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列里·勃留索夫
瓦列里·雅科夫列维奇·勃留索夫(Валерий Яковлевич Брюсов,1873—1924),生于莫斯科商人家庭。祖父是农奴,做生意发财后赎回自由。父亲喜欢民粹派,爱读车尔尼雪夫斯基和皮萨列夫的作品。家庭里非常尊重科学,无神论气息很浓。中学毕业后勃留索夫考入莫斯科大学文史系,1899年毕业。他很早就投身创作,1894—1895年间主编并出版了三本作品集《俄国象征派》(其中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标志着俄国象征主义正式登上诗歌舞台。他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象征主义最重要的活动家之一。他勤奋博学,不仅是诗人,还是史学家,文学理论家,作家,翻译家,戏剧家,写过研究普希金和诗歌理论方面的专著,还讲授过数学史,被高尔基称为“俄国最有文化修养的作家”。
勃留索夫没有梅列日科夫斯基等人的宗教神秘主义,相反,在其成熟时期的作品里不乏现实主义特点。他的诗风稳健,硬朗,犹如铜铸一般;形式灵活多样,充满不懈的探索精神和试图包罗万象的气魄,勃留索夫把都市形象及其居民与广告灯光引进自己的作品里。他同情1905年革命,十月革命后同苏维埃政权热情合作。著有诗集《第三班岗》(1900)、《致城市与世界》(1903)、《花环》(1906)、《影镜》(1912)、《七色彩虹》(1916)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