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静中思“静”

文字密码:文字、文化与诗意漫谈 作者:谢艳明 著


一日,某君满脸愁容、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跟我说:每天住在喧嚣的城市里,周遭都是机器轰鸣的工地,夜晚无法安安静静地入睡,心里非常烦躁,白天工作没精打采,真想找个僻静的地方住上一两个晚上,让身心得以休整。于是,我们相约到郊外的某个山庄里度周末。

我们预订了位于山村里的一个小别墅,四野无人,到了夜晚,这里十分安静。我晚上九点就迫不及待上床睡觉,尽情享受难得的宁静,一夜睡得很香很沉。第二天早晨六点就感觉彻底睡醒了。洗漱罢,我便出门到别墅的四周走走,呼吸山庄里的新鲜空气。来到园子里,我就遇见某君也在漫步,便上前问他是否享受了一夜的酣睡。他却说一夜无眠,躺在床上,脑子里就像演电影,各种事情像蒙太奇一般在脑袋里剪辑着,整晚上他就像做煎饼似地在床上翻来覆去……

我忽然明白了我们所希望得到的安静是存在于两个地方的:其一为环境的安静,其二为内心的宁静。我因为环境安静而一夜酣眠;而某君尽管身处幽静之中,然内心躁动不安,仍无法安睡。为了身心得以安稳地休养,我们需要环境和内心两个地方都安静。

汉字“静”由“青”和“争”构成。从字面义上讲,“争”和“静”是互为矛盾的,相争则不得安静。古人构成“静”字取“争”的音(大概古音“争”和“静”相同),而取“青”之意,因而,“静”的本义是“颜色分布适当”。徐锴(约920—约974)注《说文解字》之“静”字曰:“丹青,明审也。”清代段玉裁(1735—1815)进一步解释说:“分布五色,疏密有章,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淟涊不鲜。是曰静。”可见,“静”最初是视觉概念,而现在变成了听觉概念,这便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基因变异”,就像“闻”最初是听觉动作,而现代汉语中“闻”多半是嗅觉动作。然而,从通感的意义上讲,颜色均匀的画面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特别是水墨丹青,让人观之甚感恬静安详。因而,中国水墨画多表达田园幽静之主题;希腊雕塑《拉奥孔》中人物被蛇紧紧缠住而痛苦不堪的面画,用中国的水墨丹青是表现不出来的。

“静”不仅是中国绘画的审美情趣,也是中国人内外兼修的审美规约。中国古代形容女性之美是以“静”为指归的。《诗经》有《静女》一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娴静的姑娘多么美丽,在城的角楼等我。”自《诗经》之后,古人判断女性之美的重要标准就是“静”,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反衬了年轻女子以“娴静”为美。很多形容女性之美的词语都与“静”字有关,如“文静”、“娴静”、“莹静”、“嫕静”等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描写美女时一般离不开“静”字。唐朝诗人孟郊(约751—约814)也写过描写娴静女性的诗《静女吟》:

艳女皆妒色,静女独检踪。

任礼耻任妆,嫁德不嫁容。

君子易求聘,小人难自从。

此志谁与谅,琴弦幽韵重。

清朝龙禅居士的《碧血碑》有这样的话语:“妾身吴紫英,安徽桐城人也,少禀嫕静之粹训,长备颖之精能。”曹雪芹(1715—1763)的《红楼梦》里赞林黛玉时说:“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清末刘鹗(1857—1909)著有《老残游记》,在第八回里写有“里面出来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子……相貌端庄莹静,明媚闲雅。”中国传统女性以“静”为美,故女性的名字中带“静”字的很多。当然,西方女性也有以“静”为名的,是为“Serena”,只是中国女性更强调“静”些。疯疯癫癫的女孩常是文学作品中没有涵养、层次不高的人物形象,比如《牡丹亭》中的丫鬟春香,经常叽叽喳喳,话特多;而与之相对的杜家小姐杜丽娘则娴雅幽静,让人觉得楚楚动人。

古典诗词歌赋多以“静”为主题,而且描写“静”的作品往往很能打动读者的心。这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李白(701—762)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远离家乡的旅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细细地品味思乡的情结。光是“思乡”不足以打动读者,李白在这里突出了一个“静”字,一下子引起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共鸣。李白还写过一些突出“静”为主题的诗,都很经久耐读,比如《咏方广诗》:

圣寺闲栖睡眼醒,

此时何处最幽清?

满窗明月天风静,

玉磬时闻一两声。

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701—761)很擅长写使人心神宁静的诗。每次当我读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句诗时,我都会联想到在那么宁静的夜晚,我会悠闲地数着瓣瓣落下的桂花。他的《山居秋暝》也让我读起来感到格外的宁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如果说李白的《静夜思》常常引起你的思乡之情,使你内心不能平静,那么你再读一读常建(708—约765)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你的内心也许会彻底安静下来: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读这首诗,你仿佛看见: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人惊叹、陶醉。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

中国传统思想将“静”看做人认识世界的最高境界,视其为人的最高修养。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诉我们只有“静”才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认清万事万物及其发展规律。老子曰: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他说,让心灵保持空明、宁静,不受私欲的扰乱。万物蓬勃生长,由静及动,我们由此看到了自然往复循环的规律。万物纷杂,但它们又都最终由动及静,返回各自的初始与根本。这个初始极致空明、宁静的状态孕育着新的生命和动力。以上往复循环的过程就是自然变化中的不变规律,明白了解这个规律就是“明”。

道家还主张人的修为要“静”。老子说:“君子之道,静以修身,俭以养生。”他还说:“非淡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并覆,非正平无以制断。”“宁静致远”要求我们本着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临终前给儿子诸葛瞻写了一封家书——《诫子书》,开篇就点明人的修养要以“静”为基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君子的操守,要安于平静以修善自身,要乐于俭朴来淳养品德。只有看淡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在宁静中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有所成。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褊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光飞驰,如果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消磨,渐渐地凋零枯萎,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中国古代的军事与社会管理也是以“静”为主要策略的。所谓“以静制动,静观其变”,就是当敌人在运动时,我们要静下来,以不动而克制其动,并静静地观察其变化,找准时机,一击而制胜。很多人的失败源于他们不能静下心来,看不准时机,耐不住性子,烦躁不安,以至于将良好的战机留给了敌人。

综上所述,中国人在努力寻求环境的安静之时,更看重内心的宁静(tranquility,calmness,quietness,peacefulness,serenity)。即使环境不安静,只要内心宁静,你仍然可以享受恬静的生活。陶渊明(365—427)将房子筑在繁华都市,而不受车马喧嚣的影响,“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当内心宁静时,你可以不受环境的喧闹,不受世俗的侵扰,倾听自己思想的声音,品味寂寥的声音(the sound of silence)。在夜深人静、心神不宁、无法入睡的时候,请记住:静心养性,定可安眠!

《烟江远眺图》,(明)朱端,绢本,设色,纵168.2厘米,横107厘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