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上抗日战场

邓小平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


初上抗日战场

中华民族的儿女,是要站在最前线与日寇拼命的,他们是能够以自己的血肉,换取民族的解放的。

——引自1938年1月12日邓小平《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第一一五师、一二〇师、一二九师。红军前敌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随八路军总部驻守在陕西三原的云阳镇。

当时,邓小平所担负的八路军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了解部队改编后的思想状况,在实际工作中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和抗日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为奔赴抗日战场做好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准备。

1937年8月下旬,八路军开始向华北挺进。9月初,邓小平随八路军总部出发东进,于9月23日抵达山西省五台县,进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最前线。

1937年,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

八路军入晋后,在与日军进行面对面的武装斗争的同时,还开展了全方位的抗日活动。邓小平作为八路军的代表,参加了9月20日在太原成立的统一战线组织——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的工作,在宣传抗日、组织武装群众、培养干部、开展游击战、创建根据地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937年10月22日,邓小平受八路军总部的派遣,率傅钟、陆定一等五六百名干部,远离主力,到晋西南开辟工作。

在晋西南,邓小平团结各界各阶层爱国人士,扩大统一战线,动员青年参军,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他还亲自到一些村子巡视检查工作,进行新兵动员。由于工作深入细致,当地群众的抗日热情高涨,扩军工作搞得很有成效。仅孝义县,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有3000多名青年参加了八路军。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图为八路军在陕北举行抗日誓师大会的情景

邓小平于1938年1月12日撰写的《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刊载于1938年2月12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前线》周刊第三、四期(合刊)。邓小平作此文时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不久,调任第一二九师政治委员

1937年9月,邓小平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报告

1937年9月,邓小平(中坐者)和朱德、任弼时等乘船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

邓小平同八路军总部的领导成员在山西省洪洞县马牧村八路军总部合影。左起:彭德怀、朱德、彭雪枫、萧克、邓小平

抗日战争初期,邓小平(左二)同黄克诚(左一)、傅钟(右二)等八路军干部合影

1937年秋,邓小平(右一)同周恩来(右二)、彭雪枫(右五)在山西

邓小平同朱德等八路军干部在山西驻地。左起:邓小平、蔡树藩、朱德、刘伯承、罗瑞卿、聂荣臻

11月8日太原失守以后,八路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晋西北、晋东北、晋东南、晋西南开辟局面的指示迅速行动。

第一一五师一部在副师长聂荣臻的率领下以阜平、五台为中心成立了晋察冀军区;另一部在师长林彪的率领下南下晋西南开辟抗日根据地;第一二〇师在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的率领下到晋西北创建根据地;第一二九师在师长刘伯承、政委张浩的率领下开始创建以太行山脉为依托的晋冀豫根据地。

到1937年年底,八路军在中共中央的统一指挥下,初上战场便开创了抗日的新局面,成为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支坚强的武装力量。

开辟晋西南

据抗日战争初期同邓小平一同到晋西南开辟工作的傅钟回忆:

我们经太原往南走,队伍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沿途受到群众的热诚接待,所以队伍虽小,却有声有色地扩大了红军的影响,以至我们在太原等地贴出随营学院的招生布告,立即就有青年知识分子报名参加我们的行列,队伍最后由三个队扩大成四个队。到汾阳县三泉镇后,当地牺盟会的负责人和山西省委的同志不断找小平同志汇报情况,听取指示。不几天,从忻口前线退下来的国民党部队漫山遍野而来。阎锡山也离开了太原,跑进了吕梁山区。11月8日太原失守,从太原地区退下来的各路国民党军队大路跑,小路跑,惶惶不可终日。周恩来到达汾阳时对战动总会的同志们说,要想办法不让败军骚扰老百姓,阎锡山撤走他的军队,我们必须守住岗位,他拆台,我们干,和华北人民生死在一起。小平同志也异常镇定地鼓励大家,他说,国民党扔掉国土,丢下老百姓,抗日的责任在我们肩上,我们要当仁不让,鼓起最高的决心和勇气,站在最前线和日寇拼命,同山西人民一道抗战到底!国民党、阎锡山的几万败军撤走后,只有小平同志率领的我们这支八路军和战动总会的干部,挺立在太原西南方向的大道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