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千年古都百年望族

俞大光传 作者:田兆运 著


第一章 千年古都百年望族

提起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最先使人联想起的大约是花雕酒、茴香豆、咸亨酒店等与吃喝相关的地方风味特产,然而,与丰富的物产相比,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是这里曾经涌现出的一个个在中华文明史上地位卓著的名士。越王勾践、书圣王羲之、大诗人陆游、鉴湖女侠秋瑾、一代文豪鲁迅……这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名字,无不在证明着这是一块地灵人杰的热土。俞大光所在的俞氏家族,就曾是这块土地上一个家业繁盛的名门望族。

名士之乡

东海之滨,名城绍兴。这里曾是俞大光的先辈们世代繁衍生息的家乡故土。

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这座人文古都,尽管远不如与她相邻的杭州和上海繁华,然而,在中华文明的史册上,这座城市却以其所贡献出的一个又一个杰出人物而奠定了其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

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立越国,秦称会稽郡,晋称会稽国,隋改称吴州,后又改称越州,南宋时改为绍兴府,“绍兴”之名沿用至今。

绍兴以其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风光秀丽、物产丰富、风土人情、名人辈出而著称于世,自古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正是由于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绍兴顺利地入围了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而这座充满着文化风情的著名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还赢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的褒奖。

吴侬软语、小桥流水,为这座江南城市带来别样的人文风貌。绍兴有大小河流1900千米,桥梁4000余座,其桥的数量是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6.3座桥。

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还有秀美的风光景色:东湖洞桥相映,水碧于天;五泄溪泉飞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兰亭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被称为书法胜地;沈园则因陆游、唐琬的爱情悲剧使后来者嗟叹不已。此外还有唐代纤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桥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绍兴风土人情,以乌篷船、乌毡帽、梅干菜为代表,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呈现独特的地方风采,令人仰慕神往。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那位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的先王作榜样,在他的身后,又涌现出无数个如他一般身怀壮志的历史名人,用各自开创的不凡业绩,为中华民族史册增添了一笔又一笔光辉篇章。

漫步在依然保留着历史风韵的古城,其处处可见的名人故居数量之多可谓全国同等城市所罕见。书圣王羲之故宅、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鲁迅故里、秋瑾故居……在每一座古老院落的背后,都曾留下过一个又一个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人物的成长足迹。

这些故居和院落,就像中华文明史上一座又一座无声的丰碑,向世人展现出那些先贤们为中华文明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每天络绎不绝前来参观,通过他们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向世界各地传播。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鲁迅故里门前游人如织

绍兴人有理由为从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一位位先贤名士感到自豪:从中华文明史先祖大禹到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从书圣王羲之到大诗人陆游,他们宛如华夏历史星空中一颗颗闪耀的明星绽放出灿烂的光辉。

从晚清以来,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个小小的绍兴涌现出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秋瑾、鲁迅、蔡元培、周恩来、马寅初等,这一个个令人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从绍兴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在新中国的两院院士中,绍兴籍的多达60余位,在全国所有地级城市中,绍兴所拥有的院士数量名列前三甲。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座历史文化古城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星璀璨的“名士之乡”。一代伟人毛泽东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俞大光先辈俞氏家族,就是一个名士辈出的宗族。

家族显赫

出绍兴城,北上十余千米,就来到了斗门古镇。

走出城市的喧嚣,穿越相邻不远的袍江经济开发区的热闹与繁忙,进入这座散发着历史气息的古镇时,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浮躁的心灵慢慢地安静下来。

黑色的屋瓦,青灰的墙壁,狭窄的街巷,破旧的小桥,还有已经不再清澈的河水,这一切在让人感受到古镇远离现代文明的宁静的同时,也看到了她因缺乏相应建设而显出的陈旧与破败。

然而,对于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来说,这依然是他们世代栖居的家园。街巷里有头戴毡帽的老人骑着三轮车缓缓而过,街旁门店里的手艺人在日光的照耀中专注地忙着做手工艺品,幼小的孩子们在狭窄的街巷里追逐打闹。

房子虽然破旧,但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然在延续着先辈们的文化和血脉。与房屋外墙上涂写着不同时代的标语口号相比,斑驳的青石板路,小河上一座座历史悠久的桥梁,以及河两岸人家晾晒的鱼干和鸭子,无言地向人们述说着这里宁静而悠远的文明。

从斗门镇宝积禅寺俯瞰斗门古镇全貌

整座古镇背依山岗,面临杭州湾。一条小河自镇街当中穿过。在镇子的东头,分别源自绍兴的小舜江、上虞的曹娥江和诸暨的浦阳江三江之水在此交汇入海,明代这里曾建有三江闸,历经百年沧桑变迁,杭州湾海岸线渐次前移。生活在海湾边的斗门子民,很早就远渡重洋,四处漂泊,形成了一种外向型的敢为天下先的气质。

俞大光的先祖就生活在这里。

对于出生于东北,成长于湖南,此后又分别在四川、武汉、哈尔滨、北京等地生活的俞大光来说,这里一直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直到2000年末,俞大光在度过了近80个人生春秋之后,才有机会第一次踏上先祖生活过的这片土地,走近并了解俞氏家族的历史。

在这里,他见到了一位又一位与他有着共同先祖的俞氏后人。更加让他感到不虚此行的是,他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宝贵的《俞氏宗谱》。

2000年底,年近八旬的俞大光首次回到斗门镇在老街留影

这份宗谱洋洋四大本,大字线装,其后半部才是“清光绪戊戌年(1898年)重修本”。宗谱内还夹有一份“根据清光绪戊戌年重修本整理的俞氏宗谱”,是仅7页的小16开纸的打印文本,未署年代,估计为近年所作。

通过仍然生活在这里的俞氏家族后人的转述,透过那些发黄的俞氏家谱的册页,穿越百年时空,俞大光了解到了这个家族曾有的辉煌。

据俞氏家谱记载,斗门始祖为俞德昭,字玉山。他在明朝永乐癸卯年,即1423年考中举人,首迁斗门。宗谱中有“玉山俞先生徙居斗门传”一文,其中说明了俞氏宗族在斗门是聚居在“山阴斗门之汇头”。

俞家大约在清朝中后期成为斗门的名门富绅,有“三代翰林”之称。按家谱“元善世昌,文明大启,声振家邦”排序,从“世”“昌”辈即有多人外出做官,家眷随迁,逐渐移居湖南、广东和南京、北京、天津、辽东等地。

等到“文”“明”字辈,家族更为兴旺,其中尤以俞文葆、俞明震、俞明颐一支最为显赫。俞文葆在湖南为官时,与湖南巡抚陈宝箴结为亲家,其女俞明诗嫁给陈宝箴之子陈三立,此人号散原,是当时诗坛泰斗。以后,陈三立的女儿陈新午又嫁给了俞文葆的嫡孙俞大维。俞文葆家族还与湖南世家、清末明臣曾国藩家三代联姻。俞明颐娶了曾国藩的嫡孙女曾广珊,而俞明颐的二女儿俞大絪又嫁给了曾国华的曾孙曾昭抡。

俞大光的祖父俞文瀚在同辈中排行十二、父亲俞明涣在同辈中排行十四。他们这一支在家族中属家道中落者。

在明字辈中排行老大的俞明震,字恪士,清末翰林。他曾随台湾巡抚唐景松到台湾任职,期间适逢中日甲午战争,他在基隆受伤,为记述此事还专门写了一本名为《台湾八日记》的书。战事结束返回大陆后,清廷出于他有作战经验的考虑,派他去日本考察军事教育,归国后任南京水师学堂总办。

在明字辈中排行老三的俞明颐也随其兄前往日本考察,回国后任湖南陆军小学堂(原武备学堂)总办,并成为维新运动热心人士。民国时湖南军政界的唐生智、程潜等要人都是俞明颐的门生。

正是由于有上述背景,俞家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最早接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家族之一。俞明震的儿子俞大纯是清末与蔡元培、周树人兄弟等一起东渡日本留学的绍兴子弟,后来,大纯又去德国留学,归国后任铁道部技正、陇海铁路局副局长。他的子女中,也多在欧美留学,只有“三少爷”启威在青岛大学读书时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投身于革命斗争中。

俞明颐的后辈中更是才俊辈出。两个女儿大絪、大綵留学英国,成为英国语言文学教授。儿子大维、大绂、大纲等均去美国、德国留学,相继成为在各自领域里知名的专家。

俞大维曾被人称为“中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可见其智商之高。在留学美国期间,他就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弹道专家。但在归国后,他转而从政从军,从负责采购兵器到领导兵工署、任国民党政府的交通部长再到去台后任“国防部长”,成为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的要员。1946年,他曾作为南京政府代表参加了“军调三人小组”,小组的另外两名成员是美国的马歇尔和中共的周恩来。

对于既非国民党党员又非黄埔系的俞大维来说,之所以受到蒋介石的重用,其内里的原因还在于他出身世家,是蒋敬仰的曾文正公嫡外曾孙,是受到美国赏识的弹道专家,此外,大维的表兄妹曾宝荪、曾约农则是蒋夫人的座上常客。

在俞大维任“国防部长”期间,蒋经国担任他的副手。1960年5月,蒋经国的女儿蒋孝章和俞大维的长子俞启德在美国华府结婚。第二年,俞祖声出生。他既是俞大维的长孙,也是蒋经国的长外孙。

英才辈出

有着近600年历史的俞氏家族,以诗书传家,是典型的书香门第,从其先祖俞德昭中举,其家学源远流长,涌现出一代又一代英才俊杰。清末民国以来,世家子弟,家境优裕者,如大纯、大维、大绂、启德等纷纷出洋留学,学有所成。家境跌落者,如大猷、大光、启歧等也以优秀学绩毕业于国内名牌大学。

俞氏家族的“大”字辈涌现出了最多也是最有影响的一批杰出人才,他们把俞氏家族的辉煌带向了顶峰:

俞大绂,毕业于美国衣阿华大学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归国后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政协常委。

俞大絪,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获博士学位,任北京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

俞大猷,俞大光的兄长,才华横溢,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建筑系,新中国成立后在机械工业部所属单位任总工程师等职,长期奋战在国防科技第一线,做出了不凡的成绩。他与俞大光手足情深,患难与共。

如果说“大”字辈把俞氏家族的辉煌带向了顶峰的话,那么,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家族,依然在以层出不穷的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继续着它新的辉煌。

在俞氏家族的“启”字辈中,启孝、启信、启忠曾在美国、德国留学,新中国成立后任清华大学等校教授。启仁、启宜、启义、启定、启平、启威等均为国内名牌大学毕业,有的获博士学位,有的是高级工程师、教授、博导。

“声”字辈中,则有俞敏声、俞正声等,因学有所成,而成为各自领域的专家、学者。

追溯俞氏家族的发展历史,曾有人指出,绍兴斗门俞氏和曾国藩家族、陈宝箴家族和蒋介石家族联姻。在跨越三个世纪后,这个家族依然巍然不倒。“四代部长,两朝皇亲”,跨越海峡两岸,分别效忠国共两大阵营,谨慎而不显赫,踏实而不张扬,建树巨大而不跋扈,整个家族星光灿烂,近代史上的俞氏名人,十有六七出自其门。

同样是这位人士感叹道,中国近代历史上不缺名门,比如像广东的梁启超家族,无锡的钱氏家族等,然而,像俞家那样延续时间之长,人物关系之复杂,涌现人才之多,涉及领域之广(包括政治、军事、文学、科技等各方面人才),中国近代史上可谓绝无仅有。

重修家谱

年近80岁时的此次斗门之行,激发起俞大光整理和重修家族宗谱的热情。他在研读、整理和对照“清光绪戊戌年(1898年)重修本”后认为:整理本基本上只是按照先伯祖俞文葆(37世)的直系先辈从第一世庄(以成)开始依次排名,做了些排行、享年、葬地、妻室和任职说明,其中很多内容并不齐全,最后附上了文葆公的子孙后代列表。

俞家在斗门的历史约有600年。根据宗谱记载,汇头俞的俞氏家族支分为老大房和老二房,老大房派下又分大房、里九、外九、十八、十九共五房;老二房派下又分出振房。现如今只有里九房居住的“同兴里头”基本维持原状。

由于宗谱的重修本距今已有百余年,家族人氏不少已多代徙居在外,如北京、天津、湖北、湖南等地,无法查清全部在世者与宗谱上所记载人氏之间的关系。

在斗门之行中,俞大光曾去过汇头俞,访问到时年86岁的俞光镐老人,他只能说出自己已故的父亲和叔父的名字,而这些名字在宗谱上都无法查找到。除了这位老人,俞大光还见到了一位保存着俞氏宗谱原本的俞祖根,当时也已69岁。他回忆出了自己曾祖父、祖父和父亲的名字,但也未能在宗谱上查到。

俞大光的侄子俞启义早在1994年曾去过斗门,蒙俞润樑先生接待并介绍了他的家庭情况,也未能得悉他们与宗谱上的联系。

在宗谱中,俞大光发现他的曾祖俞昌会公谱中有名,但其祖父俞文瀚公之名却告缺。经分析后认为应是谱中代号“五六”或“五八”二者之一。就常理来说,这也不足为怪,因为俞大光从曾祖辈起就离开了绍兴老家,而当时交通不便且信息难传,宗谱的编者难以一一查清,长期未进行重修或增补,因此断线乃是必然。

经过认真的核对整理,俞大光最终将宗谱清光绪重修本之后与其关系相近的百余年的家族传承历史以结构表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出来。

这份凝聚着俞大光心血的结构表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35世世琦公以下到39世为止的后代体系表;第二部分为世琦公从39世到43世的后代体系表;第三部分为另支37世文英公以下到41世为止的后代体系表。其中第三部分的两支均属里九房派,而且只要上推至31世就能在原宗谱本上找到共同的祖先,即31世的宗敏公。

在这份结构表中,包括了以上两支家族中的所有俞姓者(无论男女),并注明性别、字号、排行、出入继、生卒年号、配偶姓名、生育子女姓名、主要简历(较高级的学位、学衔、军衔、职位等)。

俞大光曾在完成这份结构表后于2004年报给了斗门镇政府和绍兴市档案馆,并陆续发给一些较熟悉的本家和对俞家较熟悉的亲友,期望能获得更多有用的资料,不断加以完善。

在历经了人生的80多个春秋后,俞大光由衷地希望能有更多俞氏后人关心族谱的接续整理工作,使俞氏家族的历史传承能够清晰完整地记录下来,永不断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