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凡例

中华吟诵读本:大学生古代诗词曲素养100篇 作者:李昌集 编


凡例

一、选篇、注释与题解

(一)本书所选的作品,主要从朱东润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国内大学用为教材的作品集选出,少量作品为新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版所选作品,原则上不再重复。

(二)所选作品兼顾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体式、各个时代的优秀作品和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同时兼顾体裁、题材、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所选作品先按体裁分类,各类中大体按时代先后排列。

(三)作品版本,主要采用大学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少量新选作品和有异文者,采用经专家整理校勘后的版本和善本。

(四)近体诗中的五、七言绝句和律诗,词,依据《平水韵》标注平、仄,分别用“—”“∣”标示,入声字用“▲”标示。不属于近体诗中五、七言绝句和律诗的诗歌,不注平、仄;曲韵与诗韵不同,字声平仄接近今天的普通话,因入声字已派入平、上、去三声,故字音规范以《中原音韵》为准而仅注平仄。

(五)作品注释主要为词语简释和异文说明;多音字和非常见字注以拼音。

(六)题解和大意,重在简要串通理解文意和提示主要艺术特色。

(七)本书不属学术专著,注释和题解中的引文、参考书目等,凡涉现今出版的专著、论文等,在行文中说明论著和作者,具体书目、版本、论文的出处,不再加注释和列出参考书目。

二、文字说明

本书的文字说明包括三个部分:

(一)古诗文朗诵的历史传统与规则要领;

(二)古诗文吟诵的历史传统和基本规则;

(三)汉语方言区与传统方言吟诵概述。

三、音频

(一)本书音频包括朗诵、吟诵和昆唱,以展示不同有声形式对古体诗词的表现,通过比较增进对传统吟诵的把握和理解。

(二)本书的作品朗诵,一律采用普通话朗诵,朗诵者为资深朗诵艺术家和各省市优秀朗诵家。

(三)本书的意图,在于较全面地展示汉语传统吟诵的本来面貌和各种吟诵风味,吟诵作品采录来源有三。

(1)已故老一辈留下的吟诵录音。

(2)从小习得吟诵的健在前辈的现场采录,年龄在80岁上下,最高龄已100多岁,所以本书的吟诵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老一辈的珍贵录音,由于录音时间较早,受当时条件限制,有些声音质量不高,今为保存传承计,本书亦酌情收入。

(3)60岁以上,得前辈传授并研习传统吟诵多年的专家学者的吟诵,均为现场采录。

(四)本书收录的吟诵有通语吟诵和方言文读吟诵两大类。每篇作品的吟诵者以年辈为序;一些较明显的吴语、粤语、闽语的方言吟诵报幕时加以说明;普通话吟诵及带有方言口音的官话吟诵,不另特别说明。

(五)每篇作品的吟诵数量不等。一般有三四则,有些经典作品选录了五六位吟家的吟诵,目的在于通过不同吟家对同一首作品的吟诵,体会传统吟诵的共同规则,感受传统吟诵的不同风味。

(六)散曲、戏曲作品,古代吟诵甚少涉及,因此仅配以朗诵和昆腔曲唱,演唱者由专业昆曲演员担任。

四、附录

附录一:琴歌与歌曲歌词。附录歌词和说明表演者。

附录二:音频人员简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