。一面读报一面用餐。香肠面包卷不太好吃,剩了一半。

返回房间,整理积存的日志原稿。十点与谷君在大堂碰头。今天其他人(川多女士和摄影师)赴堪培拉观看足球预选赛(与南非对阵)。驱车四小时赶至堪培拉,看两小时比赛,结束大致要到晚间十点,然后再花上四小时返回悉尼。这一定很累人啊。然而这是工作,他们不得不去。我如果有空的话,为将来计本想也跟着去,无奈手头有各类事情得打发,不去了。[1]

去附近的自行车行租车。一辆饱经风霜、气度不凡(或者说只是古旧而已)的山地车,租金一天二十五澳元。保养似乎欠佳(前轮刹车垫圈松动,有一次甚至完全脱落,关键时刻刹车失灵,刹那间吓出我一身冷汗),但完全能骑。就是租给我的头盔太小,毫无用处。尽管我再三申诉头盔太小戴不下,店家却一口咬定:“头盔就是这样大小。”在这方面似乎有点马虎。可戴不下的头盔任你怎么想也戴不下。无奈,只得不戴头盔骑车。尽管有法律规定骑车人必须戴头盔。

骑着自行车,勘探皇家植物园周围的铁人三项赛车路线。从宾馆出发,骑车大约十分钟的距离。悉尼市中心不太大,恰好适宜骑自行车往来。

赛场上,铁人三项开赛在即,不是选手们在进行预演,就是媒体伴跑似的也在预演。转播彩排好似实战一般,空中数架直升机宛如采蜜的蜂群,不停地飞舞盘旋。奥运会的盛大气氛逐渐高涨。

负责赛场整备的员工也都神情紧张,在岗位上恪尽职守。虽然都是无偿的志愿人员,不过人数毕竟太多。感觉人多势众,满坑满谷。简直就像服务生人数比食客还多的餐馆。


沿着自行车比赛路线,骑车实地探访了一遭。从歌剧院前的交通环岛出发,笔直地爬上植物园旁的漫长坡道,然后进入植物园靠近海湾一侧的道路,向前骑至转弯处便掉头往回,经过教堂和州立美术馆,在海德公园旁边折转一百八十度,顺着方才爬上来的道路直奔而下,从歌剧院的大挑檐下穿过,回到过渡区。如此重复六次。自行车与长跑的赛道设定多少有所不同,但是许多部分重复。就自行车而言,这是一条颇为艰苦的路线,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相当大。像我这种新手根本骑不来。比赛路线沿途风景优美,然而竞技者们只怕没有观赏景色的余力。


率领着七百七十二个囚犯和二百四十七名押送兵,从英国赶来殖民的“第一舰队”亚瑟·菲利普总督,就是在这一带登陆,建造了值得纪念的最早的定居地,理由是此处流淌着丰富的淡水。这条河流曾被唤作“储水河”,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日渐污浊,许久以前便消失在了高楼底下。最早的殖民者在今天的植物园一带耕耘播种,试图开垦为农田,但他们的尝试以彻底的失败告终。于是面如死灰,转而移去别处寻觅可耕之地。须知耕作失败的话,就唯有坐待饿死了。这次耕耘失败的纪念地就成了今日举世闻名的植物园。

澳大利亚自然也有形形色色的纪念地和纪念碑,但就我的印象而言,诸如“在这里如何如何遭受挫折失败了”、“在这里如何如何发生了惨剧”之类的场所似乎很多。几乎没见到“充满荣耀的胜利纪念碑”之类的东西。在这层意义上,我觉得澳大利亚或许是个有与众不同的历史感觉的国度。

顺便提一句,第一舰队从英国运来的种子大部分没有结果(季节逆反也是原因之一)。只有途中在南美和南非购买的南半球的谷物种子,总算适合澳大利亚的土壤。亚瑟·菲利普似乎是一位天才指挥官,但恐怕也为此胃痛不已。


骑着租来的山地车悠然驰过街头,轻松愉悦,汗出如浆却神清气爽。路线勘探完毕,穿越市中心,前往相反方向的海扇湾,与谷君共进午餐。一家叫“蓝鱼”的可临眺海港的海鲜餐馆。将自行车停放在店前,坐在店外摆着的餐桌边悠哉地进食。半打牡蛎,色拉与炸鱼加薯片,还有淡啤酒。天气晴朗,阳光温煦。优雅。牡蛎小巧而新鲜,半打约合七百日元。因为连续踩了好长时间的脚踏板,食欲十分旺盛。

168-1

回到房间,不慌不忙地入浴。由于房间寒冷,暖洋洋的浴缸显得尤其宝贵。可是,澳大利亚的室内难道不供暖吗?两点接受悉尼报纸《澳大利亚人》的采访,前来的是一位叫默里·瓦尔德罗的人,年纪大约和我相仿。请他来到我的房间,轻松自在地交谈,待回过神已是傍晚六点了。竟高谈阔论了四个小时。澳洲人果然生性优游自在,无忧无虑。但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英语毕竟疲倦。由于说得太多,几乎想不起究竟说了些什么。

问题:“你为什么来采访奥运会?你喜欢奥运会吗?”

回答:“是啊,为什么呢?对于奥运会赛事本身,我其实没什么兴趣。我自己喜欢马拉松赛跑和铁人三项赛,的确也想亲眼看一看。但不仅仅为此,我觉得奥运会赛事自身似乎也包含某种值得一写的东西。那究竟是什么东西,我还没有搞清楚。”

看来他对奥运会似乎也没有太大兴趣,满脸不得要领的表情。

“我喜欢旅行,写文章。这一次嘛,说不定就像是一次附带观战奥运的吟游旅行吧。”我姑且如此说道。


据说他是十九岁那年从新西兰来到澳大利亚的,心想“只待三个月”,然而这一住就是一辈子。越战期间差点被抓去当兵,躲到欧洲避了阵风头。夫人是位旅行作家。第二位夫人。第一位夫人年轻时就离婚了。有两个孩子,一个二十四岁一个十九岁。还谈过些什么?哦,关于我的小说。

杰·麦克伦尼评说你是“怀疑的现实主义者”,这究竟是什么意思?这种说法我是头一次听到,不解其意,倒想向你讨教呢。哈哈哈,是么,我也不太明白啊。究竟何意呀?正因为不太明白才问你嘛……就是这类话题。

有空的话欢迎来我家坐坐,他说。他住在悉尼北部的海岸边,附近美丽的海滩竟有五个之多(那里倒很像澳大利亚的长岛)。咱们来个烧烤大会如何?烧烤大会可是澳大利亚的国民大餐哟。(是么?)附近还有一处辽阔的自然公园。那公园里有什么东西?啥也没有。彻彻底底啥也没有。一片bush(未开垦的荒地)而已。看看地图,是从悉尼驱车仅需四十五分钟左右的近郊。在这种地方,“彻彻底底啥也没有”的辽阔大地一望无际。比诸日本的话,便是大致相当于一个神奈川县大小的、仿佛晚年的李尔王彷徨过的荒野,在多摩川的对岸绵亘延展。真是个巨大的国度啊,令人感叹。


据他说,悉尼的房租在奥运期间飙升,于是有不少人将自家的寓所出租,自己则去海外旅行,可以赚到利润差额。可不是因为厌恶奥运会的喧闹才避开哟。奥运会还是很受众人欢迎的。

不过据报章报道,与光顾悉尼的人相比,弃悉尼而去者更多。回答采访时,也有人声称:“体育我自然喜欢,但是讨厌人扎堆挤来挤去。”这也许不失为健全的思考。

168-1

六点,和谷君去还自行车。我忠告车行的年轻人:“这儿的螺帽得好好拧紧了,不然刹车装置要脱落。很危险的。”可他光打哈哈:“哟呵,是么,哼哼。”就算完事了。我猜他肯定会置之不理。但的确十分危险:眼见道路即将下坡,我想捏一把刹车,可居然丝毫不管用。

随后乘坐单轨电车,前往只在奥运期间开设于市中心的美津浓展示室。昨天那位N先生在。我正需要可以穿着漫步街头的慢跑鞋,于是买了一双正在展示的鞋子,一百四十澳元(给我打了八折)。即便打八折仍然很贵,不过是双好鞋。我是头一回买美津浓的鞋,穿上在店内的跑步机上试着跑了一会儿,穿着舒适,做工结实。美津浓的商品大都外观朴实无华(可真够朴实无华啊),可活儿做得规规矩矩。据N先生说,总经理是个踏实的人,曾下令“要做真正能跑步的鞋”。所以他们从不生产花里胡哨追逐时尚的鞋子,也就是说,他们做的是信誉第一的生意。的确,有为数不少的慢跑鞋是徒有虚名,你穿在脚上跑上一跑就会发现:这算什么东西!

临别时,N先生送给我一只“礼品盒”,里面装有帽子、T恤衫、Polo衫、小背囊之类,各种美津浓的制品塞得满满的,就像一只福袋。在广告宣传上可真是不计血本啊!我不禁叹服。对这类事情我毫不懂行,但看来体育用品厂家围绕奥运周边展开的争夺颇为激烈。在某种程度上,如果不阔绰地大把撒钱,或许就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只是我觉得,将礼品特地赠送给我这样的“局外人”,只怕并无益处……但袋中的运动衫品质上佳,穿着跑步非常合适。带来的衬衫不够穿,正好雪中送炭。

我本以为T恤衫之类总可以在当地买到,于是根本没多带,不料澳大利亚却是个难以想象地让人生不出购买欲望的国度。走进任何一家商店,几乎都没有你想要的东西。不必花冤枉钱,说好当然好,可未免也太那个了。

近处有一家书店,顺便进去买书。关于悉尼历史和澳大利亚开拓史的书。然后买了两本英文版的《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以便赠人。合计九十二澳元五十七澳分。书店前的大街即将有圣火通过,挤满了看客。店员摆弄收银机时也心不在焉,拿出照相机,冲着站在门口的伙伴吼叫:“还没过来么?”我前天已经看过圣火,自然无所谓,连看两遍也没啥意思,无非是火焰罢了。在邻近的餐馆和谷君两人简单地用了晚餐(豆类色拉、面包和啤酒),乘单轨电车返回宾馆。


当地报纸登有全体参赛国有望获取的奖牌数。当然,那是澳大利亚的报纸,多少会偏爱澳大利亚选手,恐怕不能说是准确的预测,但相对还是言之在理的。根据这份预测表,日本获取的奖牌数为:

金牌 9

银牌 7

铜牌 6

日本的奖牌,大半将在女子游泳、体操和柔道等项目上摘得,此外的项目几乎全无夺奖的指望。顺便提一句,女子马拉松项目中高桥尚子被预言将赢得银牌(金牌的预期得主是劳鲁佩)。棒球拿不到奖牌(因为韩国中断了国内联赛,投入一流选手参赛,所以报纸推断其实力强于日本队),足球自然也拿不到奖牌(预言巴西夺冠),女子垒球是铜牌。预言能否得中,不妨拭目以待。[2]


[1]说担心不知是否弄得到足球票,但赶去一看,看台上空空如也,票不费吹灰之力便弄到了手,还坐上了好位子。日本拉拉队也比预期少得多,稍稍有些败兴。翌日报纸称满场都是日本拉拉队,其实是根本没有的事。不知为何会这样。——原注

[2]实际结果为金牌5,银牌8,铜牌6。比澳大利亚报纸预测的还要少。——原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