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座院落,那位老人(代前言)

俞大光传 作者:田兆运 著


那座院落,那位老人(代前言)

时光倒回到5年前,记得那时正是初夏时节,阳光已渐渐失去春日的柔和,使人感受到夏日的明亮和灼热。

大概是在一次关于国防科技发展的会议上,偶然认识了在总装备部编研室工作的俞启宜大姐。如果不是经由别人介绍,我真的无法相信,她竟然曾经为中国两位核武器大家朱光亚和钱绍钧当过助手。

与钱学森齐名的朱光亚自不必说,另一位不太为人所知的钱绍钧同样经历不凡,曾经担任过我国核试验基地的司令员。能够给这两位大家做助手,可以见出俞启宜在核技术领域自是有不凡的造诣。

也许是相互间比较投缘,她跟我讲起她们家族与我国核科技事业发展的特殊渊源,尤其是她的叔叔俞大光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直接从事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在谈到她的叔叔俞大光时,她说,刚巧2011年是老先生的九十华诞,他所在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领导打算给他出版一本纪念文集,其中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想要找合适的人选来为老先生写一部生平传记。她征求我的意见,是否愿意接手这项工作。

从20世纪90年代初大学毕业进入国防科技战线工作,算起来已经有近20个年头。期间,接触和采访报道过无数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对于那些曾经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先辈们,更是从内心里深怀着一份敬仰之情。

我自然是没有理由拒绝领受这样一份任务的,于是,就非常痛快地答应了下来。这原本也是我关注和报道的领域,能够有机会为这些老科学家们树碑立传,应该说也是我的荣幸。事情也就从那时算是初步定了下来,由我来采写完成俞先生的这份传记。

就这样,我开始走进了位于北太平庄的花园路6号,走近俞大光先生。在那座普通却又极不寻常的院落,在俞先生的讲述中,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当年的那段历史,触碰到历史的脉搏,激起内心无限的感慨和兴叹。

对于每一个曾经参与或是熟悉中国核武器发展历史的中国人来说,都不会对“花园路6号”感到陌生,相反,这个普通的院落在他们的内心里具有着圣地一般的地位。60多年前,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就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的。

在偌大的北京城里,这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院落,就像千百个单位圈起的院落一样。然而,她的不同寻常之处,却在于当年曾经汇聚了中国最顶尖的科技人才全力攻克原子弹技术。他们当中有朱光亚、邓稼先、于敏、俞大光等一个个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字。

进入由武警战士把守的大门,院落右侧的一小片绿地里,安放着一代大家邓稼先的铜像,铜像的底座上刻写着这位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简介。每次走过这座铜像,我都在想,这位英年早逝的科学家应该是把他的魂灵留在这座院落里。

尽管已经年近九旬高龄,俞大光先生每周仍然坚持用一天时间坐班车到这里的办公室来上班,成为了这个院子里最年长的坐办公室办公的人。除了完成组织上交派的工作之外,每周到这里来上班,我想对于俞老还有的精神抚慰,也许就是能够在这个院落里见到邓稼先的铜像,与过去的那段岁月、那些故人在记忆中的交会。

由于工作繁忙的原因,只能抽时间去俞老的办公室采访他。在那间陈设简单、朴素的办公室里,通过俞老的讲述,我逐渐了解到他所走过的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对他严谨做事、低调做人的行为风范有了切身的体会和感受。

从花繁叶茂的初夏,断断续续地延续到秋末冬初,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一次又一次地踏进这个院落。门口传达室负责登记的那位温和的中年女士,逐渐熟悉并记住了我的面孔,每次过去登记时,就知道我是又要去见俞院士的。

如果不是给俞院士作传,我即便多次从这里走过,也不可能会关注并留意到这座不起眼的院落。尽管,对于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两弹一星”的历史较常人有更多的了解,可是,毕竟那是一段存在于我经验之外的历史。

如今,随着一次又一次地踏进这座院落,走近这位老人,我仿佛亲手触摸到那段历史,眼前真切地浮现出这段过往的岁月,还有如俞老一样的那些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他们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岁月,贡献出全部的聪明才智,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花园路6号院以及如俞大光等一大批科技英才的名字,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两弹一星”史册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走进这座院落,走近这些老人,让我们去追寻当年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往事,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丰厚的精神营养。

作者 田兆运

2014年9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