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preface
◎李培根
最初看到这些作品时,我还感叹过,“国民技术”为什么让这些年轻人去写故乡,而不让他们写在“国民”的工作和对生活的感受?及至我读完这些并非出自作家或名人的作品后,却真的让我感动了,才真正领略了其中的深意。
这个主题是被无数人写过的,我自己就曾应约写过一篇回忆家乡的短文,只听说父亲读到那篇短文时失声痛哭。显然,我的故乡情拨动了他的故乡情,因为我们有同一个故乡。
“国民”的领导人意在创建“国民”文化,这并不稀奇啊!当今很多中国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企业文化的意义。但“国民”从更深的层次上、从根基上在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因为人存在的意义可不只是在公司中存在的意义。人生在世,自觉不自觉地都会在乎自己的存在。而人的存在总是和儿时记忆、故乡记忆联系在一起的。“国民”明白故乡的美是特别的。故乡的美之所以特别乃是她融入到儿时或少年时期的存在中。故乡的美如歌,是情。不妨看看《铁路轶事》作者因故乡铁路而认识的面包、易拉罐,让火车制作的飞镖……再看看他对着火车的嘶吼:“轰隆的火车一到,我立刻对着火车,张开嗓门大声嘶吼,火车的声音掩盖住了神经质的嘶吼声,想怎么喊就怎么喊,除了火车,没有任何人能听到。此时此刻,它是唯一的倾听者,并用它自己独有的方式保护着我们的秘密……”“永远忘不了,阿黄摇着尾巴和我一起在故乡铁路上走过的童年。”(《铁路轶事》作者柳建勇)我不敢说听懂了那嘶吼声,但我似乎感觉到其中的美!没有“高大上”,没有不得了的“正能量”,但那与作者的存在联系在一起,永远不能忘却的存在,一种特别的美!连摇着尾巴的阿黄也显示出一种特别的美!
我认为,“国民”懂得一种力量!那就是爱和善良的力量。儿时感受到的爱和善良可能是最难以忘怀的。爱和善良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们能化作一个人成长中的动力,攀登的力量,克服困难的力量!我似乎能感受到“国民”使她的员工把爱和善良扩散的力量,把爱和善良汇聚成“国民”的力量!
“国民”懂得平凡的意义。我们都很平凡,平凡本身就有它存在的价值。在故乡,儿时或少年时期相处过的那些平凡的人以及碰到过的那些平凡的事,往往会深深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就是为什么哪怕一个人进入耄耋之年,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时期都会忘记,唯独对儿时故乡中的某些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事却记忆犹新!而这浸透着爱的平凡力量定会伴随作者在“国民”,在其人生的征程!
“国民”懂得一个道理,不可能每一个员工都很有成就感,都伴随着欢欣和骄傲。一定也有人会有挫折感,伴随着委屈和忧伤。但所有这些,故乡都能很好地接纳或纾解。“他的委屈,需要亲情和友情来安慰;他的心酸,需要家乡的风和家乡的云来抚平;他的成绩,需要家乡的大山和大江来肯定。家乡,对于在外奋斗的游子来说,是一个可以短暂逃避现实的庇护所和修养身心的后花园。”(《心灵的家园》作者金亮)在彷徨中,在迷茫里,或许会有别样的感叹,然而理性地想想,人也不可能长久地生活在故乡的记忆中—还得走出来,去奋斗,那不也是人的生存价值、人的意义吗?“国民”始终敞开着怀抱,众多的机会在等待着那些并不如意者。暂时的不如意抑或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因为“国民”知道,“国民”人的故乡和“国民”是联系在一起的。回忆故乡昨天的美丽,领略故乡今日的变化和华丽转身,“国民”人一定能感受到故乡的美丽是和中国的美丽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国的美丽又何尝不是与“国民”的美丽联系在一起的呢?进而言之,故乡的美丽又何尝不是与“国民”的美丽联系在一起呢?故乡和“国民”都因为有“国民”人的存在而美丽、而联系在一起!从一个“国民”人的牵挂中便可清晰地看到“联系”与希望:“我衷心地祝愿我们的国民,也如我们心中念念不忘的家乡,成为每个国民人的希望,走到哪都牵挂着她。”(《牵挂》作者曹俊蕾)
没有说教,不用宣示,“国民”以“故乡情”的活动让她的员工去体悟“人的意义”,同时也展示了她自身的品位:“国民”注重“人的意义”,人在“国民”也容易找到他自身存在的意义。
如果我没有妄读,“国民”文化的根基是否就是“人的意义”!经历过不同企业文化或校园文化的“国民”人,请在“国民”“洗去成长时期不同文化碰撞下的迷茫,清晰找到自己的文化认同。”(《红阳》作者宋进朝)。
“国民”人,你的意义至少部分地存在于“国民”中!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
李培根先生:我国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资深专家、教育学专家,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87年获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到母校报效祖国。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2014年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并担任国家863/CIMS专家组成员、863/机器人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项社会职务。在2009~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记忆》《未来》《远方》《告别》等富有哲理又饱含激情的演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中人,大家亲切地称其“根叔”。2016年11月,当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