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1 学生生命成长的必修课 ——天津中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思考与构建

好校长 好学校 作者:陶继新 等著


01 学生生命成长的必修课
——天津中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思考与构建

国赫孚,1950年生人,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人大代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1968年到内蒙古插队,1976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1976年至1992年在内蒙古通辽市工作,先后任通辽市一中教员、副校长,通辽市教育局副局长、局长。1992年调回天津,在耀华中学先后任教员、副校长,2000年至今,任天津中学校长。曾经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天津市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国赫孚校长

按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难点。说是亮点,是因为这门课程在育人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说是难点,是因为这门课程的实施要遇到诸如活动的时间空间、课程资源、指导教师、活动方式、课程评价等许多难题。尤其是考试制度,使得这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的开设常常落空。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天津中学校长国赫孚曾说过:“高考不考,照样要搞。只要想搞,准能搞好。”最近出版的《国赫孚与实践教育》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天津中学十二年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

【陶继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难点,你们学校对此做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请您做一下介绍好吗?

【国赫孚】天津中学成立于2000年,建校之初,我与几位老师参考和借鉴各地的教育改革经验,设计自己学校的改革思路。这期间,看到了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草案)和《纲要解读》,当时有种如获至宝、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苦思冥想的教育改革思路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天津中学发展的历程,就是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育改革的历程。在一系列改革措施中,我们着力最多的算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把它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农村之行成了学生终生难忘的生命成长课

【国赫孚】第一次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是在2001年,那次带着学生去蓟县进行社会调查。天津中学刚成立,招收的都是市里收底的学生。从天津市区到蓟县有三个半小时的车程,当时我提议在火车上安排学生自习,一些老师说这恐怕不符合实际,本来就是些不爱学习的学生,而且他们第一次出门很兴奋,要看风景,不可能专心读书。我说咱们不妨试试。动员会上我对学生讲,在竞争的社会中,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谁如果能够挤出时间用于学习,他就会比别人多一份才能,在竞争中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你们不比南开中学、耀华中学的学生差,差距只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次在火车上安排自习,对你们就是一个考验,过了这一关,高考没问题。在火车上,老师们一宣布自习开始,所有的学生都拿出了书,认真地读。有个别学生开始坐不住,但一看到别的学生都在读书,他也就跟着学了。其实这两三个小时对学习并不是很重要,关键在于培养了学生一种自制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2001年天津中学学生在蓟县做社会调查

【陶继新】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它至少可以说明三个问题。一是您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创新意识的人,所以才有了让人们不可思议的逆向思维。二是您的理念新。在您看来,学生学习成绩之所以差,更多的不在智商的高下,也不在原来学习成绩的好坏,关键在其有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需一句话,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有了好的习惯,即使当下学习并不理想,未来却可以取得好的成绩。三是在火车上看书,一般人都很难做到,因为那里的环境比较乱,没有一定的专注力是不可能看下去的。你们的学生竟然能够看下去,而且看得还比较专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您的话语,给了他们巨大的鼓舞,让他们有了走向成功的自信。有了好的“开端”,就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甚至“高潮”。

【国赫孚】第二天晚上,我们又组织学生在村教室上晚自习。从晚7点到9点,我坐在教室后边和学生一起上自习。五月中旬,学生们将参加全市的计算机会考。教室里很安静,虽然学生们参加了一整天的劳动都很疲劳了,但都在认真地看书做题。这些学生平时都不是用功学习的学生,但当我们营造了一个用功学习的环境,每个人就都被这一环境所感染,都成为了用功学习的孩子。下课了,我问一个学生:“学得怎么样?”这个学生很认真地回答我:“学得是不错,但这样的教室是不适合上晚自习的。这里的光线不足,教室昏暗。一个人如果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看书学习,视力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我说:“农村的孩子们三年就是在这样的教室上自习的。”学生听后无语,但我相信,他的内心一定会发生激荡。

【陶继新】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您是一个校长,您对学生的信任,给了他们极大的精神支撑。他们似乎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虽然是“差生”,但只要努力,照样可以成为学习优秀的学生。其实,没有不希望自己学习成绩优秀者,只是他们对自己失去了走向优秀的信心。您给了他们自信,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况且,您还和他们坐在一起自习呢!我想,他们肯定不会认为您是在监督他们,否则,他们就会“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法专心致志地学习了。因为他们信任您,认为您是从心里希望他们能够尽快走向成功的。所以,他们心存感激,就有了在那种灯光下努力学习的场景。那个学生的“无语”,一定会在他的心里激起很多思索: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那么差,学习却非常认真;自己的学习环境那么好,能不好好学习吗?

【国赫孚】其实,这次安排自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我们是一所新学校,教室里有24盏日光灯,而农村教室里只有两盏白炽灯泡,我希望他们能从对比中感受到他们自身学习条件的优越。

【陶继新】大城市的学生,往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更不知道珍惜。您安排的这次自习,则让他们有了特殊的体验。当他们知道应当珍惜学习机会时,就有了主动学习的内在需求,就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比较自觉与积极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中。

【国赫孚】学生到农户家里做调查,在农民家吃饭劳动,农民对学生的接待很热情,他们的淳朴与憨厚给学生以感染,尤其是贫苦农民的生活现状引起了他们心灵的震撼。他们写道:“我们入户的这一家四口人,年收入只有2000元,孩子的学费就用去一半。除了过春节,平时很少吃肉。给我们准备的饭菜很可口,虽然没有肉,但有豆腐和粉条。我们吃饭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家长不让孩子上桌和我们吃饭。两个孩子站在我们面前看着我们吃。我们吃完了,他们用馒头蘸着菜汤吃得狼吞虎咽。”学生后悔没有给孩子们留点菜。农民贫苦的家境引起了学生们的同情。这种同情心对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很重要。这种同情心不是刻意培养的,是现实与他们自身生活之间的巨大反差而形成的。

【陶继新】您为学生上了一堂终生难忘的生命成长课。他们生活在城市里,不管怎样也不可能想象出农村会是这种景况,这怎能不让他们感慨万千呢?在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而在场的学生呢?更是可想而知了。所以,这样的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下乡劳动课,而是让他们的生命得到洗礼的课。相信有了这样的“课堂”,有了这样的“教学内容”,你们的学生再回到天津中学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

【国赫孚】是的。我们的学生回到城市后,他们把农民家的孩子接到城里来玩,还有的利用假期又回去看望接待过他们的老乡。

【陶继新】交友也是一种学习,农村孩子到天津这样的大城市里来是学习,城市人交农村朋友也是一种学习。由此而缔结的友谊,不管对哪一方来说,都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尊重普通劳动者应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国赫孚】我1968年下乡,当了五年的农民,1973年选调上学。这种切身经历让我认识到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学生尊重普通劳动者,要同情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我们学校会餐的时候,一定要请上临时工、物业和食堂的工作人员。一个临时工在学校食堂油锅起火时,把火扑灭,避免了火灾的发生。在全体教师会上,我们为他颁发了奖金,我发自内心地给他深深鞠了一躬。在我们学校的走廊里,有一块文化展示牌,题目叫做《劳动者之歌》,上面写的就是物业人员和食堂大师傅的一些事迹。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懂得要尊重这些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基层劳动者。

【陶继新】您的这种思想与行为,就足以让我对您敬仰有加了。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当过十年地道的农民。直到今天,对农村,对农民,依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我的心里,一个领导在人格上与一个农民完全是处于平等位置的。如果对这些人心存感恩之心与爱心的话,他就一定是一个高尚的人。而一些从农村走出来没有几年就看不起农民的人,一定是品格低下的人。一个校长人格的高下太重要了,因为他会依照自己的思想去塑造他心里的师生。与您接触时间虽然不长,从您身上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您是一个真心尊重人的人,尤其是真心尊重生活在底层之人的人。有了这份真诚之心,也就有了做好工作的根本了。

【国赫孚】您说得很对。这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现在人们普遍地在追求钱、追求权,不可避免地会对我们的孩子们有影响。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意识到我们的责任。现在孩子们羡慕大款、羡慕名车,看不起普通老百姓,甚至也瞧不起自己的父母。我们在初中开展了“岗位体验和社会观察”活动,让孩子们到自己父母的工作单位一起上班。一个学生的父亲是送报工,孩子原来认为“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爸爸,干不了有科技含量的工作,跟他去送报纸,自己都觉得低人一等”。当他和爸爸送完一天报纸下来,他累得精疲力尽,思想有了变化,说:“爸爸为了这个家,为了我能过得好,每天拼命工作,而我呢?我为爸爸做过什么?没有。不仅没有,还看不起他。现在看来,我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儿而已,爸爸是值得尊敬的人。”

【陶继新】“岗位体验和社会观察”活动开展得太有意义了!一个学生是不是人才,最为重要的标准看他是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瞧不起,即使有了一定的地位与权势,也未必能够对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我们有时候会说:“这个人不是人。”其实他也是人,只不过不是好人罢了。《周易》说得好:“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有了仁义之德,才能成为人;否则,不是人。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如果学生只是学会了一些知识,而没有仁义之德,就称不上大写的人。那个和他爸爸送了一天报纸的学生的感悟是深刻的,我甚至认为,这一天的送报,有可能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而让他懂得了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尊重他人。而由此在他心底焕发出来的,一定是特别努力的学习精神。而这种学习态势,因为有了美好品格的支持,就会更加持久。

【国赫孚】您说得真好!尊敬父母、尊敬劳动者,这是为人的基本道德。

社会问题是激发责任感的教育资源

【国赫孚】培养有责任感的人,也是我们教育中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

学校每周组织学生看《焦点访谈》。学生们兴趣很高,不过认为《焦点访谈》中报道的事离他们的生活很远。后来我们组织学生到农村,发现许多事就在身边。比如,某地在20世纪80年代,砍掉成片的树林,刮掉表土层,挖沙子出卖资源,造成了当地经济的畸形繁荣,也让很多土地沙化,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近几年,此地又大量开采地下水,有几十家地下水厂在疯狂地掠夺地下水资源,造成了水位下降一百多米。环境的恶化使得农民种地根本挣不到钱。学生说,他们现在明白了,他们应该努力学习,社会存在这些问题,将来要靠他们去解决。

【陶继新】学生如果不到农村,就很难想象环境会遭到如此之大的破坏。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严重地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没有了原先的田园风光,甚至也少了清新的空气。可是,不少农民对于这种污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当地政府又试图通过这些项目增加GDP总量。所以,这种现象不但没有得到制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当学生看到这种现实之后,就会在心里生成一种改变这种环境的责任意识。学生们的一些课题研究,就触及了这个严峻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了这种优化农村环境的忧患意识之后,就有了为社会负责的担当意识,有了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的可能。

【国赫孚】不仅农村存在着问题,城市也存在着问题。

初中学生赵玉冰的岗位体验是在母亲工作的一家小作坊,内容是给外资企业镀零件。赵玉冰谈道:“40平方米的工作间拥挤狭窄,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一些阿姨围坐在一起忙得抬不起头。我学着大人的样子把镀好的钩架浸到药水里,一股白烟冒上来,熏得我半天喘不过气,恶心得想吐。我了解到这些零件是为美国来料加工的,如果做得不精细就会被要求返工。可加工这种零件是有毒有害的呀!我心中很不是滋味。美国人害怕环境污染,害怕伤害身体,就运到中国来,美国人是人,中国人不是人呀?同学们,努力吧!我们有责任让伟大的祖国更强大。”赵玉冰在镀零件岗位体验中也意识到了责任。

【陶继新】赵玉冰同学的体验与感慨令我们深思:为什么这么多污染的工厂非但没减少,还在增加?为什么在美国等国家担心污染的工活,却在我们中国畅行无阻?空气污染对人体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有的工人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可是,又不得不在这种环境中继续干下去。当今的学生尽管不能阻止这些企业继续污染下去,却有了为排除这些污染所做的思考以及相应的行动。更加可贵的是他们的这份责任感,这份为民分忧的情怀。一个学生如果从初中就有了这种情怀与责任感的话,他们不但会更加努力学习,也会从现在起就研究这些问题。当这一代人成长起来后,他们就会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我们国家的环境就会变得好一些。

【国赫孚】陶老师,刚才谈到的培养责任感的意义和如何培养责任感的问题,我有一点儿体会。学生具有善的本性,是培养责任感的基础。社会问题是激发责任感的教育资源。培养责任感单靠语言的灌输是无济于事的。社会实践中,社会问题的存在,引起了学生思想的冲突,就是培养责任感的契机。教育必须走向开放,通过体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主张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问题”来教育学生。社会问题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陶继新】“社会问题是激发责任感的教育资源”,说得好!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亲身实践,没有这方面的感悟,是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的。现在学生责任感的缺失,已经到了令人可怕的程度。如果再不在这方面下功夫,前景真是不堪设想。而有的时候,学校的教育,特别是那些空洞的说教,解决不了责任感的问题。而您所说的现存的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往往会让他们大吃一惊,从而触动那根蕴藏在心底深处的良知与责任的琴弦。如果只是为了应试、为了分数,就不可能让学生走向社会。而社会这个课堂,恰恰是学生成长必须认真去上的。您为他们补上了这一课,而且补得认认真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非有良知与责任的校长,是不可能如此而为的。

【国赫孚】在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外在的社会问题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意识。而他们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促进了内在的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如学生史脉一在参观了官庄镇的村镇改造项目后,确立了“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的课题。该镇在实施村镇改造的项目,将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平房拆迁,像城市小区一样,为村民建设了集中居住的村民小区。楼房盖得非常漂亮,还新建了文化设施。学生们参观后都为农村的变化感到兴奋。史脉一等三位学生为了进一步做好这个课题,又利用国庆节黄金周自费去了官庄镇进行实地入户调查。他们来到了村民们原来住的地方,脚踩在瓦砾堆上,鹤立于其中的几间房屋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是人们常说的“钉子户”。走进农民家里,他们先是为有的家“家徒四壁”而震惊,然后又为村民都不愿意讲情况而困惑。于是他们觉得村民们一定是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与无奈。这更坚定了他们把问题调查清楚的决心。在他们的一再恳求下,一些人才透露了真相,使他们得到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一些村民对拆迁提出了许多意见,甚至表现出怨愤。如:“过去住平房,家里有自留地,每天可以在自家的菜地里采摘蔬菜,现在把自留地收回去了,吃菜要到集市上去买”;“过去自己家院里有井,吃水不花钱,电灯用自家产的沼气,现在要交水电费”;“过去买煤取暖用不了多少钱,现在要交取暖费”;等等。所有这些致使农民的生活成本比过去要大得多,这对那些生活本来就很贫困又缺乏劳动力和经济来源的农民来说更是无法承受。更让他们震惊的是,村民们还反映了迁居中的一些野蛮行为。如停水停电、半夜用刀斧砍村民家院子大门,甚至殴打村民等。让他们不解的是,写信上访以及一些新闻记者采访后也都没有了回音。

调查结果并不像开始听到的那样美好,有的甚至“截然相反”。这让三位学生感到很吃惊,甚至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同时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疑问,进而感到社会“竟如此黑暗”。家长听了他们的讲述后,对他们说,你们不能只听一些人的意见,也不要只看一个镇的情况,要学会全面了解情况和全面看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又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题目,广泛地上网搜集信息。后来他们发现全国有很多好的典型,像安徽、江苏等地有许多农村拆迁改造就很成功,既根本地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又照顾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了农民由衷的欢迎。另外,他们还搜集了韩国改变传统农村的做法。于是,他们重新考虑了这一问题,认为:“农村改造的确是一件好事,使得几千年来农民分散居住、低水平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解决,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是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的,也是符合社会进步发展趋势的。在这一进程中,虽然个别地方的干部存在着工作做得不细,甚至发生不顾农民利益和实际困难违法暴力强迁的问题,激化了社会矛盾,影响了政府的形象,但不能以偏概全。”后来他们按照给基层政府出主意提建议的思路撰写了研究报告。事后,三个同学与我谈道:“这件事使我们看到了我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对问题的认识时常会发生偏颇。说一个人好,就一点缺点也没有;说一个人不好,就不可救药,一点优点也没有。这次课题研究使我们在加深了对新农村建设全面了解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观察问题的不足。今后再看问题,懂得了要一分为二。”后来,他们决定把村民反映的问题梳理出来,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为无助的农民说话。

【陶继新】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教育要回归生活,现在得到了普遍认同。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即学生走进社会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社会负面问题。这对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在您写的文章中看到,您主张“问题教育法”,我非常赞同。教育的责任不是回避,而是积极引导。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分析、鉴别和评价能力,并让他们学会客观地、辩证地看问题。我们国家正处在转型时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奇怪,国家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如果我们不让他们了解真实的社会,毕业以后他们走向社会将会很茫然,会对教育失去信任,对社会失去信心。我们要有自信,只要教育引导得好,学生的社会化就会按照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史脉一等三位同学搞社会调查的过程,可以说是学校积极引导学生的很好的案例。它让我们看到,学生正是在我们正确的教育引导下,认识到“这的确是一件好事”、“今后再看问题,懂得了要一分为二”。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走向了成熟。我们相信,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一定会担当得起建设祖国的大任。

实践活动成为“大变活人的教育”

【国赫孚】我谈一下对教育目的的认识。举一个例子:

宗晓娅原来是外校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对教师抵触,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学习难以为继,父母无奈,将其转入我校。她参加了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确定了课题——“蓟县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与研究”,并历时一年完成了论文,获得了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在这一过程中,她的个性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过去,她一度是一个学习的失败者,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好交际,对老师有抵触情绪。后来她变得活泼开朗,乐于主动与人交往,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考入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后还成了大型活动主持人。她的家长感慨地说:“天津中学的教育是大变活人的教育!”

我们与家长共同分析了她个性改变的原因:

(1)过去因自卑存在交往障碍,而在调查中她必须接触农民和干部。不仅要主动交往,而且在受到冷遇时仍要学会千方百计地跟人“套近乎”,把想要的资料拿到手。因此交往的意识、方式、能力得到提高。可以说性格改变的切入点是交往。

(2)开始做课题时她处处都想依赖教师,教师则引导她自己作计划、设计问题、搜集信息,这使她潜在的主动性得到了激发和释放。

(3)过去厌学是因为学不懂,丧失了学习兴趣。而她对课题兴趣浓厚,学习也就有了动力。晚上她看厚厚一大摞文件,家长说,我们看了都头痛,但她坐得住,看得进去,而且还要在掌握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认真地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她这种学习的主动与认真,不久就迁移到了学科学习中,使学习成绩逐渐提升。

(4)过去她曾是学习失败者,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使她重新品尝到成功,重新找回了自信。

这一案例发人深省。教育为了什么?这是每一个教育者必须首先明确的,知识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灵魂,唤起人心灵情感的变化才能改变人的精神和行为。然而可怕的是我们往往对此表现出“集体无意识”,教育常常“目中无人”。

【陶继新】您分析得很有道理。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只不过有的时候这种潜能被遮蔽了而已。有效地开发这种潜能,学生就会还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奇。宗晓娅如果不转到天津中学,如果不参加学校的实践活动,也许在她身上的潜能永远处于沉睡状态,久而久之,就会走向“死亡”。不但老师与家长认为她不可造就,她自己也会认为自己毫无发展前景可言。现在所谓的“差生”与“问题学生”,不是他本人没有发展潜能,没有美好的希望,而是畸形的学校教育使他出了问题,以致发展到不可救药的程度。你们则不然,你们首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走向成功的内在能量,更好地开发这种能量,就会让这种能量从潜伏状态上升为公开状态,并会不断地“扩大化”,让其本人在某个生命节点上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充满自信,并拥有走向更大成功的可能性。而社会实践活动的某个契机,就有可能还原学生本有的精彩,就有可能让他们看到前程是那么的美好,自己是那么的富有发展潜力,从而信心百倍地走向属于自己的那个人生彼岸。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实践活动不但是重要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少了这个“课程”,就少了学生生命成长必需的营养。天津中学的学生成长得好、发展得快,是与综合实践活动有着内在的维系的。

一、建构系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国赫孚】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无可替代的育人价值。为了让这门课程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十二年来,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课程化”的探索。活动课程是离不开活动的,但也不是学校的所有活动都能成为课程,它必须具备一定的课程要素,比如师资、课时、内容、目标、实施环节、学习方式以及评价等。所谓课程化,就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体现和落实课程要素。只有课程化才能避免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才能确保常态化实施。

围绕着落实课程要素,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系统构建,这个架构可以简要概括为:坚持课程实施的四个基本理念、按照“三点预设”开发课程资源、以“四题递进”的方式编制课程内容体系、开辟四条途径创设活动空间、构建五个阶段完善实施过程、运用六种具体方法彰显课程的育人价值、通过课程学习的三种基本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活动。

【陶继新】您说得对,有活动不一定形成课程,有课程也未必升华为课程文化。当将活动上升为课程的时候,活动也就有了更加积极的作用。你们构建的课程化的基本框架很有意义,形成了课程,就可以发挥课程的功能,也就有了育人的明显效果。同时,我建议你们还应从课程中提炼出课程文化,一个优质的学校,一定有其优质的课程文化。

【国赫孚】您的建议非常好,我们也有过思考。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表述为:面向生活、交往对话、知行统一、自主发展。有了这样的文化提炼,不仅综合实践活动有了灵魂,而且可以让人们理解学习的本质,从而对课堂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生态园成为继承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科研基地

【国赫孚】2008年,我校在校园内开辟了4000平方米的生态园,聘请了农科院的专家指导学生实验研究。生物教师编写了《生态园实践指导》,以案例的形式指导学生选题、立题,以课题研究带动科学探究。在生态园,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008年生态考察 天津师范大学徐华鑫教授(前右一)在八仙山给学生讲解

现在学生的学习基本上只有数理化这样的学科教学,这是有问题的。陈树杰先生认为,有效的学习有两种最基本的方式,即继承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生态园的建立是探索在学校中两类学习方式沟通、融合的一种尝试。如,学生在学习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后,对实验过程充满了好奇与疑惑,总想利用学校生态园的便利条件,亲自体验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在与农学院专家的交流中,我们获悉“津优8号黄瓜”产生了一种黄色叶色突变体,这个突变体性状遗传方式是怎样的呢?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呢?一系列的问题激起了同学们探求的欲望,于是学生开展了“津优8号黄瓜叶色突变体遗传机制的探究”的课题。

开始学生仅知道可以利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来解决,但是利用什么方法、如何操作,并没有明确的思路。他们一遍遍地看书,仍感到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很难在实践中体现。面对困境,教师与同学一起分析讨论,先后破解了如何利用“假说—演绎法”,如何设计正交、反交实验等几个难题。进入了实验实施阶段,育苗、定植、水肥管理等对学生已不是问题,但人工授粉虽然在课本中有简单的介绍,还是难住了他们。为此,我们请来了农学院研究生帮忙。经过半个多月耐心的等待,学生获得了子一代的种子,将种子种下,观察植株子叶的性状,学生惊喜地发现子叶都是绿色的,说明假设成立,黄色叶色为隐性性状。同时正交、反交两组的实验结果一致,说明突变体性状是细胞核遗传。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每个人都兴奋不已,学生们感叹道:原来孟德尔的实验我们也可以做!终于对孟德尔定律大彻大悟了,都有了成为科研工作者的冲动。在经过课题研究后,学生在高考复习中这部分知识很少失分。

【陶继新】这个过程一定会让学生终生铭记!因为他们的研究是认真的,甚至可以说是执着的。其中遇到过失败,可是他们没有被失败吓倒,而是一往无前地研究下去。而且所有研究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尽管也有假想,但那是科学的假想。他们取得了成功,这自然是可喜的。更加可喜的是,由此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一种追根求源的态度,会在这个过程中体验走向成功之路的思想要义。学习有的时候是苦的,但从其本质意义上来说是甜的。我与魏书生共同写了一本书《享受学习》,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生命个体学习与探索未知,不应当是心力交瘁的一场又一场的苦役,而应当成为生命成长的一次又一次的幸福之旅。这种人生态度,对于学生去探索更多的问题,未来走向社会,都会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

你们学生的这次探索,还给我们一个启示,亲身实践经历过的探索,不但是刻骨铭心的,而且还会积淀成一笔不怕困难的精神财富。在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的人害怕了,退缩了,失败了。更可怕的是,它会在这些人的心里形成一种消极的思维定式:做一些事情,特别是很困难的事情,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是痛苦的。可是,你们的学生则不然,他们在困难面前没有止步,反而表现出一种不获成功决不罢休的非常积极的人生态度,即使某个环节上遇到困难,他们或当即解决这个困难,或绕道而行,新辟路径,最终走向成功。这也会在他们心里积淀下一种思维,认为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但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而且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生命成长的快乐的过程。这种积极的思维如果形成一种内在的品质,就会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上,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国赫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针对着应试教育的突出弊端,解决了人才培养的模式问题,给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此,我有四点认识。

第一,道德教育必须重视体验。传统的道德教育强调外在的灌输。国外有人将其比喻为把好的道德品质制成香肠喂给学生。学生是走进社会,接触了社会存在的问题,有了亲身体验后,才引发了心灵的震撼。没有体验,无法形成态度和信念。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要给学生创造体验的环境,就是要将学生带入生活世界。

第二,教育必须重视活动。有了活动学生才能产生体验。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忽视活动的倾向,活动的缺失已成为制约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突出弊端。如果学生从早到晚没有任何活动,每天就是上课、考试、做作业。这样的学校其实就是监狱。我们学校构建了学生活动的十大系列,建立了学生活动的保障机制,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三,教育必须走向开放。我们的学生整天被封闭在教室和书本里,与世隔绝,这很不正常。我们建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基本的出发点就是教育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因此要为学生开拓“生活大课堂”,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强化知识的综合性。教科书不应该成为学生全部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应该成为学生的教科书。

第四,教学必须将继承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结合在一起。陈树杰先生认为,继承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为人类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逐渐丰富起来的,谁都不可能事事亲历亲知。但继承性学习也有其明显的弊端:学习内容脱离生活情境,学习方式以接受式为主。实践性学习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人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忽视任何一种学习方式,这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优势互补,都有存在价值,一旦失衡就会给人才培养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我们在学校内建了一个生态园,就是要为学生的继承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开辟途径。生态园解决了生物课的问题,下一步,还想在其他学科解决两类课程的融合。比如,钓鱼岛问题,叙利亚冲突,政治、历史、地理课都可以研究。我想其他学科也都能够找到两类课程融合的途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有这样的课程意识。一个朋友告诉我,美国有一所学校完全由学生设计制造出一辆汽车,学生开着这辆车赴非洲参加了国际汽车拉力赛。现在这个汽车制造小组正在策划设计制造一架飞机,并做了项目的分工。有研究设计的,有研究零件制造和购买的,有研究安装的,有研究法律的,有研究管理的。我听了这个故事感觉是天方夜谭,但朋友说他亲眼看到了校园中展览的学生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汽车。这件事告诉我们,课程的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课程落后就意味着国家落后,国家落后就意味着挨打。

2010年天津中学学生参观天津港码头

【陶继新】您的四点认识很深刻。每一点都可以做一篇文章。如教育要走向开放的问题,当年孔子的教学没有固定的场所,即使在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也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他的弟子,则从这个无限开放的学习空间里,去领略这个世界大师的智慧。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磨难,其实,这也是教育。没有磨难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如果没有这十四年的磨难,就很难说有这个大思想家与教育家的横空出世。其他的像体验、活动、两类课程的融合,我也有很多的感悟,你们都做得很好,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其实这种转变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得到体现。

【国赫孚】对,我们构建了六环节基本教学模式,就是想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功经验向学科教学延伸。希望得到您的指导。过去读过您的书,获益良多,但未曾谋面。今天近距离接触,您渊博的学识和敏捷的思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认识您很荣幸,我又多了一位挚友和导师,这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5日,第4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