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战斗在太行山上

邓小平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


战斗在太行山上

一九三八年进行了三次反“扫荡”作战,其中尤以敌人调兵会攻徐州之前九路围攻晋东南之被粉碎为最激烈,我大部分力量使用于邯长大道的伏击作战,打退了黎涉沿线敌人,光复了长治地区,伸向道清路活动,扩大了我们的影响,形成了晋东南根据地的局面;……一九三八年春夏正式进入冀南,形成了冀南根据地的局面。

——引自1943年1月26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太行分局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

1938年1月,八路军总部决定:邓小平接替张浩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委员。1月18日,邓小平奔赴山西省辽县西河头村一二九师师部驻地就任,投入到了太行山的抗日烽火中。他的军事生涯也由此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太行山纵贯山西、河北、河南三省边界,山高势险,易守难攻,在华北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一二九师的战略任务是深入日本侵略军占领区的后方,以太行山为中心,依托山区,并向平原发展。他们率部进行了一系列战斗,在太行山站稳脚跟后,分兵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1938年1月,邓小平策马奔赴太行前线

1938年2月,日军3万多人向晋南、晋西发动进攻,蒋介石下令反攻太原。八路军的任务是切断敌人后方交通,配合友军行动。一二九师打响了长生口战斗。这是邓小平到一二九师后参与指挥的第一仗,首战告捷。

随后,刘伯承、邓小平率一二九师在晋东南连续组织了响堂铺、神头岭、长乐村等一系列战斗,使日军受到了沉重打击。

这年4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倾其全力向晋东南地区实行“九路围攻”。邓小平和刘伯承率部进行了26天的反围攻作战,消灭日伪军4000多人,收复县城19座。最后将日军全部赶出了晋东南,奠定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基础。

接着,他们又率部实施第二次战略展开,越过平汉铁路,东进冀南平原,开辟了冀南抗日根据地;还先后建立了太岳和由鲁西等根据地合并而成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一二九师挺进晋东南,开辟以太行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邓小平同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在一起

邓小平(左二)同一二九师其他领导人刘伯承(左一)、蔡树藩(左三)、李达(左四)、王树声(左五)在部队春节团拜会上

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指挥员进行反“九路围攻”的战前动员

1938年9月至11月,在延安参加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期间,邓小平(三排右七)同与会者的合影

1939年,邓小平(中)同刘伯承、李达、蔡树藩与前来采访的记者陆诒(右一)在山西太行山八路军一二九师驻地合影

1939年,毛泽东(后排右五)在延安和八路军部分干部合影。前左二为邓小平

1940年春,晋察冀军区负责人聂荣臻、吕正操等在晋东南和刘伯承、邓小平交流两区反“扫荡”工作的经验。图为邓小平(右九)与朱德、聂荣臻等在晋东南桐峪镇

1940年,“百团大战”前,邓小平(左一)同刘伯承、蔡树藩在武乡

1940年4月,邓小平在山西黎城会议上作报告

刘伯承、邓小平(右二)、李达等在总结“百团大战”的作战经验

1938年,邓小平(左)和朱德(右)、刘伯承(中)一起研究作战计划

1938年12月,邓小平(中)在西安。右一为张文彬

1940年年初,邓小平(左三)同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主要领导在河北省涉县合影

1940年年底,邓小平(右一)和刘伯承、李达在一起

1938年11月,(左起)邓小平、谭政、陈云、林彪、罗荣桓、罗瑞卿、王稼祥、杨尚昆、滕代远、贺龙、李富春在延安合影

在抗日局面不断发展的局势下,1938年8月,邓小平从太行出发,赴延安参加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代表一二九师就抗战以来10多个月的经验作了发言。12月底,他从延安回到师部在冀南地区的驻地,向全师军政干部传达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议。

1939年新年刚过,日军便集中兵力开始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从1月到8月,一二九师共进行大小战斗78次,歼敌2000余人,收复多座重要县城,粉碎了日军来势凶猛的大规模“扫荡”。

这年年底,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向八路军总部和一二九师所在的太行地区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邓小平后来说过:“国民党同我们搞摩擦,几个大解放区都有,但最集中的是在晋冀鲁豫。”刘邓指挥部队,在晋察冀军区部队的配合下奋起反击,击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

从1940年8月起,为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打击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了大规模的破击战役,即“百团大战”。刘邓率领所部38个团参加,进行大小战斗500余次,给日伪军以很大打击。

刘邓不可分

邓小平说:

我认识伯承,是1931年在中央苏区。初次见面,他就给我留下忠厚、诚挚、和蔼的深刻印象。我们一起工作,是1938年在八路军一二九师,一个师长,一个政治委员,以后在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前后共事13年,两人感情非常融洽,工作非常协调。我比他小10多岁,性格爱好也不尽相同,但合作得很好。人们习惯地把“刘邓”连在一起,在我们两人心里,也觉得彼此难以分开。同伯承一起共事,一起打仗,我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

延安的婚礼

据刘英回忆:

多少年没有见到小平同志,1939年他才从前方来。来的时候原是准备开七大的,后来七大没有开,因为学习文件推迟了。前方需要,所以他不能等待。但是他没有一个爱人,大家就关心他,邓发等同志要帮助他找个爱人。那时的女同志倒不少。抗战时期,很多女同志到延安追求真理,陕北公学、女子大学都有,他看中了卓琳。卓琳很年轻,也很不错,在陕公已经毕业了,就介绍给他。那时他要回前方,只有赶快结婚,结了婚才好带走。这个时候,中央就给他组织了一个结婚仪式。仪式很简单,就在杨家岭毛主席那个窑洞外面的山坡上摆了一些桌子。那里很热闹,小平同志和卓琳,还有孔原和许明,两对(新婚夫妇)很高兴。虽然仪式很简单,但来的人都是高层次的。毛主席夫妇也到了,我同张闻天也到了,富春同志、蔡大姐也到了,还有王首道秘书长也到了。敬酒敬得一塌糊涂,孔原同志也高兴了,喝酒喝得很多,最后就醉了,许明就埋怨他。可小平同志一点没醉。我就奇怪,小平同志平时不喝酒的,他怎么能够不醉呀?那么多酒,一杯杯的,他还很豪饮,来者不拒。大家给他敬呀,怎么不醉?闻天就讲,他说有假,我说什么有假?他说是白开水。

(从右至左)邓小平和卓琳、孔原和许明在延安举行婚礼时的合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