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一个在死亡中受孕的人

另一个人:变形者札记 作者:[匈牙利] 凯尔泰斯·伊姆莱 著;余泽民 译


四、一个在死亡中受孕的人

死亡,始终是凯尔泰斯哲学中的一个主要命题,在他的作品里,他不止一次地宣布了自己的死亡。在电影文学剧本《命运无常》的结尾有这样一段对白。当少年克维什从集中营回到布达佩斯家中时,在楼道里遇到了被抓走前曾经喜欢过的女孩:

“那么现在你是什么人呢?”女孩脸上第一次浮现出一丝好奇的表情。

“我不知道。”男孩想了一下,又说,“也可能,我根本就不是我自己。”他微笑起来。

“你变了。你变得这么怪,”女孩说,“就像一个陌生人。”

“我已经死过一回了。”男孩说。

“这话怎么讲?”

“现在,我已经不会再怨恨什么了。”

当人们试图忘掉过去与历史决裂时,当人们沉浸在胜利的狂喜和对幸福的憧憬时,凯尔泰斯却心平气和地接受了奥斯维辛的过去,宣布了自己的第一次死亡。在《为了未诞生孩子的祈祷》中,壮年克维什通过拒绝生子再次表达了对自己现实生存的否定。在《笔录》中,老年作者在东欧剧变后的新时代里,又一次宣布了自己的死亡:“我的躯体已被刺得体无完肤……虽然,看上去我是在乘着火车旅行,但是列车上所运载的却是一具尸体。我已经死了。”在《另一个人》中,在去国外讲学的列车上,作者透过两个陌生女人的眼睛,又看到了一个“不知道是睡着,还是已经死了”的老人。

凯尔泰斯的死亡并不是指肉体的死亡,而是一个时期、一段经历在一个个体生命中的逝去;凯尔泰斯的死亡,其实正是作家所特有的冥思状态,他在宣布已死亡的同时,也宣布了自己——“另一个人”诞生。对凯尔泰斯来说,这种自觉自愿的死亡,是一种继续生存的手段,是一种个人的凤凰重生:“‘生活’归根结底是属于个人的,假如我们终于醒悟到我们的存在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大概只能——至少对一个个体而言——将死亡视为对这个错误的纠正。”

凯尔泰斯是一位勇敢的思想者,一位自虐的哲学家,他对生与死的理解远远超过了同时代人。有评论认为凯尔泰斯一生都在逃离奥斯维辛,这实际是一个误解,凯尔泰斯不但从来没有从集中营逃出,而且也从来没有试图逃出;在他来看,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次又一次地为自己设计、建造集中营的历史,奥斯维辛只不过是一个被人类发挥到了极致的艺术形式而已,集中营将与人类历史共同存在下去。在凯尔泰斯的所有作品中,都不厌其烦地想到、提到奥斯维辛,这不但是他作品的主题,也是他思想的灵感源泉——是啊,这是一种何等残酷、何等痛苦的灵感!

在多瑙河边的桥头,他从几个留着光头、穿着迷彩服、手提棒球棍的“现代骑士”身上嗅到了杀气腾腾的血腥;在极右翼集会的会场,他辨出一张张似曾相识的纳粹面孔,看到了充满歧视和憎恨的目光;在街灯昏暗的广场上,一个突然跌倒的行人却唤起他一连串恐怖的联想;在音乐悠扬的岩洞剧场外,他却听到了处决犯人的枪声,看到了父亲脚上的镣铐……奥斯维辛变成了凯尔泰斯生命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梦魇。

在《另一个人》中,作者不止一次地描绘了这个梦境,解析了这个恐怖的符号:“这是一片平坦、空旷的风景,事实上很难称之为‘风景’,仿佛是在世界的边缘……在地狱般的砂矿深处,我突然看到一群衰弱的人们正奄奄一息地躺在那里,他们的脸上带着紫红色的瘀斑,其中的一个——那是一个男人,穿着一件无袖的毛线坎肩(那是A为我织的)——我记得非常清楚;(跟其他人一样)他正温驯地等待死神的降临……在这个住着活人的‘万人坑’里,沉寂令人窘促不安,人们躺在那里,沉浸在一种垂死的、痛苦的平和之中……他们一同静候自己命运的终结,带着某种永远不可能接近的高傲与平和。”

许多人对凯尔泰斯对奥斯维辛的执着思考感到不解,人们不明白:既然奥斯维辛是一个世纪性恐怖,那么,作家为什么非但不试图忘掉,反而更一味地咀嚼?为什么他不仅念念不忘,甚至在日常琐事中也不遗余力地渲染、散布这种恐怖呢?凯尔泰斯认为:人们一旦忘掉了奥斯维辛,上帝也就失败了,奥斯维辛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上帝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奥斯维辛”。从某种角度讲,奥斯维辛是人类的财富,即使人类不能避免它的重新出现,但是至少应该学会在那里该如何生存。

上帝之所以使凯尔泰斯幸存,是因为选中了他来发现隐藏在奥斯维辛背后的警示。因此,作家每对奥斯维辛的一次回顾,就是对自己所做的一次死亡判决,也是对自己的一次重新受孕——这就是“另一个人”。

五、一个叫“凯尔泰斯”的另一个人

凯尔泰斯是这个世界、人类和时代的冷静观察者,当东欧人为改革而狂热时,却看到了历史的阵痛:“在这个世纪里,一切都变得更真实,一切都变成了更真实的自己?士兵变成了职业杀手,政治家变成了罪犯,资本变成了用焚尸炉装备的、庞大的杀人工厂,法律变成了肮脏游戏的游戏规则,世界的自由变成了大众的监狱,反犹太主义变成了奥斯维辛,民族意识变成了集体屠杀……人们完全出于习惯而说谎,而且每人都能一眼识破阴谋……”

在《另一个人》中,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西方人自卫背后的阴谋:“除了金钱之外,他们到底还要保卫什么?……其自卫的手段对所剩无几的西方民主造成了更大的损害。这种自闭的恐慌重又娩出了阿道夫·希特勒,重又造就了程度不同的偏执狂。金钱与权利的拥有,将与社会的彻底堕落相呼应,只要能够救出可以救出的东西,最终又将以新的极权主义和新的社会灾难作为代价从而寻求避难所,但是,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避难’?这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极权主义呢?以后谁能说出,这种充满威胁的意识形态将会拥有何种思想性?将会拥有何种至今尚未尝试过、至今尚未失败过的手段呢?”凯尔泰斯是一位预言家,早在90年代初,他就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索,预料到了今天这一场场“以自卫为幌子、以金钱为目的”发动的战争:“法西斯主义很快将要获胜,很快将要统治整个世界,不过,这个法西斯主义不是从德国开始……”

从创作形式上看,《另一个人》的文学结构与风格跟作家以往的作品不同,作家充分发挥了日记体、游记体的文学特点,在写作中完全依照自己思维的脉络,在表述中挣脱了结构的约束,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写人写事写情写景,一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语言风格自由洒脱,简练精辟,将他的思想深度和文学功底体现得淋漓尽致,难怪有人认为《另一个人》是匈牙利文学中的一部散文杰作。跟哲思致密的《船夫日记》不同,《另一个人》给读者留下喘息、回味的时空,我在翻译过程中也更多地嗅到流动在漆黑暗夜里的空气,看到在无垠天幕上隐约闪烁的灵慧之星。

名字,对凯尔泰斯来说只是人们称呼他的一个代号。虽然,通过几十年条件反射的训练,他已经学会了应答;但是,人们所叫的这个凯尔泰斯并不是那个活在凯尔泰斯躯壳内的人。

国籍,对凯尔泰斯来说,只是一个被人敲错了的印戳。他攥着匈牙利护照,却像卡夫卡一样永远找不到“家的感觉”;他用匈语写作,但不用匈语的逻辑思考,他试图用匈语与人交流,但只听懂了人们对自己的讥讽。

民族,对凯尔泰斯来说只是一个胎记,由于这块胎记,人们一次又一次将他从人群中辨出,将他从一个牢笼拖进另一个牢笼,最后使他自觉自愿地将自己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二十八平方米的小屋里禁锢了三十五年。他在那里做孤独的、自杀性的思考,他发现自己是一个并非犹太人的犹太人。

凯尔泰斯,是“另一个人”。这另一个人并非由谁转变而来,而是作家通过自我剖析,还原了一个真正的自我。1999年,作家曾对《另一个人》的创作动机做了阐述:“和《船夫日记》一样,《另一个人》也是取材于我的日记。当某一个人——准确地说是‘另一个人’——正从直至1989年为止所遭受的囚禁中走出的时候,正要跨进一个‘大世界’的时候,他并非试图给自己冠以其他的什么身份,而是试图保留住自己的身份。”

从形式上说,凯尔泰斯通过对自己存在的一连串疑问而否定了自己;然而,从实质上讲,他却通过对自己勇敢的否定而证实了自己。如果说,凯尔泰斯在《为了未诞生孩子的祈祷》中——凭着一个集中营幸存者所经受过的恐怖,凭着一个在独裁统治下的苟活者所体验到的痛苦,凭着他血脉里涌流着的犹太人与生俱来的苦难——用自己的意念扼杀了一条可能以肉体的形式延续自己生命的生命的话,那么在《另一个人》这部触及灵魂的省思录里,作家又凭着他哲学家的逻辑思考和艺术家的感性判断,凭着他常人难以企及的勇气和毅力,在经过了半个多世纪樊笼中的牢狱生涯后,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生死折磨后,终于用自己的手,用他自己的文字与思想,催生下了这个怀了半个世纪之久的孩子。

六、一段狱友般团结的爱情

在凯尔泰斯的十几部作品里,或许《另一个人》是唯一涉及到爱情的书,但是并没有平铺直叙,只是在提供了两个字母线索——A和M。她们是在凯尔泰斯生命中扮演过或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两位女性(日记中提到的两位旅伴)——亡妻沃什·奥尔碧娜(Vas Albina)和现任妻子凯尔泰斯·玛格达(Kertész Magda)。

凯尔泰斯与奥尔碧娜相识于1953年9月14日,在布达佩斯的一家小咖啡馆里,从屠刀下幸存后“对未来的绝望”将他俩人紧系在一起,当时凯尔泰斯二十四岁,奥尔碧娜三十三岁,并成为相依为命四十年的伴侣。作者在书中的最后一段感人至深地表述了他俩“狱友般的团结”,讲述了他们“几乎不可能的”爱情以及那段不幸中的幸福。在布达佩斯一间二十八平方米的小屋里,他俩生活了近四十年。在那个意识形态统治的极权时代,凯尔泰斯之所以生存下来,靠的是两根精神支柱:奥斯维辛和奥尔碧娜。1995年妻子病逝,对凯尔泰斯打击巨大,当我译到下面这段文字时忍不住落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