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雷厉风行——海军任职

罗斯福大传 作者:康荞 著


第7章 雷厉风行——海军任职

罗斯福担任助理海军部长7年半的经历为他后来在战争中担任总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置身于新的环境之中,罗斯福像一台涡轮机似地拼命干。年轻的罗斯福轻松愉快地对记者说:“今天罗斯福在忙碌着。你们记得上次另一位姓罗斯福的人担任同一职务时发生的情况。”这无疑指的是西奥多·罗斯福。许多人不约而同地说这两位罗斯福之间存有许多共同点,并大胆预言,这位年轻有为的罗斯福就像义勇骑兵团的骑手老罗斯福一样,从助理海军部长开始,继而担任纽约州长,最后登上总统宝座。纽约州赫德森县的文书兰德尔·桑德斯在给罗斯福的书函中这样说:“我为你的鸿运而衷心高兴,并希望你能沿着第二个罗斯福的道路坚决走下去,从目前的职务直至你当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本人也寄来书函,对他担任“我曾担任过的职务之一”,由衷地表示欣喜。

当海军部长丹尼尔斯不在时,罗斯福代行部长职务,并参加内阁会议。罗斯福主持海军的日常事务,职责包括采购、文职人事、预算事务及船厂。船坞的管理和部队的装备等。这些工作为罗斯福提供了宝贵的行政管理经验。他学会在危机时如何管理一个大的联邦机构,总统在战时如何行动,如何与盟国制定共同的目标以及一个主权国家如何适应全球性战争中的军事需要。罗斯福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就像在死气沉沉、昏睡不醒的海军部的官僚机构当中爆炸了一颗重型炸弹。

没有过多久,这位头戴礼帽、身穿高领外衣、身材修长的年轻人就成了海军官兵们重视的人物。他到处视察舰艇和沿海设施,或是钻进机房,或是攀上船索,想亲自熟悉海军情况。他兴致勃勃地说:“无论什么事我都要过问,这可是法律允许的啊!我感到高兴的是,我能把本职工作同个人爱好有机地结合起来。”海军当时有一艘潜艇失事,艇上全体人员丧生,罗斯福闻讯之后立即乘坐另一艘潜艇出海,以此证明他对新型武器的使用充满信心。

罗斯福上任之后立即将路易斯·豪带到了华盛顿,他留用了给前几任助理海军部长当秘书的查尔斯·麦卡锡,但仍想在身边安排自己的人。罗斯福给豪写了封信,说:“这儿有个肥缺,年薪2000美元的秘书职位,外加一套新制服。望于4月1日赴任。”罗斯福本人的年薪为4500美元。豪满意这项工作的,因为他的收入有了保障,不必再去担心失业问题了。豪在奥尔巴尼新闻界的一位同事得知这一消息后竟自作聪明地拍手叫道:“噢,海军!路易斯一定得和水打交道,让我们多赠他几块香肥皂,也许,到头来他就不这么脏了!”豪刚当上秘书时,毫无经验,只是站在罗斯福的办公桌旁边,把他在文件上签名的墨迹压干而已。但很快豪就成了解决麻烦事的能手,他冲破繁文缛节,藐视惯例,对传统和等级不予理会。他在一份公文中说:“助理部长希望把附给奥布赖恩议员的信件的第一段重写一遍,以便使它明了易懂。”诸如此类的公文很快就惹恼了海军部的将领们。

豪的任务包括收集资料,有时为罗斯福和丹尼尔斯草拟讲稿,处理海军文职人员的雇用事务,督促落实建造舰只的重点项目,甚至负责调查海军所在地的城镇的卖淫及赌博问题。他还负责施与恩惠或委派职务等事宜。为罗斯福起草给选民的信,从政府那里为选区争得几个邮政局长的职位,为报答一些民主党人而给他们安排在造船厂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罗斯福的形象,扩大其政治势力,以便未来能向党魁墨菲和坦慕尼厅挑战。豪全心全意地致力于罗斯福的事业,竭力维护和提高他的威望。

罗斯福一直主张建立强大的海军。他在对扩充海军进行宣传的组织——海军联合会发表的一次讲话中,嘲笑国务卿布赖恩提出的为维护和平应缔结一系列仲裁条约的主张,他说:“这不是战争或和平的问题,我相信,在海军中也像其他行业中一样,有许多鼓吹仲裁及国际和平的人,但是目前的情况是:美国早已决定要保持一支海军力量,而战争仍然会有一触即发的可能。因此美国必须拥有‘具备有极高效能的战斗力量。’”罗斯福以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美国海军被派往地中海显示实力的情景。他在给埃莉诺的信中写道:“巨大的灰色战舰从眼前驶过,官兵们凭栏而立,多么壮丽的景象啊!真希望会有更多的人能目睹这一场面。”

在罗斯福被任命为助理海军部长后的头几个月,埃莉诺和他们的孩子还留在纽约,罗斯福自己住在波哈顿饭店过着单身生活,经常出入华盛顿的交际场所,在这里,其他一些活动正与总统制定的改革展开竞赛;少男少女们跳着国标舞;妇女在大庭广众中抽烟;裙子越来越短。一位参议员曾经感叹:“世世代代以来,妇女们都炫耀自己的衣着,现在却适得其反,衣着来炫耀妇女了”。

与政府里其他官员不同,罗斯福仪表堂堂,身份显赫,在社交界大受欢迎,成了最吸引人的官吏之一。他加入了离他的办公室只隔几条街的都会俱乐部,该俱乐部的入会条件非常苛刻。罗斯福每周至少去一次,出席午宴或者晚宴。他还到选择会员同样严格的切维·蔡斯俱乐部打高尔夫球,出席剧院的晚会,到艾丽斯和尼克·朗沃思家中进晚餐。罗斯福的老朋友,刚在纽约市当选为国会议员的莱恩罗普·布朗常在周末邀请罗斯福到豪华的多尔里根庄园去消遣。这座庄园是查尔斯·卡罗尔在马里兰乡下的住宅,现正被布朗租用。对在华盛顿的这种社交消遣,罗斯福后来常开玩笑似地把它说成是:“会客厅、社交沙龙、莎乐美。”“会客厅”是可以随意饮酒的地方;“社交沙龙”则是进行丰富多彩的交谈的场所;而“莎乐美”,是罗斯福给“有轻柔的音乐、软绵绵的长沙发和漂亮女人的府第”所起的称呼。罗斯福对这一切都了如指掌。

政府官员们的妻儿老少一到夏天,就像基普林时期印度的阔太太一样,纷纷离开潮湿闷热的华盛顿。埃莉诺按照家庭的惯例,去坎波贝洛,并没与去她的新家。罗斯福也到了坎波贝洛,和家里人在坎波贝洛逗留了几个星期。使罗斯福的左邻右舍感到惊奇的是,他命令“北达科达号”战舰开到伊斯特港,参加7月4日的独立庆祝活动。罗斯福登上军舰视察时,只穿衬衫长裤,却要求鸣放礼炮,因为他觉得当地的居民希望听到礼炮。罗斯福夫妇在乡间别墅里款待舰上的军官,一名军官后来回忆说罗斯福“太好了,没法再好了”。

1913年夏天,罗斯福夫妇租下了离罗斯福办公室不远的北街1733号拜伊姑妈的一所旧房子。在房子前面有一块小巧的草坪,房后有个小花园。花园里还有个长满玫瑰花的凉棚,罗斯福全家人常在炎热的夏天在这儿吃晚饭。透过房子的凸肚窗子可以看到两旁长满树木的街道。当时房内仍使用煤气灯照明,没有电灯设备,几乎大部分家具都是拜伊姑妈从她父亲、老西奥多·罗斯福那里继承下来的,是很笨重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式样。埃莉诺迁到华盛顿来,带着三个孩子,又从海德公园村的旧居开来一部汽车,汽车司机也跟来了,还带来四个仆人和一名护士兼家庭教师。拜伊姑妈和她的丈夫、退休的海军上将谢菲尔德·考尔斯家里只雇了两名黑人仆人。

罗斯福夫妇和特德叔叔有着亲密的联系,他们在华盛顿的社交界中甚受欢迎。英国大使塞西尔·斯普林—赖斯爵士首先向罗斯福夫妇发出了邀请。

英国大使馆坐落于康涅狄格大道与北街的交叉口附近,使馆的建筑十分难看。1886年特德叔叔和伊迪丝·卡罗结婚时,这位英国大使是婚礼上的男傧相;这位大使曾对一位朋友苦笑着说:“你总得记着这么一点:罗斯福就和七八岁的孩童一样。”法国大使茹尔·茹塞朗也邀请罗斯福夫妇到他们家里去做客。这位大使曾与前任总统涉水走过一条小河,当时虽没穿衣裳,但为了法兰西的尊严,还是戴着手套。主张扩建海军的马萨诸塞州参议员亨利·卡伯特·洛奇也常邀请罗斯福夫妇。罗斯福夫妇还常应邀到大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家中吃饭。罗斯福也常参加星期天在霍姆斯家中举行的午宴,席间与政府里的官吏们谈论时政。罗斯福夫妇还在性情执拗的老亨利·亚当斯家中共进午餐。亚当斯的家就在白宫前面的拉斐特广场对面。有一天罗斯福提到一件自己极为担忧的事,这时亚当斯说:“小伙子,我在这里住了多年了,见过对面白宫里不知调换了多少主人。你们这些小官员或者白宫的主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对世界历史产生长远的影响!”

第三助理国务卿威廉·菲利普斯及其夫人、内政部长富兰克林·莱恩夫妇及莱恩的助手、经济学家阿道夫·米勒及其妻子是罗斯福夫妇最知心的朋友。菲利普斯的办公室与罗斯福的办公室相隔不远,他曾担任约瑟夫·乔特的秘书。乔特担任驻英大使时,萨拉·罗斯福曾想劝乔特把富兰克林带到英国去。

罗斯福和他的这些朋友组织了一个聚餐会,罗斯福在华盛顿供职的年代里,他们两星期聚餐一次,每逢聚餐,女主人均可自行邀请另外一对夫妇参加。“每逢聚餐的晚上,我们都不拘礼仪,头衔最高的内政部长也可以不坐首席”,埃莉诺回忆往事时这样说。无忧无虑的莱恩总是在集会时讲政府内部的一些传闻,使气氛变得活跃。

埃莉诺生性腼腆,多少有些孤僻;和丈夫那热情豪放的性格相比,就显得逊色多了。她觉得自己的责任就是在事业上协助罗斯福,因而担负起罗斯福在社交方面的重担。“我现在完全习惯了,我从没想过要问问我们该到什么地方去,该做什么事,怎样去做。”她说,“我只知道我们的所作所为是不可旁贷的,而我的任务就是把事情办妥。”有一次到旧金山去,罗斯福夫妇与菲利普斯夫妇一同住在一个套间里。菲利普斯回忆往事时这样说,一天吃早饭时,埃莉诺问起罗斯福是否已收到某人的来信。罗斯福一边喝着咖啡,吃着烤面包片,一边说信已收到了。

“那末,你回信了吗?”

“还没有,但是要回的。”

“富兰克林,难道不应该立即回信吗?”

“对,要立即回信。”他说这话的神态就好像心还放在咖啡上,怕它凉了。“这事我会办的。”

“富兰克林,最好还是现在就写封回信。”

“好吧!”富兰克林答道,“我马上就写。”

罗斯福及时写了一封回信。若不是埃莉诺在一旁催促,罗斯福准会把这事置之脑后了。

在威尔逊政府上台后不久爆发的两次国际危机中,罗斯福关于建立强大海军的主张比政府中大多数人都激进。

1913年4月,在加利福尼亚州议会通过了一项旨在禁止日本人在该州拥有土地的法案后,爆发了第一次危机。在日本,人们举行了反美示威。在美、日两国的极端民族主义的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人们担心战争一触即发。最高军事计划机构——陆海军联合委员会制定了保卫菲律宾的作战方案,并提议将亚洲海军中队驻在上海附近长江上的五艘老式巡洋舰立即撤往马尼拉,以防万一。丹尼尔斯的作战助理布雷德利·菲斯克少将也火上浇油,给海军部长一份秘密备忘录,罗斯福也得到一份副本。在备忘录中,菲斯克少将警告说,日本人可能发动突然袭击。

“战争不仅可能爆发,而且十之八九会爆发”,他在备忘录中写道。丹尼尔斯确信调动军舰不仅会刺激日本人,而且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因而拒绝了菲斯克的建议。威尔逊总统也同意丹尼尔斯的作法,并且下令联合委员会不要再为此事召开会议。风暴自行平息下来,可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坚定不移地站在激进派一边,深信不采纳联合委员会的建议的决定是个严重错误。他在写给马汉上将的信中,对将军舰留在长江的决定深表不满。他说:“为将这些舰只调回基地,我已尽了最大限度的努力。”

在1914年4月英国和墨西哥之间爆发的那场危机中,罗斯福在公开言论中采取的态度就远不是那么克制了。约四年前,墨西哥的年迈的独裁者波菲里奥·迪亚斯被一场革命赶下了台。在往后充满暴力的混乱局面中,铁腕人物维克多利亚诺·韦尔塔夺得了全国的领导权。威尔逊宣布美国希望“墨西哥建立有条理的、正义的民主政府”,拒绝承认“不能进行对话”的韦尔塔。美国海军的一个中队在加勒比海墨西哥沿岸摆开了架势,以保护美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当时约有四万名美国人居住在墨西哥,美国在墨西哥的投资约十亿美元。4月9日,几名非武装的美国水兵在坦皮科登岸,准备装运业经采购的一批供应品,被墨西哥人作为人质抓获。尽管这些水兵很快就被释放出来,哈里·梅奥海军少将却擅自要求墨西哥就此公开道歉,并以21响礼炮向美国国旗致敬。墨西哥方面很快就对此事表示歉意,但韦尔塔却不愿向美国国旗致敬,除非美国人也向墨西哥国旗表示敬意。梅奥不同意这样做。

局势很快就恶化了。威尔逊反对塔夫脱时期所谓“美元外交”的作法,想与拉美各国改善关系,但以“有条理的、公正的法治进程”作为拉美各国自治的条件。为达到打倒韦尔塔的目的,威尔逊要求国会采取“确保国旗尊严的必要行动”。国会尚未授权采取行动,总统就接到消息说,一艘给韦尔塔运送大量武器的德国船已驶抵维拉克鲁斯海面。4月21日在总统的命令下800名水兵及海军陆战队队员登陆,企图夺取海关及那艘德国船。第二天,又有3000人登陆,但遇到顽强抵抗。当海军一个旅的兵力控制了维拉克鲁斯市区时,已有126名墨西哥人和19名美国人阵亡。“在美国西部,主张打一仗的情绪就像燎原烈火一般”,罗斯福说。“一般看法认为,既然美国终于采取了军事行动,就应该毫不妥协地战斗到底。”

正当罗斯福在海军部的工作顺利展开的时候,欧洲战云密布,震惊全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1914年夏天大战爆发后,美国没有马上参战。美国政府决定等到交战各国在战争中斗的两败俱伤的情况下,坐收渔翁之利,从而夺取世界霸权。1914年8月4日威尔逊在发表了美国“中立”的声明。8月19日,他发表了告美国人民书,要美国人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样做到不偏不倚”。美国用所谓“中立”的虚伪面纱巧妙地掩饰了它坐收渔人之利的政策。

罗斯福认为德国对西半球怀有帝国主义野心,因而一直保持戒心,所以几乎从战争一开始他就采取了亲协约国的立场。他为英国部队登陆、阻止德国向比利时的挺进而兴高采烈。一天,罗斯福与英国大使塞西尔·赖斯爵士在大都会俱乐部共进午餐时,发现德国大使约翰·冯·伯恩斯托夫坐在邻近的一张餐桌旁,试图偷听他们的谈话。罗斯福说:“我完全清楚,要按我的主张办事,我就不那么中立。”罗斯福的这番话与威尔逊总统的主张是背道而驰的。

1915年5月7日,英国丘纳德轮船公司的“露西塔尼亚”号客轮在爱尔兰附近海域被德国鱼雷击沉,使1195人葬身海底,激起了美国人民对德国的仇恨。但是,威尔逊为了不卷入战争,只发表了一个措词不太严厉的声明。为此,西奥多和富兰克林这两个罗斯福都十分不满,他们竭力主张要针锋相对。当时美国舆论分成两派,一派拥护西奥多·罗斯福,呼吁靠战争捍卫美国的荣誉,使世界免遭德国的主宰;另一派愿意为和平做出任何牺牲。站在中间的则是威尔逊总统,他希望寻找有利时机,为美国统治集团捞取最大的利益。

到了1916年冬天,协约国的处境变得岌岌可危,德国人的气焰越发嚣张。富兰克林·罗斯福前去拜见总统,请求他为了美国的安全,下令把舰队从关塔那摩调回,作好战争准备。威尔逊听完了他的意见,斩钉截铁地说:“很遗憾,罗斯福先生,我不允许这么做。”

“但我们已经到了战争的边缘,”罗斯福喊了起来,“我们可等,不得啊!”

威尔逊的下巴伸得很长,他说:“不,我不愿意调舰队北上。我们必须让世界舆论说出,美国在被迫参战以前,没有做任何一件给战争火上加油的事情。”

当时,整个美国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闹得不可开交,但绝大多数美国人主张有备无患。富兰克林·罗斯福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不遗余力地进行工作。他四处游说,再次要求增加三万名海军现役人员,并建立一支20万人的海军后备队和民兵。在群众舆论和形势的逼迫下,威尔逊向国会提出了扩军备战的计划,建议:增加陆军;扩大舰队和增加海军人员,建造商船、军舰;建立咨询委员会,以开发国内一切经济资源。根据威尔逊的建议,国会通过了1916年造舰计划,规定在三年内建造26艘各种不同类型军舰,总价值约5至6亿美元。1916年6月3日,国会批准了国防法,规定增加常备军和国民警卫队,在各大专院校内设立预备军官训练团。

美国政府在进行了一系列参战准备工作之后,伺机参战。1917年初,在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之后,协约国与中立国的船只遭受惨重损失。150艘德国潜艇,肆无忌惮,横冲直撞。1月份击沉商船181艘,2月份259艘,3月份325艘,4月份达423艘。丘吉尔当时发出哀叹:“爱尔兰西南的巨大海运线,正变成英国船舶的真正葬身之所。”美国“孟菲斯市”号、“伊利诺斯”号和“维吉伦提斯”号等10多艘船只也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被德国潜艇击沉。在美国统治集团中又一次掀起了反德声浪。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根据威尔逊的提议,分别于4月4日和6日通过了对德宣战决议。12月7日,美国又对奥匈帝国宣战。

美国的参战,进一步打击了德奥集团,使整个军事形势向着有利于协约国方面转变。从美国向德国正式宣战之日起,罗斯福就立即着手执行动员海军的任务。他连续派出鱼雷艇前往英国,协同英国舰队在欧洲海面作战。1917年6月5日,34艘美国驱逐舰从昆斯敦出发,参与大西洋上的反潜艇战。随后,又有6艘战斗舰加入北海方面的英国海军,另有3艘开赴爱尔兰沿海。美国在布加勒斯特、直布罗陀、亚速尔群岛等地,都建立了专用的海军基地,以供美国的巡洋舰,潜水艇及其它舰船使用。至于陆军,宣战时,美国只有30万人。为了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从1917年5月18日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逐步动员了275万人加入正规军。除义务兵外,在国民警卫队、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中,还有志愿人员。到大战结束时,美国陆军差不多达到475万人,海军达到50万人。

为了制止威胁最大的德国潜水艇,早在参战前,罗斯福就在酝酿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计划。为什么非要在行无踪迹的汪洋大海捕捉这些机械鲨鱼?难道就不能把它们阻拦在巢穴里吗?这个计划要求在从奥克尼岛到挪威的北海咽喉处布下一道水雷网。经过与海军官兵的精心研究,他们发明了一种“布朗潜水炮”,它使北海水雷网的计划变得切实可行,因为靠蛛蜘网一样四面散开的致命的天线,每颗水雷的能爆区域就大得多了。只要船碰到一根铜丝,大炮就响了。布朗的这一发明,大大鼓舞了美国及其盟国海军的士气。北海水雷网于1918年春夏季布下,每颗水雷内装有300磅黄色炸药。这道用高能炸药建造的波动长城,可以把德国潜艇部队拒之于公海之外。这在摧毁德国海军的士气方面起了有力的作用,使他们一蹶不振,从此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指挥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决非易事,为了增加实战经验,富兰克林·罗斯福决心到前线作一番视察。他说:“在华盛顿的每个海军部的头头,都应该亲自去看一看战争的进程,不然的话,就像一个在黑暗中下棋的棋手。”1918年6月9日,罗斯福乘坐一艘新下水服役的驱逐舰“戴尔”号,横渡大西洋,先后访问了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比利时。7月31日,罗斯福渡过英吉利海峡到了敦刻尔克,在那里头一次见到了战争所造成的破坏。这座小镇三年间几乎每夜都遭到轰炸,这里连一所完整的房屋也没有。在凡尔登要塞,罗斯福碰上了德军炮火的轰击。1916年,这里有近50万人在战争恐怖中死亡。在已被夷为平地的弗勒希村,罗斯福一行停下来想拍张照片,结果遭到德军炮火的猛烈袭击。战争对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重大损失,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最后,罗斯福到比利时的协约国占领区匆匆转了一趟,会见了比利时国王艾伯特,目睹了驱逐舰同一艘德国潜艇在沿海的一场战斗,并又一次遭到敌军炮火的轰击。尽管罗斯福精力充沛,但由于活动安排太紧、劳累过度而病倒了,发烧达华氏102度,后来又导致肺炎,9月8日只好乘船回国。病愈后即提交了一份考察报告,建议对海军在国外的活动,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海军部长丹尼尔斯称罗斯福这一报告,“简明扼要,发人深思。”罗斯福再不能满足于办公室工作了,他要求总统接受自己的辞呈。但要实现他从军立战功的梦想已为时太晚了。威尔逊告诉罗斯福,战争即将结束。

大战给美国带来了巨额利润,大战结束时,美国的国外投资额达70亿美元。借战争的机会,美国从战前的债务国变为世界上20个国家的债权国,其中英国欠美国44亿美元的债款。同时,美国也掌握了巨额世界黄金储备,加强了它在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市场上的控制地位,成了首屈一指的“暴发户”。大战期间,美国商船吨位增加了10倍,不但满足了海上运输的需要,而且为海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战争也使罗斯福这样一位资产阶级领导人受到了锻炼,为他日后进入白宫、特别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充当三军总司令,创造了有利条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